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金体改对农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1
作者 黄仁慧 《陕西金融》 1997年第2期15-16,共2页
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农业发展银行机构的向下延伸,使农村金融体系得到健全。同时,又把农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农金改革实践也给农业银行商业化带来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金改... 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农业发展银行机构的向下延伸,使农村金融体系得到健全。同时,又把农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农金改革实践也给农业银行商业化带来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金改革矛盾的集中反映,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信用社“脱钩”丧失了农业银行发展的基础。过去农村信用社一直充当农村金融的前哨,其触角渗透农村经济和农民之中,信用社的信贷活动一方面振兴和繁荣了一方农村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体制改革 农业银行 经营管理
下载PDF
银行支持私营经济发展之我见
2
作者 邓廉智 《西南金融》 1994年第12期27-28,共2页
银行支持私营经济发展之我见邓廉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逐步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十四大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已对发展私营经济作出了规定,私营经济进一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目前银行在支持私营经... 银行支持私营经济发展之我见邓廉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逐步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十四大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已对发展私营经济作出了规定,私营经济进一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目前银行在支持私营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经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短期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贷款 产业政策 信贷管理 结算帐户 私营企业发展 会计操作 扶优限劣
下载PDF
贷款利率执行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舒宏 《西南金融》 1991年第9期62-62,共1页
当前,贷款利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双困”企业缓收利息的优惠政策,助长了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性。二是利率浮动范围单一,没有真正体现出择优限劣和不同行业,资金占用水平,期限长短等方面的差别,影响了利率杠杆对调节... 当前,贷款利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双困”企业缓收利息的优惠政策,助长了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性。二是利率浮动范围单一,没有真正体现出择优限劣和不同行业,资金占用水平,期限长短等方面的差别,影响了利率杠杆对调节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加、罚息制度执行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率 结息 信贷结构 罚息 银行资金 利率浮动 优惠政策 利随本清 建设贷款 按季
下载PDF
聘请社会廉政监督员 促进行社廉政建设
4
《西南金融》 1992年第2期31-43,共2页
我行辖12个营业所(部)、17个储蓄所、82个信用社,有干部职工769人。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促使行社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活动中保持廉洁,正确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1989年,我们推出了一项新的监督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业务 政监 监督检查 文明优质服务 监督措施 内外结合 当地党政 服务水平 廉政规定 贵任感
下载PDF
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农村金融事业稳健发展
5
作者 季林中 陶明 《西南金融》 1990年第9期37-38,共2页
在治理整顿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银行、信用社如何加强监督机制?农行巴县支行按照科学管理,从严治行的要求,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拓宽监督渠道,初步形成了一个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该县... 在治理整顿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银行、信用社如何加强监督机制?农行巴县支行按照科学管理,从严治行的要求,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拓宽监督渠道,初步形成了一个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该县农村金融系统的廉政建设,推动了农村金融改革和业务的稳健发展。其主要作法是: 一、依靠群众,上下结合,完善内部监督体系。该县农村金融系统点多、面宽、战线长,加强监督,惩治腐败,促进政廉业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机制 监督渠道 惩治腐败 农村金融 上下结合 金融事业 制约机制 监察部门 监察工作 违纪案件
下载PDF
拓展业务领域 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
6
作者 王红 《西南金融》 1992年第11期49-50,共2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城市和城郊农业银行的工作重点,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了。同时,也承担了国营大中型企业结算和信贷的重任。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营机制转换、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其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城市和城郊农业银行的工作重点,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了。同时,也承担了国营大中型企业结算和信贷的重任。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营机制转换、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其结算和信贷关系保持原有的固定不变的方式已不适应需要。就拿重庆市来说,随着三线军工企业向市郊的合并搬迁调整,这就使企业在既要保证老厂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关系 流动资金贷款 城郊农业 生产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 机制转换 信贷结构 自筹资金 信贷管理
下载PDF
促进行社廉政建设的一种好方法——聘请社会廉政监督员
7
作者 陶明 《西南金融》 1990年第3期29-30,共2页
怎样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促使行社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活动中保持廉洁,正确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呢?巴县农行通过总结近年抓行风社风建设的经验教训体会到,要搞好金融部门的廉政建设,仅有内部的监督是不够的。
关键词 农村金融业务 监督检查 社会监督 经验教训 监督网络 信息渠道 当地党政 政监 方针政策 作风正派
下载PDF
扶贫贷款管理中的问题思考
8
作者 黄仁慧 《陕西金融》 1995年第5期41-42,共2页
一 扶贫贷款的发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也是国家振兴经济,实现国富民强的重大举措之一。镇巴县自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扶持贫困县后,从1987年开始投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止1993年底累计投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2269万元,从而促进农村... 一 扶贫贷款的发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也是国家振兴经济,实现国富民强的重大举措之一。镇巴县自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扶持贫困县后,从1987年开始投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止1993年底累计投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2269万元,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几年的信贷扶贫,扶贫贷款重点倾斜于农业基础建设,侧重加大科技兴农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应用玉米生产实用技术,主攻粮食单产,增加总产,全县粮食总产量猛增到9.5万吨左右,连续夺得7个农业丰收年,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生产量365公斤,农村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区抓住机遇积极开发本地资源,优化调整多种经营基地建设结构,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1993年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162元提高到399元,广大贫困户开始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三是推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贷款 贷款管理 信贷 银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