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长龙 胡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研究血压升高和昼夜节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以50例健康人为对照,对94例血压正常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24h、白天、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比对照... 目的 研究血压升高和昼夜节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以50例健康人为对照,对94例血压正常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24h、白天、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夜间收缩、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降低,昼夜节律消失,与眼底改变呈明显正相关(P<0.01),偶测血压与眼底改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 随着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舒张压持续升高,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动态血压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要较偶测血压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偶测血压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的眼部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长龙 胡光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1,共1页
病毒性肝炎的眼部表现多出现在疾病的早期,且具有可逆性。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了解病情和转归有一定的意义。4年来我们随机观察了206例病人的眼部表现,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06例中甲肝100例,乙肝106例。男154例,女52例。年龄14~72岁。... 病毒性肝炎的眼部表现多出现在疾病的早期,且具有可逆性。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了解病情和转归有一定的意义。4年来我们随机观察了206例病人的眼部表现,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06例中甲肝100例,乙肝106例。男154例,女52例。年龄14~72岁。有眼部表现者97.1%。观察时间2周至15个月不等。眼部表现:眼部表现的自觉症状有:视物模糊、眼球胀痛、干燥感、夜盲和黄视症等。检查可见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巩膜黄染,点状角膜炎,角膜知觉减退,视乳头充血,边界模糊,视网膜水肿、出血、静脉迂曲扩张,视野缩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眼部表现
下载PDF
动态血压、偶测血压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长龙 胡光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研究24h动态血压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以31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观察了95例高血压病人的视网膜病变。结果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与视网膜病变呈正相... 目的研究24h动态血压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以31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观察了95例高血压病人的视网膜病变。结果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与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P<0.05),以舒张压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最为显著(P<0.01)。偶测舒张压与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P<0.05),偶测收缩压与视网膜病变无相关性(P>0.05)。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则视网膜病变较严重。组间两两比较正常血压组与高-正常血压组的视网膜病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血压组与1、2、3级高血压组间视网膜病变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血压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要较偶测血压为好,舒张压增高对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偶测血压 高血压性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视乳头视神经炎1例
4
作者 赵长龙 胡光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视神经炎 视乳头 R-谷氨酰转移酶 mol/L 嗜中性粒细胞 胰腺体积增大 无糖尿病史 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1例
5
作者 赵长龙 胡光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并发症 治疗 抗凝剂 华法林
下载PDF
成人绿脓杆菌性肺炎14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胡光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9-30,共2页
绿脓杆菌性肺炎比较少见,但病情重,预后差,为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兹将我院1985年9月至1991年9月收治资料完整的14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12例、女2例,占同期住院肺炎病人的0.33%。年龄18~76岁,平均53.5岁... 绿脓杆菌性肺炎比较少见,但病情重,预后差,为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兹将我院1985年9月至1991年9月收治资料完整的14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12例、女2例,占同期住院肺炎病人的0.33%。年龄18~76岁,平均53.5岁,60岁以上者8例,占57.1%。二、原发病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5例,支气管扩张、糖尿病、白血病、肺心病、外科手术、气管切开各1例。本组病例发现绿脓杆菌性肺炎之前,均有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史。三、症状与体征除原发病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绿肝杆菌 临床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仲康 赵长龙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6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41例糖尿病眼底正常者(NDR)和50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6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41例糖尿病眼底正常者(NDR)和50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高于对照组。DR组的全血粘度、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NDR组,血液粘度有随着DR进展而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液粘度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中性粒细胞的化学发光测定
8
作者 杨俊齐 刘琏 +1 位作者 张式其 朱公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10-13,共4页
用化学发光测定法(CL assy)对17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中性粒细胞(PMN)的氧化代谢功能作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EHF病人PMN-CL功能与病期密切相关,在发热期PMN-CL峰值明显升高,少尿期CL峰值明显降低,且峰时延长,至多尿期及恢复期又逐渐... 用化学发光测定法(CL assy)对17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中性粒细胞(PMN)的氧化代谢功能作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EHF病人PMN-CL功能与病期密切相关,在发热期PMN-CL峰值明显升高,少尿期CL峰值明显降低,且峰时延长,至多尿期及恢复期又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并略有代偿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中性粒细胞 化学发光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和内源性洋地黄变化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延琪 胡文静 朱公文 《安徽医学》 1997年第2期28-29,共2页
1994年~1995年12月笔者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5)84例作心电图304份,部分测定血清内源性洋地黄(EDLS)动态变化,现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本组均系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992年全国卫生防疫标准,全部病例作MacELISHIgM 1:40阳... 1994年~1995年12月笔者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5)84例作心电图304份,部分测定血清内源性洋地黄(EDLS)动态变化,现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本组均系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992年全国卫生防疫标准,全部病例作MacELISHIgM 1:40阳性而确诊。其中男67例,女17例;年龄11~74岁,平均36.6±11.8岁;轻型8例,中型24例,重型37例,危重型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洋地黄 毛地黄 心电图 电诊断图 多尿期 EDLS 内源性
下载PDF
β阻滞剂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观察
10
作者 张士平 王旭 王伟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291-292,共2页
自90年开始,我院对20例心肌梗塞病人用β阻滞剂进行治疗及预防,现介绍如下。1 心肌梗塞预防作用 β阻滞剂虽不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可减少心肌氧需,在一定时间内使心肌能耐受供氧不足、而不表现缺氧。β阻滞剂可改善缺血... 自90年开始,我院对20例心肌梗塞病人用β阻滞剂进行治疗及预防,现介绍如下。1 心肌梗塞预防作用 β阻滞剂虽不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可减少心肌氧需,在一定时间内使心肌能耐受供氧不足、而不表现缺氧。β阻滞剂可改善缺血心肌血流分布,促进心肌基质的利用,能抑制血小板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阻滞剂 应用观察 心肌梗塞病 缺血心肌 肌基质 心得安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 肌氧 氧不足 血流分布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县级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汪志强 郑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县级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凤台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县级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凤台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双联抗血小板及他汀等药物强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等PCI。随访1年,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再住院率、住院总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药物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LVE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均改善,观察组LVEF、LVEDD分别为(50.34±5.97)%、(49.01±5.02)mm,均优于对照组的(45.61±5.42)%、(52.12±5.24)mm(t=-2.96、2.17,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再次住院次数[(0.8±0.1)次]少于对照组[(2.1±0.3)次],住院总时间[(12.4±3.1)d]短于对照组[(25.3±3.9)d],生活质量评分[(85.3±5.9)分]高于对照组[(72.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4、13.10、-8.19,均P < 0.001)。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9%(1/26),低于对照组的28.0%(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41)。结论县级医院ACS患者行PCI切实可行,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功能试验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医院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初步观察
12
作者 张式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79年第5期18-20,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几年国内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证明,如能抓好发热期的治疗,可以阻断病理过程,提高治癔率。
关键词 发热期 初步观察 激素 结合治疗 病人 低血压休克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