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口疮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涂明亮 张志丹 +3 位作者 安维雪 李娜 庞方圆 张七斤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12期97-99,共3页
羊口疮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羊口疮病毒(ORFV),主要感染动物的口唇、鼻孔、眼部及周围皮肤,出现丘疹和脓疱,易对幼龄动物吸吮乳汁和成年动物采食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春夏季节尤为严重,传播速... 羊口疮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羊口疮病毒(ORFV),主要感染动物的口唇、鼻孔、眼部及周围皮肤,出现丘疹和脓疱,易对幼龄动物吸吮乳汁和成年动物采食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春夏季节尤为严重,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常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羊口疮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羊口疮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 羊口疮病毒 实验室诊断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基于动物福利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晓平 李军燕 +7 位作者 杨祥树 张家琰 赵小超 Khan Sawar 杨晓野 萨日娜 萨茹拉 冯新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2,共4页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蠕虫,该虫寄生在牛羊等宿主体内,可导致宿主贫血,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动物福利理念的普及,基于动物福利的疫病防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却未见基于此的相关论...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蠕虫,该虫寄生在牛羊等宿主体内,可导致宿主贫血,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动物福利理念的普及,基于动物福利的疫病防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却未见基于此的相关论述。论文就现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包括药物防控、生物防控、疫苗预防等进行综述,为今后研发基于动物福利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捻转血矛线虫病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俊利 李培锋 +2 位作者 李志芳 关红 丁月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旨在调查引起内蒙古地区奶牛临床型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对采集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260份患有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脓性分泌物进行了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调查了超抗原毒素基因(SEs和TSST... 旨在调查引起内蒙古地区奶牛临床型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对采集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260份患有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脓性分泌物进行了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调查了超抗原毒素基因(SEs和TSST-1)的分布;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19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的MIC,并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菌株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60份样品中分离到10种127株(48.8%)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4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株(58.3%);80株(63.0%)葡萄球菌至少携带1种超抗原毒素基因,超抗原基因可有17种不同的组合,其中sej(38.6%)检出率最高,sec+sej+sen(33.3%)组合最为流行。分离菌株对青霉素(79.5%)和氨苄西林(71.7%)耐药率最高,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60%左右,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40%左右,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左右,对3种联合用药的抗菌药物组合耐药率均在10%左右,所有菌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主要由ermC(46.4%)和ermB(37.5%)基因贡献,未检出ermA基因。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表型主要由tetK(70.0%)基因介导,其次为tetM(10.0%)基因。22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拉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P<0.01),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MSS(P<0.05)。结果提示:内蒙古地区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复杂,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且发现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流行。抗微生物药的耐药性可能是导致内蒙古地区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葡萄球菌 超抗原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在不同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盈 额尔敦木图 +3 位作者 刘图雅 伊特格勒图 沙日扣 图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45,共5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也叫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8,GDF8),其作为肌肉生长发育及分化的负向调控因子,可通过抑制正向调控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的转录活性来抑...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也叫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8,GDF8),其作为肌肉生长发育及分化的负向调控因子,可通过抑制正向调控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的转录活性来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ST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在不同动物中的表达量和表达范围均不相同。作者就该基因的表达、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在不同动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 表达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下载PDF
Nesfatin-1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
5
作者 玉斯日古楞 白兆星 +1 位作者 罗雨晨 么宏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探讨厌食肽Nesfatin-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并在高糖状态下,以Nesfatin-1干预1 h之后,采用非放射性荧光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 为探讨厌食肽Nesfatin-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并在高糖状态下,以Nesfatin-1干预1 h之后,采用非放射性荧光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丙酮酸含量、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以及自噬因子LC3、p62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3T3-L1前脂肪细胞经过8 d诱导可达到完全分化状态;与对照组相比,经过Nesfatin-1处理后,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酶活性均非常显著地降低(P<0.001),p6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但丙酮酸含量、Beclin-1 mRNA以及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Nesfatin-1不仅能有效降低3T3-L1脂肪细胞的糖消耗能力,还能上调脂肪细胞的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FATIN-1 高糖 3T3-L1脂肪细胞 糖代谢 自噬
下载PDF
宏基因组技术及其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景丽 希尼尼根 赵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7-570,共4页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1-4]。Aebi等利用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 hybridization)技术证明特定牛群支原体乳腺炎暴发和奶源介导的支原体群落感染有关[5]。发展不依赖于培养(Culture-independent)而...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1-4]。Aebi等利用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 hybridization)技术证明特定牛群支原体乳腺炎暴发和奶源介导的支原体群落感染有关[5]。发展不依赖于培养(Culture-independent)而且能够准确跟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全部菌群变化的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鉴别技术对疾病的早期防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房炎 宏基因组 菌群结构 微生物群落 牛群 亚临床型乳房炎 DNA 细菌群落 变形菌 印迹杂交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机制
7
作者 张艳敏 赵东旭 王文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1520,共10页
捻转血矛线虫病作为反刍动物最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已经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该寄生虫对伊维菌素早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中,已报道了3种可能耐... 捻转血矛线虫病作为反刍动物最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已经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该寄生虫对伊维菌素早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中,已报道了3种可能耐药机制,分别为靶向GABA门控Cl~-通道、降低谷氨酸门控Cl^(-)开放频率和结合外排转运蛋白。调控型非编码RNA(miRNA和lncRNA)在不同病原耐药性研究中相继报道,发现miRNA和lncRNA与P糖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GABA门控Cl^(-)通道等耐药机制相关。但是该非编码RNA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耐药性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所以要突破耐药性的问题,要将非编码RNA与已报道的可能耐药机制相关联,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关键的耐药靶点。本文主要总结了该病对伊维菌素耐药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耐药性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伊维菌素 耐药性 非编码RNA
下载PDF
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秀玲 毛伟 +1 位作者 李浩波 关红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31-33,37,共4页
为了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缩短动物药学专业培养与我国兽药企业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的差距,以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继续深化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 为了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缩短动物药学专业培养与我国兽药企业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的差距,以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继续深化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法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操作考试,实践教学理念是互动教学和竞争意识,从而在提高学生自信的前提下,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学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下载PDF
新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明强 李培锋 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文章主要论述了近年来新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新型的转基因关节炎模型的种类及发病机理、免疫复合物关节炎模型的种类及发病机理和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关键词 关节炎模型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麝科动物的起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宇辰 伊丽 +1 位作者 孟根达来 哈斯苏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3,共6页
对麝科动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加深人们对麝科起源及物种形成的认识,而且对麝科动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麝科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 对麝科动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加深人们对麝科起源及物种形成的认识,而且对麝科动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麝科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麝科动物的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揭示麝科动物的演化史,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先进技术,研究麝科动物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麝香分泌相关机制或功能基因,并对未来麝科动物起源进化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进化 遗传多样性 转录组 基因组
下载PDF
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疗与防治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有阁 马亚囡 +2 位作者 王瑞 宋甲昌 尹衍峰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8期89-91,共3页
羊球虫病为绵羊和山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是发展养羊业的一大障碍。本文对呼和浩特市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报道,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合羊的发病季节、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情况,确诊为球虫感染,最... 羊球虫病为绵羊和山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是发展养羊业的一大障碍。本文对呼和浩特市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报道,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合羊的发病季节、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情况,确诊为球虫感染,最后分析了羊球虫病多发的原因,并结合作者本身的经验提出了几点防治羊球虫病的体会,为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提供参考资料,提高养羊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病 发病诱因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伊维菌素浇泼剂和注射剂驱除牛消化道线虫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龙 赵学亮 +6 位作者 邢海龙 王梦雅 白丽艳 孙柯 高婷婷 呼和巴特尔 李荣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为验证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牛消化道线虫的临床驱虫效果,筛选高效方便的剂型,本试验将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80头病牛随机分成5组: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注射组(药物对照组)和不给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牛按如下方法给药:高、中、低剂... 为验证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牛消化道线虫的临床驱虫效果,筛选高效方便的剂型,本试验将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80头病牛随机分成5组: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注射组(药物对照组)和不给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牛按如下方法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每100 kg体重15、10、5 m L背部浇泼给药,药物对照组每100 kg体重2 m L颈部皮下注射给药。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牛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以高、中剂量为佳,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与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伊维菌素浇泼剂安全高效、简便易行,适合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浇泼剂 消化道线虫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猪疾病预防兽医学分类及其针对性有效防治措施的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汤君宇 智宇 《现代农业》 2019年第2期75-77,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猪肉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各种病死猪肉在市场上广为流通,很容易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猪病的预防、兽医学分类,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猪肉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各种病死猪肉在市场上广为流通,很容易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猪病的预防、兽医学分类,并且通过针对性的有效防治措施,提高猪肉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疾病 预防兽医学 分类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制在动物病理学教学实施的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玉林 吉林台 +3 位作者 董俊斌 么宏强 王金玲 王凤龙 《现代农业》 2018年第5期99-100,共2页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创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采用思想教育方式与专业教育方式相结合,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以专业教育为重点。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实践性教育,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促进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文就动物...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创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采用思想教育方式与专业教育方式相结合,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以专业教育为重点。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实践性教育,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促进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文就动物病理学教研室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对其实施的重要性、成效做一下总结,并对未来教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一点建议和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动物医学 动物病理学
下载PDF
捕食动物线虫性真菌相关研究进展
15
作者 侯斌 母晓佳 +5 位作者 牛杰康 尚世杰 樊雅茹 丁玉林 王瑞 杜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85,共6页
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 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利用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动物寄生性线虫的生物防治对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无公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活性、捕食器形成、真菌基因组学及相关捕食机制到应用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后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线虫病 捕食线虫性真菌 捕食器形成 捕食机制 应用模式
下载PDF
芦丁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乳酸代谢产物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林慧 邢杰 +3 位作者 徐子萱 高民 刘大程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69-2382,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底物条件下添加芦丁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乳酸代谢产物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及单因素试验设计,以精粗比为7∶3的0.7 g混合精料(玉米∶豆粕=4∶1)和0.3 g混合干草(苜蓿∶燕麦=1...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底物条件下添加芦丁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乳酸代谢产物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及单因素试验设计,以精粗比为7∶3的0.7 g混合精料(玉米∶豆粕=4∶1)和0.3 g混合干草(苜蓿∶燕麦=1∶1)为发酵底物,按芦丁的添加水平[0(对照)、1.5%、3.0%和4.5%]分为4组,每组设3个平行;同时,选取4头体况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晨饲前采集瘤胃液,制备人工瘤胃培养液,于39℃下进行厌氧发酵,并分别于培养3、6、9、12、18和24 h时取样测定相应指标。结果表明:1)在高精料底物条件下,瘤胃发酵液pH<5.80的时间长达6 h,表明成功建立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模型;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和3.0%芦丁能显著提高18~24 h瘤胃发酵液pH(P<0.05),显著降低24 h丙酸、异丁酸、戊酸及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24 h甲烷产量(P<0.05)。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结果表明,芦丁添加水平为4.5%时,对瘤胃液体外发酵参数产生了正组合效应,具有较好的体外发酵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和3.0%芦丁能显著降低6~12 h产甲烷菌、6 h乳酸杆菌和6~12 h牛链球菌数量(P<0.05),添加3.0%芦丁能显著降低6~24 h乳酸杆菌(P<0.05),而添加4.5%芦丁能显著提高12 h反刍兽月形单胞菌和埃氏巨型球菌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芦丁能显著降低12 h丙酮酸含量(P<0.05),添加1.5%和4.5%芦丁能显著降低6 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及淀粉酶(AMS)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芦丁能显著降低6~12 h脂多糖(LPS)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高精料条件下添加芦丁能改善奶牛体外发酵,抑制甲烷产生,以4.5%为适宜添加水平;且芦丁能通过降低LPS含量、抑制乳酸产生菌和乳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减少乳酸产生,减缓瘤胃发酵液pH的下降,缓解高精料诱导的SA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奶牛 体外发酵 微生物区系 SARA
下载PDF
前列腺素D_(2)-DP_(1)受体途径对细菌性奶牛子宫内膜炎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杨效林 包海霞 +2 位作者 毛伟 刘博 曹金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了阐明前列腺素D 2(prostaglandin D2,PGD 2)/DP 1受体途径参与大肠埃希氏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所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以体外培养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用浓度1×10^(-6) mol/L的DP 1受体... 为了阐明前列腺素D 2(prostaglandin D2,PGD 2)/DP 1受体途径参与大肠埃希氏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所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以体外培养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用浓度1×10^(-6) mol/L的DP 1受体激动剂(BW-245C,15d-PGJ2)或DP 1受体抑制剂(S5751,MK-0524)处理E.coli与S.aureus感染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12 h,用RT-qPCR检测IL-6、TNF-α和NOS-2表达变化;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6、TNF-α分泌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中NOS-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coli和S.aureus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TNF-α和NOS-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DP 1受体激动剂与E.coli和S.aureus共孵育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显著抑制组织中IL-6、TNF-α和NOS-2的表达(P<0.05);而DP 1受体抑制剂、E.coli和S.aureus共同处理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组织中IL-6、TNF-α和NOS-2的表达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表明PGD 2/DP 1途径在细菌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组织 大肠埃希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合酶-2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伊维菌素敏感虫株与耐药虫株差异miRNA的转录组学分析
18
作者 温海峰 张艳敏 +10 位作者 张海龙 石雅琴 毛晓伟 寇慧琳 于宇 李峥 陈昕迪 王腾宇 高娃 王文龙 刘春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52,共8页
为探究捻转血矛线虫的伊维菌素(IVM)敏感虫株与耐药虫株显著差异的microRNA(miRNA)转录谱,发掘其耐药相关的miRNA,本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分别对捻转血矛线虫IVM敏感虫株与耐药虫株测序,构建cDNA文库,通过质控后采用生物信息... 为探究捻转血矛线虫的伊维菌素(IVM)敏感虫株与耐药虫株显著差异的microRNA(miRNA)转录谱,发掘其耐药相关的miRNA,本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分别对捻转血矛线虫IVM敏感虫株与耐药虫株测序,构建cDNA文库,通过质控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捻转血矛线虫IVM敏感与耐药虫株的差异mi RNA。结果显示,捻转血矛线虫的IVM敏感与耐药虫株筛选出转录显著差异的miRNA共375个,其中253个转录上调,122个转录下调。利用RNAhybrid(V6.01)、Miranda(V3.3a)、TargetScan(V7.0)软件对筛选到的mi RNA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取交集作为mi RNA靶基因预测结果,将筛选出显著差异的靶基因通过perl脚本与显著差异的miRNA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关联到2106对miRNA-mRNA为负调控关系,其中涉及到477个差异的m RNA和603个差异的miRNA。对显著差异的miRNA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有492个GO terms,包括生物过程(BP)322个、细胞组分(CC)47个、分子功能(MF)123个。按照q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被显著富集的有肌细胞发育分化及内肽酶活性等功能;按照富集基因数目由多到少排列,被显著富集的为有机物代谢、细胞代谢等功能。对显著差异的miRNA靶基因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按照q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被显著富集到的有抗原处理与递呈等信号通路,其中显著差异靶基因也被富集到药物代谢-其他酶等与药物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一些在捻转血矛线虫耐IVM中起重要作用的通路,如: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药物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等。随机从差异miRNA中选10个进行RT-q PCR的验证,结果显示,相对转录水平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上述结果首次证实,捻转血矛线虫对IVM耐药性的产生与其代谢过程、肌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及免疫过程中的某个或多个环节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伊维菌素 耐药性 转录组 mi RNA
下载PDF
牛种与非牛种布鲁氏菌ELISA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王姝懿 赵学亮 +2 位作者 孙珂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建立鉴别不同种布鲁氏菌的ELISA检测方法,筛选出牛种和非牛种布鲁氏菌差异基因NC-017250,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诱导表达。以纯化的NC-017250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NC-017250重组蛋白的间接ELISA检... 为建立鉴别不同种布鲁氏菌的ELISA检测方法,筛选出牛种和非牛种布鲁氏菌差异基因NC-017250,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诱导表达。以纯化的NC-017250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NC-017250重组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优化后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100,兔抗牛HRP-IgG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1∶5000,阴、阳性临界值为0.390。用该方法对布鲁氏菌S2免疫血清、A19免疫血清、PPD、FMD、BVD及IBR等阳性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除了布鲁氏菌S2免疫血清检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该方法检测S2和A19免疫血清,并用SPSS软件分析敏感性达95.2%,敏感性较高。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5%。用该方法检测80份牛源临床布鲁氏菌血清样品,结果阳性率为21.3%(17/80)。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区分牛种和非牛种布鲁氏菌抗体,为布鲁氏菌不同种鉴定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A19疫苗株 NC-017250基因 间接ELISA 鉴别检测
下载PDF
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BD-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金鑫 张曼 +2 位作者 范燕茹 王佩 杨银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910-3918,共9页
【目的】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益生菌对防御素的调控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首先将新鲜的绵羊瘤胃组织用PBS和抗生素处... 【目的】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益生菌对防御素的调控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首先将新鲜的绵羊瘤胃组织用PBS和抗生素处理后进行瘤胃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当原代细胞数量长到细胞培养瓶的85%以上时,将细胞传于12孔板用于细胞刺激试验。同时将活化并纯化后的酿酒酵母菌25℃、180 r/min有氧培养48 h后,进行5次平行平板计数试验,根据平板计数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浓度为5.2×108CFU·m L-1的酿酒酵母菌液,再通过倍比稀释把所得菌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2×107、5.2×106、5.2×105、5.2×104CFU·m L-1的菌液,用以上不同浓度(5.2×104—5.2×108CFU·m L-1)的酿酒酵母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分别进行不同时间(2、4、8、12、24 h)的刺激,并设置对照组用DMEM/F12培养基代替酿酒酵母菌。然后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瘤胃上皮细胞中SBD-1表达差异。最后用SAS 9.2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差异性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组内SBD-1 m RNA的表达量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1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并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当菌液浓度一定时,SBD-1 m RNA的表达量先是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刺激时间为12 h时SBD-1 m RNA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因此,当浓度为5.2×107CFU·m L-1的菌液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 h后,SBD-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且与此浓度下其他时间组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SBD-1蛋白表达趋势与SBD-1 m RN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刺激绵羊瘤胃上皮细胞2、4、8、12、24 h后均能提高共培养上清中SBD-1蛋白的表达,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1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 h后SBD-1蛋白分泌水平达到最高,与此浓度下各时间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酿酒酵母菌能够提高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1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 h后,SBD-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1 瘤胃上皮细胞 酿酒酵母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绵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