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0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军事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云 林立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对地理信息系统和军事医学信息学做了相关的理论研究,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军事医学中的立足点和应用前景,在军队卫勤保障数字化和军队卫勤指挥自动化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军事医学 卫勤保障 卫勤指挥
下载PDF
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综述
2
作者 苗仲水 《实用医药杂志》 1997年第2期65-66,共2页
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综述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60014)苗仲水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于1996-10-11~17在北京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军事医学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53个国家... 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综述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60014)苗仲水第三十一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于1996-10-11~17在北京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军事医学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53个国家的稿件1100多篇,录用45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 传统医学 卫勤保障 军事训练伤 医学救援 创伤救治 现代医学 急性放射病 保障能力 新武器伤
下载PDF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发展概况 被引量:3
3
作者 钟志宏 田红 +1 位作者 李秋谨 杨春梅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本文从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微生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 ,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医学微生物学的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发展 基因变异 医学研究 肿瘤
下载PDF
济南军区肺结核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子建 刘元东 +2 位作者 靳晓红 程绪浩 燕爱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了解影响部队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按 1∶1配比对 2 0个单位中新发肺结核病人进行病例对照调查 ,计算各因素的比值比 (OR)和 95%可信区间(CI) ,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部队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按 1∶1配比对 2 0个单位中新发肺结核病人进行病例对照调查 ,计算各因素的比值比 (OR)和 95%可信区间(CI) ,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 ,劳动强度、体质指数、卡痕、住房类别、结核病接触史、入伍地、性格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 5.12、0 .37、0 .4 2、0 .51、1.82、0 .57和 1.6 3(P <0 .0 5)。上述因素中除性格外均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完善卡介苗的接种 ,加强对肺结核传染源的发现、治疗、管理工作 ,以及针对其他发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病例对照研究 卡介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国外防化医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新斋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7,共2页
当前,尽管世界上要求禁止化学武器的呼声很高,但真正实现全面化学武器裁军仍十分困难。由于化学武器的扩散,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已由70年代初的7个增加到目前的35个。70和8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仍多次使用了化学战剂。
关键词 防化医学 化学武器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IL-2/LAK抗肿瘤增强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光 周正任 +4 位作者 娄丹 史晓丹 梁再赋 吴益民 于香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9-361,共3页
采用C57BL/6鼠荷其自发产生的黑色素瘤B_16细胞,以生存期为指标,建立了黄茂多糖(APS)增强IL-2/LAK抗肿瘤作用的动物模型,结果表明:APS自身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APS(5mg/kg)与IL-2/L... 采用C57BL/6鼠荷其自发产生的黑色素瘤B_16细胞,以生存期为指标,建立了黄茂多糖(APS)增强IL-2/LAK抗肿瘤作用的动物模型,结果表明:APS自身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APS(5mg/kg)与IL-2/LAK(5×10 ̄3U/kg、5×10 ̄7/kg)的抗肿瘤作用相似,荷瘤鼠生存期分别为21.57±1.81天和20.86±1.86天(荷瘤对照鼠为15.71±0.49天);APS对IL-2/LAK的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二者在上述剂量下联合应用,荷瘤鼠生存期为24.86±2.73天(P<0.01)。并对荷瘤鼠进行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提示:APS和IL-2/LAM均具有抵抗鼠脾NK细胞活性,IL-2产生能力和腹腔Mψ吞噬能力下降的作用,APS对IL-2/LAK仍有显著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白细胞介素2 杀伤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蚊虫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万发令 苏群 +2 位作者 陈金珠 姜志宽 王宗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关键词 蚊虫驱避剂 化学杀虫剂 流行性乙型脑炎 蚊虫危害 蚊虫传播 病媒生物 潜在目标 抗药性
下载PDF
萜类化合物对蚊虫驱避活性的初步筛选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宗德 姜志宽 +3 位作者 韩招久 陈超 陈金珠 宋湛谦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5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从32个萜类化合物中筛选对蚊虫有较好驱避活性的品种。方法 小白鼠筛选。结果 32个萜类化合物中有8个化合物表现出对白纹伊蚊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结论 进一步的人体保护试验有希望筛选出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开发前景的萜类驱... 目的 从32个萜类化合物中筛选对蚊虫有较好驱避活性的品种。方法 小白鼠筛选。结果 32个萜类化合物中有8个化合物表现出对白纹伊蚊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结论 进一步的人体保护试验有希望筛选出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开发前景的萜类驱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活性 萜类化合物 初步筛选 白发 伊蚊 人体 驱避 保护试验 品种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宗安 王永山 +5 位作者 邓小昭 刁振宇 高建 施正良 罗函禄 方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0-433,共4页
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麻雀、鸭、鹅等均可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4%(4/54),95.5%(363/380)和9.4%(11/117)。从鸭和麻雀分离到的IBDV可适应于鸡胚和鸡... 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麻雀、鸭、鹅等均可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4%(4/54),95.5%(363/380)和9.4%(11/117)。从鸭和麻雀分离到的IBDV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CPE,对SPF鸡有致病性。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有2条核酸带,5条蛋白带,毒株间的病毒核酸及结构蛋白电泳迁移率无显著差异,但其结构蛋白的相对含量不尽一致。经鉴定,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属血清Ⅰ型,为同源病毒。本研究结果提示,鸡并非是IBDV的唯一自然动物宿主,非鸡禽鸟类宿主的存在可引起IBD的传播和续源流行,也为IBDV的变异提供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成为诱导IBDV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毒 生态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佛山市城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监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立辉 李锦清 +5 位作者 温卫东 刘建伟 李荣彪 李云 白志军 方美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4年第6期363-367,共5页
目的 监测———白纹伊蚊的种群动态 ,孳生习性及药物防治效果等 ,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城区不同方位 ,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设置人工诱卵器 ,检测并调查人工诱卵器和自然容器孳生白纹伊蚊幼虫情况 ;用人诱法监... 目的 监测———白纹伊蚊的种群动态 ,孳生习性及药物防治效果等 ,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城区不同方位 ,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设置人工诱卵器 ,检测并调查人工诱卵器和自然容器孳生白纹伊蚊幼虫情况 ;用人诱法监测伊蚊成虫的叮刺率 ;用C6 /36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并用免疫荧光或RT -PCR法鉴定病毒 ;用幼虫浸液法和模拟现场试验法观察两种灭蚊幼剂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结果 发现佛山城区白纹伊蚊幼虫分布十分广泛 ,尤以建筑工地和废品收购站等行业孳生率较高 ;孳生类型多以轮胎、竹筒、缸罐、养花容器等为主 ;其幼虫密度 :BI>2 0 ,成虫 1~ 2 2只 /人工小时 ,均高于临界值 ;全年从 4~ 9月为高峰期 ,冬季仍有成蚊活动和幼虫存在 ,其季节消长与雨量相关 ;虽然白纹伊蚊成虫和幼虫密度值很高 ,但未检出体内有感染登革病毒现象 ;药物试验观察 ,证明双硫磷硬脂酸缓释剂和灭蚊幼油膜剂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结论 佛山城区白纹伊蚊分布广泛 ,密度较高 ,全年均可监测到 ,季节高峰为 4~ 9月 ;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蚊体内未检出登革病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城区 登革热 媒介 白纹伊蚊 监测 药物防治 蚊密度 季节分布
下载PDF
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国平 李东力 +3 位作者 王继群 刘希真 陈春田 谢怀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种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 采用帐诱、挥网和灯诱收集蚊虫。结果 在东北中俄边境 10市 (县 )采获蚊虫 4属 39种 ,大兴安岭亚区 ( 2县 )分布 2 5种 ,长白山亚区 ( 8县 )分布 37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 目的 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种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 采用帐诱、挥网和灯诱收集蚊虫。结果 在东北中俄边境 10市 (县 )采获蚊虫 4属 39种 ,大兴安岭亚区 ( 2县 )分布 2 5种 ,长白山亚区 ( 8县 )分布 37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不同生境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扰伊蚊的活动季节为 12旬 ,刺螫伊蚊仅为 6旬 ;刺扰伊蚊在整个活动季节有 2次高峰 ,即 6月下旬和 9月中旬 ,刺螫伊蚊仅有 1次高峰 ,在 5月下旬。两种伊蚊昼夜 2 4h均有刺叮活动 ,一日有 2次活动高峰 ,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 1~ 2h。结论 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的区系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中俄边境地区 蚊种 分布 生态习性 调查研究 区系 媒介昆虫
下载PDF
植物灭螺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洁 钱万红 +2 位作者 黄轶昕 姜志宽 张克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灭螺 植物灭螺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国卫生杀虫用热烟雾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宏平 郑加强 +1 位作者 许林云 姜志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5年第2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杀虫 种群控制 热烟雾机 防治对象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卫生害虫 研究进展 防治措施 状态
下载PDF
桥环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蚂蚁驱避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韩招久 王宗德 +4 位作者 姜志宽 郑卫青 钱万红 陈金珠 陈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591,共6页
由β-蒎烯合成了诺卜醇、诺卜甲基醚、诺卜乙基醚、诺卜丙基醚、甲酸诺卜酯、乙酸诺卜酯、丙酸诺卜酯,测试以上7个桥环类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小黄家蚁具有很强的驱避活性,在质量浓度为... 由β-蒎烯合成了诺卜醇、诺卜甲基醚、诺卜乙基醚、诺卜丙基醚、甲酸诺卜酯、乙酸诺卜酯、丙酸诺卜酯,测试以上7个桥环类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小黄家蚁具有很强的驱避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驱避率分别为80%、100%、80%、100%、100%、100%和86%,并对驱避率较高的诺卜甲基醚、诺卜丙基醚、甲酸诺卜酯、乙酸诺卜酯进行了剂量—活性关系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环类萜类化合物 驱蚁活性 Β-蒎烯 合成 小黄家蚁
下载PDF
猪链球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峰 王长军 +5 位作者 曾海攀 董亚青 鞠爱萍 潘秀珍 朱进 唐家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猪链球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实现对猪链球菌种、致病血清型及毒力相关基因的同步检测和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链球菌的相关序列,设计并合成探针,采用点样法制备芯片;检测样本基因组DNA标记后与基因芯片杂交,激光扫描检测信... 目的建立猪链球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实现对猪链球菌种、致病血清型及毒力相关基因的同步检测和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链球菌的相关序列,设计并合成探针,采用点样法制备芯片;检测样本基因组DNA标记后与基因芯片杂交,激光扫描检测信号。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针对猪链球菌种、主要致病血清型及主要毒力相关基因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可特异地识别对应靶基因,重复性好;而针对不同菌株设计的株特异性探针未获得预期检测效果。结论初步建立猪链球菌基因芯片检测体系,敏感性与特异性高,对于高通量鉴定猪链球菌菌种及其毒力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基因芯片 血清型 毒力
下载PDF
猪链球菌引起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脑膜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唐家琪 朱进 +3 位作者 郭恒彬 胡晓抒 朱凤才 刘光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拟查明 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 目的 本研究拟查明 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及病理表现为 :起病多似感冒有高热、四肢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等 ,迅速发展为肌炎、筋膜炎、DIC、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 ,多于 2~ 3d内死亡。 2 5例患者中 ,临床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 16例 ,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的 9例 ,两者的病死率分别为 81.2 5 %和 11.11%。从猪和病人标本分离的病原体 ,其形态、染色性、生物学特征均一致。结论 患者血和病猪脏器中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证明两者均为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四元环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驱蚊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宗德 陈金珠 +3 位作者 宋湛谦 姜志宽 韩招久 陈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由α-蒎烯合成了蒎酮酸的甲酯和乙酯,并采用国标的方法对其驱蚊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它们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具有一定的驱避效果,从而表明在四元环萜类化合物中可能存在较好驱避活性的化合物。
关键词 四元环萜类化合物 驱蚊活性 Α-蒎烯 蒎酮酸酯
下载PDF
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驱避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宗德 陈金珠 +3 位作者 宋湛谦 姜志宽 韩招久 陈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以α-蒎烯(1)为原料,合成了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3)及其甲酸酯(4)、乙酸酯(5)和丙酸酯(6),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按照国家标;隹GB 17322.10—1998测定了这4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驱避... 以α-蒎烯(1)为原料,合成了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3)及其甲酸酯(4)、乙酸酯(5)和丙酸酯(6),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按照国家标;隹GB 17322.10—1998测定了这4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与之结构及其类似的对盖烯二醇等已被以往的研究证明具有驱避活性,因此极性官能团和手性碳原子位置可能是影响驱避活性的重要因素;衍生物6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这可能与其羰基部分太大有关,在目前的萜类驱避剂中尚极少见丙酸酯类;衍生物5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接近4h;衍生物4的驱避效果最好。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可以达到7~8h,与避蚊胺(DETA)的驱避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 酯类衍生物 白纹伊蚊 驱蚊活性
下载PDF
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效能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立辉 方美玉 +1 位作者 陈翠华 彭翼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在登革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6 /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RFPCR检测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饱吸感染发病乳鼠血的白纹伊蚊 ,对DENⅠ~Ⅳ型有较高的感染率 (50 %~ 58% ) ,通过叮咬敏感...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在登革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6 /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RFPCR检测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饱吸感染发病乳鼠血的白纹伊蚊 ,对DENⅠ~Ⅳ型有较高的感染率 (50 %~ 58% ) ,通过叮咬敏感动物 (乳鼠 )也能传播这 4个型的DEN。分批检测感染雌蚊的子 1代卵、幼虫及雌、雄成虫 ,证实白纹伊蚊能经卵传递DEN ,至少可传 2代以上。结论 :该蚊对DEN有较大的媒介效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登革病毒 垂直传播 媒介效能 登革热
下载PDF
萜类化合物对蚊虫驱避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招久 姜志宽 +3 位作者 王宗德 陈超 陈金珠 宋湛谦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用小白鼠筛选对白纹伊蚊有驱避活性的8个化合物进行人体保护试验,以筛选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驱避剂。方法人体保护试验。结果10%和20%的23号化合物对白纹伊蚊有2.5~3h和4.5~5h的驱避活性,10%和20%的31号化合物对中华按蚊则有4~5h和5... 目的用小白鼠筛选对白纹伊蚊有驱避活性的8个化合物进行人体保护试验,以筛选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驱避剂。方法人体保护试验。结果10%和20%的23号化合物对白纹伊蚊有2.5~3h和4.5~5h的驱避活性,10%和20%的31号化合物对中华按蚊则有4~5h和5~6h的驱避活性。结论23号化合物和31号化合物可分别用于家居和野外的驱蚊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化合物 活性 蚊虫 白纹伊蚊 国家标准 中华按蚊 小白鼠 驱避剂 保护剂 试验 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