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宁南旱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96
1
作者 张鹏 贾志宽 +3 位作者 路文涛 张晓芳 孙红霞 杨保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2-1130,共9页
为了给有机培肥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在宁南旱区4年有机培肥定位试验中,以不施有机肥作为对照(CK),设置了3种有机肥施用量处理(高90000 kg/hm2、中60000 kg/hm2、低30000 kg/hm2),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作物产量及水... 为了给有机培肥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在宁南旱区4年有机培肥定位试验中,以不施有机肥作为对照(CK),设置了3种有机肥施用量处理(高90000 kg/hm2、中60000 kg/hm2、低30000 kg/hm2),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冬小麦收获后,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大小顺序均为高、中量有机肥>低量有机肥>不施有机肥,各施肥处理较CK差异显著(P<0.05)。随有机肥施肥量由高到低,产量分别较CK提高35.05%、20.77%和11.5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38.26%、22.61%和11.88%,差异均极显著。说明在宁南半干旱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宁南旱区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路文涛 贾志宽 +2 位作者 高飞 李永平 侯贤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为该区土壤扩蓄增容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在3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6000、9000kg·hm-2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为该区土壤扩蓄增容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在3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6000、9000kg·hm-2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9000、13500kg·hm-2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在试验第3年(2009年)玉米播种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8.8%、9.9%和6.8%;成熟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14.8%、13.9%和12.8%;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30.7%、29.2%和12.5%(P<0.05);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41.1%、35.9%和21.3%(P<0.01)。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较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宁南旱区 土壤水分 作物生产力
下载PDF
宁南旱区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苏秦 贾志宽 +3 位作者 韩清芳 李永平 王俊鹏 杨宝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6-1469,共4页
通过对宁南旱区连续两年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下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高、中、低处理下,第1年种胡麻,成熟期0—100 cm土层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3%、10%和0.9%,胡麻产量分别比... 通过对宁南旱区连续两年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下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高、中、低处理下,第1年种胡麻,成熟期0—100 cm土层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3%、10%和0.9%,胡麻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1%、10%和5%,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高30%、29%和11%;在第2年种冬小麦,成熟期的贮水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6%、14%和7%,冬小麦产量比对照处理高18%、25%和13%,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4%、15%和6%。由两年结果看出,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利于土壤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有机培肥 水分动态 作物生产力
下载PDF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4
作者 侯贤清 贾志宽 +4 位作者 韩清芳 孙红霞 王维 聂俊峰 杨宝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4,共10页
为了探索免耕与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性能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与连年翻耕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体积质量、团聚体、入渗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连... 为了探索免耕与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性能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与连年翻耕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体积质量、团聚体、入渗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连年翻耕相比,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使0~60cm各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平均降低3.5%、6.2%(P<0.05);使0~20cm土层>0.2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平均分别增加10.3%(P<0.05)和20.3%(P<0.01),>20~40cm土层分别平均增加17.2%(P<0.05)和23.6%(P<0.01)。免耕/深松/免耕处理0~10cm和>30~40cm土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分别比连年翻耕提高35.1%和45.8%(P<0.05),深松/免耕/深松处理>10~20cm和>20~3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分别提高101.7%和61.7%(P<0.01)。不同轮耕模式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性能,提高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及降水利用率,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降雨入渗率较连年翻耕分别提高35.2%和15.3%(P<0.0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7.2%和7.7%(P<0.05),降水生产效率平均提高9.6%和10.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入渗 轮耕模式 水分利用效率 宁南旱区
下载PDF
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0
5
作者 侯贤清 李荣 +2 位作者 韩清芳 王维 贾志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100,共7页
为了探讨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连年翻耕(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 为了探讨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连年翻耕(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改善了麦田的土壤水分状况,且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显著。夏闲末期,相对于传统耕作,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3a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P<0.05)3.92%和7.84%,降雨蓄水效率提高(P<0.05)13.64%和22.80%;小麦生育期,3a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P<0.05)7.96%和8.60%,平均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提高(P<0.05)9.59%和10.69%,平均年降水利用效率提高(P<0.05)9.52%和10.65%;3a平均产量分别较传统耕作提高(P<0.05)9.59%和10.69%,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0.05)7.17%和7.68%,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0.05)3.83%和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干旱区 耕作模式 冬小麦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2
6
作者 刘婷 贾志宽 +6 位作者 张睿 郑甲成 任世春 杨宝平 聂俊峰 刘艳红 王海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6,共9页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方式与覆盖量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通过连续2年(2007-2009)的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全程覆盖、生育期覆盖、不覆盖(CK)与不同覆盖量(9000,6000,3000kg/hm2)的...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方式与覆盖量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通过连续2年(2007-2009)的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全程覆盖、生育期覆盖、不覆盖(CK)与不同覆盖量(9000,6000,3000kg/hm2)的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与覆盖量呈正相关;同一覆盖量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全程覆盖优于生育期覆盖和CK;全程覆盖方式9000,6000和3000kg/hm2覆盖量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较生育期覆盖分别提高了11.5%,10.0%和8.0%,较CK分别提高了19.2%,12.9%和8.8%;全程覆盖方式和生育期覆盖方式下,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覆盖量为3000kg/hm2处理最大,其中全程覆盖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了31.5%(P<0.05),生育期覆盖方式下2年平均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了12.8%(P<0.05);不同覆盖量在全程覆盖方式下冬小麦产量较CK增加41.1%~65.7%(P<0.05),在生育期覆盖方式下冬小麦产量较CK增加了27.1%~30.2%(P<0.05)。【结论】同一秸秆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均可增加冬小麦产量,而同一覆盖量下以全程覆盖方式的增产效果较优;覆盖量为3000kg/hm2时,2种覆盖方式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冬小麦 秸秆覆盖 水分利用效率 渭北旱塬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宁南半干旱地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8
7
作者 张鹏 贾志宽 +3 位作者 王维 路文涛 高飞 聂俊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3-1520,共8页
【目的】探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宁南半干旱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4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不同秸秆粉碎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还田量为3 000 kg.hm-2(低,L)、6 000 kg.hm-2(中,M)、9... 【目的】探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宁南半干旱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4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不同秸秆粉碎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还田量为3 000 kg.hm-2(低,L)、6 000 kg.hm-2(中,M)、9 000 kg.hm-2(高,H),玉米秸秆还田量为4 500 kg.hm-2(低,L)、9 000 kg.hm-2(中,M)、13 500 kg.hm-2(高,H),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干筛和湿筛下各团聚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各秸秆还田处理干筛下0—4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含量(DR0.25)、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D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DGMD)均显著高于CK处理,各还田处理的分形维数均显著低于CK;湿筛法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团聚体以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为主,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0—4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WMWD)、几何平均直径(WGMD)和分形维数的顺序均为:H,M处理>L处理>CK;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在0—40 cm土层内均表现出近似"Z"字形趋势,且CK显著高于各还田处理(P<0.05)。【结论】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宁南半干旱区
下载PDF
施肥对不同品种苜蓿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韩清芳 周芳 +2 位作者 贾珺 贾志宽 聂俊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3-14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生长7年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和单施钾肥对苜蓿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不同施肥对不同品种的生产力影响效果不同。N30P120处理巨人201+Z和牧歌401+Z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生长7年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和单施钾肥对苜蓿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不同施肥对不同品种的生产力影响效果不同。N30P120处理巨人201+Z和牧歌401+Z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41.1%和74.8%;单施K60处理,路宝比对照增产了76.7%。种植苜蓿可以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生长7年的苜蓿根系固氮在土壤仍有累积。种植苜蓿,不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土壤全磷和全钾略有下降。3个品种苜蓿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30P120处理土壤速效磷增加11.454-1.7 mg/kg;单施钾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3.714-.41 mg/kg,全钾含量增加了0.06-1.6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紫花苜蓿品种 土壤肥力 干草产量
下载PDF
氮磷配比对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贾珺 韩清芳 +3 位作者 周芳 贾志宽 王俊鹏 杨保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2,共6页
研究了限量施氮条件下4个氮磷不同配比施肥对8年生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氮相比,NP配施能显著增加苜蓿植株高度和节间数,植株生长高度增加幅度10.63%~11.91%,增长7.63~8.25cm,增加节间数1.4~2.4... 研究了限量施氮条件下4个氮磷不同配比施肥对8年生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氮相比,NP配施能显著增加苜蓿植株高度和节间数,植株生长高度增加幅度10.63%~11.91%,增长7.63~8.25cm,增加节间数1.4~2.4个/枝,并能增加植株分枝数,提高叶茎比。不同NP配施能极显著提高苜蓿鲜干草产量,以N30kg/hm2+P2O5120kg/hm2施肥处理最为经济,较不施肥干草增产达46.5%,较纯施氮干草增产达26.5%,NP配施极显著提高了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苜蓿植株生物磷的含量。1∶4的NP配比施肥(N30kg/hm2+P120kg/hm2)处理能同时提高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其粗纤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氮磷配施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我国旱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7
10
作者 任小龙 贾志宽 +1 位作者 丁瑞霞 韩清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9,共7页
概述了我国旱作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该技术的完善与深化应加强其影响作物生产力机制及水肥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评价在不... 概述了我国旱作区作物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该技术的完善与深化应加强其影响作物生产力机制及水肥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评价在不同雨量区根域微集水种植的应用效果和水保效应,同时应进一步规范根域微集水种植技术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作者认为该技术在深化试验研究与广泛示范的基础上,在旱农区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提高旱区降水资源化效率及作物增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微集水种植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旱农区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严波 贾志宽 +2 位作者 韩清芳 杨宝平 聂俊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3,共6页
在宁南旱区对试验耕地定位实行连年传统翻耕(CT)、隔年免耕—深松(NT→ST)及深松—免耕(ST→NT)三种不同处理。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连续3年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筛法中NT→S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在宁南旱区对试验耕地定位实行连年传统翻耕(CT)、隔年免耕—深松(NT→ST)及深松—免耕(ST→NT)三种不同处理。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连续3年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筛法中NT→S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33.11%、29.51%;ST→N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40.51%、36.91%。湿筛法中NT→ST处理在0~30 cm土层中〉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高7.33%,NT→ST处理在0~10 cm土层〉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比CT处理高1.47%,而在10~40 cm土层NT→ST处理和CT〉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差异不显著;ST→N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10.75%、10.12%。分析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深松—免耕(ST→NT)轮耕方式更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团聚体 宁南旱区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旱地冬小麦灌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婷 贾志宽 +1 位作者 张睿 郑甲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动态及产量变化,在渭北旱塬设置秸秆覆盖量9000 kg/hm2(SM9)6、000 kg/hm2(SM6)3、000 kg/hm2(SM3)及无覆盖(CK)4个处理进行旱地冬小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浆渐增期,不同处理的灌浆速... 为了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动态及产量变化,在渭北旱塬设置秸秆覆盖量9000 kg/hm2(SM9)6、000 kg/hm2(SM6)3、000 kg/hm2(SM3)及无覆盖(CK)4个处理进行旱地冬小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浆渐增期,不同处理的灌浆速率表现为:CK>SM3>SM6>SM9;速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大小为:SM3>SM6>CK>SM9。SM9灌浆持续时间长,较CK多6 d,SM6、SM3与CK灌浆持续时间近乎一致。在灌浆速增期和缓增期,覆盖处理的灌浆贡献率均大于CK,在渐增期则均小于CK。相对于CK而言,覆盖一年后3 000 kg/hm2处理提高了冬小麦产量,较CK显著增产5.9%,且速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灌浆动态 冬小麦 渭北旱塬
下载PDF
不同材料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3
13
作者 王敏 王海霞 +4 位作者 韩清芳 李荣 张睿 贾志宽 杨宝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9-1258,共10页
在渭北旱塬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比研究了生物降解膜(S)、塑料地膜(D)、秸秆(J)、液态膜(Y)覆盖和裸地平作种植玉米的土壤水温效应及玉米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玉米进入抽雄期和灌浆期后,不同覆盖材料间土壤水分出现较大差异,40~160cmJ... 在渭北旱塬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比研究了生物降解膜(S)、塑料地膜(D)、秸秆(J)、液态膜(Y)覆盖和裸地平作种植玉米的土壤水温效应及玉米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玉米进入抽雄期和灌浆期后,不同覆盖材料间土壤水分出现较大差异,40~160cmJ覆盖土壤平均含水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和其他覆盖;S和D覆盖对较深土层(60~120cm)的水分利用加强。J覆盖保墒效果好于其他处理,玉米生长前期主要提高0~100cm土壤含水量,后期提高100~200cm土壤含水量;S和D覆盖的保墒效果主要表现在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浅层土壤。玉米营养生长阶段5~25cm平均地温,S和D覆盖分别提高1.4℃和2.6℃,J和Y覆盖分别降低3.0℃和0.8℃。S和D覆盖水温协同,延长了玉米营养生长时间,使玉米全生育期提前11d,J覆盖由于降低地温使全生育期延长3d,液态膜不影响生育进程。S和D覆盖显著(P<0.05)提高了玉米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及地上部干重,Y覆盖显著(P<0.05)增加玉米的百粒重,J覆盖显著(P<0.05)降低了玉米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4种覆盖均不同程度降低了玉米的经济系数,S、D和Y覆盖玉米分别增产26.9%(P<0.05)、34.7%(P<0.05)和2.4%,J覆盖造成玉米减产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同材料 覆盖 温度 生长
下载PDF
渭北旱塬区不同沟垄覆盖模式对春玉米土壤温度、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2
14
作者 李荣 王敏 +5 位作者 贾志宽 侯贤清 杨宝平 韩清芳 聂俊峰 张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3,共8页
为提高旱作区降水利用率,改善作物的水分有效性,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设置了垄上覆地膜,沟内分别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玉米秸秆、液体地膜和沟不覆盖5个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沟垄覆... 为提高旱作区降水利用率,改善作物的水分有效性,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设置了垄上覆地膜,沟内分别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玉米秸秆、液体地膜和沟不覆盖5个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4a结果表明,沟覆普通地膜和沟覆生物降解膜处理玉米苗期5~25cm平均土壤温度分别较对照增高2.4和2.1℃;沟覆玉米秸秆处理较对照降低1.7℃。不同集雨处理均能显著改善玉米前期土壤水分,而后期沟覆玉米秸秆、沟覆液体地膜和和沟不覆盖处理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与对照无差异,沟覆普通地膜和沟覆生物降解膜处理下层土壤贮水量低于其他处理。沟覆生物降解膜、沟覆普通地膜和沟覆玉米秸秆处理增产效果显著,4a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35.2%、34.7%和33.6%,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6%、30.2%和28.6%。沟覆玉米秸秆处理净收入最高,生物降解膜次之,4a平均净收入分别较对照增加3299和2752元/hm2。因此,垄覆普通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普通地膜沟覆生物降解膜处理在改善土壤水温效应的同时能显著增产增收,是渭北旱塬区春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温度 水分 渭北旱塬 沟垄覆盖 春玉米 产量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宁南旱区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8
15
作者 高飞 贾志宽 +3 位作者 路文涛 韩清芳 杨宝平 侯贤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7-783,共7页
在宁南半干旱区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分、春玉米生长性状、关键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为3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小麦秸秆按3000 kg/hm2(L)、6000 kg/hm2(M)、,9000 kg/hm2(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 在宁南半干旱区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分、春玉米生长性状、关键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为3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小麦秸秆按3000 kg/hm2(L)、6000 kg/hm2(M)、,9000 kg/hm2(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 kg/hm2(L)、9000 kg/hm2(M)、13500 kg/hm2(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秸秆被粉碎机打碎成5cm左右的小段,人工均匀翻埋至25cm左右深度的土层。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高、中、低)下,播前各处理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较CK(对照)有显著提高,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加量是30.17—32.83 mm,不同还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玉米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加,和对照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还田处理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12:00—15:00持续出现高值,高、中、低3个秸秆还田量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分别显著高出对照6.52、3.74、3.20μmol.m-.2s-1(P<0.05),蒸腾速率分别高于对照2.08、1.63、0.72μmol.m-.2s-1。随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高、中、低3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8.3%、36.7%和5.4%,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较CK分别提高38.5%、31%和0.9%。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和蓄水能力,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使作物增产。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土壤水分亏缺对干旱地区作物光合作用来说将是最大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光合效率 玉米生产力 土壤水分 宁南旱区
下载PDF
不同沟垄覆盖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2
16
作者 李儒 崔荣美 +3 位作者 贾志宽 韩清芳 路文涛 侯贤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312-3322,共11页
【目的】探索半湿润区沟垄覆盖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田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增收效应。【方法】采用普通地膜、液体地膜和秸秆设置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连续3年对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冬... 【目的】探索半湿润区沟垄覆盖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田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增收效应。【方法】采用普通地膜、液体地膜和秸秆设置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连续3年对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垄覆地膜沟覆秸秆的蓄水保墒作用最为明显,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分利用状况。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液膜沟覆秸秆的产量最高,3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平作不覆(CK1)提高39.3%(P<0.05)和29.4%(P<0.05),较垄不覆沟不覆(CK2)提高35.6%(P<0.05)和25.9%(P<0.05),WUE平均分别较CK1提高39.6%(P<0.05)和30.3%(P<0.05),较CK2提高33.4%(P<0.05)和24.5%(P<0.05)。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的经济效益最高,3年平均达4 951.4元/hm2,较CK1增收1 452.1元/hm2,较CK2增收1 416.5元/hm2,其次为垄覆液膜沟覆秸秆,与CK1和CK2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沟垄覆盖栽培条件下,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垄覆液膜沟覆秸秆是半湿润区小麦旱作的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沟垄覆盖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半湿润区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7
17
作者 路文涛 贾志宽 +4 位作者 张鹏 王维 侯贤清 杨保平 李永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2-528,共7页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为期3a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为期3a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kg·hm-(2低L)、9000kg·hm-(2中M)、13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大小为中、高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提高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在宁南半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宁南旱区 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03
18
作者 张鹏 李涵 +4 位作者 贾志宽 王维 路文涛 张惠 杨宝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18-2525,共8页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通过4a(2007—2010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通过4a(2007—2010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kg·hm-(2低L)、9000kg·hm-(2中M)、13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土壤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及其与不同形态碳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24.2%、20.8%、9.5%和50.3%、46.6%、34.8%(P<0.05);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提高幅度达21.1%~23.1%(P<0.05);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在0~60cm各土层内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大小顺序均为高量秸秆还田>中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各秸秆还田处理较CK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碳累积矿化量与不同形态碳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因此,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矿化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宁南旱区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矿化
下载PDF
清耕和生草梨园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54
19
作者 徐凌飞 韩清芳 +3 位作者 吴中营 魏鹏 杨宝平 聂俊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977-4982,共6页
【目的】研究清耕、生草梨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方法】以清耕、生草模式下砀山酥梨园土壤为对象,分别测定株间、行间及其不同土壤深度(0—60cm)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清... 【目的】研究清耕、生草梨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方法】以清耕、生草模式下砀山酥梨园土壤为对象,分别测定株间、行间及其不同土壤深度(0—60cm)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清耕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在生草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表现出在水平方向活性变化。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表现出在垂直方向活性变化。清耕和生草梨园株行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cm土层高于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行间表现出0—20cm和20—40cm土层高于40—60cm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20—40cm土层低于0—20cm和40—60cm土层。生草栽培除40—60cm土层的蔗糖酶活性低于清耕栽培外,3种酶活性在3个土层均表现出生草高于清耕,提高了梨园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高出清耕梨园22.94%、4.75%和21.12%。【结论】在清耕和生草两种栽培模式下,3种酶活性存在空间变化,生草提高了3种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耕 生草 梨园 酶活性 空间变化
下载PDF
喷施硼肥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可溶性糖源库间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宗毓铮 王雯玥 +3 位作者 韩清芳 丁瑞霞 贾志宽 聂俊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5-672,共8页
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次数、不同浓度硼肥,研究其对缺硼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可溶性糖运转的影响,探讨苜蓿吸收硼的规律及高产施硼技术。结果表明,从返青期开始,连续在分枝期和现蕾初期累计喷施1次、2次或3次5个浓度的硼砂,均不同... 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次数、不同浓度硼肥,研究其对缺硼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可溶性糖运转的影响,探讨苜蓿吸收硼的规律及高产施硼技术。结果表明,从返青期开始,连续在分枝期和现蕾初期累计喷施1次、2次或3次5个浓度的硼砂,均不同程度影响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和可溶性糖源库间的运转。喷施3次0.3%(W/W)的硼砂对提高叶片中硼(B)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Chl)作用最显著,较对照提高幅度分别为75%、39%、30%和70%,喷施3次0.2%(W/W)的硼砂对增大叶面积效果最佳,较对照增加37%,并可有效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50%);一次或多次喷施0.5%(W/W)的硼砂会导致硼中毒现象,抑制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光合作用 叶绿素含量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