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剑桥体验英式幽默
1
作者 浩瑛 《科学文化评论》 2021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回忆剑桥求学期间体验的两则幽默故事,说明英式幽默与美式幽默的不同在于其“冷”与“含蓄”,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幽默感也是一种文化融合。
关键词 剑桥 英式幽默 全球化
下载PDF
徐志摩和张幼仪在剑桥沙士顿的故居考证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汶捷 Bruce Milner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1,共4页
根据徐志摩的作品和与他人来往的书信,他在剑桥应该有三个住址:初期和张幼仪在沙士顿(Sawston)同居的普林斯居(Prince's Cottage;曾被翻译成王子居。但在这里Prince是姓氏,不作王子意。)、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吉布斯楼和维多利... 根据徐志摩的作品和与他人来往的书信,他在剑桥应该有三个住址:初期和张幼仪在沙士顿(Sawston)同居的普林斯居(Prince's Cottage;曾被翻译成王子居。但在这里Prince是姓氏,不作王子意。)、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吉布斯楼和维多利亚路55号(徐志摩在1922年2月3日给罗素的信中使用这个地址)④。在这三个住址中,国王学院吉布斯楼和维多利亚路55号的位置在历史上是明确的。但沙士顿普林斯居的现址,一直以来都无法被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桥大学 徐志摩 考证 故居 维多利亚 普林斯 王子 学院
原文传递
徐志摩和张幼仪在剑桥沙士顿的故居重考
3
作者 蔡汶捷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49,共4页
2013年笔者与Bruce Milner先生发表《徐志摩和张幼仪在剑桥沙士顿的故居考证》①一文,透过徐志摩和张幼仪所留下的史料和在英国的档案,考证徐张二人在剑桥沙士顿的故居。徐志摩在沙士顿写给英国语言学家奥格顿的信上,清楚注明当时的居... 2013年笔者与Bruce Milner先生发表《徐志摩和张幼仪在剑桥沙士顿的故居考证》①一文,透过徐志摩和张幼仪所留下的史料和在英国的档案,考证徐张二人在剑桥沙士顿的故居。徐志摩在沙士顿写给英国语言学家奥格顿的信上,清楚注明当时的居所为普林斯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普林斯 张幼仪 故居 剑桥
原文传递
图像与文本中的莎士比亚(英文)
4
作者 乔纳森.洛克.哈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52,共15页
继探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W. J. T.米切尔等对于图像的解读后,本文着重探究莎士比亚在文本、尤其是翔实生动的描绘中对于图像的应用。这一久为共识的特质,是莎士比亚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关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图像,学界已有不少研... 继探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W. J. T.米切尔等对于图像的解读后,本文着重探究莎士比亚在文本、尤其是翔实生动的描绘中对于图像的应用。这一久为共识的特质,是莎士比亚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关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图像,学界已有不少研究,亨利·诺曼·哈德逊、G·威尔逊·奈特、卡罗琳·司布真、沃尔夫冈·克莱门等学者都曾于早期发表重要的相关论著。本文有意跳出1977年后莎士比亚作品相关研究的范式,分析莎士比亚对于"图像"一词的运用,及其与艺术形象、反思、戏剧形式的关联。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曾论及图像与文本的问题,贺拉斯亦直言图像之于诗歌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图与文、画与诗之间的关系。菲利普·西德尼则认为,诗歌可借由图像授人以德。莎士比亚在其叙事诗、十四行诗、喜剧、历史剧及悲剧中,都曾用过"图像"一词,以在诗句中或舞台上构建一种更大的图像。这些图像具有更广泛的联系,至少是一种双重形象,在语言和视觉上得到相互强化。本文有别于以往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图像研究,探究"图像"一词作为语言符号与视觉表征的关系。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与戏剧中,"图像"一词与爱、欲、画、艺术、模仿、表象、现实、死亡、反思等均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文本 莎士比亚 话语 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