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鳗弧菌感染对脊尾白虾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段亚飞 梁俊平 +4 位作者 李吉涛 王芸 张喆 李健 刘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67-672,共6页
为研究鳗弧菌感染对脊尾白虾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分别对脊尾白虾注射生理盐水和鳗弧菌,注射后分别于0、3、6、12、24、48、72h测定了鳃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还原酶、谷... 为研究鳗弧菌感染对脊尾白虾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分别对脊尾白虾注射生理盐水和鳗弧菌,注射后分别于0、3、6、12、24、48、72h测定了鳃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还原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鳗弧菌后,鳃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于6h达到最大值,48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量于12h达到最大值(P〈0.05),48h逐渐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量在感染初期无显著变化,12h开始显著上升,并于24h达到最大值(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表达变化基本一致,均于3h显著上升至最大值(P〈0.05),6~72h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量从3h开始上升,并于6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鳗弧菌感染对脊尾白虾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影响显著,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本研究所用免疫指标均可作为弧菌病诱发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鳗弧菌 抗氧化酶 酶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的适应能力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俊伟 朱长波 +3 位作者 郭永坚 颉晓勇 陈素文 张文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共5页
在室内养殖系统中开展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适应能力的研究。3个底质处理组分别为海沙组(S-s)、对虾池塘底质组(S-sp)和鱼塘底质组(S-fp),各设5个重复;方格星虫[(2.58±0.23)g]的养殖密度为5条/缸。结果显... 在室内养殖系统中开展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适应能力的研究。3个底质处理组分别为海沙组(S-s)、对虾池塘底质组(S-sp)和鱼塘底质组(S-fp),各设5个重复;方格星虫[(2.58±0.23)g]的养殖密度为5条/缸。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中,方格星虫的存活率均高于90%;3个处理组中,方格星虫的排泄物主要由粒径(R)小于0.4 mm的物质组成,其中R<0.224 mm的物质占较大比例,在S-s、S-sp和S-fp组中分别达到47.70%、85.95%和69.99%。试验结束时,S-fp组的方格星虫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长,而S-s和S-sp组体重稍有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方格星虫成体对于底质的还原状态具有较大的耐受范围,而对于较小粒径(R<0.224 mm)的物质具有较高摄食需求;同时,底质中的有机质含量也是影响其生长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底质 存活率 适应能力
下载PDF
盐度和饵料种类及浓度对大珠母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郝博飞 黄桂菊 +3 位作者 喻达辉 油九菊 陈飞飞 范嗣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134,共3页
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在自然海水盐度(33‰)、水温28℃条件下,不同金藻浓度(0.5×105、1.0×105、1.5×105、2.0×105、2.5×105个/mL)的滤水率随藻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当浓度为1.5×... 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在自然海水盐度(33‰)、水温28℃条件下,不同金藻浓度(0.5×105、1.0×105、1.5×105、2.0×105、2.5×105个/mL)的滤水率随藻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当浓度为1.5×105个/mL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9 L/h),且满足幂函数关系y=0.0098x0.7097(r=0.9935)。盐度为30‰时,分别投喂金藻(1.5×105个/mL)和扁藻(0.8×105个/mL),结果表明,在前2 h内稚贝对金藻的滤水率大于扁藻,3 h时稚贝对金藻和扁藻的滤水率相近,3 h后稚贝对扁藻的滤水率大于金藻。不同盐度(24‰、27‰、30‰、33‰、36‰)下,稚贝对扁藻(0.8×105个/mL)的滤水率随盐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当盐度为30‰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36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水率 饵料浓度 盐度 大珠母贝稚贝
下载PDF
条浒苔与稻壳共热解协同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爽 孙超群 +4 位作者 胡亚敏 王谦 林骁驰 曹斌 徐姗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8-122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型海藻与陆生生物质共热解的协同效应,选取条浒苔与稻壳生物质作为代表进行了单样以及不同混合比例的共热解台架试验。通过三相产物产率的计算,以及生物油产物的GC-MS、FT-IR、热值分析和对气相产物的GC分析,研究了条...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型海藻与陆生生物质共热解的协同效应,选取条浒苔与稻壳生物质作为代表进行了单样以及不同混合比例的共热解台架试验。通过三相产物产率的计算,以及生物油产物的GC-MS、FT-IR、热值分析和对气相产物的GC分析,研究了条浒苔与稻壳共热解协同效应的影响。共热解的气相产物产率在各个混合比例下均高于理论值,说明共热解对气相产物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共热解气相产物中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为主的小分子烃类物质产率高于理论值,生物油中以乙酸为代表的小分子产物明显增多,分析认为条浒苔灰分中Na、K等碱金属具有促进大分子产物进一步裂解的催化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条浒苔与稻壳共热解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稻壳 共热解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免疫酶活性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其彬 王专伟 +4 位作者 周发林 温为庚 苏天凤 邱丽华 黄建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5,共8页
研究了正常生长、低温胁迫和高氨氮胁迫下10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特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3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0个家系特定... 研究了正常生长、低温胁迫和高氨氮胁迫下10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特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3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0个家系特定生长率(SGR)呈现明显差异,家系077与家系017和661的ACP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系4612与家系017的SOD活性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家系的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斑节对虾在48h低温胁迫下,ACP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活性则不断降低,而对照组的3种酶活性呈无规律轻微变化。斑节对虾在48h高氨氮胁迫下,ACP活性不断升高,SOD在0—8h活性上升,8—48h活性快速降低,PO活性不断下降,而对照组的3种酶活性呈无规律轻微变化;一些家系间的3种免疫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家系4612的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家系。3个试验中,家系的特定生长率与免疫酶活性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氨氮 低温 免疫酶
下载PDF
光周期对尖吻鲈仔稚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胜杰 胡静 +4 位作者 于刚 杨其彬 杨蕊 刘亚娟 马振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9,共7页
为研究不同光照时长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作者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系统测定不同光周期(光照时长分别为13、16、19和24 h)下,对尖吻鲈仔鱼阶段和稚鱼阶段3种消化酶(胃蛋白酶PP、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活性变化进行... 为研究不同光照时长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作者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系统测定不同光周期(光照时长分别为13、16、19和24 h)下,对尖吻鲈仔鱼阶段和稚鱼阶段3种消化酶(胃蛋白酶PP、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活性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6 h光照时长PP的活力最高,过长的光照时长会抑制PP的活性;增加光照时长对AMS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对于LPS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在24 h光照时长时LPS活性增加;在19 h光照时长时对PP活性抑制;对淀粉酶影响不明显。16h光照时长能有效提高尖吻鲈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更长的光照时长反而抑制其生长。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尖吻鲈同种消化酶的影响不同;同一光照周期对不同消化酶产生的影响不同;尖吻鲈稚鱼阶段消化酶对光照时长变化的反应小于仔鱼期,适当地延长光照时长有助于提高尖吻鲈的生长速度。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特定的光周期促进某消化酶的活性,达到提高对特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生产实践中仔、稚鱼的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消化酶 光周期 酶活
下载PDF
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伟 陈明强 +6 位作者 李有宁 马振华 赵旺 温为庚 邓正华 于刚 王雨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2期47-53,共7页
为探索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凸加夫蛤优良性状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野生捕捞的凸加夫蛤为试验对象,通过测量获取其活体质量(Y_(1))、软体质量(Y_(2))和3个(X_(1)-X_(3))形态性状,围... 为探索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凸加夫蛤优良性状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野生捕捞的凸加夫蛤为试验对象,通过测量获取其活体质量(Y_(1))、软体质量(Y_(2))和3个(X_(1)-X_(3))形态性状,围绕其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相互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凸加夫蛤的质量性状与各形态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发现壳高(X_(3))对活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468),其次为壳长(X_(1)),而壳宽(X_(2))主要通过X_(1)和X_(3)间接影响活体质量;壳高(X_(3))对软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337),其次为壳宽(X_(2)),而壳长(X_(1))主要通过X_(2)和X_(3)间接影响软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这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7,进一步表明体质量主要受以上性状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凸加夫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并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针对凸加夫蛤以体质量为目标亲本选育时,应以壳高(X_(3))作为主要性状参照,壳长(X_(1))和壳宽(X_(2))等为辅助性状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加夫蛤 形态性状 质量性状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