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四川省水资源紧缺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朱钟麟
侯鲁川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92-95,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四川简阳)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2002AA2Z4266)
文摘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全省21市(州)为基本单元,评估四川省水资源紧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有12个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m3,属缺水区,其中有4市属严重缺水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的人口占全省90·7%,GDP总值占全省93·2%,耕地占全省87·6%。在综合分析水资源的紧缺类型、紧缺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紧缺原因后,就四川省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紧缺度
紧缺类型
紧缺因素
可持续利用
四川
Keywords
water recourses
evaluation to the shortage
types of shortage
factors of shortag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ichuan province
分类号
F407.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题名 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科学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钟麟
涂仕华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S1期1-6,共6页
文摘
本文在分析西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该地区土壤科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地区土壤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农业
土壤科学
Keywords
southwest China
agriculture
soil science
分类号
S-01
[农业科学]
题名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尚洪
刘定辉
朱钟麟
舒丽
王昌全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四川 农业 大学资源 环境 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54-56,66,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4)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4BA520A14C15)
文摘
在四川盆地2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3 a 6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微生物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全N,全P,全K,有效N、P、K,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作物秸秆还田旋耕比秸秆还田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土壤活性碳、微生物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5.81%~31.76%、33.87~39.33%、15.42%~21.56%和4.03%~21.13%.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养份及碳素动态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免耕
土壤养份
碳素形态
碳库管理指数
Keywords
straw-mulching
no-tillage
soil nutrient
different carbons fractions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题名 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09
4
作者
陈尚洪
朱钟麟
吴婕
刘定辉
王昌全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四川 农业 大学资源 环境 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4BA520A14C15)
国家"863"计划(2002AA2Z4266)资助
文摘
在分析水稻、小麦、油菜秸秆的养分含量和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通过田间两年四作的定位试验,探讨了紫色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变化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含有丰富的养分,经腐解后给土壤提供了大量的碳、氮、磷、钾。在腐解过程中,还田后的前3个月分解快,后期分解缓慢;3种秸秆在田间的分解速率(K):麦秸>稻草>油菜秸,秸秆翻埋>秸秆面施;养分释放速度钾>磷>氮。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将实验结果拟合为经验关系式。秸秆覆盖还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秸秆覆盖还田还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得到一定提高,从而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覆盖
秸秆腐解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straw return to field
mulching straw
straw decompositi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4
[农业科学—土壤学]
题名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3
5
作者
吴婕
朱钟麟
郑家国
姜心禄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稻田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与土壤肥力变化研究(04NG020-015)"
国家863节水农业项目(2002AA224266)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4BA520A14C15)
文摘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秆覆盖对川中丘陵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1相比,秸秆覆盖可使土壤总孔晾度增加2.88%~5.76%,土壤容重降低1.86%~3.73%,并且各生育期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比对照高,并且秸秆覆盖还田对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具有较大作用,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同时秸秆覆盖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培肥地力。试验表明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作物增产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田间定位试验
Keywords
straw mulching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yield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题名 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定辉
蒲波
陈尚洪
朱钟麟
舒丽
机构
农业部 长江上游 农业 资源与 环境 重点 开放实验室
四川省 农业 厅
四川 农业 大学资源 环境 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16-1319,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4,2007BAD89B15)资助
文摘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理,以冲积土和紫色土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土壤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及养分含量;旋耕比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5.81%-31.76%、33.87%-39.33%、15.42%~21.56%和4.03%-21.13%。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免耕
土壤养份
碳素形态
碳库管理指数
Keywords
straw-mulching
different carbons fractions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