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唐锡良 陈大庆 +3 位作者 王珂 刘绍平 罗宏伟 段辛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1,共5页
于2009年5—7月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卵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5月14日、6月3日及6月9日前后该江段有卵苗汛发生,卵苗的平均密度为9.36 ind/100 m3,最大密度为37.73 ind/100 m3;经威氏符号秩次检验,卵苗密度的昼夜分布没有... 于2009年5—7月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卵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5月14日、6月3日及6月9日前后该江段有卵苗汛发生,卵苗的平均密度为9.36 ind/100 m3,最大密度为37.73 ind/100 m3;经威氏符号秩次检验,卵苗密度的昼夜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苗密度垂直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水平分布上,南岸和北岸之间的卵苗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岸和江中间的卵苗密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江津江段 鱼类早期资源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勇 段辛斌 +3 位作者 刘绍平 刘明典 王珂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于2007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三期蓄水后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5条支流(乌江、磨刀溪、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共计7门164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浮... 于2007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三期蓄水后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5条支流(乌江、磨刀溪、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共计7门164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48.78%和31.70%,其它门类共只占19.52%。优势种有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实球藻(Pandorina morum),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和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01种),冬季最少(68种)。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干流明显比支流小。在干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7.75×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88 mg/L),夏季最小(平均密度为6.97×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在支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69.30×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6.75 mg/L),冬季最小(平均密度为48.88×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1.33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干流中平均值为1.84,四季中秋季最高,其次为冬季、夏季、春季;在支流中平均值为1.95,四季中夏季最高,其次为冬季、秋季、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三期蓄水 浮游植物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454测序技术开发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晓凤 黄福江 +1 位作者 刘明典 汪登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90,共9页
第二代测序技术(454测序为例)已成为测定基因组序列的一种成熟技术。454测序亦可应用于目标DNA区域分析,因此可用作微卫星标记的开发。较传统方法而言,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目前,运用454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或转录组测序开发微卫星标记... 第二代测序技术(454测序为例)已成为测定基因组序列的一种成熟技术。454测序亦可应用于目标DNA区域分析,因此可用作微卫星标记的开发。较传统方法而言,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目前,运用454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或转录组测序开发微卫星标记,用以研究种群生态学、构建遗传图谱等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综述了454测序技术在开发微卫星标记上的应用,并根据其优缺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应用454测序开发微卫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4测序 微卫星 基因组 转录组
下载PDF
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杂种F1形态特征及其父母本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贺刚 何力 +3 位作者 方春林 许映芳 汪登强 费春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杂种龟与父母本形态差异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背甲纹路、腹甲黑斑、头颈部及四肢和尾腹面的皮肤颜色。在形态学上,杂种龟头顶部为浅橄榄色,头侧眼后有数条黄绿色条纹...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杂种龟与父母本形态差异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背甲纹路、腹甲黑斑、头颈部及四肢和尾腹面的皮肤颜色。在形态学上,杂种龟头顶部为浅橄榄色,头侧眼后有数条黄绿色条纹;背甲为浅栗色和黄褐色;腹甲棕黄色,每一盾片具有一块大墨渍状斑块;四肢、尾部及裸露皮肤均有数条呈点状间断的黄绿色条纹。形态可量数据及聚类分析显示杂种龟在形态上接近中华草龟,且1龄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要快于中华草龟。这表明了杂种龟继承父母本的部分遗传特征,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实验结果对杂种龟的鉴定、龟类的杂交育种及养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杂种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黑颈乌龟野生群体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贺刚 何力 +3 位作者 余智杰 方春林 费春平 张燕萍 《江西水产科技》 2010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对黑颈乌龟群体的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6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和体高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m=0.4474 L12.6688,r=0.9872,p<0.01;m=... 通过对黑颈乌龟群体的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6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和体高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m=0.4474 L12.6688,r=0.9872,p<0.01;m=0.5248 W12.1258,r=0.8876,p<0.01;m=0.5423 L22.2695,r=0.8963,p<0.01;m=0.5786 W22.9876,r=0.8749,p<0.05;m=3.4571H4.8475,r=0.8864,p<0.01。其中背甲长与体质量关系最为显著,可能是决定黑颈乌龟体质量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乌龟 形态特征 可量性状
下载PDF
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_1稚龟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4 位作者 费春平 丁立云 余智杰 何力 曹义虎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30℃的条件下,人工饲养中华草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56g增重到40.56g,平均日增重0.36g;中华花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6.38 g增重到55.62g,平均日增重0.50g;...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30℃的条件下,人工饲养中华草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56g增重到40.56g,平均日增重0.36g;中华花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6.38 g增重到55.62g,平均日增重0.50g;杂种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85g增重到46.83g,平均日增重0.42g。在1龄生长速度上,中华花龟>杂种龟>中华草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杂种龟 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