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丛林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健旭 曹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营食草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为夜行性鼠种,其中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最为典型,而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日间都具有相当强度的活动,褐家鼠则是供试鼠种中唯一在各个时段都有活动的夜行鼠种。6种供试鼠种的主要活动特征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但其活动节律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活动高峰时间、活动强度等差异,表现出这些鼠种与黑龙江地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活动节律 达乌尔黄鼠 莫氏田鼠 大仓鼠 小家鼠 褐家鼠 黑线姬鼠
下载PDF
我国农业重要害虫成灾机理和控制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典谟 戈峰 +2 位作者 王琛柱 葛绍奎 张钟宁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6期373-376,共4页
关键词 农业害虫 成灾机理 防治 基础研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谭声江 陈晓峰 李典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 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受体中结合位点的改变有关。在多种抗性治理策略中 ,庇护所策略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并已广泛采用的抗性治理措施。应针对Bt棉在我国的种植情况 ,在棉铃虫还未在田间表现出抗性以前 ,制定合理的抗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棉 抗性 治理策略 庇护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可持续农业中的害虫管理问题 被引量:100
4
作者 戈峰 李典谟 《昆虫知识》 CSCD 1997年第1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害虫 管理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昆虫解毒酶解毒机理及其在农药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菁 乔传令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7,共3页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合评述了昆虫解毒酶的解毒机理及其在农药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昆虫解毒酶是昆虫在农药的长期施用下,体内产生的可代谢包括农药在内的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的一类酶,该酶在消除农药的环境污染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合评述了昆虫解毒酶的解毒机理及其在农药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昆虫解毒酶是昆虫在农药的长期施用下,体内产生的可代谢包括农药在内的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的一类酶,该酶在消除农药的环境污染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农药污染的生物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机理 污染治理 昆虫解毒酶 农药污染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国内外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6
作者 戈峰 《生物灾害科学》 1997年第4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害虫管理 害虫综合防治 昆虫生态学 害虫防治 农田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调控 苏云金杆菌 有害生物 可持续
下载PDF
不同诱捕方法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新平 岳朝阳 +4 位作者 刘爱华 杨明禄 盛承发 阿里木 张静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水盆式诱捕器,三角粘胶式诱捕器)、不同性诱芯(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诱捕梨小食心虫水盆法...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水盆式诱捕器,三角粘胶式诱捕器)、不同性诱芯(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诱捕梨小食心虫水盆法好于三角盒粘胶法,诱捕苹果蠹蛾三角盒粘胶法好于水盆法。苹果蠹蛾性诱芯诱捕梨小食心虫数量小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集的数量,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2),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集苹果蠹蛾的现象较少。【结论】研究为聚集信息素的提取及诱捕剂的研制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梨小食心虫 性诱芯 诱捕器
下载PDF
严防危险性害虫红火蚁入侵 被引量:95
8
作者 张润志 任立 刘宁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F004,共6页
原产南美洲的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先后入侵美国和澳洲,最近又入侵中国台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近源种的形态区别、生物学特性、入侵特性、危害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最... 原产南美洲的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先后入侵美国和澳洲,最近又入侵中国台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近源种的形态区别、生物学特性、入侵特性、危害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最后提出我国大陆需要高度警惕,严防红火蚁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害虫 红火蚁 生物入侵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BP网络模型和LOGIT模型在森林害虫测报上的应用初报——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爱兵 陈建 +2 位作者 王正军 李典谟 田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59-2165,共7页
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测报为例 ,在潜山县全县设置 1 0 2个诱捕点 ,诱集越冬代成虫 ,并同时记录环境因子数据 ,例如树高、树龄、坡向、植被等。以这些环境因子为测报因子 ,以性外激素诱集到的雄蛾数代表田间实际发生情况 ,构建了森... 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测报为例 ,在潜山县全县设置 1 0 2个诱捕点 ,诱集越冬代成虫 ,并同时记录环境因子数据 ,例如树高、树龄、坡向、植被等。以这些环境因子为测报因子 ,以性外激素诱集到的雄蛾数代表田间实际发生情况 ,构建了森林重要害虫——马尾松毛虫的分类测报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概率测报模型。 BP网络模型的拟合率为 1 0 0 % ,预留样本检验报准率为 1 0 0 %。LOGIT模型的一致对率为 74 %。两类模型的拟合结果和预测结果基本吻合。BP网络的测报能力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模型 LOGIT模型 森林害虫 测报 马尾松毛虫 性外激素 安徽
下载PDF
茶毛虫性信息素对茶毛虫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戈峰 陈小飞 +3 位作者 王常平 刘向辉 王利军 杨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贵州湄潭茶场和平坝茶场研究了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以B型效果最好,42天内两地每盆每晚平均可诱到3.41头和7.51头,最高可诱到198头,大面积使用区内茶毛虫雌蛾怀卵量比对照... 在贵州湄潭茶场和平坝茶场研究了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以B型效果最好,42天内两地每盆每晚平均可诱到3.41头和7.51头,最高可诱到198头,大面积使用区内茶毛虫雌蛾怀卵量比对照区减少93.50%,卵块减少85.21% ,幼虫数量减少81.15%,说明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诱蛾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性信息素 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诱捕防治
下载PDF
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98
11
作者 王艳平 武三安 张润志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广州市的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树上多点发生。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扶桑绵粉蚧在... 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广州市的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树上多点发生。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重庆、湖北、安徽、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17省区的大部分区域,新疆、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等11省区的部分地区,都是该虫的适生区。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0.886,在中国的危害风险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棉粉蚧 新入侵害虫 风险分析 广州 中国
下载PDF
啮齿动物鉴别虫蛀种子的能力及其对坚果植物更新的潜在影响(英文) 被引量:26
12
作者 肖治术 张知彬 王玉山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2-321,共10页
作为种子捕食者和种子扩散者 ,啮齿动物对产坚果植物的自然更新有很大作用。然而 ,对啮齿动物鉴别虫蛀种子的能力颇有争议。 2 0 0 1年秋季在中国四川都江堰市实验林场 ,以 3种比例 (I1 ∶S =1∶1,I1 ∶S =4∶1和I1 ∶I2 ∶S =1∶1∶1)... 作为种子捕食者和种子扩散者 ,啮齿动物对产坚果植物的自然更新有很大作用。然而 ,对啮齿动物鉴别虫蛀种子的能力颇有争议。 2 0 0 1年秋季在中国四川都江堰市实验林场 ,以 3种比例 (I1 ∶S =1∶1,I1 ∶S =4∶1和I1 ∶I2 ∶S =1∶1∶1)供给啮齿动物 4种壳斗科种子 :栓皮栎 (Quercusvariabilis)、树 (Q .serrata)、青冈 (Cyclobalanopsisglauca)和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的 3种坚果型 (即饱满种子 (S) ,不含象虫的虫蛀种子 (I1 )和含象虫的虫蛀种子 (I2 )验证了啮齿动物能够准确地鉴别虫蛀种子这一假说。结果表明 ,在 3种比例下 4种坚果的虫蛀种子的消失速率均慢于饱满种子。即使虫蛀种子的比例增加 ,啮齿动物显著地搬走了更多的饱满种子 (6 7%~ 92 % )。当虫蛀种子的比例增加时 ,虫蛀种子就地消耗和拒绝的比例降低 ,搬走比例增加。啮齿动物并不拒绝虫蛀种子 ,这可能与它们的可利用性 (如象虫可以作为蛋白质的补充 )和数量以及它们的觅食行为有关。结果证实啮齿动物能准确地鉴别虫蛀种子 ,从而有区别地搬走并贮藏更多的饱满种子 ,消耗一部分可以利用的虫蛀种子 (包括其内的象虫 )。这样 ,啮齿动物通过对饱满种子和虫蛀种子的鉴别和选择会影响不同种子的命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虫蛀种子 坚果植物 更新 壳斗科 象虫 都江堰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马尾松毛虫发育与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何忠 韩瑞东 +1 位作者 刘向辉 戈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3-488,共6页
通过模拟马尾松毛虫2、3代发生区内第2代幼虫发生期温度的变化,进行了高温、常温和低温3组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3龄以前的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明显不同.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在长光周处理内低温组为25.55%,常温组为55.1... 通过模拟马尾松毛虫2、3代发生区内第2代幼虫发生期温度的变化,进行了高温、常温和低温3组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3龄以前的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明显不同.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在长光周处理内低温组为25.55%,常温组为55.13%,高温组为58.23%;在短光周处理内低温组为32.67%,常温组为64.67%,高温组为94.32%,说明高温是影响马尾松毛虫低龄幼虫死亡的主要原因.高温还影响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滞育.在相同短光周条件下,幼虫孵出后20 d,高温组幼虫40%发育为5龄,而低温组和常温组全部滞育;幼虫孵出后48 d,高温组全部结茧,而低温组和常温组仍全部滞育.试验证明,马尾松毛虫在第2代幼虫孵出后20 d内如遇连续高温环境,即使在短光周条件下,幼虫也不会滞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变温 生长发育 存活 滞育 高温
下载PDF
氮硅配施对冬小麦生育后期蚜虫密度及抗虫生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祎 张月玲 +3 位作者 苏建伟 王宜伦 谭金芳 韩燕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2-839,共8页
试验采用氮(N)和硅(SiO2)两因素2×3完全均衡方案和随机区组设计,氮(N)设180 kg/hm2、270 kg/hm2两个水平,分别配施0 kg/hm2、75 kg/hm2和150 kg/hm2三个水平的硅肥(SiO2),研究氮配施硅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麦长管蚜盛发期蚜虫密度及... 试验采用氮(N)和硅(SiO2)两因素2×3完全均衡方案和随机区组设计,氮(N)设180 kg/hm2、270 kg/hm2两个水平,分别配施0 kg/hm2、75 kg/hm2和150 kg/hm2三个水平的硅肥(SiO2),研究氮配施硅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麦长管蚜盛发期蚜虫密度及抗虫生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增加平均麦蚜密度的效应与冬小麦叶部、穗部平均可溶性糖、平均总酚,叶部平均单宁含量的降低和叶部、穗部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着密切关系;施硅降低冬小麦平均蚜虫密度的效应与施硅增加冬小麦叶部和穗部平均可溶性糖、平均总酚、平均单宁含量有关系密切。高硅削弱施氮增加小麦蚜虫密度的效应与高硅削弱施氮降低叶部和穗部可溶性糖含量、叶部单宁含量的效应有密切关系;低氮配施低硅即可显著降低蚜虫密度,其效应与施硅增加了穗部可溶性糖的含量有密切关系;而高氮需配施高硅才可显著降低蚜虫密度,其效应与施硅增加了小麦叶部和穗部可溶性糖、叶部单宁含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麦长管蚜 氮硅配施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总酚 单宁
下载PDF
砀山县桃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3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红托 岳兰菊 +5 位作者 刘洁 盛世蒙 王梅英 范知礼 赵国荣 盛承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梨小食心虫是安徽省砀山县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之势。为改进防治技术,2009年在砀山县对常用的3种梨小性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在2个桃园采用水盆诱捕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诱芯平均诱蛾量分别是北... 梨小食心虫是安徽省砀山县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之势。为改进防治技术,2009年在砀山县对常用的3种梨小性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在2个桃园采用水盆诱捕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诱芯平均诱蛾量分别是北京公司甲和公司乙的5.17倍和3.52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梨小食心虫 诱蛾效果 质量改进
下载PDF
氮肥对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密度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戈峰 刘向辉 +2 位作者 李泓达 门兴元 苏建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735-1738,共4页
通过2年的田间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种群动态、棉花蕾铃脱落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的棉田棉铃虫和棉蚜数量比对照田要高,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不同年份对棉铃虫种群密度... 通过2年的田间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种群动态、棉花蕾铃脱落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的棉田棉铃虫和棉蚜数量比对照田要高,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不同年份对棉铃虫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棉蚜种群没有显著影响.蕾花期施肥可减轻棉铃虫为害造成的花蕾脱落和自然脱落,增加有效铃数和产量,但增加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肥 棉铃虫 棉蚜 棉花产量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的选择与适应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忠 曹红珍 +3 位作者 曾菊平 梁玉勇 韩瑞东 戈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用马尾松老叶、新叶,湿地松老叶、新叶,当年生马尾松新叶、湿地松新叶和当年生以20%和40%β-蒎烯处理过的马尾松新叶作食料饲养马尾松毛虫。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在第1代发生期取食马尾松老叶、马尾松新叶、湿地松老叶和湿地松新叶等... 用马尾松老叶、新叶,湿地松老叶、新叶,当年生马尾松新叶、湿地松新叶和当年生以20%和40%β-蒎烯处理过的马尾松新叶作食料饲养马尾松毛虫。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在第1代发生期取食马尾松老叶、马尾松新叶、湿地松老叶和湿地松新叶等4种不同质量的食料后,因其食料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物质β-蒎烯含量的不同,导致幼虫的存活率差异显著。其中,取食马尾松老叶的幼虫成活率最高(44%),依次为马尾松新叶(32.7%)、湿地松老叶(4%),而取食湿地松新叶的幼虫全部死亡。通过马尾松针叶增加外援β-蒎烯喂养马尾松毛虫实验,表明增加了外源β-蒎烯的松针饲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与用同样松针未增加外源β-蒎烯饲养的幼虫相比,死亡率明显提高;松树中β-蒎烯含量的增加与幼虫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由此,我们阐明了马尾松与湿地松对马尾松毛虫的抗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 湿地松 寄主选择 氨基酸 Β-蒎烯 存活率 死亡率
下载PDF
华北棉区各代棉铃虫生命表及南北棉铃虫发生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戈峰 刘向辉 +2 位作者 丁岩钦 王学志 赵永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1-245,共5页
通过对以河北饶阳为代表的华北棉区棉铃虫动态的研究 ,建立了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结果表明 ,华北棉区第 1~ 4代棉铃虫总死亡率分别为 98.3 %、98.3 4%、98.69%和 99.13 % ,各代棉铃虫种群的趋势指数I值分别为 3 .97、1.5 0、1.4... 通过对以河北饶阳为代表的华北棉区棉铃虫动态的研究 ,建立了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结果表明 ,华北棉区第 1~ 4代棉铃虫总死亡率分别为 98.3 %、98.3 4%、98.69%和 99.13 % ,各代棉铃虫种群的趋势指数I值分别为 3 .97、1.5 0、1.41和 1.0 9.与以江苏南通为代表的南方棉区生命表参数相比较发现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 ,棉铃虫的存活率曲线都属于A型曲线 ,即卵至 2龄期死亡率较大 ,3龄以后死亡率较小的下凹型曲线 .南方棉区棉铃虫消亡的关键因子是风雨冲刷作用 ,而北方则是天敌的捕食作用 ;南北棉区的棉铃虫孵化期和 1龄期 ,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死亡率较大 ,为关键虫期 ;北方棉区主要危害世代是 2、3代棉铃虫 ,南方棉区为 3、4代棉铃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棉区 棉铃虫 世代 生命表 虫害发生特征 南方棉区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直接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吴刚 陈法军 戈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32-1738,共7页
利用CDCC-1型密闭式动态CO2气室,在人工饲料下研究了不同CO2浓度(750lμ/L vs.370μl/L)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直接影响,以及对棉铃虫幼虫体内营养物质和酶的含量。结果表明:(1)高CO2浓度大气中生长的棉铃虫种群发育延缓,单雌产卵量... 利用CDCC-1型密闭式动态CO2气室,在人工饲料下研究了不同CO2浓度(750lμ/L vs.370μl/L)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直接影响,以及对棉铃虫幼虫体内营养物质和酶的含量。结果表明:(1)高CO2浓度大气中生长的棉铃虫种群发育延缓,单雌产卵量增加,虫体重量减轻,内禀增长率下降,而对人工饲料的消耗量和粪便排泄量增加。与对照相比,高CO2浓度下饲养的棉铃虫幼虫的发育历期延缓了15.14%(p<0.01),幼虫的取食量增加了8.03%(p<0.01),粪便量增加了14.54%(p<0.05)。(2)高CO2浓度可影响棉铃虫幼虫对人工饲料的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在750μl/L CO2饲养下棉铃虫幼虫的相对消耗率、生长效率,食物转化率和近似消化率均有所降低。(3)高CO2浓度还改变了棉铃虫幼虫体内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和酶的活性。与对照比较,750lμ/L CO2饲养下棉铃虫幼虫体内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4.16%(p<0.01)和28.4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乙酰胆碱酯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26.43%、9.12%和40.17%,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下降了20.2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棉铃虫 直接影响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20
作者 王正军 李典谟 +1 位作者 商晗武 程家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5-411,共7页
空间相关是昆虫生态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但这种空间相关性在传统的统计学分析中被忽略了。据此 ,文章对常用的地质统计学的空间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途径和研究进展作了简述。此外 ,对GIS... 空间相关是昆虫生态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但这种空间相关性在传统的统计学分析中被忽略了。据此 ,文章对常用的地质统计学的空间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途径和研究进展作了简述。此外 ,对GIS在昆虫空间相关分析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也作了探讨。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 ,作者认为 ,未来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将更多地与GIS融为一体 ,并且二者将与传统的时间序列方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有机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理论 方法 昆虫生态学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