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诱剂与杀虫剂联合使用对茄子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田厚军 赵建伟 +3 位作者 林硕 陈艺欣 余芸 陈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3,共8页
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频繁和高剂量使用已渐渐失去对蓟马的防控效果,为进一步探究杀虫剂与引诱剂在控制蓟马方面的联合作用,本文通过设置不同剂量的杀虫剂与蓝板引诱剂进行复合诱杀蓟马,并与单独使用杀虫剂或蓝板对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进行... 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频繁和高剂量使用已渐渐失去对蓟马的防控效果,为进一步探究杀虫剂与引诱剂在控制蓟马方面的联合作用,本文通过设置不同剂量的杀虫剂与蓝板引诱剂进行复合诱杀蓟马,并与单独使用杀虫剂或蓝板对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不同杀虫剂处理对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逐渐升高,总体上,复配药剂的防效要好于单剂药剂。且在药后3 d,30%虫螨腈·唑虫酰胺悬浮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84.36%)要显著高于240 g/L虫螨腈悬浮剂(74.32%)、15%唑虫酰胺悬浮剂(76.84%)、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1.85%)三个单剂的防效。药后10 d,30%虫螨腈·唑虫酰胺悬浮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最高可达90.17%。杀虫剂与蓝板引诱剂联合使用对黄胸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要显著好于仅用杀虫剂的防效,而且在药后3 d、7 d和10 d,复合药剂或单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均高于90%,最高可达98.54%,说明蓝板引诱剂对黄胸蓟马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单独统计蓝板引诱剂的防治效果时发现,对黄胸蓟马防治效果高的药剂,与其联合作用中的蓝板诱集效果比较低;反之,对黄胸蓟马防治效果低的药剂,与其联合作用中的蓝板诱集效果比较高;这也说明蓝板诱集可作为低剂量杀虫剂用于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有效互补措施。本研究明确了杀虫剂与引诱剂的联合作用效果,以期在提高蓟马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杀虫剂浓度或减少其使用剂量,为害虫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蓟马 诱集剂 蓝板 杀虫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核衣壳蛋白N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罗海燕 李恒 +3 位作者 陆承聪 魏辉 郑雪 陈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属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严重影响番茄、辣椒等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TZSV的核衣壳蛋白N的基因序列设计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属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严重影响番茄、辣椒等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TZSV的核衣壳蛋白N的基因序列设计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反应引物,建立了TZSV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扩增TZSV,与侵染辣椒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不发生反应;RNA最低检测限为0.01 pg/μL,灵敏度为普通逆转录PCR(RT-PCR)的10倍;田间样品检测应用结果表明,RT-LAMP扩增和可视化检测结果与RT-PCR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RT-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TZSV的田间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核衣壳蛋白N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下载PDF
四种农药对小菜蛾体温的影响
3
作者 田素芬 李志华 +8 位作者 李元涛 林硕 陈艺欣 田厚军 胡晓汉 王曦莹 黄劲飞 魏辉 顾晓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5-1126,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阐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体温在其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提供资料。【方法】在不同人工气候箱内温度(环境温度)下,测定小菜蛾2,3和4龄幼虫的体温,建立各龄幼虫体温(y)与环境温度(x)的关系方程;同时测定了不同环境...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阐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体温在其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提供资料。【方法】在不同人工气候箱内温度(环境温度)下,测定小菜蛾2,3和4龄幼虫的体温,建立各龄幼虫体温(y)与环境温度(x)的关系方程;同时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浓度阿维菌素、毒死蜱、氟虫腈和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处理后小菜蛾3龄幼虫在不同处理时间的体温。【结果】小菜蛾2,3和4龄幼虫体温(y)与环境温度(x)关系方程分别为y=0.95x+1.19(r=0.9463),y=0.95x+1.18(r=0.9988),以及y=0.93x+1.45(r=0.9989),等温点分别为22.16℃,21.40℃和21.41℃。在气候箱温度设定为15℃或40℃时,4种农药都对小菜蛾3龄幼虫体温无影响;而其他温度条件下,农药处理都可能改变小菜蛾3龄幼虫体温。对于阿维菌素,25℃下2,4和8 mg/L处理12 h,2和4 mg/L处理24 h,0.5,2,4和8 mg/L处理36 h以及0.5,1,2和8 mg/L处理48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8 mg/L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30℃下0.5 mg/L处理24 h及1 mg/L处理36 h 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1 mg/L处理48 h和各浓度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35℃下只有1和8 mg/L处理48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对于毒死蜱,20℃下50,200和800 mg/L处理24 h,100,400和800 mg/L处理36 h时3龄幼虫体温都显著低于对照;25℃下100和200 mg/L处理12 h,800 mg/L处理24 h,100,200和800 mg/L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而50,100,200和400 mg/L处理24 h,100和200 mg/L处理36 h及100和400 mg/L处理48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30℃下只有800 mg/L处理24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50,100,200和800 mg/L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高于对照。对于氟虫腈,20℃下只有0.5 mg/L处理36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25℃下4 mg/L处理12 h和各浓度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0.5 mg/L处理24 h以及0.25,1和2 mg/L处理48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30℃下0.25和0.5 mg/L处理12 h,0.25和2 mg/L处理24 h,4 mg/L处理48 h以及2 mg/L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低于对照;35℃下只有0.25和0.5 mg/L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高于对照。对于高效氯氰菊酯,20℃下2和8 g/L处理36 h,4和8 g/L处理48 h时3龄幼虫体温显著高于对照;25℃下2,4和8 g/L处理12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0.5,4和8 g/L处理24 h,1,4和8 g/L处理36 h以及1,2和4 g/L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30℃下0.5和1 g/L浓度处理12 h,0.5,1,4和8 g/L处理24 h以及1,2和8 g/L处理60 h时3龄幼虫体温都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小菜蛾幼虫自律性体温调节能力低;阿维菌素、毒死蜱、氟虫腈或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影响小菜蛾3龄幼虫的体温,影响形式随农药种类和浓度,环境温度及处理时间不同而不同。本研究拓宽了农药毒理学及害虫防治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体温 等温点 农药 毒力
下载PDF
小菜蛾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基因PxyRACK1在变态发育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晓汉 田素芬 +4 位作者 林硕 陈艺欣 魏辉 顾晓军 黄劲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7-896,共10页
【目的】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参与了多细胞生物体中重要的信号传导,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RACK1基因PxyRACK1,调查其表达模式,明确其对小菜蛾化蛹... 【目的】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参与了多细胞生物体中重要的信号传导,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RACK1基因PxyRACK1,调查其表达模式,明确其对小菜蛾化蛹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克隆PxyRACK1的全长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PCR检测其在小菜蛾各发育阶段(卵、1-4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表达;通过dsPxyRACK1显微注射小菜蛾4龄幼虫进行RNA干扰,并检测RNAi后PxyRACK1及蛹期特异表达基因PxyBr-Z2/3的表达量;统计死亡率、化蛹率、平均化蛹时间以及蛹重。【结果】小菜蛾PxyRACK1(GenBank登录号:MW160739)序列全长为1148 bp,开放阅读框长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具有7个WD40重复序列,每个WD40重复序列包含39~42个氨基酸。PxyRACK1在小菜蛾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4龄第2天幼虫中表达量最高,2日龄蛹中表达量最低。显微注射dsPxyRACK124 h后,处理组4龄幼虫中PxyRACK1和PxyBr-Z2/3表达量较对照组(dsGFP注射组)的分别显著降低了36.26%和83.46%,并且显微注射dsPxyRACK1导致试虫死亡率上升、化蛹推迟、化蛹率降低以及蛹重减轻。【结论】结果说明PxyRACK1参与调控小菜蛾蛹期变态发育。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小菜蛾变态发育的信号调控通路及开发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PxyRACK1 PxyBr-Z2/3 RNA干扰 显微注射
下载PDF
西花蓟马几丁质合成酶UAP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承聪 李恒 +7 位作者 张祥琴 王谅 陈艺欣 田厚军 林硕 张洁 陈勇 魏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9-1425,共7页
【目的】阐明几丁质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 N-acetylglucosamine pyrophosphorylases,UAP)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基于西花蓟马转录组数据,克隆验证了UAP基因... 【目的】阐明几丁质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 N-acetylglucosamine pyrophosphorylases,UAP)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基于西花蓟马转录组数据,克隆验证了UA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序列,命名为FoccUAP。利用RT-qPCR方法分析FoccUAP在各个组织和不同龄期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向西花蓟马蜕皮24 h的2龄若虫显微注射dsUAP,检测沉默效率,观察其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FoccUAP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6.738 kDa,具有Glyco-tranf-GTA-type Super family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与等翅目、蜚蠊目、直翅目和半翅目昆虫的UAP基因亲缘关系较近。FoccUAP基因在西花蓟马各个组织都有表达,在头部和腹部相对表达量最高,触角、胸部和足相对表达量较低。该基因在虫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其中2龄幼虫、蛹以及羽化后24、48、168、240 h的成虫表达量分别是1龄幼虫的1.30、2.50、1.56、2.0、2.43和2.56倍。RNAi结果表明,注射dsUAP的西花蓟马羽化率(36.3%)和注射后120 h的存活率(5.0%)均显著低于dsGFP对照组,且注射dsUAP的西花蓟马成虫出现翅膀发育不完整、胸腹部皱缩不规则等畸形现象。【结论】FoccUAP基因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几丁质合成 RNAI
下载PDF
RNAi抑制小菜蛾Br-Z2/3基因对下游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及化蛹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汉 田素芬 +7 位作者 李亚勍 林硕 陈艺欣 魏辉 顾晓军 黄劲飞 王曦莹 李志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用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蛹期特异表达基因Br-Z2/3 dsRNA合成的体外原核表达系统,研究RNAi抑制Br-Z2/3基因对小菜蛾Br-Z2/3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及化蛹的影响。【方法】构建小菜蛾L4440-Br-Z2/3重组载体,转...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用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蛹期特异表达基因Br-Z2/3 dsRNA合成的体外原核表达系统,研究RNAi抑制Br-Z2/3基因对小菜蛾Br-Z2/3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及化蛹的影响。【方法】构建小菜蛾L4440-Br-Z2/3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HT115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大量获得Br-Z2/3 dsRNA,显微注射Br-Z2/3 dsRNA至小菜蛾4龄幼虫进行RNAi;qPCR检测干扰Br-Z2/3基因12和24 h后小菜蛾4龄幼虫Br-Z2/3及其下游细胞凋亡基因reaper,caspase-9和Gadd45g的表达量;观察并统计Br-Z2/3 RNAi后小菜蛾4龄幼虫的化蛹率、平均化蛹时间、蛹畸形率和幼虫死亡率。【结果】成功实现了Br-Z2/3 dsRNA的原核表达。qPCR结果表明,RNAi干扰Br-Z2/3后,小菜蛾4龄幼虫Br-Z2/3基因和相关联的细胞凋亡基因reaper表达量显著下降,但caspase-9和Gadd45g表达量显著上升。注射Br-Z2/3 dsRNA的处理组,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化蛹高峰期推迟,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畸形蛹率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用于小菜蛾Br-Z2/3基因dsRNA合成的体外原核表达系统,利用显微注射法对Br-Z2/3进行RNA干扰,证明Br-Z2/3是调控小菜蛾化蛹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Br-Z2/3 细胞凋亡基因 dsRNA RNA干扰 显微注射 化蛹
下载PDF
三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吸引作用及诱集效率
7
作者 林涛 郭雅清 +3 位作者 陈晓瑜 杨风花 杨广 魏辉 《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96-1105,共10页
【目的】评估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3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吸引作用,为利用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田间诱集南方小花蝽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980,... 【目的】评估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3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吸引作用,为利用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田间诱集南方小花蝽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980, 10, 0.1和0.001 g/L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对黄胸蓟马成虫及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的吸引率,测定980, 10和0.1 g/L香叶醇对南方小花蝽和黄胸蓟马成虫吸引作用的时间效应以及吸引率;并进一步在田间大棚条件测定10 g/L香叶醇诱集的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成虫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石蜡油)比,测试的各浓度茉莉酸甲酯对黄胸蓟马成虫和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吸引率差异不显著,980 g/L芳樟醇对黄胸蓟马成虫吸引率显著提高,但测试的各浓度芳樟醇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的吸引率无显著变化;香叶醇纯品(980 g/L)对黄胸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提高,高浓度(10和0.1 g/L)香叶醇对南方小花蝽成虫的吸引率均显著提高,但对南方小花蝽若虫的吸引率变化不显著。不同浓度香叶醇诱集的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成虫数量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且980和10 g/L香叶醇在处理后2 h时诱集的南方小花蝽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香叶醇诱集的,并且无论是否被黄胸蓟马成虫为害,980和10 g/L香叶醇处理的青椒苗对南方小花蝽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与对照组(喷洒清水)比,田间大棚喷洒10 g/L香叶醇的处理组在5 h内诱集的黄胸蓟马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但诱集的南方小花蝽成虫数量显著提高。【结论】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香叶醇3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吸引率存在差异,10 g/L香叶醇能够在5 h内有效诱集南方小花蝽成虫,但不显著吸引黄胸蓟马,这些结果为利用香叶醇诱集南方小花蝽防控黄胸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蓟马 南方小花蝽 植物挥发物 吸引作用 诱集 香叶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