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密度瓯江彩鲤生长速度及养殖效果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起群 李思发 +6 位作者 王成辉 徐志彬 项松平 王剑 段江萍 金家鑫 何小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58-860,共3页
规格为 2m× 2m× 1m的 10只网箱中 ,分别放养均重 3 4.3g瓯江彩鲤 (全红 )鱼种 3 60、480、60 0、72 0和 840尾 ,每种密度设置 1个重复。养殖期 195d。实验结束时 ,个体均重分别为 75 6.0 0、73 6.5 5、711.75、70 2 .0 0及 68... 规格为 2m× 2m× 1m的 10只网箱中 ,分别放养均重 3 4.3g瓯江彩鲤 (全红 )鱼种 3 60、480、60 0、72 0和 840尾 ,每种密度设置 1个重复。养殖期 195d。实验结束时 ,个体均重分别为 75 6.0 0、73 6.5 5、711.75、70 2 .0 0及 686.90g ,随密度增加而下降。除 840尾 /箱试验组外 ,各密度绝对增重率趋势基本相同 ,以 7、9及 10月份生长较快 ,均在 4g/d以上。单位面积净产量、产投比均以 840尾 /箱试验组为最高 ,分别为 12 8.0 0kg/m2 和 2 .48。各组存活率均在 90 %以上。饵料系数为 1.97~ 2 .0 9。综合考虑生长速度、单位面积净产量、产投比、饵料系数、存活率等因素 ,认为现有的放养规格下 ,每箱 840尾 (2 10尾 /m3) ,是比较好的放养密度 ,能够充分利用水体 ,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瓯江彩鲤 生长速度 养殖效果
下载PDF
尼奥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同其亲本的形态和判别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家乐 李思发 +2 位作者 李勇 王维明 朱泽闻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本文报道尼奥鱼同其亲本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形态上的异同点和判别方法。用卡方法对8 个可数形态参数,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8 个可量性状和24个框架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从体色上看,尼奥鱼偏于父本奥利亚... 本文报道尼奥鱼同其亲本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形态上的异同点和判别方法。用卡方法对8 个可数形态参数,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8 个可量性状和24个框架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从体色上看,尼奥鱼偏于父本奥利亚罗非鱼,而三种多元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尼奥鱼的体型偏于母本尼罗罗非鱼, 因此认为控制体色和体型遗传的是不同的基因组合。建立了区分尼罗、奥利亚和尼奥鱼的简单判别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 尼奥鱼 形态 亲本
下载PDF
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品质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4 位作者 邹曙明 李晨虹 赵金良 王成辉 陈桂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1-74,共4页
本文对江苏省阳澄湖产中华绒螯蟹的商业品质,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江南水乡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肝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 36. 72%,壳... 本文对江苏省阳澄湖产中华绒螯蟹的商业品质,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江南水乡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肝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 36. 72%,壳、鳃、胃及心脏四大非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 53. 26%。另有 10. 02%为血淋巴和组织液。一、二级商品蟹的雌蟹可食部分各高出雄蟹 5. 28%和 6. 55%,营养成分中,雌蟹的脂肪显著高于雄蟹。在实测的9项微量元素中,雄蟹有7项高于雌蟹,雌蟹仅有磷高于雄蟹;在实测的17种氨基酸组成中,雄蟹有13项高于雌蟹,尤其谷氨酸、脯氨酸及丙氨酸,分别高出16.6O,23.3%及28.5%。雄蟹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组成方面优于雌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营养成分 品质分析 阳澄湖
下载PDF
罗非鱼温和气单胞菌病的病原研究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47
4
作者 蔡完其 孙佩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从患病濒死尼罗罗非鱼肝脏分离到99 5 A和99 7 28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用这2菌株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尼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均可使其致病。发病鱼症状... 从患病濒死尼罗罗非鱼肝脏分离到99 5 A和99 7 28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用这2菌株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尼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均可使其致病。发病鱼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一致,呈出血性败血症。再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确认这2菌株皆为温和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35种药物对上述2菌株进行药物抑菌试验,其中,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妥布霉素、氟哌酸、氯霉素、氨曲南抑菌效果最佳;99 5 A菌株对呋喃妥因敏感,但99 7 28菌株对其耐药;99 7 28对复方新诺明敏感,而99 5 A菌株对其则无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罗非鱼 温和气单胞菌 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
下载PDF
灭虫精对草鱼胚胎—仔鱼的慢性毒性短期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福军 王明学 翟良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1,共3页
慢性毒性短期试验的结果表明 :灭虫精对草鱼胚胎—仔鱼的NOEC (无可见效应浓度 )、LOEC (最低可见效应浓度 )、ChV (慢性毒性值 )和ACR (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比值 )以及MSD (最小显著差异 )分别是0 15 ,0 3 0 ,0 2 1,1 71mg·L-... 慢性毒性短期试验的结果表明 :灭虫精对草鱼胚胎—仔鱼的NOEC (无可见效应浓度 )、LOEC (最低可见效应浓度 )、ChV (慢性毒性值 )和ACR (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比值 )以及MSD (最小显著差异 )分别是0 15 ,0 3 0 ,0 2 1,1 71mg·L-1和 66 98%。MSD值表明利用草鱼胚胎—仔鱼慢性毒性短期试验来评价和监测灭虫精的毒性尚不够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虫精 草鱼 胚胎 仔鱼 短期慢性毒性 鱼药
下载PDF
台湾红罗非鱼后代不同体色的形态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家乐 李晨虹 +1 位作者 李思发 韩风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关键词 台湾 红罗非鱼 体色 形态差异 罗非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