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康不同产区富硒茶中EGCG和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娟平 靳文娟 +2 位作者 王磊 白金波 贺博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测定与比较安康地区富硒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酸(GA)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4.6mm×200mm,5mm)色谱柱,柱温25℃,检测波长279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28:72)。结果:茶多酚在... 目的:测定与比较安康地区富硒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酸(GA)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4.6mm×200mm,5mm)色谱柱,柱温25℃,检测波长279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28:72)。结果:茶多酚在0.5315~6.060μg范围内,EGCG在0.5424~5.893μg范围内,GA在0.7959~5.990μg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测绿茶茶多酚中EGCG含量在16.55~84.49mg·g^-1,GA含量在1.23~5.91mg·g^-1。红茶茶多酚中EGCG含量在1.68~5.02mg·g^-1,GA含量在5.81~15.50mg·g^-1。结论:安康地区绿茶茶多酚中EGCG含量较高,GA含量较低。红茶茶多酚中EGCG含量较低,GA含量较高。红茶在发酵加工过程中GA的含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茶 HPLC 茶多酚 EGCG GA
下载PDF
不同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颜色、葡甘聚糖及硒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毕振举 谷云盈 +1 位作者 闫丽 夏曾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7-211,223,共6页
为选择合适的富硒魔芋干燥技术,通过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IE)色度学系统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的影响。结... 为选择合适的富硒魔芋干燥技术,通过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IE)色度学系统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的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有显著影响。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葡甘聚糖颜色影响程度递减,真空冷冻干燥前后魔芋的总体色差(ΔE*)最小,为3.826 2,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能最大程度保持富硒魔芋颜色;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葡甘聚糖含量依次增多,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达到54.8%;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依次减少,自然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达到1.651μg·g^-1和1.365μg·g^-1,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无机硒含量最多,为0.396μg·g^-1。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可以减小干燥前后富硒魔芋颜色变化,提高干燥后富硒魔芋中葡甘聚糖和无机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魔芋 干燥 硒含量 颜色 葡甘聚糖含量
下载PDF
陕西安康硒资源开发现状及其产业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德剑 夏曾润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5期551-556,共6页
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陕西省安康市是全国土壤富硒面积最大的天然富硒区,被誉为"中国硒谷"。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总结了安康市天然富硒资源的特征,并结合近年来安康市富硒产业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在剖析安康市富硒资源开发现状及... 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陕西省安康市是全国土壤富硒面积最大的天然富硒区,被誉为"中国硒谷"。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总结了安康市天然富硒资源的特征,并结合近年来安康市富硒产业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在剖析安康市富硒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天然富硒资源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安康 硒资源 产业化
下载PDF
我国富硒魔芋营养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立平 杨慧 +2 位作者 唐德剑 张阿尔斯郎 王悦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12期71-75,共5页
富硒魔芋兼具魔芋和硒的独特生理药理特性。随着全民补硒工程的启动,富硒魔芋市场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富硒魔芋的分布及营养评价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富硒魔芋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硒魔芋 营养评价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小麦重要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解松峰 吉万全 +6 位作者 张耀元 张俊杰 胡卫国 李俊 王长有 张宏 陈春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5-384,共20页
以单株产量等为代表的重要性状是选育小麦高产良种的主攻目标性状,分析小麦重要产量性状的数量遗传特性,为深入研究其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品冬34为母本(P1)和BARRAN为父本(P2)配置杂交组合,在2年4个环境下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 以单株产量等为代表的重要性状是选育小麦高产良种的主攻目标性状,分析小麦重要产量性状的数量遗传特性,为深入研究其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品冬34为母本(P1)和BARRAN为父本(P2)配置杂交组合,在2年4个环境下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该组合单世代(P1、P2、RIL7:8、RIL8:9)单株产量、千粒重、株高、穗下节间长、旗叶上节间长和分蘖数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和分蘖数外,其余性状间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穗下节间长与旗叶上节间长平均相关系数达0.91(P≤0.001)。最优遗传模型对于单株产量是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78、2.89、–6.18和0.15,多基因遗传率为86.23%;对于千粒重是2对互补作用主基因+加性效应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基因加性效应值是22.37,主基因遗传率为66.96%,多基因遗传率为28.25%;对于株高是2对累积作用主基因+加性作用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株高的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是5.15,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为–9.66,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9.31,主基因遗传率为58.57%,多基因遗传率为39.71%;对于穗下节间长和旗叶上节间长均是加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7.65%和99.14%;对于分蘖数是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78.89%,多基因遗传率为19.87%。这些性状在多个环境下主要受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在选育优良品系的过程中,要兼顾适应生态环境条件的重要表现,进一步为筛选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标记及推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解松峰 吉万全 +7 位作者 王长有 胡卫国 李俊 张耀元 师晓曦 张俊杰 张宏 陈春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437-4452,共16页
【目的】穗部性状是小麦重要的产量性状,在小麦产量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展小麦穗部性状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对制定高产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主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为指标... 【目的】穗部性状是小麦重要的产量性状,在小麦产量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展小麦穗部性状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对制定高产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主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为指标,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来自母本品冬34与父本BARRAN及其衍生的F7:8、F8: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穗部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估计,以确定控制各性状的基因数目,估计遗传效应值及遗传率。【结果】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是B-2-1(PG-AI),符合2对连锁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穗长的多基因遗传率是90.64%,小穗数的多基因遗传率是89.52%,穗长的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比例为9.39%,小穗数的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比例为10.50%;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是G-1(MX3-AI-A),符合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多基因+加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是69.39%,多基因遗传率是29.94%,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比例为2.18%。控制穗粒数的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和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数值相等,同是4.56,具有正向效应。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与加性效应和第1对主基因×第2对主基因×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相同,均是-1.64,且为负向效应。加性和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与加性和第2对主基因加性×第3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相等,均是-6.02。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加性×第3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是0.18,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15,表现为较低的正向遗传效应;小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是H-1(4MG-AI),符合4个主基因+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是81.50%。第1至4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22、0.18、-0.20和0.24,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是-0.170,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240,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第4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20,加性和第2对主基因×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与加性和第2对主基因加性×第4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绝对值相同,效应相反,前者值是0.03,后者值是-0.03。加性和第3对主基因×第4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06。【结论】小麦穗部性状以多基因遗传效应为主,符合数量遗传特征,易受环境影响。小穗粒数存在着主基因遗传特性,主基因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小穗粒数可作为有效改良穗部性状早期选择的直接指标,实现单株定向选择,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下载PDF
拐枣总黄酮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新鹏 余明明 +4 位作者 冯静 康宁 杨姣妹 魏利阳 张少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5期68-71,共4页
以拐枣为原料,利用醇提法提取拐枣总黄酮,研究拐枣总黄酮在不同温度、pH、还原剂、氧化剂、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拐枣总黄酮在80℃以下、pH 3-6时较为稳定;蔗糖、氧化剂和还原剂均对黄酮稳定性有影响,而抗坏... 以拐枣为原料,利用醇提法提取拐枣总黄酮,研究拐枣总黄酮在不同温度、pH、还原剂、氧化剂、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拐枣总黄酮在80℃以下、pH 3-6时较为稳定;蔗糖、氧化剂和还原剂均对黄酮稳定性有影响,而抗坏血酸、柠檬酸、苯甲酸钠和葡萄糖对稳定性影响不大;金属离子中Na^+、K^+对拐枣总黄酮的影响很小,Mg^(2+)、Ca^(2+)、Cu^(2+)的影响稍大,而Al^(3+)、Fe^(3+)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枣 总黄酮 稳定性
下载PDF
保水缓控释功能型复合肥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永东 夏曾润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1531-1534,共4页
随着高效绿色节能农业发展,保水缓控释功能型复合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业研究热点之一。从保水机理、缓释机理、相关膜材料合成以及富硒肥料合成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并详细对其保水机理、缓控释机理、以及对现代农业肥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随着高效绿色节能农业发展,保水缓控释功能型复合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业研究热点之一。从保水机理、缓释机理、相关膜材料合成以及富硒肥料合成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并详细对其保水机理、缓控释机理、以及对现代农业肥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提高农业肥料利用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 机理 分析总结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硒的营养缺乏现状及补充方式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立平 唐德剑 +1 位作者 沈亚美 曾曼琳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9-343,共5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地摄入硒,对维持生命活动、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硒的缺乏与过量摄入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状况,缺硒会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而硒过量会导致脱发、指甲脱落等,因此科学合理地补充硒至关重要。系统...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地摄入硒,对维持生命活动、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硒的缺乏与过量摄入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状况,缺硒会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而硒过量会导致脱发、指甲脱落等,因此科学合理地补充硒至关重要。系统总结和分析了硒缺乏的原因、缺硒的危害、硒的营养价值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体状态硒的标准补充剂量。研究了人体缺硒会出现的症状,摄入过量与不足会导致的疾病,并提出了增加食物多样性、补充硒制剂等补硒方式,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富硒食物、合理进行硒营养摄入与补充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缺乏 硒过量 硒补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