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义之争: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凯.尼尔森 林进平 +1 位作者 郭丽丽 梁灼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共10页
在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论争上,存在着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分歧,前者以伍德为典型,后者以柯亨为代表。前者的合理之处在于揭示正义、道德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而不足之处在于过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利益理论并以之拒斥正义、道... 在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论争上,存在着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分歧,前者以伍德为典型,后者以柯亨为代表。前者的合理之处在于揭示正义、道德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而不足之处在于过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利益理论并以之拒斥正义、道德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而后者则在于挖掘了正义、道德的某种非意识形态性和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却执迷于自然权利。因此,双方应该在较量中相互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 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主义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伯特.韦尔 李海星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2,共6页
放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术生态,面对思想的多元与形势的多变,很有必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问题域。立足这些问题范域,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于这种影响所形... 放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术生态,面对思想的多元与形势的多变,很有必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问题域。立足这些问题范域,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于这种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设想。为实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梦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正在围绕自己所坚守的思想内核而拓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