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地域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倩 《大舞台》 2011年第5期256-256,共1页
经济、文化是推动地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实力的两个关键因素。从县域文化自身发展到创建国家级、或者省、市级文化先进县,近年来,许多地方都相继形成较为强烈的文化发展意识,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等,更是被视为提升... 经济、文化是推动地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实力的两个关键因素。从县域文化自身发展到创建国家级、或者省、市级文化先进县,近年来,许多地方都相继形成较为强烈的文化发展意识,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等,更是被视为提升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一大亮点。比如陕西凤翔泥塑民间文化产业开发、陕北的安塞腰鼓等。但同时,结合经济发展,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要真正推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的长远发展,并且是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文化 人才队伍建设 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产业开发 整体发展水平 特色文化资源 可持续发展 综合实力
下载PDF
对当前广场舞发展前景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晓群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95-196,共2页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求美、求乐、求健康的愿望日益增强,掀起全民健身高潮就成为一种必然,于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广场舞就应运而生。广场舞是以集体舞为主体、以健康向上的表演内...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求美、求乐、求健康的愿望日益增强,掀起全民健身高潮就成为一种必然,于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广场舞就应运而生。广场舞是以集体舞为主体、以健康向上的表演内容、以热情欢快的艺术风格来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是广大群众集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大众化集体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点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从人到神——九天元女究竟是谁
3
作者 鲁旭 《华夏文化》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汉民族是个多神民族,许多远古时代的人物和事迹,都以神话或神的形式保存在民间。笔者近年来涉足炎黄文化的研究,特别是近两年涉及女登氏的研究,便常为“元女”、“九天元女”或“九天玄女”是不是女登氏的问题所困惑。笔者因此翻阅... 汉民族是个多神民族,许多远古时代的人物和事迹,都以神话或神的形式保存在民间。笔者近年来涉足炎黄文化的研究,特别是近两年涉及女登氏的研究,便常为“元女”、“九天元女”或“九天玄女”是不是女登氏的问题所困惑。笔者因此翻阅了大量古籍文献,对“九天元女”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御览》 女娲形象 九天玄女 《辞源》 《山海经》 《水浒传》 黄帝 《风俗通义》 古籍文献 图腾
下载PDF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如何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
4
作者 姚锐 《艺术大观》 2019年第4期22-23,共2页
非遗保护工作中如何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确保传承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是文化工作者普遍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坚持政策原则,做到认定精准、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传承有序、积极主动服务,达到管理规范、分类实施传承,提高传承水平... 非遗保护工作中如何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确保传承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是文化工作者普遍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坚持政策原则,做到认定精准、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传承有序、积极主动服务,达到管理规范、分类实施传承,提高传承水平四个方面谈了作者的观点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工作 代表性传承人作用
下载PDF
凤翔皮影初探
5
作者 李晓群 《西部论坛(陕西)》 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最古老且风格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之一。从事皮影的艺人,可分为演戏者和皮影制作者。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皮影的重要发祥地,皮影戏是群众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民间演出班社数不胜数,近年来,皮影演出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最古老且风格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之一。从事皮影的艺人,可分为演戏者和皮影制作者。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皮影的重要发祥地,皮影戏是群众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民间演出班社数不胜数,近年来,皮影演出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而服务于皮影戏的皮影刻制却一枝独秀,顺利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过程。在凤翔,以该县虢王镇万丰村刘军虎为代表的皮影雕刻艺人,在传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作品名声大振,现已远销海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渊源 皮影演出 皮影刻制
原文传递
凤翔先秦宫殿试掘及其铜质建筑构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明檀 袁仲一 韩伟 《考古》 1976年第2期121-128,143-146,共12页
1973年5月,石家营公社豆腐村大队姚家岗生产队贫农社员姚荣贵,在村东南挖土时发现一窖铜质建筑构件,计16件;同年8月,薛宝元、侯建勤、姚新元等青年又发现一窖,计21件,北距第一窖约十米左右。文物出土后,省文管会与县文化馆共同组成发掘... 1973年5月,石家营公社豆腐村大队姚家岗生产队贫农社员姚荣贵,在村东南挖土时发现一窖铜质建筑构件,计16件;同年8月,薛宝元、侯建勤、姚新元等青年又发现一窖,计21件,北距第一窖约十米左右。文物出土后,省文管会与县文化馆共同组成发掘队,于同年12月28日至翌年元月16日,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1974年1月10日又获一窖铜质建筑构件(图版叁,1),计27件,并在探方T<sub>1</sub>中发现先秦宫殿的部分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件 图版 铜质 先秦 宫殿 曲尺 春秋时代 出土 凤翔 双面
原文传递
宝鸡市郊区和凤翔发现西周早期铜镜等文物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光永 曹明檀 《文物》 1979年第12期90-91,105,共3页
1958年在宝鸡市郊区发现了一批青铜器,据了解,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计有: 铜镜一件。直径6.5、厚0.22厘米。出土时有厚绿锈。圆形,背面有橄榄形长钮。无纹饰,镜面平光,制作粗糙(图版玖:1、图六)。铜鼎四件。柱足分裆鼎,通耳高20.3、口径16... 1958年在宝鸡市郊区发现了一批青铜器,据了解,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计有: 铜镜一件。直径6.5、厚0.22厘米。出土时有厚绿锈。圆形,背面有橄榄形长钮。无纹饰,镜面平光,制作粗糙(图版玖:1、图六)。铜鼎四件。柱足分裆鼎,通耳高20.3、口径16厘米。方唇,直耳柱足,分裆。口沿下饰目雷纹一周,无铭文(图版玖:3、图四)。涡纹鼎,通高25.3、口径20.05厘米。方唇,直耳柱足,口下饰圆涡纹一周,其间饰夔纹(图版玖:4、图九)。饕餮纹鼎,通耳高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区 青铜器 早期铜镜 西周早期 宝鸡市 图版 出土 橄榄形 涡纹 古墓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