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枸杞子的抗结直肠癌活性
1
作者 樊娇秀 胡敏 曾俊 《医学诊断》 2023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枸杞子提取物的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枸杞子的活性成分以及对应的靶点;通过TTD数据库、Gene Card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结直肠癌...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枸杞子提取物的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枸杞子的活性成分以及对应的靶点;通过TTD数据库、Gene Card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结直肠癌的治疗靶点;采用Venny2.1在线工具获取枸杞子与结直肠癌的共同靶点,并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分析;借助Metascape网站实现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溶剂法提取,并采用真空冷冻法进行浓缩干燥;利用MTT实验检测枸杞子的抗癌活性。结果:获取枸杞子活性成分35个;潜在的抗癌靶点121个,其中基于PPI分析度值,最有潜力的5个靶点分别是TP53、HSP90AA1、AKT1、MAPK1、RELA;KEGG富集显示枸杞子活性成分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MTT实验表明黑枸杞和红枸杞粗提物均具有抗结直肠癌的活性。结论:初步筛选并明确了枸杞子的活性成分及其抗癌活性,为枸杞子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AKT信号通路 黑枸杞 MTT实验 结直肠癌 PI3K TP53 抗癌活性
下载PDF
鲇楚克拉虫的地理新记录及不同地理株系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袁采莉 唐发辉 +5 位作者 杨雨婷 彭建军 谭禄奇 张雕雕 杨承忠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5-672,共8页
为探索地理隔离对鲇楚克拉虫(Zschokkella parasiluri Fujita,1927)株系分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对鲇楚克拉虫进行了广泛采样并获得了鲇楚克拉虫重庆沙坪坝株系(S3)、重庆渝北株系(S4)、重庆秀山株系(S5)、贵州铜仁株系(S6)及河南信阳株系(... 为探索地理隔离对鲇楚克拉虫(Zschokkella parasiluri Fujita,1927)株系分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对鲇楚克拉虫进行了广泛采样并获得了鲇楚克拉虫重庆沙坪坝株系(S3)、重庆渝北株系(S4)、重庆秀山株系(S5)、贵州铜仁株系(S6)及河南信阳株系(S7)等5个地理株系,其中重庆秀山、贵州铜仁和河南信阳为鲇楚克拉虫的地理新记录。基于形态与18S rDNA分子数据对鲇楚克拉虫不同地理株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获得的鲇楚克拉虫5个地理株系的形态与原始报道及已发表的其他株系一致,主成分及显著性差异分析进一步显示,5地理株系间(S3—S7)形态量度无显著差异。联合已有分子信息的湖北株系(S1)和重庆渝北株系(S2)进行遗传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7株系间(S1—S7)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8.7%—100%,遗传距离为0—0.006。这表明,鲇楚克拉虫不同地理株系间已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鲇楚克拉虫各株系间并未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地理隔离可能并非鲇楚克拉虫株系分化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隔离 种群分化 形态学 18S rDNA 鲇楚克拉虫
下载PDF
鲇病原粘孢子虫米氏碘泡虫不同株系的比较
3
作者 向乾 谭禄奇 +3 位作者 彭建军 石小威 杨承忠 赵元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5,共8页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1(鲇鳃腔膜寄生)、重庆株系2(鲇肠寄生)和江西株系(鲇肠寄生)间相似度为98.6%~99.9%,遗传距离为0.000~0.01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2先与江西株系聚支,其形成的进化支再与重庆株系1形成姐妹群关系。研究表明,米氏碘泡虫并没有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而是依据寄生部位形成肠寄生支系和鳃腔膜寄生支系。宿主种类相同的条件下,较之于地理隔离,寄生部位差异对于米氏碘泡虫种群分化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碘泡虫 18S rDNA 株系比较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量化性状的两性差异及其与静水沉降的相关性
4
作者 蒋玉椒 付文博 +2 位作者 刘媚 秦纯 唐发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采用形态量化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重要性状的形态和体质量生物学指征及静水沉降速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蚌的肥满度大于雄蚌,壳重指数则小于雄蚌;雌蚌的壳宽指数、长高比、宽高比均大于... 采用形态量化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重要性状的形态和体质量生物学指征及静水沉降速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蚌的肥满度大于雄蚌,壳重指数则小于雄蚌;雌蚌的壳宽指数、长高比、宽高比均大于雄蚌,表明成熟的雌蚌体积大于雄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壳宽和壳高是决定雌、雄蚌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后端长对于雌蚌的体质量也具一定的决定作用.基于静水沉降速度与各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静水沉降速度仅与壳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贝壳纵长”作为控制变量时,静水沉降速度与体质量、软体重显著相关,当“前后比”或“宽高比”作为控制变量时,静水沉降速度均与软体重显著相关.因此,壳宽和壳高均为背角无齿蚌的主要选育指标,后端长可作为雌蚌的次要选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体质量 量化性状 两性差异 静水沉降
下载PDF
“鲻麻风病”病原鳞上碘泡虫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5
作者 杨承忠 杨雨婷 +6 位作者 李海涛 陈围 陆子茜 彭建军 崔小娟 马雪梅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100-2108,共9页
为探究微卫星在黏孢子虫全基因组中的作用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在对“鲻麻风病”病原鳞上碘泡虫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微卫星分布特征和规律。通过对基因组完整型微卫星的筛选,共得到2195... 为探究微卫星在黏孢子虫全基因组中的作用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在对“鲻麻风病”病原鳞上碘泡虫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微卫星分布特征和规律。通过对基因组完整型微卫星的筛选,共得到21957个完整型微卫星,总长311751 bp,在全基因组中占0.3%。在6种微卫星重复类型中,单碱基重复类型的微卫星数量最多,占42.5%,其次是二碱基(26.0%)、三碱基(17.9%)、四碱基(12.5%)、五碱基(0.8%)和六碱基(0.4%)。得到位于外显子区的微卫星93个,分别定位于39个基因。GO注释结果显示,基因中涉及到生物过程的基因数量最多,其中最显著的条目是胞内细胞器组分。KEGG富集结果显示,基因共涉及到80条通路,其中集合管酸分泌物通路最为显著。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鳞上碘泡虫含有微卫星的外显子可能与体内生物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研究获得了黏孢子虫微卫星分布特征及规律方面的基础数据,将为黏孢子虫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遗传分析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 微卫星 分布特征 鳞上碘泡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