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灿 阳淑芳 +1 位作者 杨晓丽 刘荣霞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借助网络药理学探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并用分子对接与细胞实验进行验证。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花椒叶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对花椒叶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筛选;利用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 借助网络药理学探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并用分子对接与细胞实验进行验证。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花椒叶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对花椒叶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筛选;利用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索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的靶点;绘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一步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用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验证关键成分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得到花椒叶活性成分168个,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131个,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得到的关键靶点有TNF、IL6、AKT等,KEGG富集显示参与的信号通路有AGE-RAGE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性。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花椒叶关键成分可以有效抑制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NO的产生。为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花椒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人参抗脓毒症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信林 应天昊 +4 位作者 李晓丽 唐一迪 王艳芳 杜源 张雷明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3期40-47,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人参抗脓毒症的分子机制,为新药研发及中药人参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获取人参的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和OMIM数据库预测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人参抗脓毒症的分子机制,为新药研发及中药人参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获取人参的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和OMIM数据库预测脓毒症相关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靶点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然后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最后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Gene Ontology)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结果:经筛选获得人参有效成分17种,人参-脓毒症交集靶点43个,其中核心靶点包括AKT1、TNF、CASP3、MAPK8、IL1B、PTGS2、JUN、ICAM1、NOS3、VCAM1、PPARG等。GO分析获得1064条生物过程(P<0.01),KEGG富集得到102条信号通路(P<0.01),其中直接与脓毒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TNF、NF-κB、Th17细胞分化、IL-17以及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结论:人参可能通过对物质代谢、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多靶点及多通路的调节从而发挥抗脓毒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网络药理学 脓毒症 GO功能分析 KEGG通路富集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芫花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宗明月 张庆然 +2 位作者 王璐琼 辛敏 赵烽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1年第2期178-185,共8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芫花中主要抗炎活性成分及其潜在抗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首先,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建立小分子数据库,然后,借助Swiss Target Predi...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芫花中主要抗炎活性成分及其潜在抗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首先,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建立小分子数据库,然后,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进行反向靶标预测,再通过KEGG通路富集筛选抗炎通路,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将关键小分子与PI3K-Akt通路中的靶标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且通过Cytoscape3.7. 2构建化学成分-靶标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数据库共检索出芫花中化学成分57个,初步筛选得到关键化学成分14个,共筛选出95个靶标蛋白,PI3K-Akt通路包括14个潜在靶标。分子对接发现芫花素、木犀草素、槲皮素等为芫花发挥抗炎作用的关键化学成分,EGFR、SYK和KDR为抗炎关键靶标蛋白。通过以上研究初步筛选了芫花抗炎的关键靶点及活性成分,为其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花 抗炎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三七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潇文 应天昊 +3 位作者 梁美辰 王艳芳 王信林 张雷明 《山东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36-45,共10页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蛋白名称,取三七-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蛋白名称,取三七-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利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关键靶点和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三七核心活性成分7种,三七-类风湿关节炎共同作用靶点100个,其中核心靶点包括AKT1、IL6、VEGFA、TNF、TP53、JUN、CASP3、PTGS2等;GO分析获得1064条信号通路,KEGG分析得到102条信号通路,其中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MAPK、TNF、IL-17以及HIF-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认为三七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是通过对物质代谢、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多靶点及多通路的调节从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类风湿关节炎 三七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丽 应天昊 +5 位作者 唐一迪 祝璇 孙萌萌 余涛 赵佳宁 张雷明 《山东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7-26,共10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1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33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TP53、STAT3等。GO和KEGG分析显示生物过程2250条,细胞成分89条,分子功能152条,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和甘草酚与AKT1、PTGS2、MAPK1、MAPK8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发现麻黄加术汤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加术汤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UPLC-Q-Orbitrap HRMS法结合分子网络分析吴茱萸汤的化学成分
6
作者 迟呈林 李彩红 +2 位作者 李文静 李宗超 刘荣霞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采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结合分子网络,全面快速地分析和鉴定吴茱萸汤中的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型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进行色谱分离,离子源为H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随后,将质... 采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结合分子网络,全面快速地分析和鉴定吴茱萸汤中的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型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进行色谱分离,离子源为H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随后,将质谱数据导入GNPS平台生成分子网络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再将质谱数据导入Compound Discover 3.2软件进一步对化合物进行鉴定。最终在吴茱萸汤中共鉴定出100个化合物,其中以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萜类、糖类化合物为主,还有少量的苯丙素类、苯酚类、苷类化合物。其分析方法和结果对中药复杂体系的成分表征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汤 高分辨质谱 分子网络 成分表征
下载PDF
工业药学方向药学硕士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和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孟庆国 王朝明 +4 位作者 赵风兰 王嘉珍 傅风华 李又欣 薛云丽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679-682,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药学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工业药学方向药学硕士的培养质量,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专业实践、实训实习方案、导师遴选与组成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探索并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工业药学方向药学硕士... 本文分析了我国药学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工业药学方向药学硕士的培养质量,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专业实践、实训实习方案、导师遴选与组成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探索并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工业药学方向药学硕士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硕士(工业药学) 课程设置 专业实践 评价体系 校企联合
下载PDF
以热休克蛋白HSP70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宗亮 张仁梅 孟庆囯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6-424,共9页
热休克蛋白HSP70是最保守的蛋白之一,由于在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HSP70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HSP70蛋白可以结合错误折叠或非正常聚集的蛋白,使之正常折叠或降解,因此合理干预HSP70的生物功能,可有望治疗一系列与蛋白错... 热休克蛋白HSP70是最保守的蛋白之一,由于在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HSP70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HSP70蛋白可以结合错误折叠或非正常聚集的蛋白,使之正常折叠或降解,因此合理干预HSP70的生物功能,可有望治疗一系列与蛋白错误折叠相关的疾病,如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目前已有多类以HSP70为靶点的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中。本文综述了HSP70的分类、结构、功能及以HSP70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结构 功能 靶点 激动剂 进展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研究“药物代谢与药动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沙 张蓬 +2 位作者 王爱萍 毕毅 孙考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1年第9期33-34,共2页
“药物代谢与药动学”是药学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十四五”规划背景下,为促进该门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更好地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药物动力学 多元化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立体选择性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红 许茜 +3 位作者 郑晓丽 许卉 陈庚 孟庆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39-3845,共7页
立体化学是影响外源性药物与生物功能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因素。人参皂苷Rh2具有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已发现其中的C-20立体化学与多种生物学效应有关,但其与体内重要药物载体血清白蛋白(SA)相互作用的立体选择性研究鲜见报道。为此,... 立体化学是影响外源性药物与生物功能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因素。人参皂苷Rh2具有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已发现其中的C-20立体化学与多种生物学效应有关,但其与体内重要药物载体血清白蛋白(SA)相互作用的立体选择性研究鲜见报道。为此,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人参皂苷Rh2的C-20差向异构体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与SA相互作用的立体选择性特点及其机制。20S-和20R-Rh2均能与SA按摩尔比1∶1自发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使SA的相关发光基团疏水性增强,同时改变Trp,Tyr等氨基酸残基周围微环境,从而影响紫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并引起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二者与SA的相互作用特征及结合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结合区域以及参与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基团和氨基酸残基数目及类别明显不同,20S-Rh2具有相对更高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自由能。人参皂苷Rh2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立体选择性,C-20立体化学差异是其中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2 血清白蛋白 立体选择性 多光谱分析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虚拟模板分子印迹材料固相萃取磺胺类抗生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艺晓 孙宏宵 +5 位作者 王莉燕 纪灵 孙大妮 刘惠涛 宋志花 李金花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4-1324,共11页
以磺胺苯(SZ)为虚拟模板,一步沉淀聚合制备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s)材料,用于同时分散固相萃取(DSPE)水样中4种磺胺类(SAs)抗生素,结合HPLC-UV进行测定。对DMIPs进行表征与吸附性能评价,其对4种SAs的最大吸附量为21.97~30.24 mg/g... 以磺胺苯(SZ)为虚拟模板,一步沉淀聚合制备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s)材料,用于同时分散固相萃取(DSPE)水样中4种磺胺类(SAs)抗生素,结合HPLC-UV进行测定。对DMIPs进行表征与吸附性能评价,其对4种SAs的最大吸附量为21.97~30.24 mg/g,印迹因子均大于2.1。优化DMIPs用量、萃取时间、样品溶液pH等,确定最佳DSPE和HPLC条件。在湖水、海水、自来水中评价方法的分析性能,得到3种水样中的线性范围为1~200μg/L、检出限0.27~0.64μg/L和定量限0.96~2.14μg/L。基质效应(ME%≤6%)结果表明DMIPs-DSPE有效消除了复杂基质干扰,提高了检测准确度。4种SAs在3种水样中的回收率为93.8%~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7.0%。该DMIPs-DSPE-HPLC-UV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于复杂样品中痕量SAs多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分子印迹聚合物 虚拟模板 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用于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广丽 张悦 +6 位作者 孙大妮 周娜 韩铠营 闫李霞 于佳洛 宋志花 李桂生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0-1359,共10页
模拟酶-底物或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分子印迹技术(MIT)在目标物识别和检测中应用广泛。MIT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为吸附剂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和基于MIPs的传感分析均已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的分析检测中。简要介绍了抗生素... 模拟酶-底物或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分子印迹技术(MIT)在目标物识别和检测中应用广泛。MIT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为吸附剂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和基于MIPs的传感分析均已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的分析检测中。简要介绍了抗生素MIPs的几种新兴制备技术,包括表面印迹、纳米印迹、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多模板印迹、多功能单体印迹和虚拟模板印迹;然后,概述了基于MIPs的3种固相萃取(SPE)模式,即传统装柱固相萃取、磁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以及基于MIPs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随后,重点综述了近5年MISPE和基于MIPs的电化学和荧光传感器用于环境和食品等样品中的各种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最后,对抗生素MIPs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传感器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铠营 张悦 +3 位作者 宋志花 毕毅 杨刚强 李桂生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0-1367,共8页
目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中药的相关研究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药研究面临化学成分多样、基质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等挑战,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选择性低等缺陷难以解决上述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 目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中药的相关研究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中药研究面临化学成分多样、基质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等挑战,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选择性低等缺陷难以解决上述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凭借其高选择性已在中药研究领域大显身手,广泛用于中药中有效成分提取、有害成分分析、中药代谢研究等多个方面。总结了2017~2022年MIT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MIT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中药 成分富集 成分提取 农药检测 代谢物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4种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及2种代谢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文荣 庄绪慧 +4 位作者 孙合园 朱丽萌 康毅敏 王帆 王文艳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建立了快速、灵敏、可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用于同时测定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血浆中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和2种的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脱氢阿立哌唑的浓度.血浆样品通过液-液萃取... 建立了快速、灵敏、可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用于同时测定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血浆中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和2种的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脱氢阿立哌唑的浓度.血浆样品通过液-液萃取进行纯化并采用Agilent XDB-C18柱(150×2. 1 mm,3. 5μm)进行色谱分离. 6种分析物及其同位素内标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ESI源电离,并通过选择性反应监测进行测定. 6种分析物线性关系良好(r> 0. 995 8),批内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小于13. 8%,准确度的偏差在±11. 7%以内.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抗精神分裂药物单药或多药治疗的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药 单药治疗 多药治疗 LC-MS/MS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下载PDF
不同产地洋金花的质量评价及提取方法对东莨菪碱提取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丹娜 王丽莹 +6 位作者 牟晓凤 刘攀 柳亚男 李涛 孙晓燕 王军 赵烽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9年第3期246-249,共4页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含量的方法,对7种不同产地的洋金花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广东、江苏、湖南、四川、云南等5个产地的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江苏产地的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含量的方法,对7种不同产地的洋金花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广东、江苏、湖南、四川、云南等5个产地的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江苏产地的洋金花药材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最高。分别采用酸水浸渍、乙醇浸渍、乙醇回流、有机溶剂超声法,对洋金花药材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东莨菪碱的含量,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东莨菪碱提取效率的影响。乙醇回流法得到提取物中东莨菪碱的含量高达0.34%,是2015版药典所记载酸水浸渍法提取物中东莨菪碱含量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东莨菪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应天昊 余涛 +5 位作者 赵佳宁 孙萌萌 祝璇 李晓丽 唐一迪 张雷明 《山东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8-27,共10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参附注射液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参附注射液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脓毒症相关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应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尾静脉注射LPS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ELISA和Western blot验证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的潜在活性成分共有34个,其治疗脓毒症的关键靶点137个,GO和KEGG分析靶点主要涉及炎症、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通过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治疗脓毒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对应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内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能够抑制脓毒症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可以上调肝组织中ERK表达(P<0.01),下调p-ERK的表达(P<0.01)。该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抗脓毒症作用,为明确其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脓毒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下载PDF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大鼠体内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合园 董莉娜 +1 位作者 朱丽萌 王文艳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0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本文旨在探究利培酮(RIS)与阿立哌唑(ARI)联合用药时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可能性.实验分别考察利培酮或阿立哌唑单独给药和利培酮与阿立哌唑联合给药后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 本文旨在探究利培酮(RIS)与阿立哌唑(ARI)联合用药时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可能性.实验分别考察利培酮或阿立哌唑单独给药和利培酮与阿立哌唑联合给药后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MS)同时测定大鼠体内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及两者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9-OH-RIS)、脱氢阿立哌唑(DE-ARI)的浓度,通过Winnonlin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的暴露量分别为单独用药组的1.70倍、1.75倍(P<0.05),而利培酮对阿立哌唑没有显著影响.阿立哌唑显著增加了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在大鼠体内的暴露量,提示两者临床在合并用药时需关注利培酮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阿立哌唑 联合用药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LC-MS/MS
下载PDF
IDO抑制剂LPM3480226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抗小鼠结肠癌CT26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鹏 郑爽 +2 位作者 刘塑杰 田京伟 杜广营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LPM3480226与不同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小鼠结肠癌CT26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IDO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临床前药效学依据。采用CT26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观察荷瘤小鼠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等指标,考... 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LPM3480226与不同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小鼠结肠癌CT26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IDO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临床前药效学依据。采用CT26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观察荷瘤小鼠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等指标,考察LPM3480226分别与紫杉醇、伊立替康、力扑素(紫杉醇脂质体注射液)、氟尿嘧啶联合使用的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LPM3480226与各化疗药物联用时,对荷瘤小鼠体重影响较小;紫杉醇、力扑素、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单用及与LPM3480226联用后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2.3%vs 54.1%,38.8%vs 61.5%,36.8%vs 55.1%,53.6%vs 78.8%。上述研究结果提示,LPM3480226可显著增强常用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支持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考察LPM3480226与上述化疗药物联用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M3480226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抑制剂 化疗药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基于入血成分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降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宗超 孙康 +3 位作者 汪旻峻 迟呈林 王炜 刘荣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基于降香入血成分,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降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潜在活成分和机制。方法利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降香入血成分,并检索在线数据库查找成分和AMI靶点。借助STRING 11.5数据... 目的基于降香入血成分,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降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潜在活成分和机制。方法利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降香入血成分,并检索在线数据库查找成分和AMI靶点。借助STRING 11.5数据库与Cytoscape 3.7.0软件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构建与分析,进一步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鉴定降香入血成分24个,并筛选出染料木素、柚皮素等潜在活性成分,以及肉瘤基因(sarcoma gene,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关键靶点。富集结果显示,降香治疗AMI参与PI3K/AKT、FOXO等信号通路,以及受体结合、激酶活性等功能的调节。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降香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促进血管新生治疗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急性心肌梗死 UHPLC-Q-Orbitrap HRMS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白藜芦醇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体外抗炎活性与分子对接 被引量:2
20
作者 辛敏 王璐琼 +1 位作者 牟晓凤 赵烽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2年第3期308-315,共8页
设计合成了9个白藜芦醇酰胺衍生物,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评价。所得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ESI-MS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Griess法检测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NO的抑制活性;荧光法检测化合物对COX-2酶的... 设计合成了9个白藜芦醇酰胺衍生物,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评价。所得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ESI-MS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Griess法检测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NO的抑制活性;荧光法检测化合物对COX-2酶的抑制活性;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探索化合物与COX-2酶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显示,化合物2、7和8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表现较强的COX-2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8活性最强,其对COX-2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0.09μmol/L,是白藜芦醇(IC_(50)0.98μmol/L)活性的10倍,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8可通过B环对位羟基与COX-2酶的关键氨基酸残基Tyr385形成氢键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合成 酰胺类衍生物 抗炎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