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景秀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 6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采取未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观察组采取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目的 探讨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 6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采取未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观察组采取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与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输血次数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0.003±0.001)×10^(9)/L、血小板计数(15.42±4.31)×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0±1.720)×10^(9)/L、(161.73±55.3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次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81%(2/247), 2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3.03%(1/33),3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5.00%(1/20);观察组1、2、3次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次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3.66%(9/246),2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26.47%(9/34), 3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30.00%(6/20);对照组2次输血及3次输血患者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1次输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33%(4/300),低于对照组的8.00%(24/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取去除白细胞输血能够有效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对于预防多次输血导致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白细胞 非溶血性输血 发热反应
下载PDF
阿莫西林三联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旭东 《医疗装备》 2020年第6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三联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凤城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13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试验组使用阿莫西林三联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标准...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三联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凤城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13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试验组使用阿莫西林三联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胃黏膜组织前列腺E 2(PCE 2)含量。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8%,Hp根除率为60.0%,均优于对照组的81.5%、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RP为(3.15±0.83)mg/L,MMP-9为(83.29±24.25)g/L,IL-6为(41.02±11.30)pg/ml,胃黏膜PCE 2含量为(4.83±1.02)μg/g;对照组分别为(5.03±0.79)mg/L,(114.28±27.04)g/L,(66.59±17.69)pg/ml,(3.24±0.75)μg/g;试验组血清CRP、MMP-9、IL-6水平及胃黏膜PCE 2含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三联序贯疗法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更好,且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胃黏膜保护作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三联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 胃溃疡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方法与痰涂片法检测结核杆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斌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PCR法和痰涂片法检测结核杆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某中心结核门诊接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95例,采集晨痰标本,分别予以痰涂片检测、PCR检测、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观察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核杆菌阳性检...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PCR法和痰涂片法检测结核杆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某中心结核门诊接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95例,采集晨痰标本,分别予以痰涂片检测、PCR检测、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观察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以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为金标准,对比实时荧光PCR法和痰涂片法的检测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痰涂片法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9.47%(28/95),实时荧光PCR法检出率为37.89%(36/95),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检出率为38.95%(37/95),三种检测方法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9,P=0.326>0.05)。痰涂片法检测结果与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结果一致性中等(K=0.467)。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与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结果一致性较好(K=0.933)。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准确率、敏感度均高于痰涂片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核杆菌,能够提升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检测准确率、敏感度较高,与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应用价值优于痰涂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法 痰涂片法 分离培养 肺结核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旭东 《医疗装备》 2020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试验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地塞米松保留灌...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试验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取Mayo疾病活动指数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检测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ayo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明显,且能够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及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康复新液 保留灌肠 慢性结肠炎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冰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12-613,共2页
为提升无偿献血者的安全性及再次献血的积极性,需加强对献血者的护理。本文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0年1—6月本血站无偿献血者200例,机体健康,年龄18~50岁,均自愿献血,排除... 为提升无偿献血者的安全性及再次献血的积极性,需加强对献血者的护理。本文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0年1—6月本血站无偿献血者200例,机体健康,年龄18~50岁,均自愿献血,排除血液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疾病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0~45岁,平均(35.50±5.5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伦理委员会 自愿献血 整体护理干预 血液疾病 机体健康 再次献血 血站
原文传递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斌 何月悦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16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蜡样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革兰阳性杆菌,易污染水及食物,导致人类食物中毒。本研究调查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控建议。方法对2019年7月某日中午在凤城市某餐厅参加升学宴的人... 目的蜡样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革兰阳性杆菌,易污染水及食物,导致人类食物中毒。本研究调查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控建议。方法对2019年7月某日中午在凤城市某餐厅参加升学宴的人员进行追踪调查,餐厅现场进行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采集疑似中毒人员的排泄物以及食材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参加升学宴共86名,餐后24h内38例陆续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发病率为44.19%(38/86)。患者主要以呕吐、恶心、腹痛、腹泻和乏力为主要表现,其中恶心、呕吐症状38例(100.00%);腹痛症状28例(73.68%),腹泻症状14例(36.84%),乏力症状13例(34.21%)。当日宴席共提供食物20余种,发病组38例患者中,35例食用过牛肉软炒面,35例食用过腊肉炒笋,16例食用过八宝饭,未发病组48例均未食用上述3种食物,78例均有不同程度食用其余食物。实验室检测,在八宝饭中检出5×10~6 cfu/g蜡样芽胞杆菌,在牛肉软炒面内检出2×10~6 cfu/g蜡样芽胞杆菌,在腊肉炒笋中检出3×10~6 cfu/g蜡样芽胞杆菌,在4例呕吐物内均发现蜡样芽胞杆菌,未发现其他致病菌。结论此次中毒事件的发生由食用了含有蜡样芽胞杆菌的八宝饭、牛肉软炒面和腊肉炒笋食物所致。餐饮单位应加强自律,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和法规培训,加强食品卫生及健康教育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 流行病学 卫生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