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台县2005~2010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秀 张冠林 +2 位作者 关世珉 秦娟 王俊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17-217,219,共2页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世界各大洲均有流行,我国钩端螺旋体宿主种类繁多,菌群复杂,临床类型多种多样,对人畜危害较为严重。安徽省自1962年证实钩端螺旋体病以来每年都有不同...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世界各大洲均有流行,我国钩端螺旋体宿主种类繁多,菌群复杂,临床类型多种多样,对人畜危害较为严重。安徽省自1962年证实钩端螺旋体病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疫情发生。凤台县七十年代洪涝灾害后,1972年和1975年先后发现2次钩体病暴发,1991年发生第3次钩体病暴发,流行形式均为洪水型,流行菌群以波摩那群为主,占83.3%,猪是主要传染源,未发现黄疸出血群钩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宿主动物 人群血清抗体
原文传递
凤台县2005~2007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秀 张冠林 +2 位作者 关世珉 秦娟 宫君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62-263,共2页
目的了解凤台县自然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凝集实验检测人血清,滴度至1:100(++)为隐性感染;采用柯索夫培养基,孵育分离宿主动物肾脏钩体并分型。结果2005~2007年共检测人血清... 目的了解凤台县自然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凝集实验检测人血清,滴度至1:100(++)为隐性感染;采用柯索夫培养基,孵育分离宿主动物肾脏钩体并分型。结果2005~2007年共检测人血清383份,其中阳性14人,隐性感染率为3.66%。捕获宿主动物401只(主要是鼠类),带菌40只,带菌率为9.98%,均为黄疸出血型。结论凤台县有钩体病潜在流行的可能,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隐性感染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荣 苏斌 +7 位作者 吴家兵 李杰 吴前程 樊玲 宋丹丹 马婉婉 侯赛 龚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515,522,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暴发调查方法现场收集淮南市某地一起聚集性疫情中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暴发调查方法现场收集淮南市某地一起聚集性疫情中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和传播模式。结果本起聚集性疫情共计涉及3例无症状感染者和12例确诊病例,涉及三代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为自武汉务工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A,感染方式可能为聚餐时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引起二代病例2例,三代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结论建议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现和管控,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降低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 现场流行病学 调查 新发传染病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氟斑牙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章润贞 潘莉 +2 位作者 岳岚 余晨晓 李颂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汉族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氟斑牙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Dean法检查安徽省凤台县关店乡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选择氟斑牙儿童101例及对照儿童...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汉族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氟斑牙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Dean法检查安徽省凤台县关店乡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选择氟斑牙儿童101例及对照儿童102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两组儿童VDR Apa I、Bsm I、Fok I和Taq I的基因型,观察汉族儿童VDR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汉族儿童中存在VDR基因多态性.且基因型的分布以Aa、bb、Ff、TT居多,分别占51.7%(105/203)、89.7%(182/203)、52.7%(107/203)、93.1%(189/203);aa、Bb、FF、Tt次之,分别占39.9%(81/203)、7.9%(16/203)、31.5%(64/203)、6.9%(14/203);AA、BB、ff、tt最少,分别占8.4%(17/203)、2.4%(5/203)、15.8%(32/203)、0(0/203).VDR Apa I基因型分布频率为:氟斑牙患者AA占7.9%(8/101),Aa占55.4%(56/101),aa占36.7%(37/101);对照组AA占8.8%(9/102),Aa占48.0%(49/102),aa占43.3%(44/102);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VDR Bsm I基因型分布频率为:氟斑牙患者BB占3.0%(3/101),Bb占5.9%(6/101),bb占91.1%(92/101);对照组BB占2.0%(2/102),Bb占9.8%(10/102),bb占88.2%(90/102);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05).VDR Fok I基因型分布频率为:氟斑牙患者FF占28.7%(29/101),Ff占56.4%(57/101),ff占14.9%(15/101);对照组FF占34.3%(35/102),Ff占49.0%(50/102),ff占16.7%(17/102);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VDR Taq I基因型分布频率为:氟斑牙患者TT占93.1%(94/101),Tt占6.9%(7/101);对照组Tr占93.1%(95/102),Tt占6.9%(7/102);未发现tt型;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 汉族儿童中存在VDR基因多态性,但VDR Apa I、Bsm I、Fok I和Taq I 4个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所调查儿童氟斑牙发生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氟中毒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沿淮农田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特征
5
作者 胡兴强 顾莉莉 +3 位作者 王俊 李青 花高荣 张冠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研究沿淮农田区钩端螺旋体(钩体)宿主动物发生特点和群落生态学特征。方法以夹夜法在农田捕获小型兽类。采用Simpson指数为群落优势度指数,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多样性指数,以Pielou指数为均匀性指数,以Levins指数为生态位宽度指数... 目的研究沿淮农田区钩端螺旋体(钩体)宿主动物发生特点和群落生态学特征。方法以夹夜法在农田捕获小型兽类。采用Simpson指数为群落优势度指数,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多样性指数,以Pielou指数为均匀性指数,以Levins指数为生态位宽度指数,并通过以上指数来描述群落发生特点和生态位特征。结果沿淮农田区宿主动物群落中黑线姬鼠占89.80%,灰麝鼩占6.51%,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共占3.69%,2006年宿主动物密度最低为5.54%,2010年最高为13.75%;沿淮农田区宿主动物多样性指数为0.4338,群落均匀性指数为0.2696,优势度集中指数为0.8111;黑线姬鼠和灰麝鼩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030和0.9353,但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很低在0.3912~0.4220之间,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除大仓鼠为0外,各宿主动物在0.9185~0.9979。结论沿淮农田区钩体宿主动物有5种,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灰麝鼩为常见种;2005-2011年宿主动物密度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10年达到高峰;农田区宿主动物多样性低,群落均匀性也低,优势度集中指数高,其中黑线姬鼠和灰麝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对农田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较强;群落内种间竞争不突出,容易发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暴发,故沿淮地区仍然是钩体病发生的高风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宿主动物 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