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苯甲酰苯甲酸铜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荧光及磁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唐斯萍 张少华 杨颖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65-2469,共5页
以2-苯甲酰苯甲酸(HL)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铜(Ⅱ)配合物{[Cu2(Phen)4(NO3)][Cu(Phen)2(L)]2(L)2(NO3)3}·2H2O(1)。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138 57(5)nm,b=1.193 49(7)nm,c=2.615 31(1... 以2-苯甲酰苯甲酸(HL)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铜(Ⅱ)配合物{[Cu2(Phen)4(NO3)][Cu(Phen)2(L)]2(L)2(NO3)3}·2H2O(1)。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138 57(5)nm,b=1.193 49(7)nm,c=2.615 31(13)nm,α=89.428 0(10)°,β=82.753(2)°,γ=74.537 0(10)°,V=3.3968(3)nm3,Dc=1.408 g·cm-3,Z=1,μ(Mo Kα)=0.700 mm-1,F(000)=1 480,最终偏离因子R1=0.057 1,wR2=0.133 4。在标题配合物分子中,有2个单核阳离子[Cu(Phen)2(L)]+和1个双核阳离子[Cu2(Phen)4(NO3)]3+,中心铜(Ⅱ)离子的配位数都是五。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电化学、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Cu(Ⅱ)/Cu(Ⅰ);当激发波长为488 nm时,配合物在494 nm附近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300~52 K,配合物具有抗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2-苯甲酰苯甲酸 晶体结构 电化学 荧光和磁性
下载PDF
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构筑的锰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化学、荧光及磁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志敏 杨颖群 易正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L)2(2,2’-bipy)2。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719 8(2) nm,b=1.039 80(14) nm,c=2.346 3(3) nm,β=95.732(3)&...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L)2(2,2’-bipy)2。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719 8(2) nm,b=1.039 80(14) nm,c=2.346 3(3) nm,β=95.732(3)°,V=4.174 8(9) nm3,Dc=1.346 g·cm-3,Z=4, μ(Mo Kα)=0.373 mm-1,F(000)=1 756,最终偏离因子R1=0.042 3,wR2=0.094 9。标题配合物的中心锰(Ⅱ)离子处于变形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测定了配合物的电化学、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Mn(Ⅲ)/Mn(Ⅱ);配合物在536~556 nm之间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300~2 K,配合物有反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Ⅱ)配合物 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 晶体结构 电化学 荧光和磁性
下载PDF
梯桥状有机锡氧杂环二聚体[(n-BuSn)_6(μ_3-O)_4(C_4H_3SCO_2)_8Cl_2]的合成及结构
3
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5 位作者 张复兴 王剑秋 彭雁 庾江喜 蒋伍玖 朱小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2-噻吩甲酸和正丁基锡酸反应后经三氯甲烷处理,获得一结构新颖的有机锡氧杂环二聚体化合物[(nBuSn)6(μ3-O)4(C4H3SCO2)8Cl2],经IR、1 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并用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了分子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 2-噻吩甲酸和正丁基锡酸反应后经三氯甲烷处理,获得一结构新颖的有机锡氧杂环二聚体化合物[(nBuSn)6(μ3-O)4(C4H3SCO2)8Cl2],经IR、1 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并用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了分子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484(3)nm,b=1.3656(3)nm,c=1.5224(3)nm,α=67.94(3)°,β=65.99(3)°,γ=66.72(3)°,V=2.1053(7)nm3,Z=2,Dc=1.929g/cm3,μ(MoKa)=2.270mm-1,F(000)=1200,R1=0.0415and wR2=0.1160.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通过μ3-O与3个Sn原子配位和羧基氧桥联2个Sn原子,形成Sn-O键构筑的中心对称梯桥状[Sn4(μ3-O)4]结构和8个由羧基组装的锡氧六元杂环(-CO2Sn2O)支撑其梯桥的有机锡氧簇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氧杂环化合物 桥状结构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