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西太平洋围网鲣渔获率环境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郑好好 杨晓明 朱江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的重要资源,其资源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为探索环境对鲣渔获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所公布的200...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的重要资源,其资源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为探索环境对鲣渔获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所公布的2005—2019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综合的1°×1°渔业及海洋环境数据,对标准化后的环境因子及渔获率选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相比,考虑环境影响空间异质性问题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和MGWR拟合优度(R^(2))有明显提升,校正后拟合优度(Adjusted R^(2))分别为0.273、0.846和0.871,且拟合结果的空间分布形态更符合真实情况。2)各环境因子对鲣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影响。各海洋环境因子对鲣渔获率分布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各环境变量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水下55 m东西向海流速度(Sea water X velocity at 55 m depth,U55)>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100 m盐度(Sea water salinity at 100 m depth,S100)>55 m南北向海流速度(Sea water Y velocity at 55 m depth,V55)。3)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明显尺度效应差异,NPP的作用尺度为44,其次为S100和U55(均为48),SST的为54,V55为全局尺度。4)总体上,S100、NPP、SST、V55和U55对鲣渔获率正向影响比例依次为73.5%、64.8%、66.8%、80.8%和32.3%;其中S100、NPP和SST对鲣渔获率空间分布的影响相似,具体表现为东西向差异,170°E以西主要为正向影响,170°E以东为负向影响;U55为负向影响为主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中西太平洋
下载PDF
未来气候情境下中国东海鲐鱼栖息地的时空分布
2
作者 武孝慈 冯志萍 余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减缓气候变化对鲐鱼渔场的不利影响,基于CMIP6气候模式输出的2.5 m (Temp_2.5 m)、25 m (Temp_25 m)和50 m (Temp_50 m)水温数据分析3种未来气候情境下(SSP126、S...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减缓气候变化对鲐鱼渔场的不利影响,基于CMIP6气候模式输出的2.5 m (Temp_2.5 m)、25 m (Temp_25 m)和50 m (Temp_50 m)水温数据分析3种未来气候情境下(SSP126、SSP370和SSP585)东海鲐鱼栖息地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SSP126情境下,2015—2100年渔场内所有水层温度整体变化幅度较小。SSP370和SSP585情境下,各水层温度均明显上升。3个水层温度在2015—2020、2055—2060和2095—2100年具有明显空间变化。2015—2100年东海鲐鱼渔场的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和适宜栖息地面积比例在SSP126、SSP370和SSP585情境下整体呈下降趋势,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东海鲐鱼适宜栖息地在2015—2020、2055—2060和2095—2100年3个时间段内主要分布在122°E—126°E、28°N—30°N范围内,不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渔场中部;此外,鲐鱼适宜栖息地重心具有向北移动的趋势。研究表明,在未来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东海海域不易形成适宜的鲐鱼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鲐鱼 栖息地 空间分布 气候变化 不同水层温度 中国东海
下载PDF
智利外海茎柔鱼角质颚微结构及其年龄与生长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必林 刘娜 +1 位作者 李建华 张鑫浩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文章利用2010年4-6月智利外海采集的148尾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品,分析了茎柔鱼角质颚微结构,并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角质颚上颚喙部截面由头盖和脊突两部分向前延伸组合而成,周期性生长带明显,每条生长带由... 文章利用2010年4-6月智利外海采集的148尾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品,分析了茎柔鱼角质颚微结构,并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角质颚上颚喙部截面由头盖和脊突两部分向前延伸组合而成,周期性生长带明显,每条生长带由明、暗两条生长纹组成,头盖与脊突部的生长纹交汇于内轴成"<"形。标记轮与异常结构的形成与个体发育期的特殊事件以及外界的突发事件有关。根据角质颚生长纹估算茎柔鱼日龄,推测茎柔鱼样本孵化日期为2009年3-11月,主要为6-7月;胴长与角质颚日龄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其中雌性茎柔鱼胴长的平均瞬时生长率(Instantaneous growth rate,IGR)和绝对生长率(Absolute daily growth rates,AGR)分别为0.14%·d^-1和0.60 mm·d^-1,雄性茎柔鱼胴长的平均IGR和AGR分别为0.11%·d^-1和0.47mm·d^-1。研究结果为柔鱼类年龄鉴定和生长估算提供了新方法,并为中国开展头足类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角质颚 生长纹 年龄 生长 标记论 异常结构 智利外海
下载PDF
富山武装乌贼个体发育期角质颚表型变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卜心宇 刘必林 +3 位作者 欧利国 李建华 方舟 刘岩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52,共9页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记录了其丰富的个体生长信息。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富山武装乌贼(Enoploteuthis chunii)是众多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食饵,掌握角质颚的生长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其个体发育期摄食生态的变化,还有助于进一...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记录了其丰富的个体生长信息。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富山武装乌贼(Enoploteuthis chunii)是众多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食饵,掌握角质颚的生长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其个体发育期摄食生态的变化,还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2019年3月和9月于西太平洋海域采集的91尾样本,结合胴长数据从角质颚长度及色素沉积分析了富山武装乌贼个体发育期角质颚的表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胴长增加,角质颚各部长度与色素沉积比例均呈正相关,角质颚各部长度在胴长31和41 mm处跃变,上颚脊突、侧壁及下颚侧壁生长较快;上颚头盖、下颚头盖和下颚侧壁在胴长31 mm处色素沉积发生跃变,上颚侧壁在胴长41 mm处色素沉积跃变明显。ANOVA分析发现,富山武装乌贼在不同个体发育期,角质颚表型变化差异显著(P<0.05)。研究认为,通过对角质颚生长过程中形态大小、色素沉积等表型变化进行分析,可为富山武装乌贼个体发育期摄食转变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山武装乌贼 角质颚 色素沉积 生长特征 西太平洋
下载PDF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不同群体柔鱼胴长体质量关系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霈武 李楠 +1 位作者 方舟 陈新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0,共9页
为研究不同群体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生长的异质性,文章根据2016—2018年在北太平洋采集的柔鱼样本,对该物种胴长和体质量的性别和月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9个线性混合模型(Lin... 为研究不同群体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生长的异质性,文章根据2016—2018年在北太平洋采集的柔鱼样本,对该物种胴长和体质量的性别和月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9个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LMM),用于研究不同群体柔鱼的胴长和体质量关系(m=aLb)在性别及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东、西部群体不同性别柔鱼胴长、体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月份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东部群体异速生长参数(b)的固定值(2.7634)小于3,表示其为负异速增长,肥满度随胴长增加而减少,胴体趋于细长;西部群体b的固定值(3.11719)大于3,表示其为正异速增长,肥满度随胴长增加而增大,胴体趋于宽厚。研究表明,性别和月份对不同群体柔鱼胴长和体质量关系均有显著影响,线性混合模型能将性别和月份的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在单个模型中更准确、方便地体现出来,进一步证实了此模型在个体生长异质性研究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胴长-体质量关系 线性混合模型 性别差异 北太平洋
下载PDF
东海剑尖枪乌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楠 方舟 陈新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31,共11页
文章根据2017年和2018年9月至翌年3月在东海采集的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样本,对其耳石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并结合日龄信息对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耳石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依据生长纹的宽度及亮... 文章根据2017年和2018年9月至翌年3月在东海采集的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样本,对其耳石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并结合日龄信息对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耳石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依据生长纹的宽度及亮度划分为后核心区、暗区和外围区。通过耳石日龄进行逆推发现春、夏产卵群体为优势群体,优势群体间耳石各形态参数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耳石总长(TSL)和最大宽度(MW)可作为表征春、夏产卵群体耳石长度和宽度的指标。春、夏产卵群体TSL生长模型采样年间差异均显著(P<0.05),春季产卵群体分别以逻辑斯蒂和对数生长模型拟合最佳,夏季产卵群体以逻辑斯蒂和线性拟合最佳。春、夏产卵群体MW生长模型采样年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逻辑斯蒂生长模型拟合最佳,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180~240 d,春季产卵群体TSL和MW的生长速率均大于夏季产卵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尖枪乌贼 耳石 微结构 生长特征 东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