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脱落酸处理对蓝莓采后低温胁迫下生理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房祥军 吴伟杰 +3 位作者 穆宏磊 陈杭君 郑小林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以园蓝蓝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400,600μmol/L和800μmol/L的脱落酸溶液喷淋处理,研究脱落酸对低温贮藏蓝莓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 以园蓝蓝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400,600μmol/L和800μmol/L的脱落酸溶液喷淋处理,研究脱落酸对低温贮藏蓝莓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脱落酸处理对蓝莓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600μmol/L脱落酸处理蓝莓贮藏35 d,硬度降低至对照组的87.8%,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至对照组的103.2%。相对电导率比对照组降低5.05%,丙二醛(MDA)含量降至对照组的90.7%。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6倍和1.4倍。超氧化岐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1,1.26倍和1.18倍,花色苷和抗坏血酸(AsA)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72倍和1.34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蓝莓果实的抗冷性,有助保持蓝莓果实的品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分析表明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脯氨酸(Pro)、和超氧阴离子(O2·-)与蓝莓果实的抗冷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抗冷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脱落酸 低温耐受 生理响应
下载PDF
雷笋采后木纤化及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2
作者 胡杰 吴伟杰 +5 位作者 房祥军 刘瑞玲 陈慧芝 张红印 陈杭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0,共8页
为探究雷笋采后贮藏过程中木纤化规律,将雷笋分别置于常温(25℃)和低温(4℃)条件下贮藏,研究木质素含量及组分变化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贮藏至6 d,笋肉表现出黄化、腐烂等变化。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第24天... 为探究雷笋采后贮藏过程中木纤化规律,将雷笋分别置于常温(25℃)和低温(4℃)条件下贮藏,研究木质素含量及组分变化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贮藏至6 d,笋肉表现出黄化、腐烂等变化。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第24天,笋肉出现黄化、腐烂现象。低温贮藏至6 d时,木质素含量为13.22 mg/g,到24 d时木质素含量增至26.31 mg/g。氨基酸总量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变化不大。在常温条件下,其呈缓慢下降趋势,贮藏第6天时氨基酸下降了21.78%。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肉桂酸-4-羟化酶(C4H)等木质素代谢相关酶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常温贮藏下的酶活性高于低温贮藏的酶活性,表明低温时通过降低雷笋木纤化相关酶活性,减缓木纤化进程。在低温贮藏环境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数不断增加。低温贮藏24d时基因下调程度最明显,上调基因各组差别不大;贮藏12 d时上调基因数最少。LAC-10、POD-10、HCT-10、CAD-10和CCR-10等木质素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低温下整体呈上升趋势,而COMT-10基因相对表达量一直减小。本研究结果为雷笋采后木纤化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笋 贮藏 木纤化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镂空包装对雨天采收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宗自豪 何丁生 +5 位作者 牛犇 黄俊 房祥军 吴伟杰 陈杭君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04,共9页
针对雨天采收杨梅表面积水及杨梅鲜果在贮运过程中因振动造成的机械损伤累积而引起表观和营养品质劣变问题,开发一种新型镂空包装,以传统果篮装作为对照组,探究不同镂空形式对荸荠种杨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镂空包装方式有利于降低... 针对雨天采收杨梅表面积水及杨梅鲜果在贮运过程中因振动造成的机械损伤累积而引起表观和营养品质劣变问题,开发一种新型镂空包装,以传统果篮装作为对照组,探究不同镂空形式对荸荠种杨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镂空包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杨梅采摘后的预冷时间,在预冷48 min后杨梅果核温度达到4℃;非镂空包装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杨梅鲜果运输过程中的失重率,贮藏10 d失重率维持在13.49%;半镂空包装能够较好维持杨梅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花色苷含量),同时抑制贮运过程中果实丙二醛含量的上升。综合分析贮藏期杨梅的外观及营养品质,半镂空组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贮藏品质 包装 保鲜
下载PDF
中波紫外线处理对香菇采后维生素D_(2)含量及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继业 房祥军 +3 位作者 韩延超 陈杭君 郜海燕 吴伟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66-2775,共10页
为强化香菇中维生素D_(2)含量,并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香菇营养品质、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将鲜香菇置于0.203 mW·cm^(-2)的UV-B紫外灯下,正反面分别照射0.5、1、2、3和4 h,考察香菇营养品质、表观形... 为强化香菇中维生素D_(2)含量,并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香菇营养品质、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将鲜香菇置于0.203 mW·cm^(-2)的UV-B紫外灯下,正反面分别照射0.5、1、2、3和4 h,考察香菇营养品质、表观形态、抗氧化相关酶活及其超微结构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B处理2 h后维生素D_(2)含量从0升至104.87μg·g^(-1),持续延长处理时间,维生素D_(2)含量未出现显著增加,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UV-B处理2 h时最高为46.1μg·g^(-1)。有机酸、可溶性糖含量、酶等对UV-B处理不敏感,均保持稳定状态;但长时间照射使香菇色泽显著加深,细胞受损,膜透性增加;UV-B处理2 h时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提高了20.61%,处理3 h时相对电导率提高了63.25%。香菇经UV-B处理2 h后,在后期贮藏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品质稳定性。本研究结果表明,2 h的UV-B照射处理有助于提高香菇维生素D_(2)、维生素C的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强化,并且对于其他营养品质无显著负面影响,对提高香菇的商品价值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香菇 维生素D_(2) 膜脂过氧化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气调贮藏对毛豆采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艳 韩延超 +5 位作者 吴伟杰 刘瑞玲 陈杭君 高原 房祥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1-201,共11页
本文研究了5%O_(2)气调贮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_(2)(4%CO_(2)、8%CO_(2)、12%CO_(2))对毛豆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毛豆荚的黄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解,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在毛豆贮藏过程中CO_(2)处理显... 本文研究了5%O_(2)气调贮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_(2)(4%CO_(2)、8%CO_(2)、12%CO_(2))对毛豆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毛豆荚的黄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解,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在毛豆贮藏过程中CO_(2)处理显著抑制了脱植基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含量的上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20天时,8%CO_(2)贮藏组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40.32μg/g和20.37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O_(2)贮藏组显著钝化脱镁螯合酶以及脱镁叶绿素酶的活性,在贮藏末期8%CO_(2)贮藏组酶活性相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8%和7.2%。因此,毛豆在5%O_(2)+8%CO_(2)气调贮藏条件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贮藏 CO_(2) 毛豆 叶绿素降解
下载PDF
鲜姜采后禾谷镰刀菌侵染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6
作者 孟秀玲 牛犇 +4 位作者 郜海燕 刘瑞玲 陈慧芝 吴伟杰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9-226,共8页
对生姜采后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确定,引起浙江江山产区鲜姜采后贮藏期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对生姜采后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确定,引起浙江江山产区鲜姜采后贮藏期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鲜姜健康组织、病健交界处组织以及发病组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探究鲜姜采后禾谷镰刀菌侵染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鲜姜采后病害过程中风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鲜姜中共检测到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健康组织检测到40种,病健交界处组织检测到35种,发病组织检测到39种;鲜姜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酯类、醛类以及酮类五大类,烃类化合物是构成鲜姜风味物质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占全部风味化合物80%以上;鲜姜病害发生过程中烃类风味化合物含量显著上升(P<0.05),其中倍半萜烯组分姜烯、β-倍半水芹烯在鲜姜不同部位均被检出且含量持续上升,可作为鲜姜采后受禾谷镰刀菌侵染的判定指标,这可能是由于受病原菌侵染鲜姜的抗病机制被激活进而导致了倍半萜烯组分的大量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姜 禾谷镰刀菌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鉴别不同干燥方式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风味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荣 刘瑞玲 +5 位作者 吴伟杰 陈慧芝 房祥军 陈杭君 牛犇 郜海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87-196,共10页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燥方式样品的区别。结果 通过电子鼻数据结果分析新鲜样品与两种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存在明显区别,GC-IMS结果检测得到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在经过热风干燥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中正丁醇、苯甲醇、3-呋喃甲醇等醇类物质的含量比冷冻干燥的含量高;酯类中的戊酸丁酯、庚酸甲酯等热风干燥较冷冻干燥含量多,而部分酮类化合物在干燥过后的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经过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保持原有样品的形态颜色等优于热风干燥,从电子鼻以及GC-IMS的结果获得热风干燥的愉快型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以及类似相关的复合产品的深加工方式选择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 真空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电子鼻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莲藕解酒功能软糖的制备及功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紫瀚 吴伟杰 +4 位作者 高原 刘瑞玲 申屠旭萍 郜海燕 陈杭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5,共12页
为了探讨了莲藕解酒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制备的软糖的解酒功效。本研究以莲藕为原料,以乙醇脱氢酶(ADH)体外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研究。对最优提取工艺下的莲藕提取物进行... 为了探讨了莲藕解酒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制备的软糖的解酒功效。本研究以莲藕为原料,以乙醇脱氢酶(ADH)体外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研究。对最优提取工艺下的莲藕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并以此作为原料制备解酒功能软糖,测定软糖中添加不同浓度莲藕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评价莲藕功能软糖的醒酒功效。实验结果表明,莲藕解酒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选用100%甲醇,料液比1∶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 h,此工艺下得到的莲藕提取物对ADH体外激活率为(19.60±2.10)%。UPLC-QTOF-MS/MS分析此工艺条件下莲藕提取物有433种成分,主要物质为酚酸和黄酮类物质。莲藕解酒功能软糖对ABTS+自由基、·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59、101.96和5.54 mg·mL^(-1)。动物实验证明莲藕解酒功能软糖可以显著提高(P<0.05)饮酒后小鼠肝脏ADH活性并显著降低(P<0.05)小鼠饮酒后血液中乙醇的含量,同时延长小鼠平均醉酒潜伏时间并缩短醉酒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表明莲藕解酒软糖具有一定的解酒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解酒 凝胶软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LF-NMR研究双孢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及品质变化
9
作者 高晓倩 刘瑞玲 +4 位作者 吴来春 孟祥红 吴伟杰 陈杭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3-413,共11页
为研究双孢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规律及品质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分别对干燥过程的双孢菇进行弛豫特性及质子密度成像分析,并研究干燥前、后双孢菇微观结构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热泵温度分别为45,55,65℃... 为研究双孢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规律及品质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分别对干燥过程的双孢菇进行弛豫特性及质子密度成像分析,并研究干燥前、后双孢菇微观结构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热泵温度分别为45,55,65℃时,双孢菇到达干燥终点的时间分别为510,420,390 min。双孢菇的T2反演谱有3个不同的弛豫峰:T21(3~23 ms)、T22(25~155 ms)和T23(155~1084 ms),分别代表双孢菇中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干燥初期,T23左迁幅度很大,干燥后期,左迁幅度变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自由水的流动性降低。干燥结束时,T23对应的弛豫峰下降约99.8%,只剩下部分T21和T22对应的峰,说明自由水几乎被完全去除,双孢菇内仅剩结合水和少量不易流动水。低场核磁共振图像显示,65℃条件下,干燥360 min,水分基本被脱除,而55℃和45℃处理组分别在干燥390 min和450 min才基本脱除。双孢菇外侧的水分先被脱除,内部的水分向外迁移,并且温度越高,内部水分迁移速率越快。另外,65℃条件下的双孢菇的BI值分别比45℃和55℃条件下的BI低30.55%和22.69%,说明65℃更能维持双孢菇原有的色泽。65℃条件下干燥的双孢菇的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比干燥前下降84.62%,55.80%和36.78%,与45℃和55℃相比,65℃下双孢菇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小。本研究表明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为双孢菇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也可为双孢菇的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工艺优化干燥参数、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品质
下载PDF
FIRD-HPD方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张雨 韩延超 +4 位作者 刘瑞玲 陈慧芝 房祥军 吴伟杰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7-247,共11页
为探究蓝莓在FIRD-HPD干燥方式下,内部水分含量及迁移状况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及其成像技术(MRI),采集不同水分转换点干燥过程的蓝莓弛豫特性以及质子密度图像信息,分析其规律变化,并研究干燥前、后蓝莓品质... 为探究蓝莓在FIRD-HPD干燥方式下,内部水分含量及迁移状况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及其成像技术(MRI),采集不同水分转换点干燥过程的蓝莓弛豫特性以及质子密度图像信息,分析其规律变化,并研究干燥前、后蓝莓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转换点为30%,40%,50%时,蓝莓到达干燥终点的时间分别为480,420min和360 min。蓝莓的T2反演谱有3个不同的弛豫峰:T21(0.01~10 ms)结合水、T22(10~100 ms)不易流动水和T23(100~1000 ms)自由水。自由水(T23)和不易流动水(T22)向弛豫时间短的方向迁移,在干燥后期,结合水成为蓝莓中主要水分状态,自由水完全消失。基于MRI技术得到不同干燥方式各干燥阶段的磁共振成像,质子信号随干燥进程逐渐减小。LF-NMR和MRI技术可很好地监测干燥过程中动态水分分布和迁移变化。另外,在40%水分转换点联合远红外热泵干燥处理下,蓝莓果干色泽、营养品质等指标均优于30%和50%的水分转换点联合远红外热泵干燥方式。综合考量后,联合红外干燥水分转换点设置为40%是加工蓝莓果干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品质
下载PDF
方便粥的干燥方式优选与风味优化
11
作者 邵雪 牛犇 +4 位作者 房祥军 吴伟杰 吴来春 郜海燕 陈杭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方便粥品质的影响,对比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对方便粥失水率、复水率和收缩率的影响。将红枣、藕粉和木糖醇与方便粥进行复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基于感官评价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对...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方便粥品质的影响,对比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对方便粥失水率、复水率和收缩率的影响。将红枣、藕粉和木糖醇与方便粥进行复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基于感官评价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对复水后的方便粥,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方便粥的品质优于真空干燥法和热风干燥法。经优化后,方便粥的最佳复配比例为红枣14.8%,藕粉12.9%,木糖醇5.9%,其感官评分为92.09分。从复水后的方便粥中检测出主要风味物质69种,香气以油脂香、果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粥 工艺优化 感官评分 复水率 风味
下载PDF
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成分与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2
作者 杨银爱 韩延超 +4 位作者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莲子涩味的主要物质为可溶性单宁;蜡熟期莲子中的单宁对其优良风味的形成具有正向作用;花青素还原酶是影响莲子涩味强度的关键酶,SnANR9影响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种皮 莲肉 莲心 涩味
下载PDF
红肉火龙果采后品质劣变及苹果酸代谢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瑞玲 潘旭婕 +3 位作者 吴伟杰 韩延超 陈杭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0-308,共9页
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变化规律及有机酸代谢,以“玫瑰香”和“大红一号”品种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及总酚的含量变化。采用高... 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变化规律及有机酸代谢,以“玫瑰香”和“大红一号”品种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及总酚的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有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确定主要有机酸种类并测定其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2个品种红肉火龙果的果皮硬度、果肉硬度、VC含量和总酚含量均明显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末期并无显著下降;苹果酸是红肉火龙果中的主要有机酸,在贮藏过程中总体含量呈下降趋势;负责合成苹果酸的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呈下降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促进苹果酸降解的苹果酸酶(NADP-ME)活性呈上升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呈负相关。为了研究火龙果采后有机酸下降的原因,进一步测定有机酸代谢相关酶NAD-MDH、PEPC和NADP-ME的基因水平变化,发现火龙果采后贮藏过程中,PEPC和NAD-MDH的基因水平呈下降趋势,而NADP-ME的基因水平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果实中苹果酸合成受阻,降解加剧,最终使得苹果酸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有机酸 苹果酸代谢 品质劣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韩延超 陈慧芝 +6 位作者 牛犇 张小栓 韩树人 王晓艳 王冠楠 刘瑞玲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33,共12页
蓝莓果实富含花色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但物流振动损伤会加速蓝莓花色苷等营养物质损耗,降低营养品质。文章以蓝美人品种蓝莓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物流振动,研究了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组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蓝莓果实富含花色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但物流振动损伤会加速蓝莓花色苷等营养物质损耗,降低营养品质。文章以蓝美人品种蓝莓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物流振动,研究了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组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蓝莓果实中含有10种花色苷单体,其中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含量最高。在蓝莓贮藏前期,振动胁迫可加速花色苷积累,显著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诱导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VcPAL1、VcDFR2、VcCHI1、VcUFGT等表达。而贮藏后期,振动胁迫组的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UFG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振动胁迫还可延缓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花色苷-β-糖苷酶等花色苷降解相关酶活性的下降,抑制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促进VcPOD1、VcPOD2、VcPOD3和VcPPO1等花色苷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综上,振动胁迫通过提高花色苷合成酶活性以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加速蓝莓贮藏前期花色苷的积累;而贮藏后期,振动胁迫则通过延缓花色苷降解酶活性下降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促进花色苷的降解。研究结果为调控蓝莓花色苷代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基因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蓝光结合紫外线处理对鲜切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凯 吴伟杰 +4 位作者 房祥军 陈杭君 刘瑞玲 韩延超 郜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3-231,共9页
本研究采用中短波紫外线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蓝光联合处理鲜切杏鲍菇,探究光处理对鲜切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可有效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色泽,延缓总酚、类黄酮及VC含量下降,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鲜... 本研究采用中短波紫外线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蓝光联合处理鲜切杏鲍菇,探究光处理对鲜切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可有效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色泽,延缓总酚、类黄酮及VC含量下降,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鲜切杏鲍菇经LED蓝光结合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和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后,VD_(2)的含量可达0.77μg/100 g m_(w),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第2天较初始提高了20.85%,在贮藏第10天时还原糖含量是对照组的2.06倍;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增强了活性氧代谢、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抑制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产生;鲜切杏鲍菇微观结构表明LED蓝光和UV-C/B光波处理均可抑制细胞壁、线粒体的降解。综上所述,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效延长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杏鲍菇 发光二极管 紫外线 贮藏品质
下载PDF
苹果多酚处理对鲜切芋艿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松霞 郜海燕 +3 位作者 刘瑞玲 韩延超 吴伟杰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45-251,共7页
为了控制鲜切芋艿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研究(10.0±0.5)℃条件下,蒸馏水(CK)和不同质量分数(0.3%、0.5%、0.7%)苹果多酚浸泡处理对其色泽、硬度、糖类物质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褐变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控制鲜切芋艿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研究(10.0±0.5)℃条件下,蒸馏水(CK)和不同质量分数(0.3%、0.5%、0.7%)苹果多酚浸泡处理对其色泽、硬度、糖类物质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褐变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处理能够延缓芋艿切片贮藏过程中的褐变进程,其中以0.5%苹果多酚处理的效果最佳;与CK组相比,0.5%苹果多酚处理可以保持芋艿切片较好的色泽和较高的硬度,延缓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和总酚含量的升高,抑制芋艿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脂氧合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从而延缓鲜切芋艿贮藏过程褐变的发生,保持鲜切芋艿较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芋艿 苹果多酚 品质 褐变
下载PDF
采收方式对双孢菇采后品质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邵洋洋 郜海燕 +2 位作者 刘瑞玲 房祥军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8-226,共9页
目的:探究双孢菇采收方式对其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方法:双孢菇采收时进行切除根部与保留根部两种处理方式,分别在4℃条件下贮藏15 d,探讨两种采收方式对双孢菇贮藏期表观品质、营养品质、相关酶活力及风味组分... 目的:探究双孢菇采收方式对其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方法:双孢菇采收时进行切除根部与保留根部两种处理方式,分别在4℃条件下贮藏15 d,探讨两种采收方式对双孢菇贮藏期表观品质、营养品质、相关酶活力及风味组分的变化。结果:不切根组能够显著抑制双孢菇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的上升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缓解膜脂过氧化损伤,延缓总酚、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通过对双孢菇贮藏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切根和不切根组双孢菇在贮藏期间分别检测出55种和50种挥发性物质成分,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结果表明,1-辛烯-3-醇、苯甲醇和3-辛酮为双孢菇风味的主要特征性挥发性物质成分,异戊醛、3-辛酮在双孢菇贮藏后期含量明显增加,可作为双孢菇采后品质劣变过程中风味物质劣变的指示性挥发性物质,进一步发现贮藏后期切根组双孢菇异戊醛与3-辛酮的含量要高于不切根组。结论:双孢菇采收时,采用不切根方式能够延缓其采后褐变和软化变质,并抑制其风味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采收方式 采后品质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竹材次生代谢产物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与保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云 徐勇 +1 位作者 田世平 陈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6,共10页
我国果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其采后腐烂和严重的品质劣变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竹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森林资源,用途广泛,然而竹资源浪费极为严重。竹材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多糖、氨基酸... 我国果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其采后腐烂和严重的品质劣变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竹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森林资源,用途广泛,然而竹资源浪费极为严重。竹材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多糖、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实现竹材次生代谢产物的充分利用,提高竹材剩余物的利用价值,将大大减少竹类资源浪费。目前研究表明,竹材中含有多种具有潜在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保鲜资源用于果蔬采后病害控制和保鲜。本文综述了我国竹类资源的应用概况和竹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重点对次生代谢产物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与保鲜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产物 果蔬 采后病害控制 保鲜
下载PDF
杨梅产地保鲜处理与新型贮运包装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宗自豪 戚军洋 +5 位作者 杨光辉 蔡海燕 吴伟杰 韩延超 陈杭君 郜海燕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8期120-125,共6页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产地保鲜 新型包装 保鲜技术
下载PDF
柑橘罐头加工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文慧 周锦云 +1 位作者 蔡静 张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37-1340,共4页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柑橘罐头是我国柑橘加工产业中最大宗的商品。柑橘罐头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果皮、果肉、糖类、果胶等,成分复杂多变,水质不稳定,排放量大,废水中的果胶是处理的难点与重点。分析柑橘罐头加工过程中各...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柑橘罐头是我国柑橘加工产业中最大宗的商品。柑橘罐头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果皮、果肉、糖类、果胶等,成分复杂多变,水质不稳定,排放量大,废水中的果胶是处理的难点与重点。分析柑橘罐头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排放水水质,对柑橘罐头加工废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进行综述,探讨柑橘罐头加工废水处理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罐头 加工废水 低温等离子体 果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