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技术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蕊 张海英 +1 位作者 李红卫 韩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128,共11页
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可以使农产品保收、增产,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但使用农药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可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物理技术或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光照、超声波、电... 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可以使农产品保收、增产,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但使用农药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可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物理技术或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光照、超声波、电离辐射、低温等离子体、超高压、洗涤、加热等,以期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及提升、相关设备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的集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技术 农产品 农药残留 降解
下载PDF
葡萄柚籽提取物和聚乙烯包装处理对香椿贮藏期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少华 阿依图拉·拜各吐木尔 +4 位作者 陈存坤 张慧杰 罗红霞 李相阳 许文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67-372,共6页
基于香椿因采摘期短、季节性强和极易腐烂变质等问题,以二茬香椿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柚籽提取物(GSE)和聚乙烯(PE)包装对其进行保鲜处理,测定其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及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0.5%GSE结合P... 基于香椿因采摘期短、季节性强和极易腐烂变质等问题,以二茬香椿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柚籽提取物(GSE)和聚乙烯(PE)包装对其进行保鲜处理,测定其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及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0.5%GSE结合PE保鲜膜处理组能够有效地抑制菌落总数以及霉菌酵母菌数的增长;优势细菌门为蓝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细菌属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和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属为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和斯宾塞马丁氏孢菌属(Spencermartinsia)。香农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5%GSE结合PE保鲜膜处理组的细菌和真菌生物多样性最低,微生物群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籽提取物 聚乙烯包装 香椿 贮藏保鲜 微生物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产生物膜培养基的优化(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大革 徐文生 +6 位作者 张艳艳 黄漫青 王晓东 高秀芝 易欣欣 张磊 艾启俊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优化双歧杆菌产生物膜培养基。试验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NaCl、MnSO4和半乳糖为影响双歧杆菌生物膜生成的主要因素,再利用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佳浓度。结果表明:MnSO4、半乳糖和NaCl的最佳浓度...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优化双歧杆菌产生物膜培养基。试验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NaCl、MnSO4和半乳糖为影响双歧杆菌生物膜生成的主要因素,再利用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佳浓度。结果表明:MnSO4、半乳糖和NaCl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005g/L,25g/L和0.1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生物膜 培养基
下载PDF
三种植物精油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敬宇 侯炜辰 +1 位作者 谢远红 李相阳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为比较丁香精油、肉桂精油、薄荷精油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效果,并探究3种植物精油对采后草莓的保鲜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并在草莓上进行喷洒处理后于25℃贮藏4... 为比较丁香精油、肉桂精油、薄荷精油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效果,并探究3种植物精油对采后草莓的保鲜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并在草莓上进行喷洒处理后于25℃贮藏4 d,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质构指标、营养指标和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丁香精油、肉桂精油、薄荷精油均能显著抑制草莓灰葡萄孢菌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0、0.25、1.00μL/mL,肉桂精油的抑菌效果优于丁香精油和薄荷精油;在对草莓的贮藏应用中,第4天时肉桂精油处理组草莓的腐烂指数(39.85%)、失重率(2.24%)及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丁香精油处理组和薄荷精油处理组(P<0.05),硬度(105.2 g/cm2)显著高于丁香精油处理组和薄荷精油处理组(P<0.05),营养成分指标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著高于丁香精油处理组和薄荷精油处理组(P<0.05),氧化相关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低于丁香精油处理组和薄荷精油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其他两个精油处理组。该研究显示肉桂精油的抑菌保鲜效果优于丁香精油和薄荷精油,为草莓保鲜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植物精油 草莓保鲜 常温贮藏
下载PDF
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豆腐的感官和质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吕莹 陈学珍 +3 位作者 谢皓 徐倩 张佳莹 郭顺堂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6,共5页
豆制品的豆腥味与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活性有关,为了降低豆腥味,培育出了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分析了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大豆(北农103)和普通大豆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亚基组成、Ca、Mg和植酸磷的... 豆制品的豆腥味与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活性有关,为了降低豆腥味,培育出了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分析了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大豆(北农103)和普通大豆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亚基组成、Ca、Mg和植酸磷的含量等理化性质,并以这两种大豆为原料分别用卤水、石膏和内酯为凝固剂加工豆腐,对其豆腐产品进行了感官和质构评价。感官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北农103)豆腐的豆腥味明显弱于普通大豆豆腐,由北农103大豆品种加工成的内酯和卤水豆腐的质构特性好于普通品种大豆,而石膏豆腐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石膏 内酯 豆腐 脂肪氧化酶感官质构
下载PDF
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分离抗氧化活性核桃肽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莹 刘静 陈湘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分离出具有不同抗氧化活性的核桃肽,并探讨核桃肽的抗氧化活性与铁结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桃肽在酸性条件(pH 5.5)下与铁的结合能力最强,随着pH逐渐升高,结合能力下降。磷酸氢二钠对吸附到铁亲和层析柱... 采用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分离出具有不同抗氧化活性的核桃肽,并探讨核桃肽的抗氧化活性与铁结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桃肽在酸性条件(pH 5.5)下与铁的结合能力最强,随着pH逐渐升高,结合能力下降。磷酸氢二钠对吸附到铁亲和层析柱上核桃肽的洗脱效果最好,通过阶段洗脱,得到铁结合能力逐渐增强的核桃肽组分(F1、F2和F3)。对其总还原能力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抗氧化能力为F3>F2>F1(P<0.05)。结果表明,核桃肽的铁结合能力越强,其抗氧化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肽 铁结合能力 抗氧化 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
下载PDF
食物源降血压肽的制备与功能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慧 吕莹 +1 位作者 丁轲 韩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人工合成的降血压药物产生的副反应给医学界带来很大的困扰。源于食品的降血压肽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和较高的安全性,为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阐述了降血压肽常见的制备方法,分离纯化技术及降血压活性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降血压肽 制备 功能性肽 评价
下载PDF
中式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大革 徐艺青 +3 位作者 王宗义 张艳艳 艾启俊 徐文生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0-72,共3页
为研究中国传统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剂,采用传统中式干发酵香肠制备工艺制备香肠。通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生产干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 为研究中国传统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剂,采用传统中式干发酵香肠制备工艺制备香肠。通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生产干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从香肠中鉴定的挥发性物质有37种,其中酯类占全部挥发性成分含量的42.07%、醛类占31.22%,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肠 植物乳杆菌 风味成分
下载PDF
黄粉虫胰蛋白酶酶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文静 韩涛 +2 位作者 张海英 李红卫 吕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黄粉虫为原料,以水解度(DH)和水解多肽液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胰蛋白酶法制备黄粉虫多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pH、温度、酶用量、固液比的正交试验水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以黄粉虫为原料,以水解度(DH)和水解多肽液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胰蛋白酶法制备黄粉虫多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pH、温度、酶用量、固液比的正交试验水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及确定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酶用量,固液比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小;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5,温度为46℃,酶用量为1.8%,固液比为1∶10,酶解时间为4h,DH为13.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胰蛋白酶 多肽 蛋白质水解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蚕豆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慧 吕莹 +3 位作者 丁轲 李红卫 张海英 韩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考察了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蚕豆蛋白的酶解效果,探讨了水解度(DH)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温度50℃、pH8.0、酶底比8%、底物浓度3%... 考察了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蚕豆蛋白的酶解效果,探讨了水解度(DH)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温度50℃、pH8.0、酶底比8%、底物浓度3%条件下酶解3h,水解度0~22%内,碱性蛋白酶较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蚕豆蛋白效果好;DH与还原能力(R2 =0.68 ~0.81)及ABTS清除能力(R2 =0.98 ~0.99)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碱性蛋白酶酶解液较其他2个酶解液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优化后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比8%,温度50℃、pH 7.6,对蚕豆蛋白还原能力的影响顺序为酶底比>pH>温度;在此条件下,蚕豆蛋白酶解液的还原能力理论值为0.174,验证试验测得还原能力为0.173,与理论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蛋白 碱性蛋白酶 蛋白质水解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有、无果梗冬枣采后不同部位呼吸量变化及贮藏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郭慧慧 李红卫 +2 位作者 张海英 陈璧州 李莞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9-72,共4页
对冬枣采后有、无果梗果实冷藏(1~2℃)期间不同部位呼吸量的变化以及有果梗和无果梗对果实贮藏品质及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藏期间有、无果梗的冬枣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呼吸强度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无果梗冬枣的呼吸强度高于有... 对冬枣采后有、无果梗果实冷藏(1~2℃)期间不同部位呼吸量的变化以及有果梗和无果梗对果实贮藏品质及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藏期间有、无果梗的冬枣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呼吸强度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无果梗冬枣的呼吸强度高于有果梗的;无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强度极显著(P<0.01)高于有果梗的。有果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占27%~39%,果皮呼吸占61%~73%;无果梗冬枣果梗部的呼吸约占77%,果皮呼吸约占23%。有、无果梗的果实其果梗部的呼吸比例在贮藏过程中有上升趋势,说明贮藏过程中果皮的透气性降低。与无梗冬枣相比,有梗的冬枣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有效延缓可溶性固型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保持极好的贮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果梗 呼吸强度 品质
下载PDF
可抑制口腔致病菌的乳酸菌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乔荣更 贾宇 +5 位作者 张红星 谢远红 金君华 刘慧 蒋林树 郝彦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81,共7页
为了得到可抑制口腔致病菌的乳酸菌,从四川大凉山农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9株乳酸菌,使用牛津杯法,以变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为指示菌,对筛选的菌株进行抑菌试验,随后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每隔4 h测定菌... 为了得到可抑制口腔致病菌的乳酸菌,从四川大凉山农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9株乳酸菌,使用牛津杯法,以变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为指示菌,对筛选的菌株进行抑菌试验,随后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每隔4 h测定菌株SD26上清液的pH值及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力,并将不同pH的SD26上清液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生长过程的影响。将SD26上清液进行酸碱和盐析处理,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力。最后测定SD26上清液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谱。结果表明,初筛的9株乳酸菌中SD26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直径为(26.63±0.30)mm。经鉴定SD2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培养20 h时,上清液pH为3.81,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且SD26上清液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具有低pH环境的依赖性,盐析中性沉淀复溶液无抑菌活性。SD26上清液对食源性致病菌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CMCC54002)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2.68±0.06)mm。研究表明,SD26上清液中对白色念珠菌起抑菌作用的物质为有机酸,该研究为应用乳酸菌防治口腔致病菌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16S rRNA 植物乳杆菌 白色念珠菌 有机酸 口腔致病菌
下载PDF
具抗氧化功能益生菌菌株筛选及其对丙烯酰胺诱导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桐 吴思琪 +4 位作者 曹鑫 宋静颐 张红星 谢远红 金君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目的: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乳杆菌,并研究其对模拟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及对丙烯酰胺所致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 目的: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乳杆菌,并研究其对模拟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及对丙烯酰胺所致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得到清除率高的2株乳杆菌GBE17和GBE29,并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构建丙烯酰胺诱导的Caco-2氧化损伤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物相关物质及酶活,评价其不同处理方式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别测定其在pH 3.0、2.5及胆盐质量分数为0.05%、0.1%环境下处理1~4 h的活菌数变化。结果:植物乳杆菌GBE17和唾液乳杆菌GBE29发酵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9.44%、79.24%。GBE17的治疗组与干预组和GBE29的干预组均可降低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提高细胞内外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2株乳杆菌在pH 3.0和胆盐质量分数0.1%的环境下处理4 h,存活数均高于107 CFU/mL。结论:植物乳杆菌GBE17和唾液乳杆菌GBE29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的活性,有效地降低丙烯酰胺诱导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且具有较好的胁迫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氧化损伤 丙烯酰胺 耐受性 CACO-2细胞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M14-1所产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抑菌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雨馨 谢远红 +2 位作者 张策 金君华 张红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7-1443,共7页
瑞士乳杆菌M14-1发酵上清液经硫酸盐沉淀后得到粗蛋白提取物,再经离子交换、C18固相萃取进行进一步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纯化产物。研究细菌素M14-1酶敏感性、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抑菌谱以及细菌素产量与菌株生长关系。研究发现细菌素M... 瑞士乳杆菌M14-1发酵上清液经硫酸盐沉淀后得到粗蛋白提取物,再经离子交换、C18固相萃取进行进一步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纯化产物。研究细菌素M14-1酶敏感性、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抑菌谱以及细菌素产量与菌株生长关系。研究发现细菌素M14-1对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敏感,对过氧化氢酶不敏感。该细菌素热稳定性较差,121℃处理15 min后,活性下降。细菌素M14-1在pH2.0~10.0内具有抑菌活性。抑菌谱结果表明细菌素M14-1抑菌谱较窄,仅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瑞士乳杆菌M14-1在发酵16h后达到稳定期,而细菌素M14-1最佳收获时间为瑞士乳杆菌M14-1发酵12 h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瑞士乳杆菌 理化特性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唾液乳杆菌M18-6在发酵大豆蛋白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宇 董晨阳 +2 位作者 张红星 谢远红 金君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通过测定发酵豆乳的凝乳时间、贮藏期间的活菌数和对菌株自身耐受性评价,筛选出1株能够稳定快速发酵大豆蛋白体系的乳酸菌菌株。以最短凝乳时间和贮藏期菌株的高存活率为主要依据,筛选出凝乳时间短、活菌贮藏性稳定的1株唾液乳杆菌M18-6... 通过测定发酵豆乳的凝乳时间、贮藏期间的活菌数和对菌株自身耐受性评价,筛选出1株能够稳定快速发酵大豆蛋白体系的乳酸菌菌株。以最短凝乳时间和贮藏期菌株的高存活率为主要依据,筛选出凝乳时间短、活菌贮藏性稳定的1株唾液乳杆菌M18-6,并对发酵体系进行抗氧化性评价。结果表明:M18-6最佳凝乳时间为(2.50±0.20)h,24 d贮藏期内M18-6菌株活菌数始终保持在10^8 CFU/mL以上,在pH 2.0的酸性环境中,存活率高于3.16×10^8 CFU/mL;同时发现,M18-6发酵体系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3.34%,显著高于未发酵体系(P<0.05)。筛选出的唾液乳杆菌M18-6凝乳时间短,具有良好的活菌贮藏稳定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后期开发快速发酵大豆蛋白体系的益生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豆乳 凝乳时间 贮藏性评价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对鲜切山药的保鲜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淼 常希光 +3 位作者 冯晓光 赵富士 孙美玲 陈湘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鲜切山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处理鲜切山药及清水处理鲜切山药在贮藏期间感官变化及菌落总数变化,并确定了最小腐败量,建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鲜切山药贮藏期间的最小腐败量为6.4... 以鲜切山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处理鲜切山药及清水处理鲜切山药在贮藏期间感官变化及菌落总数变化,并确定了最小腐败量,建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鲜切山药贮藏期间的最小腐败量为6.461 lg(CFU/g);建立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分别为:N_(t)=2.054+6.696exp[-exp(0.021(30.959-t)+1)]和Nt=1.949+6.173exp[-exp(0.020(45.771-t)+1)],验证试验表明建立的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2种处理鲜切山药菌落总数的动态变化,结合感官评价和剩余货架期预测模型得到枯草芽杆菌抗菌肽处理鲜切山药能够将鲜切山药贮藏期延长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 微生物生长模型 修正的Gompertz模型 鲜切山药
下载PDF
山药蛋白酶解液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梦辰 丁轲 +1 位作者 吕莹 韩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4-96,共3页
以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mb.)为原料,选取碱性蛋白酶酶解山药蛋白粗提物制备山药蛋白酶解液。分别采用纤维素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对酶解制备的山药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经过纤维素DE-52阴... 以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mb.)为原料,选取碱性蛋白酶酶解山药蛋白粗提物制备山药蛋白酶解液。分别采用纤维素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对酶解制备的山药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经过纤维素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4个吸收峰,收集每个峰组分,其单位质量的还原能力分别为峰2(P2)>峰1(P1)>峰3(P3)>峰4(P4)。采用Sephadex G-50凝胶分别用蒸馏水和Tris-HCl缓冲液对P1和P2组分继续分离纯化,均能得到2个吸收峰(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蛋白 酶解 纯化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其培养上清液对酒精损伤干预效果评价
18
作者 马京升 张红星 +1 位作者 谢远红 金君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世界酒文化盛行,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问题日益严峻。益生菌对酒精损伤的干预效果需针对菌株进行评价。在试验周期内,对ICR小鼠灌胃50%乙醇,并分组给予植物乳杆菌Zhang-LL(低剂量组1.0×107 CFU/d,高剂量组1.0×109 CFU/d)及其培养... 世界酒文化盛行,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问题日益严峻。益生菌对酒精损伤的干预效果需针对菌株进行评价。在试验周期内,对ICR小鼠灌胃50%乙醇,并分组给予植物乳杆菌Zhang-LL(低剂量组1.0×107 CFU/d,高剂量组1.0×109 CFU/d)及其培养上清液进行干预,干预12周后评价植物乳杆菌Zhang-LL在长期摄入酒精对机体负面影响方面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Zhang-LL干预可显著缓解长期酒精摄入带来的摄食量减少及体重增长抑制(P<0.05);与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Zhang-LL培养上清液可显著降低酒精损伤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增加肝脏组织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其肠道通透性,保持其小肠绒毛的完整性,平衡其肠道菌群结构(P<0.05)。在试验周期内,酒精损伤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并未出现病理性改变,组织及血液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酶活、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酶活,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均没有显著变化,植物乳杆菌各干预组对这些指标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Zhang-LL对酒精摄入给机体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培养上清液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酒精损伤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植物源抗氧化肽的制备与功能评价
19
作者 徐梦辰 吕莹 +1 位作者 丁轲 韩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年第1期46-50,共5页
抗氧化活性肽是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天然活性肽。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高安全性,在人类健康、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植物源抗氧化肽的原料廉价易得,渐受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植物源抗氧化肽制备的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制备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