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执业医师技能的口腔修复学本科生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凌 田敏 +4 位作者 余昊翰 李芳 张玉梅 张少锋 陈吉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551-554,共4页
通过分析和对比口腔修复学本科生课程结业考试和执业医师模拟考试结果,探讨现行口腔修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口腔修复学结业考试试卷与执业医师模拟考试题涉及知识点基本一致,但是在试卷结构、考核方式上有区别;口腔专业本科... 通过分析和对比口腔修复学本科生课程结业考试和执业医师模拟考试结果,探讨现行口腔修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口腔修复学结业考试试卷与执业医师模拟考试题涉及知识点基本一致,但是在试卷结构、考核方式上有区别;口腔专业本科生在口腔修复学课程结业考试和执业医师模拟考试的通过率、优秀率以及错题类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现行的本科生口腔修复学教学应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相应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本科生 执业医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健康成人口腔微生物组成及功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玉姣 程小刚 +3 位作者 钱飞 潘雅婷 陈力元 田宇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8期533-541,共9页
目的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探究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微生态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代谢途径,为口腔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样本,分别提取样本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对合格的文库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 目的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探究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微生态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代谢途径,为口腔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样本,分别提取样本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对合格的文库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口腔样本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32.51%)、拟杆菌门(30.81%)、放线菌门(16.23%)等,主要菌种为马氏棒状杆菌(3.84%)、副流感嗜血菌(2.91%)、产黑色素普雷沃菌(2.76%)等;龈上菌斑组的Alpha多样性高于唾液组,且两组间微生物群落构成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种水平上,唾液样本中产黑色素普雷沃菌、牙周梭杆菌、中间普雷沃菌等较龈上菌斑样本丰富,而龈上菌斑样本中马氏棒状杆菌、产酸丙酸杆菌、龋齿罗氏菌等比唾液样本丰富(P<0.05)。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构建了健康成人唾液及龈上菌斑的高质量基因集。KEGG通路功能代谢差异结果显示唾液微生物中淀粉与蔗糖代谢、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精氨酸生物合成等较龈上菌斑丰富,而龈上菌斑中糖酵解/糖合成、碳代谢等较唾液丰富。结论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微生态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代谢途径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微生态区的优势物种对识别口腔疾病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在口腔疾病微生物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唾液 龈上菌斑 口腔微生物 口腔微生态 微生物多样性 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马氏棒状杆菌 功能基因 代谢 口腔疾病
下载PDF
模拟口腔环境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疲劳磨损性能及抗断裂能力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明 张少锋 +4 位作者 蒙萌 郑晓娟 张珍珍 郭振兴 邓再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研究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的磨损性能及抗断裂能力演变。方法:制作30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分别进行磨损实验(n=12),测量磨损量、绘制磨损曲线,进行表层微观形貌观察。测试试件抗断裂能力(n=12)。6个试件为对照。结果:磨损曲线呈... 目的:研究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的磨损性能及抗断裂能力演变。方法:制作30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分别进行磨损实验(n=12),测量磨损量、绘制磨损曲线,进行表层微观形貌观察。测试试件抗断裂能力(n=12)。6个试件为对照。结果:磨损曲线呈现"跑合期"、"稳定磨损期"、"剧烈磨损期"三阶段,并具有相应的微观形貌,抗断裂能力在"剧烈磨损期"明显降低。结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磨损行为符合经典摩擦学理论,抗断裂能力在"剧烈磨损期"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 磨损 抗断裂能力
下载PDF
翻转课堂结合TBL教学模式在口腔瓷贴面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忠山 冯志宏 +1 位作者 牛丽娜 赵铱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在口腔瓷贴面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19年12月,选择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2016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人...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在口腔瓷贴面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19年12月,选择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2016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T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的瓷贴面修复课程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分别为(18.4±1.2)分、(8.8±0.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6.8±1.7)分、(7.7±0.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9.1±0.6 vs 7.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所有学生均了解并满意翻转课堂+TBL教学模式,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更好,愿意继续使用该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同时95%的学生认为通过该模式学习后能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90%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结论:翻转课堂结合TBL教学模式应用于瓷贴面修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TBL教学 口腔医学 医学教育 本科生教学
下载PDF
构建口腔规培学员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岩 田敏 赵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0期51-53,共3页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口腔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阶段,考核评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培养质量及培训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评价现状,并提出了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的方案。通...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口腔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阶段,考核评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培养质量及培训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评价现状,并提出了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的方案。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全面检验培训效果,而且能够通过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发挥评价的催化作用,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下载PDF
临床常用粘结剂对全瓷修复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珊珊 何惠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临床上用于粘结全瓷修复体的粘结剂种类繁多,由于全瓷修复体优越的光学性能,粘结剂的颜色及变化会透过全瓷修复体瓷层表现出来,这对修复体的最终颜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粘结剂及其对全瓷修复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作一... 临床上用于粘结全瓷修复体的粘结剂种类繁多,由于全瓷修复体优越的光学性能,粘结剂的颜色及变化会透过全瓷修复体瓷层表现出来,这对修复体的最终颜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粘结剂及其对全瓷修复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全瓷修复体 颜色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及其在口腔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姣 钱飞 +1 位作者 王丹 田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50-4260,共11页
宏基因组是指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总和。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受到了国内外微生物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口腔中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以往对口腔疾病微生物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纯的细菌培养技术,然... 宏基因组是指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总和。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受到了国内外微生物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口腔中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以往对口腔疾病微生物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纯的细菌培养技术,然而,由于培养技术的局限性,部分微生物很难或根本不能培养,宏基因组学技术打破了这一局限性,帮助人类发掘更丰富的口腔微生物资源。最近,以宏基因组学测序为基础的研究描绘出了口腔生态系统的图谱,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口腔微生物组在各种口腔疾病甚至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为基于人类微生物组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综述旨在说明宏基因组学是研究人类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相关微生物的得力工具,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讨论了宏基因组学在应用中有待克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口腔微生物 口腔疾病 宏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提高氧化锆饰瓷结合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萧羽 田敏 王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728-732,共5页
由于氧化锆材料的美学性能不佳,在用于前牙美容修复时,仍需依赖在其表面饰瓷以实现美学特点的再现。相较于金属烤瓷修复体,氧化锆全瓷修复体更易发生饰瓷的剥脱和崩裂,并导致修复失败。因此,如何提高氧化锆与饰瓷的结合已成为全瓷修复... 由于氧化锆材料的美学性能不佳,在用于前牙美容修复时,仍需依赖在其表面饰瓷以实现美学特点的再现。相较于金属烤瓷修复体,氧化锆全瓷修复体更易发生饰瓷的剥脱和崩裂,并导致修复失败。因此,如何提高氧化锆与饰瓷的结合已成为全瓷修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氧化锆基底冠的设计、表面处理方式、饰瓷的工艺和厚度等方面对提高氧化锆-饰瓷结合性能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基底冠设计 表面处理 饰瓷工艺 厚度
下载PDF
CAD/CAM个性化瓷基台的体外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方科达 丁鑫 +2 位作者 周慧 李广文 张玉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比较个性化瓷基台和成品基台在应力分布方面的差异及其带来的影响。方法:根据种植体疲劳标准ISO 14801分别制作个性化瓷基台种植体、成品基台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两种基台种植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分别建立... 目的:比较个性化瓷基台和成品基台在应力分布方面的差异及其带来的影响。方法:根据种植体疲劳标准ISO 14801分别制作个性化瓷基台种植体、成品基台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两种基台种植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分别建立2种种植体疲劳加载模型(n=6)并循环加载30万次后,扫描电镜观察循环疲劳加载前后的个性化瓷基台-Tibase间隙、Tibase-种植体间隙、成品基台-种植体间隙的大小。结果:个性化瓷基台种植体相较于成品基台种植体在瓷基台-Tibase连接处出现了应力集中,且各部结构应力峰值均高于成品基台种植体。个性化瓷基台种植体的各部分之间的间隙均明显大于成品基台种植体间隙(P<0.05),疲劳加载后个性化瓷基台种植体的间隙大小改变更明显,其拉应力侧的各间隙均明显大于成品基台种植体间隙(P<0.05)。结论:从应力分析角度及其各组件之间的间隙看,成品基台种植优于个性化瓷基台种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疲劳加载 个性化基台
下载PDF
高氧液抑制根管内常见厌氧菌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车蕾 刘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高氧液作为根管冲洗剂对厌氧菌的作用效果。方法:制备高氧液;取变异链球菌、中间普氏菌、粘性放线菌培养48h后,制成1×10~6CFU/mL的菌悬液;将实验分为高氧液组、5g/LNaClO组、生理盐水3组,分别对3种厌氧菌进行菌落形成实... 目的:探讨高氧液作为根管冲洗剂对厌氧菌的作用效果。方法:制备高氧液;取变异链球菌、中间普氏菌、粘性放线菌培养48h后,制成1×10~6CFU/mL的菌悬液;将实验分为高氧液组、5g/LNaClO组、生理盐水3组,分别对3种厌氧菌进行菌落形成实验、抑菌环实验,并纳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2例共96个患牙分为3组(n=32)进行根管冲洗效果比较,RT-PCR初步探讨高氧液抑菌的作用机制。结果:制备的高氧液氧分压为(106.9±5.3)kPa;高氧液组和5g/LNaClO组处理细菌悬液后,3种厌氧菌的菌落形成数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抑菌环均显著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分别使用高氧液、5g/LNaClO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后,高氧液组和5g/LNaClO组根管内残余厌氧菌的菌落数均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与需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厌氧的变异链球菌、中间普氏菌、粘性放线菌的SOD基因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与生理盐水相比,高氧液组3种厌氧菌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高氧液对根管内常见的3种厌氧菌具有抑菌作用,其原理可能是促进细菌的程序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HS) 根管治疗 根管冲洗 厌氧菌 SOD CASPASE3
下载PDF
细菌介导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婉蓉 秦雯 +4 位作者 顾俊婷 郑秀丽 唐笑怡 焦凯 牛丽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0-937,共8页
生物矿物因其高度有序的结构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介导生物矿化的深入研究,不仅能使学者更加系统地认识生命演化过程,而且能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思路。其中,细菌诱导的矿化因其潜在的应... 生物矿物因其高度有序的结构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介导生物矿化的深入研究,不仅能使学者更加系统地认识生命演化过程,而且能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思路。其中,细菌诱导的矿化因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而深受研究者的青睐。首先介绍了细菌介导的钙化、硅化、铁矿化3种不同的生物矿化类型,其次讨论了细菌介导生物矿物形成的可能机制,最后阐述了生物矿物在环境、工业及医疗领域的应用,为进一步的生物矿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生物矿物 细菌 环境 工业 医药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咬合力分布对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窦晨云 辛海涛 +3 位作者 丰帆 吴玉禄 刁晓鸥 叶晓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96-99,122,共5页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COD)咬合力分布与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基牙固位的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1~2年后的患者14例(16个基牙),检查基牙牙周情况,用T-scanⅢ测定义齿咬合力分布,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12...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COD)咬合力分布与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基牙固位的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1~2年后的患者14例(16个基牙),检查基牙牙周情况,用T-scanⅢ测定义齿咬合力分布,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12例患者(14个基牙)牙周探诊(GBI、PD)无明显异常,基牙无明显松动,但牙槽骨密度下降,单侧固位的义齿基牙牙槽骨密度下降更明显;义齿前牙区咬合力高于后牙区(P<0.05);单侧固位的义齿,基牙及基牙侧咬合力均高于对侧(P<0.05),双侧固位的义齿左右侧咬合力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基牙承担的咬合力与牙槽骨密度的下降相关,而与牙槽骨丧失无明确关系。结论:义齿使用一定时间后咬合力分布不均衡,基牙承担较大咬合力会造成基牙牙槽骨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全口覆盖义齿(COD) 咬合力分布 牙槽骨
下载PDF
中西部人群健康上颌前牙唇侧骨板厚度的CBCT测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蒙萌 陶荣 +4 位作者 夏雨凝 苗强 张少锋 倪龙兴 马楚凡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3-77,102,共6页
目的:用CBCT测量方法观察中西部人群健康上颌前牙唇侧骨板厚度等相关解剖数据。方法:选取300名咬合正常且上颌前牙健康者的CBCT影像资料,用CBCT系统自带软件分别测量患者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槽骨嵴顶下1 mm(T1)、根中部(T2)及... 目的:用CBCT测量方法观察中西部人群健康上颌前牙唇侧骨板厚度等相关解剖数据。方法:选取300名咬合正常且上颌前牙健康者的CBCT影像资料,用CBCT系统自带软件分别测量患者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槽骨嵴顶下1 mm(T1)、根中部(T2)及根尖部(T3)的唇侧骨板厚度。结果:牙槽骨嵴顶下1 mm、根中部、根尖部的唇侧骨板厚度(mm)平均值,中切牙分别为0.95±0.31、1.00±0.37、1.53±0.78,侧切牙分别为0.87±0.33、0.71±0.46、1.30±0.90,尖牙分别为0.97±0.41、0.60±0.51、1.05±0.86;中切牙唇侧骨板厚T1度小于T3(P<0.05);侧切牙、尖牙3个测量位点的骨板厚度均以T2最小,T3最大(P<0.05)。T1、T2、T3唇侧骨板厚度≥2 mm者在受试者中所占的比例(%),中切牙分别为0.8%、1.8%、26.2%,侧切牙分别为0、0.8%、18.7%,尖牙分别为1.2%、1.0%、14.8%。上颌前牙唇侧骨板厚度男、女间相比,除在中切牙的T3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之间相同牙位同一测量位点相比,除在T3及侧切牙T2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部人群中正常咬合者健康上颌前牙的唇侧骨壁厚度普遍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唇侧骨板厚度 CBCT 即刻种植
下载PDF
釉基质衍生物改性后的牙本质表面对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雪健 王忠山 +4 位作者 刘茜 冯晓珂 刘欢 宁潇 赵铱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釉基质衍生物(EMD)改性后的牙本质支架表面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生物学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PDLSCs;构建不同浓度EMD加载的牙本质支架表面;DAPI染色和CCK-8检测各组复合支架上PDLSCs的黏附和增殖活性以及细胞骨架伸展能... 目的:研究釉基质衍生物(EMD)改性后的牙本质支架表面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生物学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PDLSCs;构建不同浓度EMD加载的牙本质支架表面;DAPI染色和CCK-8检测各组复合支架上PDLSCs的黏附和增殖活性以及细胞骨架伸展能力;q-PCR检测细胞成骨及成牙骨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加载EMD组牙本质支架上的PDLSCs黏附、增殖能力增强,细胞伸展能力更强,成骨及成牙骨质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且存在一定浓度依赖效应。结论:EMD改性的牙本质支架可以促进PDLSCs的黏附、增殖、细胞伸展和成骨、成牙骨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釉基质衍生物 牙本质支架 牙周再生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雨林 商洪涛 +3 位作者 田磊 白石柱 刘文静 刘彦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4月,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徙+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8~35岁...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4月,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徙+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8~35岁,平均22.6岁。于术前2周内任一时间点及术后6个月行全头颅CT扫描和面部软组织三维面像扫描,采用Artec Studio11.0、CMF Proplan3.0软件建立三维面像模型,分析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区域,测量面部各区域软组织解剖标志点,并比较手术前后差异。结果双颌手术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区域为上颌鼻旁至下颌颏下区域,两侧不超过外眦垂线界限。手术前后比较,水平方向左右侧鼻翼基点以及左右侧颊点发生显著变化(P<0.05)。矢状方向鼻下点、鼻尖点、左右鼻翼基点、上唇缘点显著前移(P<0.05),左右口角点、下唇缘点、颏唇沟中点、颏前点、颏下点显著后退(P<0.05)。垂直方向上唇缘点、双侧口角点、下唇缘点、左右侧颊点、左右侧内眦点显著下降(P<0.05),颏下点显著上抬(P<0.05)。术后鼻小柱显著变短、上唇变长、鼻翼基底变宽(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面部整体变短且更饱满,面部软组织变化范围下颌大于上颌,提示手术设计时需考虑患者术后面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手术 软组织变化 三维研究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面形患者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商洪涛 史雨林 +2 位作者 白石柱 赵晋龙 刘彦普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13-716,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正颌外科手术并3D打印手术截骨及定位导板的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取34例需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利用ProPlan CMF 2.0软件进行术前虚拟手术设计,并在3-matic软件中设计完成虚拟截骨... 目的提出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正颌外科手术并3D打印手术截骨及定位导板的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取34例需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利用ProPlan CMF 2.0软件进行术前虚拟手术设计,并在3-matic软件中设计完成虚拟截骨和定位导板,将设计的截骨和定位导板3D打印用于现实手术中,以指导术中方案精准实施。通过比较术前计划与术后CT进行准确性评估。结果 34例患者均在截骨导板和定位导板的指导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咬耠功能良好,外形满意,术前规划与术后CT骨组织重叠比对色阶图比较误差,成组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结果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该数字化正颌手术系统流程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准确性,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的良好体现,可提高正颌手术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手术 数字化 导板 精准医学
原文传递
3D手术设计辅助面部偏颌畸形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史雨林 白石柱 +2 位作者 赵晋龙 刘彦普 商洪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3D手术设计辅助面部偏颌畸形的治疗效果及改进方向。方法将患者全头颅CT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及ProP lan CMF软件,进行头颅3D重建、牙列配准替换、标准头位校准、手术标志点3D坐标测量、虚拟截骨手术,根据手术标志点的3D... 目的探讨3D手术设计辅助面部偏颌畸形的治疗效果及改进方向。方法将患者全头颅CT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及ProP lan CMF软件,进行头颅3D重建、牙列配准替换、标准头位校准、手术标志点3D坐标测量、虚拟截骨手术,根据手术标志点的3D坐标进行颌骨3D空间移动,通过对上下颌骨上下、左右、前后的平移及冠状面侧滚(Yaw)、矢状面俯仰(Pitch)、水平面偏转(Roll)的旋转,摆正面部中线、平面,纠正咬关系,重建咬。通过镜像观察,协调面部轮廓,精确计算术中去骨量及范围。通过3D打印手术导板,将术前3D手术设计转移至手术现实。术后拍摄全头颅CT,通过术前设计和术后CT配准,检测误差。结果在实际手术中,3D手术导板与牙列贴合良好,通过合板确定颌骨移动位置,术后CT与术前手术设计颌骨重合度高,检测误差无统计学意义,但面形预测与术后实际面形有一定出入。结论 3D手术设计辅助偏颌畸形治疗数字化流程的应用,使术前颌骨畸形的纠正得到最大化和可视化,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精度,是未来面部骨骼畸形治疗的必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颌畸形 3D手术 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