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寿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0,P=0.000)。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咳嗽、体温、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17.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8,P=0.315)。结论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症状,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氨溴索 莫西沙星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中药炮制过程中减毒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文彩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过程中减毒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只SPF级KM小鼠进行中药附子减毒的喂食研究,根据炮制过程中的不同减毒方法进行分组,分为盐制组、加热组、水制组,每组20只。盐制组洗净泥附子浸于食盐与盐卤的混合液体中,每...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过程中减毒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只SPF级KM小鼠进行中药附子减毒的喂食研究,根据炮制过程中的不同减毒方法进行分组,分为盐制组、加热组、水制组,每组20只。盐制组洗净泥附子浸于食盐与盐卤的混合液体中,每日取出晒凉,直至附子表层出现大量结晶、结霜盐粒,体质变硬为止;加热组武火炒热净砂,加入净附片炒至鼓起微变色,筛砂后摊开晾凉;水制组取盐附子以清水漂尽盐分,再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附子切薄片晾干。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减毒方法在中药附子炮制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3种不同减毒方法喂食后,个别小鼠在喂食30min内出现中毒症状,如呼吸急促、反应迟钝、活动量减少等,2~3h后毒性症状消失,虽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但均无死亡小鼠;盐制组与加热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为10.0%,水制组为15.0%,不同喂食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炮制减毒后,有剧毒的生附子变为低毒的制附子,且其内部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变化,有毒成分减少,药效成分增加。结论中药附子炮制过程中的减毒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减毒方法的应用效果略有不同,但均可减少附子的有毒成分,增加药效,对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附子 炮制过程 减毒方法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新江 付玉叶 《中外医疗》 2017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法方便选取山东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静脉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治疗的患者2 272例,依据应对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干预前(2014年...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法方便选取山东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静脉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治疗的患者2 272例,依据应对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干预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n=1 136)和干预后(2015年5月—2016年5月,n=1 136)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情况、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不同类型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结果干预前1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干预后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分别占总数的27.60%、24.10%、17.20%、17.20%、13.80%;一般、新一般、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严重不良反应患者(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降低盐酸左氧氟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类型 临床表现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寿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9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1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1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因子[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 B蛋白]、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斑块面积、超声显像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FAP、NSE以及S-100 B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GFAP(0.79±0.18)ng/L、NSE(7.72±1.71)μg/L、S-100 B蛋白(0.49±0.15)μg/L低于对照组的(1.41±0.32)ng/L、(9.72±1.99)μg/L、(0.65±0.1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长于本组治疗前,Fbg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PT、APTT长于对照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面积小于本组治疗前,CIMT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CIM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TIA效果理想,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凝血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阿司匹林肠溶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抑制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凤巧 《系统医学》 2021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采用低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对其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高尿酸症伴痛风患者82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高剂量组和... 目的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采用低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对其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高尿酸症伴痛风患者82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41例。采用低剂量非布司他对低剂量组进行治疗,采用高剂量非布司他对高剂量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80.5%与高剂量组7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05);低剂量组的肿瘤坏死因子(29.4±5.8)ng/L、白细胞介素(30.9±2.8)ng/L、内皮素-1(28.1±4.4)ng/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294.1±80.3)ng/mL与高剂量组(30.5±6.2)ng/L、(31.5±3.2)ng/L、(28.2±4.9)ng/L、(298.6±73.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0、0.904、0.097、0.265,P>0.05);低剂量组的不良反应率7.3%低于高剂量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结论针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采用低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其炎性因子水平,并且提高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且不良反应更少,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伴痛风 非布司他 低剂量 血管内皮损伤因子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文彩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5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冠心病患者288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144)和常规组(n=144)。常规组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实验组接...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冠心病患者288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144)和常规组(n=144)。常规组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自汗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自汗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9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P<0.05)。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活血化瘀中药 冠心病
下载PDF
奥卡西平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王寿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奥卡西平片治疗,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30、90、180 d患儿单月癫痫发作频率,治疗前后疾病相关评分[韦氏智力量表(FIQ)、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青少年癫痫患儿生活质量问卷(QOLIE-AD-48)]、血清生物学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10.488,P=0.001);治疗30、90、180 d后,患儿单月癫痫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6个月后,2组FIQ、MMSE、QOLIE-AD-48评分与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CAM-1、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奥卡西平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患儿各项疾病相关评分,改善血清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癫痫 奥卡西平 认知功能训练 临床效果
下载PDF
CD20抗体亲和力和免疫原性的改造及表达
8
作者 张倩倩 纪前前 +3 位作者 李晓旭 贾殿隆 李军 郭尚敬 《生物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构建较高亲和力较低免疫原性的CD20抗体。[方法]通过专利分析,进行高亲和力和人源化的设计改造,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分别克隆到pc DNA3.1/ZEO(+)、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通过RT-PCR检测mRNA的... [目的]构建较高亲和力较低免疫原性的CD20抗体。[方法]通过专利分析,进行高亲和力和人源化的设计改造,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分别克隆到pc DNA3.1/ZEO(+)、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通过RT-PCR检测mRNA的转录,夹心ELISA检测抗体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上清与CD20阳性细胞Raji的结合活性。[结果]得到了高亲和力的人源化CD20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基因片段,并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 DNA3.1/ZEO(+)-CD20L和pc DNA3.1(+)-CD20H,并可在CHO-K1细胞中表达,通过RT-PCR证明基因在CHO细胞中成功表达,ELISA法测得培养上清的含量在0.45~4.72μg/m L之间,流式检测表明上清中的抗体可与Raji细胞结合。[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筛选了17株单克隆抗体,15号的表达量最大,为4.72μg/m L,为下一步研究抗体的亲合力、免疫原性以及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分子 抗体 亲和力 免疫原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