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严皆平 李芸 《人民军医》 201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脂水平、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变化。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为(6.35±2.30)mmol/L,与对照组的(6.10±2.25)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降为(3.21±1.29)mmol/L,与对照组的(4.05±1.38)mmol/L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三酰甘油(TG)为(2.62±1.03)mmol/L,与对照组的(2.51±1.32)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降为(2.16±0.48)mmol/L,与对照组的(2.13±0.52)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4.63±1.75)mmol/L,与对照组的(4.52±1.65)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LDL-C降为(2.14±0.61)mmol/L,与对照组的(3.17±0.78)mmol/L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0.85±0.40)mmol/L,与对照组的(0.90±0.32)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DL-C升为(1.39±0.33)mmol/L,与对照组的(1.32±0.25)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为(4.34±1.20)次/周,与对照组的(4.27±1.25)次/周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为(1.55±0.80)次/周,与对照组的(3.04±0.93)次/周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硝酸甘油消耗量为(6.28±2.57)mg/周,与对照组的(6.35±2.72)mg/周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降为(1.92±0.66)mg/周,与对照组的(4.36±0.92)mg/周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两组治疗期间各有1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治疗,均未出现心肌梗死及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4)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无须特殊处理,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监测结果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原文传递
高脂血症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仲向军 何杰 +1 位作者 贡联兵 朱建明 《人民军医》 2018年第9期844-845,共2页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高脂血症可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发生。高脂血症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脂血症多有...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高脂血症可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发生。高脂血症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脂血症多有家族遗传倾向,原因未明;继发性高脂血症多继发于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主要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加之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聚痰饮,痰浊不化,痰瘀结聚,变生脂膏;老年肾虚,五脏衰减,易发为本病。本病本虚标实,涉及肝、脾、肾三脏;治疗应以健脾化湿、行气化痰、活血祛瘀、补益肝肾为原则。中医将高脂血症分为湿热蕴结、痰湿内阻、痰瘀结滞、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6个证型。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高脂血症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成药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丽 蔡智斌 贡联兵 《人民军医》 2019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为特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年龄段男女比例差异不显著。该病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新诊断、持续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为特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年龄段男女比例差异不显著。该病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新诊断、持续性(持续时间3~12个月)及慢性(持续时间>12个月)。成人典型病例一般隐匿起病,病前无明确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史,病程多为慢性过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为自限性,约80%的患儿可在6个月内自行缓解。该文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其"临床合理用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细菌性痢疾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4
作者 杜予 贡联兵 邱俊 《人民军医》 2018年第11期1065-1066,1079,共3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癖、滞下、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癖、滞下、痢疾"等范畴。其中,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相当于湿热痢和疫毒痢,慢性菌痢相当于休息痢和虚寒痢。中医学认为,细菌性痢疾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辨证应分清寒、热、虚、实,一般暴痢多实,久痢多虚。暴痢又可有湿热、疫毒与阴虚、虚寒之不同。总的来说,痢疾的治疗应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通之,久痢虚补之,寒热交错者温清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临床应先确定细菌性痢疾的类型及证候,再确定治法。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细菌性痢疾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中成药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等多种疾病1例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丽 郭艳丽 蔡智斌 《人民军医》 2019年第9期871-874,共4页
该文报告了1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采用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α1受体阻滞药等4药联合降压治疗方案,但血压仍然控制不理想。经科学调整降压方案,采用ARB+二氢吡... 该文报告了1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采用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α1受体阻滞药等4药联合降压治疗方案,但血压仍然控制不理想。经科学调整降压方案,采用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CCB)+β受体阻滞药联合降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冠心病 降压治疗
原文传递
脑出血临床合理用药
6
作者 郭艳丽 翟冬 +1 位作者 蔡智斌 贡联兵 《人民军医》 2020年第4期398-400,共3页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血管老化及吸烟等密切相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肢体偏瘫、偏...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血管老化及吸烟等密切相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肢体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中枢性面瘫、失语、眩晕、复视、昏迷、脑疝、大小便失禁等。该文根据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对脑出血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