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肖文交 周烑秀 +1 位作者 杨振宇 赵西西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郯庐断裂带的成生演化与含超高压变质带 ( UHP)的大别及苏鲁造山带存在较密切的时空关系。郯庐断裂带所在的构造位置应是晚二叠世华北与扬子地块碰撞时的根带。UHP岩石的折返过程可能发生于华北、扬子地块的大角度旋转、拼合过程中。在... 郯庐断裂带的成生演化与含超高压变质带 ( UHP)的大别及苏鲁造山带存在较密切的时空关系。郯庐断裂带所在的构造位置应是晚二叠世华北与扬子地块碰撞时的根带。UHP岩石的折返过程可能发生于华北、扬子地块的大角度旋转、拼合过程中。在华北与扬子地块的造山后期或者造山期后的构造变形中所记录的构造形迹经晚中生代以来的中国东部构造变形叠加而逐渐呈现复杂的构造组合 ,所谓“郯庐断裂带”的走滑平移即是其中的一种运动方式。华北与扬子地块碰撞造山作用与陆内变形最终造就了大别—郯庐—苏鲁复合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郯庐-苏鲁复合造山带 旋转拼合 郯庐断裂带 碰撞造山作用
下载PDF
应用地震层析成象技术研究深部速度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广伟 WallaceTC +1 位作者 赵大鹏 吴如山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9年第1期1-8,共8页
罗马尼亚Vrancea地震区是大陆上发生与板块碰撞和削减有关的中深源地震活动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应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研究该地区深部速度结构的成果。在研究中使用了地方和区域地震台所记录的433个浅源和中深源地震的到时... 罗马尼亚Vrancea地震区是大陆上发生与板块碰撞和削减有关的中深源地震活动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应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研究该地区深部速度结构的成果。在研究中使用了地方和区域地震台所记录的433个浅源和中深源地震的到时资料来反演求解深至200km的三维速度结构。在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中利用了有效的三维射线跟踪技术,在反演中采用了LSQR算法。高分辨率的地震层析图象揭示了速度结构的广泛不均匀性。结果表明,地震层析成象技术是研究大陆地球动力学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 深源地震
下载PDF
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成因机理研究:来自国际综合大洋钻探344航次的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祥 鄢全树 +1 位作者 赵西西 全体船上科学家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8-736,共9页
旨在探究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成因机理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IODP)344航次于2012年10月23日至12月11日在中美洲地震频发的哥斯达黎加西部海域实施钻探。介绍了钻探区域的大地构造特征、该航次的主要科学目标、执行情况、所取得的初... 旨在探究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成因机理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IODP)344航次于2012年10月23日至12月11日在中美洲地震频发的哥斯达黎加西部海域实施钻探。介绍了钻探区域的大地构造特征、该航次的主要科学目标、执行情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以及对航次后研究工作的展望等。航次后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集中在2014年南京召开的航次后学术研讨会上汇报、交流、集成、总结,从而提升对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起源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DP 344航次 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界 哥斯达黎加 地震起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