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a来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四工河4号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璞玉 李忠勤 +3 位作者 曹敏 李慧林 王飞腾 张明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470,共7页
基于GIS技术,利用GPS测量数据和1962年地形图分别建立两期DEM,通过对比重点研究了四工河4号冰川1962-2009年冰舌区的表面高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2-2009年间,冰舌区平均减薄15±10 m,年均减薄约0.32±0.2 m,冰储量亏损达(14.... 基于GIS技术,利用GPS测量数据和1962年地形图分别建立两期DEM,通过对比重点研究了四工河4号冰川1962-2009年冰舌区的表面高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2-2009年间,冰舌区平均减薄15±10 m,年均减薄约0.32±0.2 m,冰储量亏损达(14.3±9.5)×10-3km3,折合水当量(12.9±8.6)×10-3km3。不同海拔、坡度区间冰面高程变化差异显著,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区域的变化最为强烈。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四工河4号冰川发生强烈消融,标志着博格达峰地区的冰川正处于物质严重亏损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流域水资源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工河4号冰川 博格达峰地区 冰面高程变化 GPS GIS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大气气溶胶和新雪中可溶性离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明军 周平 +2 位作者 李忠勤 赵淑惠 金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在2007年4月、8月和10月三个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23个气溶胶样品和7个新降雪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春、夏、秋三个季节气溶胶平均载量为86.22neq/m3,分析显示1号冰川存在... 在2007年4月、8月和10月三个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23个气溶胶样品和7个新降雪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春、夏、秋三个季节气溶胶平均载量为86.22neq/m3,分析显示1号冰川存在NH4HSO4和(NH4)2SO4气溶胶,并有少量NH4NO3气溶胶存在。气溶胶和新雪样品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变化趋势相似,气溶胶浓度升高,新雪样品的浓度也会有所升高,反之亦然。气溶胶和新雪中Ca2+、Mg2+、Na+、Cl-、K+的相关性很好,说明雪中这些离子的浓度基本能反映大气中的状况;对气相和颗粒相并存的NH4+和NO3-来说,雪中的离子浓度和大气中的离子浓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气溶胶 气雪转换 可溶离子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忠勤 沈永平 +4 位作者 王飞腾 李慧林 董志文 王文彬 王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132-137,共6页
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以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根据1958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a来冰川在表面粒雪特征、成冰带、冰川温度、面积、厚度及末端位置... 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以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根据1958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a来冰川在表面粒雪特征、成冰带、冰川温度、面积、厚度及末端位置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均与气温的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升温,使冰川的退缩出现了加速趋势,冰川融水径流量也呈加速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消融 气候变暖 天山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下载PDF
近40a来天山台兰河流域冰川资源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怀保娟 李忠勤 +1 位作者 孙美平 周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台兰河流域作为阿克苏河的支流,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域面积为l324krn2。结合1:5万地形图、LandsatETM+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通过综合计算机自动解译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将面向对象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应用到该流域冰... 台兰河流域作为阿克苏河的支流,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域面积为l324krn2。结合1:5万地形图、LandsatETM+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通过综合计算机自动解译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将面向对象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应用到该流域冰川信息提取中,并以影像叠加数字高程模型来提取表碛覆盖区的冰川末端边界,最后参照专家指导意见进行边界的再次修订,得到1972~2011年该流域的冰川变化数据,并分析了过去近40a来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972~2011年,台兰河流域冰川退缩明显,冰川总面积从435.44km。退缩到385.38krn。,减少了50.06km。,退缩率为11.50%,年均减少约1.25km2,平均单条冰川面积减小0.31km。;冰川总条数从113条减少到109条,消失冰川10条,有3条冰川分离成了9条,其余100条冰川都呈减小趋势。结合阿克苏和拜城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台兰河流域冰川萎缩与该地区气温快速上升关系密切,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退缩 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方法 LandsatETM+ 台兰河流域
下载PDF
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四工河4号冰川雷达测厚与冰储量估算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利华 李忠勤 +2 位作者 王璞玉 李慧林 王飞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82,共7页
2009年7月对天山博格达峰地区的四工河4号冰川进行了雷达测厚工作,获取了该冰川的厚度分布状况.基于该冰川的厚度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Co-Kriging插值方法结合理想塑性体理论对冰川非测厚区域的厚度进行了重建,绘制出了冰川厚度... 2009年7月对天山博格达峰地区的四工河4号冰川进行了雷达测厚工作,获取了该冰川的厚度分布状况.基于该冰川的厚度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Co-Kriging插值方法结合理想塑性体理论对冰川非测厚区域的厚度进行了重建,绘制出了冰川厚度等值线图并对冰川冰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冰体最大厚度出现于海拔3 775m趋于主流线位置,冰川平均厚度为27.6m;四工河4号冰川的冰储量为0.076 km3.将2009年四工河4号冰川表面地形图与冰川厚度分布图相结合,绘制出了该冰川的冰床地形图.结果显示,在冰体厚度最大的区域,冰床地形呈现凹陷状,这与其相对平缓的冰面地形形成明显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博格达峰 四工河4号冰川 冰川厚度 冰储量
下载PDF
中国西北典型冰川区大气氮素沉降量的估算——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圣杰 张明军 +1 位作者 王飞腾 李忠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7-785,共9页
高寒冰川区氮素沉降量的变化会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定量评估冰川区的氮沉降状况可以为修正相关模型提供重要的原始数据。通过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连续采样,分析了中国西北典型冰川区大气氮素的沉降... 高寒冰川区氮素沉降量的变化会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定量评估冰川区的氮沉降状况可以为修正相关模型提供重要的原始数据。通过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连续采样,分析了中国西北典型冰川区大气氮素的沉降特征,并估算了该区域的年均氮素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1号冰川湿沉降中的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与总无机氮(TIN)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沉降量最大,冬季最少,且与降水量表现出较好的对应关系。1号冰川氮素湿沉降的硝铵比(NO-3-N/NH+4-N)月平均值在0.3—1间波动。1号冰川TIN湿沉降量年平均值为1.51 kg/hm2(其中NH+4-N沉降量占总量的69%,而NO-3-N沉降量仅占31%),干湿沉降总量年均值为1.56 kg/hm2,总氮(TN)的干湿沉降总量年均值为3.85 kg/hm2。得到的冰川区氮素沉降量符合中国西部高寒区的一般水平,代表了该区域的本底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区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氮沉降 无机氮 湿沉降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冰中δ^18O的演化过程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明军 周平 +3 位作者 李忠勤 王飞腾 金爽 李瑞雪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40,47,共6页
2002年9月14日-2005年3月7日,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中连续观测取样,频率为1次/周,分析了其中的部分表层雪样品和粒雪坑样品中的δ^(18)O。结果表明:表层雪样品的δ^(18)O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与月平均温度关系密切。粒... 2002年9月14日-2005年3月7日,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中连续观测取样,频率为1次/周,分析了其中的部分表层雪样品和粒雪坑样品中的δ^(18)O。结果表明:表层雪样品的δ^(18)O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与月平均温度关系密切。粒雪坑样品中的δ^(18)O在9月底至次年6月初变化较小,升华对雪坑1 m以下雪冰中δ^(18)O的影响不超过-2‰,整个雪坑都较好地保持了δ^(18)O的季节变化特征。但6月初-9月底融水对雪冰中δ^(18)O的影响巨大,冬季形成的δ^(18)O低于-30‰的中、细粒雪层,经过夏季融水的改造,可成为δ^(18)O-11.6‰的粗粒雪和冰片层。融水可使雪冰中δ^(18)O的改变量>60%。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形成的低δ^(18)O雪层经过夏季融水的改造,其内的δ^(18)O可以完全被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冰 δ~18O 演化过程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下载PDF
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雪坑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董志文 李忠勤 +2 位作者 张明军 王文彬 王飞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2004~2007年在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采集3个雪坑样品。运用相关分析、海盐示踪法等方法,对化学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主要阴阳离子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雪坑中不溶粉尘和主要化学离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期间降雪... 2004~2007年在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采集3个雪坑样品。运用相关分析、海盐示踪法等方法,对化学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主要阴阳离子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雪坑中不溶粉尘和主要化学离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期间降雪中粉尘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主要离子的浓度在沙尘季节也明显高于非沙尘季节。雪坑中Ca2+是主要阳离子,SO42-是主要阴离子。除NO3-外,雪坑中其他离子浓度之间均存在较好正相关。表明冰川区主要受中亚地区沙尘活动影响;同时雪坑中的离子(尤其是Na+)除陆源矿物粉尘之外,一定程度源于海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脉 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 积雪化学 沙尘活动 离子来源
下载PDF
天山东部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志文 李忠勤 +1 位作者 王飞腾 张明军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4-552,共9页
对我国天山东部三个研究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和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进行了分析研究。微粒特征分析表明,自西向东随着研究点地理环境的变化,积雪中不溶微粒的质量浓度、沉积通量和体积粒径分... 对我国天山东部三个研究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和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进行了分析研究。微粒特征分析表明,自西向东随着研究点地理环境的变化,积雪中不溶微粒的质量浓度、沉积通量和体积粒径分布众数都表现出增高趋势: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最小,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次之,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最大;三个研究点粒径0.57<d<26!m微粒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是969"g/kg、1442#g/kg、3690$g/kg,年均沉积通量分别是58.2%g/cm2、72.1&g/cm2、73.8’g/cm2。表明,哈密冰川受粉尘源影响较大,而乌鲁木齐河源与奎屯河源区受影响则相对较小。雪坑微粒浓度剖面和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天山东部冰川积雪中污化层富含亚洲粉尘的富Ca2+、Na+矿物;微粒体积—粒径分布众数介于3-22(m,粒径分布显示了单结构模式。研究区最近4年积雪的污化层剖面揭示了春季零星的粉尘浓度峰值以及沉积数量上较大的年际变化,意味着天山东部雪冰中粉尘沉积对大气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东部 冰川积雪 大气粉尘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气溶胶和表层雪中可溶性矿物粉尘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以Ca^(2+)、Mg^(2+)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坤 李忠勤 +1 位作者 王飞腾 李传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处12个月、每周1次的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号冰川气溶胶与表层雪中Ca2+、Mg2+的平均浓度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中Ca2+、Mg2+浓度变化规律极其相...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处12个月、每周1次的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号冰川气溶胶与表层雪中Ca2+、Mg2+的平均浓度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中Ca2+、Mg2+浓度变化规律极其相似,二者在一年内出现两次峰值,第1次出现在春季,第2次出现在夏末秋初.表层雪中这两种离子浓度变化趋势也相似,峰值均出现在夏季,且Ca2+浓度峰值的出现稍早于Mg2+,二者浓度在冬季都有所升高,尤其Ca2+更为显著.气溶胶和表层雪中对应离子间在整体变化趋势上较为相似,且在日时间尺度上的对应关系有显著的特点.相应离子的对应关系,可能受粉尘微粒的溶解、离子的清除比率、离子的淋溶强弱等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冰川 气溶胶 表层雪 CA^2+ Mg^2+浓度
下载PDF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青冰滩72号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曹敏 李忠勤 李慧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9,共9页
托木尔峰地区是天山最大的冰川分布区,是阿克苏地区主要水资源补给地.一直以来,该区冰川运动资料空白,严重阻碍了对冰川水资源现状及未来变化评估工作的开展.鉴于以上情况,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在2008年8月到2009年8月3次开展了对天山... 托木尔峰地区是天山最大的冰川分布区,是阿克苏地区主要水资源补给地.一直以来,该区冰川运动资料空白,严重阻碍了对冰川水资源现状及未来变化评估工作的开展.鉴于以上情况,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在2008年8月到2009年8月3次开展了对天山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的观测,获得了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青冰滩72号冰川冰舌区域运动速度存在明显的消融季和非消融季的差异,消融季速度偏大.年均水平运动速度47.1m.a-1速度分布受局地地形因素影响明显.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相比,该冰川运动速度明显偏大,消融季底部滑动显著,其运动特征更偏向海洋性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冰滩72号冰川 全球定位系统(GPS) 表面运动速度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中国天山冰川区降水、积雪pH和电导率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平 张明军 +1 位作者 李忠勤 金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8-524,共7页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区2003-2004年度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一个完整年周期的连续雪坑样品及哈密庙儿沟平顶冰川和奎屯51号冰川雪坑样品的pH和电导率资料,系统探讨大气降水、表层雪、雪坑样品中pH和电导率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沉积过程中pH...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区2003-2004年度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一个完整年周期的连续雪坑样品及哈密庙儿沟平顶冰川和奎屯51号冰川雪坑样品的pH和电导率资料,系统探讨大气降水、表层雪、雪坑样品中pH和电导率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沉积过程中pH和电导率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冰川区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及表层雪中pH和电导率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主要受冰川所在区域大气中可溶性离子浓度和沉积后过程的影响;对1号冰川大气降水、表层雪和雪坑样品中pH和电导率的对比分析发现,从降水到表层雪,最后到雪坑样品的演化过程中,pH和电导率均呈减小趋势,而且pH和电导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春季;自西向东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雪坑中样品的pH值呈升高趋势,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最大,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次之,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最小,但电导率却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冰川 天山 降水 雪坑 pH和电导率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溶胶可溶性离子昼夜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平 张明军 +2 位作者 李忠勤 赵淑惠 金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4-482,共9页
在2007年4月16—23日,8月5—12日,10月20—23日3个采样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16个气溶胶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Na+、K+、Mg2+、Ca2+、Cl-、NO3-、SO42-)进行了分析,以研究气溶胶可溶性离子的昼夜变化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2007年4月16—23日,8月5—12日,10月20—23日3个采样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16个气溶胶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Na+、K+、Mg2+、Ca2+、Cl-、NO3-、SO42-)进行了分析,以研究气溶胶可溶性离子的昼夜变化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溶胶夜间平均离子浓度高于白天浓度,7种离子中,除NO3-在全年中的平均离子浓度表现为白天高于晚上外,其余离子的平均浓度均是夜间高于白天.区域风向的日变化是控制气溶胶浓度昼夜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大气环流的影响则相对较弱.在所研究的8组昼夜变化事件中,Ca2+的昼夜变化最为明显,离子浓度的高值事件多出现在晚上,而其余离子在采样时段内的昼夜变化事件表现则不尽一致,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气溶胶 可溶性离子 昼夜变化
下载PDF
天山冰川储量变化和面积变化关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璞玉 李忠勤 +2 位作者 李慧林 李开明 徐春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冰川储量的变化对海平面和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有重要影响,但是对大量冰川的储量变化很难通过实地观测获得。基于天山9条监测冰川储量变化的估算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冰川储量变化和面积变化的相互关系,以期通过测定... 冰川储量的变化对海平面和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有重要影响,但是对大量冰川的储量变化很难通过实地观测获得。基于天山9条监测冰川储量变化的估算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冰川储量变化和面积变化的相互关系,以期通过测定冰川面积变化来估算冰川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冰川储量变化与面积变化具有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为0.67~0.70。加入其他山区冰川样本以后,决定系数并没有提高。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对冰川变化监测和冰川储量估算存在误差;另一方面,不同的冰川区由于冰川的类型、规模及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未来不仅需要更多更准确的冰川储量估算,还需要按冰川形态类型和区域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冰川 冰川储量 冰川储量变化和面积变化关系 冰川变化机理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大气气溶胶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淑惠 李忠勤 +1 位作者 周平 王文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4-722,共9页
为研究冰川区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使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2007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积累区海拔4 130m(86°49′E,43°06′N)处采集的38个气溶胶样品中的38 861个单颗粒物进行了微观形貌和元... 为研究冰川区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使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2007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积累区海拔4 130m(86°49′E,43°06′N)处采集的38个气溶胶样品中的38 861个单颗粒物进行了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大气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在0.6~2.5μm之间的不规则的非圆形矿物颗粒为主,其中以富含Si、Ca的粘土矿物颗粒为主,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含S颗粒物及烟尘飞灰等含量较少.这与其它沙尘源区的气溶胶特征相似,其中含Ca颗粒多于其它沙尘源区,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团轨迹显示,来自于西面中亚地区的高空气流影响了1号冰川区的大气环境,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的气溶胶主要代表了中亚沙尘源区对流层中上部大气的本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气溶胶 单颗粒 SEM-EDX
下载PDF
天山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雪坑中人类活动的NO3-、SO4(2-)记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宇 李忠勤 +1 位作者 王飞腾 王圣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91,共9页
2009年7月在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四工河4号冰川采集了20个雪坑样品.对所有样品(Na+、K+、Ca2+、Mg2+、NH4+、Cl-、SO42-、NO3-、HCOO-和CH3COO-)进行了分析.与天山地区其它冰川比较,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雪坑中SO24-和NO3-浓度均表现为最... 2009年7月在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四工河4号冰川采集了20个雪坑样品.对所有样品(Na+、K+、Ca2+、Mg2+、NH4+、Cl-、SO42-、NO3-、HCOO-和CH3COO-)进行了分析.与天山地区其它冰川比较,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雪坑中SO24-和NO3-浓度均表现为最高值,分别达到521.4ng.g-1和760.4ng.g-1.2008年12月的多条空气后向轨迹经过了乌鲁木齐市中心;雪坑样品pH值与乌鲁木齐市平均值基本一致,并且雪坑样品[NO3-]/[SO24-]比率与乌鲁木齐市冬天[NO3-]/[SO42-]比率相符合;雪坑样品[HCOO-]/[CH3COO-]比率仅为0.79,低于1.结果表明,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雪样的SO24-和NO3-主要来自于人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污染 SO42- NO3- 冰川积雪 天山
下载PDF
冰川区积雪中NO_3^-与粉尘记录的对比研究——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圣杰 张明军 +2 位作者 王飞腾 李忠勤 李亚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995,共5页
为研究山岳冰川积雪中NO3-与粉尘记录之间的联系,利用2003~2005年间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积累区的雪样,分析了雪层中NO3-与不溶微粒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沙尘活动季节初期,表层雪中NO3-浓度与不溶微粒浓度呈正相关,而与其... 为研究山岳冰川积雪中NO3-与粉尘记录之间的联系,利用2003~2005年间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积累区的雪样,分析了雪层中NO3-与不溶微粒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沙尘活动季节初期,表层雪中NO3-浓度与不溶微粒浓度呈正相关,而与其平均粒径呈负相关,表明NO3-可以通过吸附在粉尘细颗粒表面远距离传输.雪层剖面中NO3-浓度峰值与污化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冬半年可基本保持稳定,但夏半年以淋溶作用为主的后沉积过程,会强烈改造NO3-与粉尘记录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根 粉尘 雪层 天山 不溶微粒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NH_4^+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鹏 李忠勤 +3 位作者 张明军 李慧林 董志文 高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921-13923,13947,共4页
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取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取样间隔为7d,取样地点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m,对1号冰川上大气气溶胶中NH4+雪冰沉积与后沉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及表层雪中NH4+浓度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取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取样间隔为7d,取样地点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m,对1号冰川上大气气溶胶中NH4+雪冰沉积与后沉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及表层雪中NH4+浓度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夏季表层雪和气溶胶中的NH4+浓度表现出线性关系,说明春夏温湿条件有利于NH4+在气-雪之间的交换。在秋冬季节,湿度是NH4+沉积的重要影响因素。气溶胶中与表层雪中NH4+的浓度变化趋势相似,表明大气中NH4+的演化信息可以被很好地保存在冰川表层雪中。此外,讨论了NH4+可能来源。结果表明,人类放牧活动对冰川区中NH4+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冰川 NH4+ 雪冰过程研究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西部冰川小冰期以来的变化——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蒙彦聪 李忠勤 +1 位作者 徐春海 怀保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494,共9页
利用航拍地形图、TM影像、spot5及landsat 8影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研究小冰期以来乌鲁木齐河流域冰川变化。对能够观察到小冰期最盛时期冰碛垄的73条冰川研究发现:小冰期到2014年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相对于小冰期最盛期,... 利用航拍地形图、TM影像、spot5及landsat 8影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研究小冰期以来乌鲁木齐河流域冰川变化。对能够观察到小冰期最盛时期冰碛垄的73条冰川研究发现:小冰期到2014年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相对于小冰期最盛期,面积共退缩了37.22 km^2,退缩率为64.84%;总长度共退缩了52 878.67 m,退缩率为49.83%,1959年以来,流域内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一直处于退缩状态,物质平衡持续亏损。小冰期以来,海拔3 400~4 000 m之间的冰川退缩最明显,海拔3 400~3 600 m之间的冰川消失。冰川朝向分析表明,流域朝北向冰川多于其它方向,冰川在各个朝向上面积均呈退缩趋势,正东向冰川退缩最为严重。分析发现,流域冰川大幅度退缩的主要缘于该流域小冰川数量较多(小冰期冰盛期面积<1 km^2的冰川数量达75.3%),小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大西沟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表明,降水的增加无法弥补夏季气温的持续升高引起的冰川消融是该流域普遍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遥感解译 乌鲁木齐河流域 气候变化 小冰期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记录形成过程及年代划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立伟 李忠勤 +1 位作者 董志文 王飞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9-746,共8页
冰川冰芯记录了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信息。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于亚洲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腹地,1991-1998年在1号冰川钻取的4根深冰芯(T0~T3),用于探究该地区历史时期各项气候环境信息记录。通过化学离子季节变化特征以及δ18O和... 冰川冰芯记录了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信息。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于亚洲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腹地,1991-1998年在1号冰川钻取的4根深冰芯(T0~T3),用于探究该地区历史时期各项气候环境信息记录。通过化学离子季节变化特征以及δ18O和Mg2+的剖面与树轮重建的温度记录对比,分别对冰芯T2(80.1 m)的32 m以上和底部一段(33~77.25 m)定年,确定了整个冰芯年代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采样点雪冰中污化层所代表的年代和深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式。结果表明:T2这根冰芯大约有658 a的时间;小冰期冰碛的年龄与冰芯中记录的冷湿时期相一致。在定年的过程中,冰芯形成过程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冰芯 定年 形成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