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巢湖流域水稻品质、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
作者 马丽 张雪儿 +10 位作者 张如梦 衡继璇 熊启中 郝杏中 陈骏 喻海峰 王孝忠 柴如山 景建元 罗来超 张卫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69-676,共8页
为了探明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T_(1))、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T_(2))、增效控失肥一基一追(T_(3))、... 为了探明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T_(1))、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T_(2))、增效控失肥一基一追(T_(3))、缓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T_(4))、无机包裹型复合肥一次性施肥(T_(5))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及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处理(T_(1))相比,4种新型肥料处理(T_(2)、T_(3)、T_(4)、T_(5))均显著提高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提高至50%以上,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35%、68%、75%和48%,各新型肥料处理同时显著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减少氮素流失风险。其中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处理相比普通复合肥可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提升稻米外观品质;缓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产量,相比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处理增产30%,节约生产成本5 442元.hm^(–2),总收益增加12 437元.hm^(–2)。综合来看,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一次性施肥方式匹配缓释掺混肥的水稻生产方式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水稻产量,是提高水稻效益的最佳种植模式。一次性施肥方式匹配缓释掺混肥的水稻种植模式可适用于巢湖流域水稻生产推广,对水稻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巢湖流域水稻绿色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施肥 新型肥料 水稻品质 经济环境效益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巢湖流域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
作者 苏嘉颖 汤佳玮 +10 位作者 支玉鑫 余淋 侯建霞 熊启中 陈勇 陈骏 李慧敏 景建元 罗来超 柴如山 张卫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77-682,共6页
为探究巢湖流域水稻高产和肥料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以实现技术与肥料高效匹配。在巢湖流域进行田间试验,以直播稻乔两优17号和移栽稻全香优19为材料,设置不施肥、普通复合肥和新型肥料3个处理,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在相同施肥处理... 为探究巢湖流域水稻高产和肥料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以实现技术与肥料高效匹配。在巢湖流域进行田间试验,以直播稻乔两优17号和移栽稻全香优19为材料,设置不施肥、普通复合肥和新型肥料3个处理,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在相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水稻成本和品质。直播稻和移栽稻施用增效控失肥产量均为最高,可达到了10 000 kg·hm^(-2)以上。直播稻方式中,施用普通肥料(CF)和新型肥料(IF)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其中,施用普通肥料提高了氮素累积和农学利用率,而新型肥料对生理利用率有积极影响。移栽稻方式中,施用增效控失肥能够降低肥料成本,并提高稻谷产值和利润,且利润可达25 527元·hm^(-2)。移栽稻施用增效控失肥在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优异,可为巢湖流域栽培技术与肥料高效匹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一级保护区 直播稻 减肥增效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环巢湖流域有机肥替代对土壤肥力、氮磷利用率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评价
3
作者 王浩 李延君 +6 位作者 孙孝根 郑兴来 熊启中 徐刚 陈晓辉 景建元 叶新新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考察相同磷施用水平下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利用情况、氮磷肥效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以及100%、70%、50%、30%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M1、M2、M3、... 为考察相同磷施用水平下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利用情况、氮磷肥效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以及100%、70%、50%、30%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M1、M2、M3、M4)处理。结果表明:M4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较CF处理的提升了8.18%;M4处理的氮磷肥偏生产力、氮磷肥农学效率、氮磷肥利用率均最大,且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大,氮磷肥偏生产力、氮磷肥农学效率、氮磷肥利用率逐渐降低;M1~M4处理的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M2、M3处理的水稻地上部磷素积累量比CF处理的分别提高了37.73%、36.30%;水稻收获后,M1~M4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为30%~50%时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 土壤肥力 肥料效率 巢湖流域 水稻
下载PDF
不同新型水稻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评价
4
作者 支玉鑫 浦潇 +11 位作者 李守芳 郑兴来 陆银萍 李延君 王浩 景建元 徐刚 罗来超 柴如山 熊启中 叶新新 张卫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44-650,共7页
为满足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等方面的要求,分析了6种不同种类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更适宜巢湖流域水稻生长的肥料品种,从而形成大面积应用模式。采用完... 为满足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等方面的要求,分析了6种不同种类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更适宜巢湖流域水稻生长的肥料品种,从而形成大面积应用模式。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肥料品种,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CF)、控失肥(T1)、缓释掺混肥(T2)、水稻专用肥(T3)和腐植酸复合肥(T4),6种施肥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于成熟期分析水稻产量、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与CF相比,新型肥料在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方面均有所提高,T1水稻产量最高为10453.95 kg·hm^(-2),腐植酸复合肥处理较CK和CF产量分别增加16.4%和13.3%。控失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48.57%。在水稻品质方面,CK总体食味品质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处理为T4。控失肥和腐植酸复合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其中腐植酸复合肥价格低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型肥料 产量 籽粒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