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历史学习事半功倍的诀窍
1
作者 罗治业 《科学之友》 2024年第5期126-127,共2页
万物皆有规律可寻,高中历史学习亦如此。笔者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高中历史学习事半功倍的诀窍。勤计划--制定学习计划计划是成功的阶梯,盲目学习可能会让你找不到方向,会把书读“厚”,要想把书读“薄”,就要有计划、有框架。在开始学习高... 万物皆有规律可寻,高中历史学习亦如此。笔者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高中历史学习事半功倍的诀窍。勤计划--制定学习计划计划是成功的阶梯,盲目学习可能会让你找不到方向,会把书读“厚”,要想把书读“薄”,就要有计划、有框架。在开始学习高中历史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时间分配等。计划要设定每天的预习内容,认真阅读每章的引言,把每章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学习进度 事半功倍 学习时间分配 书读 预习内容 学生的角度 制定学习计划
下载PDF
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
作者 罗治业 《科学之友》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从1.0和2.0时代过渡到3.0时代,3.0时代的课堂强调差异化教学,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教学目标注重落实“核心素养”。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必须明确三个维度:一节有... “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从1.0和2.0时代过渡到3.0时代,3.0时代的课堂强调差异化教学,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教学目标注重落实“核心素养”。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必须明确三个维度:一节有效的课是针对学情的课,是问题引领的课,是交往学习的课。我从2016年到现在一直在学校层面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改革,更是在自己的历史课堂带头践行这种教学方式。我认为要搞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 核心素养 问题引领 学科素养 历史课堂 学校层面 交往学习 有效教学
下载PDF
对一个经典化学图像科学性的质疑及实验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亮 田棋宏 +1 位作者 唐明 朱方仕 《化学教学》 CAS 2008年第3期69-71,共3页
1问题提出 在某教辅读物[1]上有如下的叙述: 若向含有Mg^2+、Al^3+混合溶液中滴和入NaOH溶液。则沉淀量与n(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关键词 实验探究 科学性 图像 化学 NAOH溶液 MG^2+ AL^3+ 混合溶液
下载PDF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明亮 朱方仕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4期10-11,共2页
1现行实验存在的缺点 现行教材中所设计的铜和稀硝酸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并用NaOH吸收尾气,该实验存在如下的缺点:
关键词 稀硝酸 实验 反应 NAOH 并用
下载PDF
湖北贝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甘国菊 余启高 +9 位作者 杨永康 邱云华 甘国莲 林先明 郭杰 廖朝林 郭汉玖 廖璐靖 刘海华 赵仁军 《农技服务》 2009年第5期82-82,84,共2页
阐述了湖北贝母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病规律、病征以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湖北贝母 病害 虫害 防治
下载PDF
建构主义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青山 朱方仕 《化学教与学》 2012年第2期9-11,共3页
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法。以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实验2-4为例,旨在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的融入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之中,为中... 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法。以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实验2-4为例,旨在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的融入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之中,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探究式教学 Cu-Zn原电池
下载PDF
镁铝原电池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亮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8期114-114,共1页
[问题]以镁条、铝条为电极,以稀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人们普遍认为铝是负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将两块大小相近的镁条和铝条,用砂纸打磨去氧化膜后分别与双向灵敏电流表“一”、“+”极... [问题]以镁条、铝条为电极,以稀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人们普遍认为铝是负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将两块大小相近的镁条和铝条,用砂纸打磨去氧化膜后分别与双向灵敏电流表“一”、“+”极连接后.迅速将两极插入盛有1mol·L^-1NaOH溶液的烧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电池 铝条 镁条 NAOH溶液 电解质溶液 探究实验 兴趣小组 电流表
下载PDF
头顶一颗珠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甘国菊 杨前富 +6 位作者 甘国莲 甘国伟 廖朝林 郭汉玖 林先明 郭杰 杨永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200-200,共1页
阐述了头顶一颗珠栽培中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头顶一颗珠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头顶一颗珠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一道化学平衡创新题
9
作者 李明亮 田棋宏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1期80-80,共1页
[问题]:在一恒温恒容体积为IL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可逆反应:2NO2(g)←→N2O4(g),已知:NO2,N2O4的消耗速率与本身浓度存在下列关系:
关键词 化学平衡 创新 可逆反应 消耗速率 N2O4 NO2 体积
下载PDF
常见物质三角转换关系
10
作者 李明亮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9期80-80,共1页
[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常见物质转化时,发现部分物质存在如图1所示的三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关键词 物质转化 转换关系 三角 兴趣小组 转化关系 生成物 反应物 化学
下载PDF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美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0年第8期6-8,共3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课 学生 教育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 中学德育 公民 实践问题 根本目的
下载PDF
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明亮 朱方仕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9年第3期19-19,共1页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NO气体有可能由NO,与H20反应生成的。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稀硝酸 反应 绿色化学 NO气体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下载PDF
管窥孔子教学手段 被引量:1
13
作者 冉崇富 黄美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4年第1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教学个性 民族教育 教育科学 教育观念 教育实践 教学手段 当代世界 快速发展 变革 中国
下载PDF
浅论中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的认识规律
14
作者 黄美春 《教育学术月刊》 1996年第3期42-44,共3页
浅论中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的认识规律黄美春对于人类认识规律,列宁指出:“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①他的话概括了人类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结... 浅论中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的认识规律黄美春对于人类认识规律,列宁指出:“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①他的话概括了人类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生掌握政治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知识 中学生 马克思主义 认识规律 基本观点 认识过程 基本概念 知识的运用 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下载PDF
作文教学要重视观察习惯的培养
15
作者 谢廷尧 《高师函授学刊》 1994年第1期53-54,30,共3页
关键词 观察习惯 作文课 中学作文教学 观察日记 观察生活 中学生作文 感受生活 热爱生活 霍姆林斯基 体验生活
下载PDF
“陈题”的开发与价值
16
作者 杨德胜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1年第10期17-18,共2页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离不开从传统的陈题中,选出优秀的题目作例题.选题不但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时,不能就题论题,整天...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离不开从传统的陈题中,选出优秀的题目作例题.选题不但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时,不能就题论题,整天解题,陷入题海之中,应以一胜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此就要对原题的潜力和价值进行开发、挖掘和利用.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陈题的开发、挖掘和利用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解题方法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创造能力 原命题 解题思路 平分线 方法化 如原
下载PDF
从侧面看美国社会
17
作者 黄美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4年第3期26-26,共1页
克林顿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说,他的新政府的使命就是“振兴美国经济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克林顿面对的美国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劳动力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现有2.55亿人口,3/4为白种人,1/4为“少数民... 克林顿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说,他的新政府的使命就是“振兴美国经济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克林顿面对的美国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劳动力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现有2.55亿人口,3/4为白种人,1/4为“少数民族”,即非洲裔、亚洲裔移民。1850年时,美国人的平均年龄是18.9岁,1950年是30.2岁,现在是33.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裔 “少数民族” 债务负担 盒式录像机 社会问题 校园暴力事件 就业前景 露宿街头 未婚妇女 未婚同居
下载PDF
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余晓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4年第8期41-42,共2页
文本细读原属于语义学的范畴.在文学批评语境下.通俗来讲是对文本本身进行的一种语文学解读方法。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中文本细读概念的借用.随着语境的转移。其服务对象也转移到阅读教学上。近年来。文本细读在阅读... 文本细读原属于语义学的范畴.在文学批评语境下.通俗来讲是对文本本身进行的一种语文学解读方法。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中文本细读概念的借用.随着语境的转移。其服务对象也转移到阅读教学上。近年来。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味文字的滋味.感受语文魅力.提高教学效率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应用 细读法 中学 批评语境 解读方法 教学语境
下载PDF
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高考中的“宠儿”
19
作者 朱方仕 《中学理科(高考导航)》 2007年第1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中化学 高考 宠儿 微观世界 选拔考试 物理量 区分度
下载PDF
简易化学平衡教学模型的制作及原理
20
作者 李明亮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8年第5期31-31,共1页
1模型简图 该模型见图1:在一块木版上钉三颗钉子,左边两颗,右边一颗,取三根橡皮筋的一端分别绑在这三颗钉子上(图1中的虚线),另一端则连在一起(如图1中的A结点)。并且将该模型左侧定义为逆反应方向,右侧定义为正反应方向。
关键词 教学模型 化学平衡 原理 制作 反应方向 橡皮筋 定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