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亚临界水提取荜茇总黄酮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子蔚 胡辉 +4 位作者 袁咏红 陈秀云 黄茜茜 龙林 孙代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32-42,共11页
采用超声波协同亚临界水技术进行荜茇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条件研究,并对其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亚临界水提取荜茇整株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0 min,料液... 采用超声波协同亚临界水技术进行荜茇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条件研究,并对其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亚临界水提取荜茇整株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30(g/mL),亚临界水提取温度125℃,亚临界水提取时间为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荜茇整株总黄酮最高提取量为(30±0.05)mg/g。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果穗>叶>根>茎,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荜茇果穗37.96、304.33μg/mL,荜茇叶44.55、384.36μg/mL,荜茇根47.68、461.54μg/mL,荜茇茎130.60、487.80μg/mL。采用超声波协同亚临界水提取荜茇整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合理,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总黄酮 超声波 亚临界水 不同部位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藿香紫苏饮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2
作者 徐懿乔 宋娟娟 +8 位作者 周彬 冯洁 李伟 王晨 王忠稳 曹菁 郝江伟 黄盼 傅雅丽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研究藿香紫苏饮对由酒石酸长春瑞滨所诱导的免疫力低下斑马鱼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给斑马鱼静脉注射0.2 mg/mL酒石酸长春瑞滨诱导建立免疫力低下模型,将斑马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藿香紫苏饮低剂量组(500μg/mL)、... 研究藿香紫苏饮对由酒石酸长春瑞滨所诱导的免疫力低下斑马鱼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给斑马鱼静脉注射0.2 mg/mL酒石酸长春瑞滨诱导建立免疫力低下模型,将斑马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藿香紫苏饮低剂量组(500μg/mL)、藿香紫苏饮中剂量组(1 000μg/mL)、藿香紫苏饮高剂量组(2 000μg/mL),每组30尾。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组斑马鱼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细胞减少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藿香紫苏饮高剂量组(2 000μg/mL)斑马鱼体内剩余荧光微球数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藿香紫苏饮低、中、高剂量组斑马鱼T细胞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藿香紫苏饮具有促进斑马鱼巨噬细胞吞噬、改善T细胞减少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紫苏饮 斑马鱼 巨噬细胞 T细胞 吞噬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和感官评价对人参提取物中主要苦味物质分析研究
3
作者 陈阳 潘凯进 +3 位作者 廖子蔚 彭婷 王喆 徐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220-227,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以及感官评价对人参提取物中的主要苦味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通过滋味稀释分析法对人参提取物中的主要苦味物质进行贡献度排序。结果表明,人参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以及感官评价对人参提取物中的主要苦味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通过滋味稀释分析法对人参提取物中的主要苦味物质进行贡献度排序。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20(S)-人参皂苷Rg2和人参皂苷Rb3是人参提取物样品中的苦味物质,其中人参皂苷Rb1和20(S)-人参皂苷Rg2滋味稀释因子最高,是其主要的苦味物质,且与20(S)-人参皂苷Rg2相比,人参皂苷Rb1具有更小的苦味识别阈值,是人参提取物中最关键的苦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苦味物质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滋味稀释分析
下载PDF
单药提取不同加热方式及在配制酒中的应用
4
作者 陶娟娟 高伟 +3 位作者 余文华 郑元涛 石炳光 田显军 《酿酒科技》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本研究对比单药不同加热方式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以单药肉苁蓉和山药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升温时间和产品风味为评价指标,对比提取罐夹套加热和内循环加热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药肉苁蓉采用内循环加热提取时提取液中有效... 本研究对比单药不同加热方式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以单药肉苁蓉和山药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升温时间和产品风味为评价指标,对比提取罐夹套加热和内循环加热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药肉苁蓉采用内循环加热提取时提取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为55%±5%,单药肉苁蓉采用夹套加热提取时提取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为45%±5%,单药山药采用内循环加热提取时提取液中尿囊素转移率为85%±5%,单药山药采用夹套加热提取时提取液中尿囊素转移率为70%±5%。采用提取罐内循环加热提取方式产品风味、升温时间和转移率均优于夹套加热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加热 夹套加热 有效成分 转移率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加味玉屏风颗粒质量研究
5
作者 翟红伟 叶磊 +2 位作者 林露 胡辉 龙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加味玉屏风颗粒中多种成分的含量,并联合化学计量学对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12批加味玉屏风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橙皮苷、4,5-O...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加味玉屏风颗粒中多种成分的含量,并联合化学计量学对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12批加味玉屏风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橙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6种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12批样品进行质量差异分析。结果:6种成分在各成分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且准确性高。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间无显著的差异。化学计量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样品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显示12批样品综合得分以YP03批较高。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方法可用于加味玉屏风颗粒质量的综合评价,为加味玉屏风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颗粒 一测多评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复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生地黄炒炭工艺优选
6
作者 谈小飞 石炎林 +6 位作者 杨启永 柯志华 黄涅 陈鹏 黄海华 汪文杰 瞿彩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目的:筛选生地黄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生地黄炭质量控制提供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以生地黄炭饮片6个有效成分(梓醇、地黄苷D、焦地黄苯乙醇苷A1、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的质量分数、吸附力、得率和外观性状评分共9... 目的:筛选生地黄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生地黄炭质量控制提供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以生地黄炭饮片6个有效成分(梓醇、地黄苷D、焦地黄苯乙醇苷A1、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的质量分数、吸附力、得率和外观性状评分共9个评价指标,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考察,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复合熵权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以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及复合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生地黄炭最佳炮制工艺。结果:优选的生地黄炭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温度200℃,炒制20 min,转速25 Hz。结论:AHP-CRITIC复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正交试验进行生地黄炭炮制工艺优化,各指标权重系数客观且真实,优选的炒炭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可以为生地黄炭炮制工艺标准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炭 吸附力 正交试验设计 AHP-CRITIC复合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大蒜活性成分提取优化及对直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丹 陈志元 +3 位作者 陈阳 王玉 孙代华 江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1-257,共7页
为优化大蒜活性成分大蒜素和大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直肠功能影响进行初步探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正交组合设计,确定溶剂、料液比、温度和时间对提取大蒜活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小鼠直肠切片观察大蒜活性成分对小鼠直肠组织形态结... 为优化大蒜活性成分大蒜素和大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直肠功能影响进行初步探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正交组合设计,确定溶剂、料液比、温度和时间对提取大蒜活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小鼠直肠切片观察大蒜活性成分对小鼠直肠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g∶m L)、80%乙醇85℃下提取2次,2.0 h/次,大蒜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g∶mL)、60%乙醇65℃下提取2次,1.0 h/次,该条件下提取的大蒜素和大蒜多糖含量理论最大值分别为50.36和479.47 mg/g,与实际值50.23和480.90 mg/g基本一致;药物组有明显的直肠功能改善。大蒜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可靠,大蒜素和大蒜多糖可使直肠损伤小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得以显著性提高,改善小鼠的消化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提取 大蒜素 多糖 直肠功能
下载PDF
白英药材饮片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万丽娟 黄茜茜 +3 位作者 林露 胡辉 龙林 瞿彩丽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4期73-77,共5页
目的建立白英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方法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浸出物测定法项下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样品的浸出物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以绿原酸峰为参照峰绘制15批样品的UPLC... 目的建立白英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方法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浸出物测定法项下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样品的浸出物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以绿原酸峰为参照峰绘制15批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5批样品的浸出物含量为7.51%~13.37%,平均9.63%。绿原酸质量浓度在1.6114~48.3421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1%,RSD为2.03%(n=9)。15批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有10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结论初步拟订白英药材饮片的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8%,绿原酸含量不得低于0.040%,指纹图谱相似度不得低于0.9。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白英药材饮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英 药材饮片 质量标准 绿原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三相分配法提取青稞β-葡聚糖工艺优化及其分子量分布研究
9
作者 陈阳 王鹏 +4 位作者 潘凯进 王喆 徐剑 周俊强 廖子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20-228,共9页
采用超声波结合酶法预处理辅助三相分配法(UCWEPATPP)同时提取青稞中的青稞β-葡聚糖、青稞蛋白和青稞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青稞β-葡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UCWEPATPP的提取工艺条件。再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青... 采用超声波结合酶法预处理辅助三相分配法(UCWEPATPP)同时提取青稞中的青稞β-葡聚糖、青稞蛋白和青稞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青稞β-葡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UCWEPATPP的提取工艺条件。再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青稞提取过程中表面结构的变化,初步分析UCWEPATPP的提取机制。最后,使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仪对得到的青稞β-葡聚糖分子量范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的UCWEPATPP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0%、超声时间9 min、超声功率140 W、硫酸铵添加量0.5 g/mL、三相提取温度35℃、三相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14 g/mL、叔丁醇与水相体积比1.3:1,酶解时间2.0 h。在此最优条件下,青稞β-葡聚糖提取率为66.96%±0.05%,青稞油提取率为81.42%±0.15%,青稞蛋白提取率为50.31%±0.2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UCWEPATPP使青稞表面组织结构变得通透、多孔。UCWEPATPP不仅能够同时提取青稞β-葡聚糖、青稞蛋白和青稞油,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青稞资源的利用率。该提取工艺的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度较高,可用于预测青稞β-葡聚糖的提取,且得到的青稞β-葡聚糖分子量范围分布较为集中(1.7×10^(5)~3.0×10^(5)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超声波结合酶法 三相分配法 同时提取 分子量范围
下载PDF
砂仁渗漉汁脱色工艺优化及对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陈阳 向诗银 +4 位作者 李韦琴 王喆 刘胜华 徐剑 廖子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0-186,共7页
为了降低砂仁渗漉汁的色度,采用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砂仁渗漉汁进行脱色,并初步探索砂仁渗漉汁的药理作用。以脱色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砂仁渗漉汁的脱色工艺条件,并建立脾虚泄泻大鼠模型,观察并测定试验前后... 为了降低砂仁渗漉汁的色度,采用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砂仁渗漉汁进行脱色,并初步探索砂仁渗漉汁的药理作用。以脱色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砂仁渗漉汁的脱色工艺条件,并建立脾虚泄泻大鼠模型,观察并测定试验前后各组别大鼠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结肠病例切片情况。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砂仁渗漉汁与树脂质量比2∶1,脱色pH 6.9,脱色时间6 h,脱色温度51℃。在此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下,砂仁渗漉汁脱色率为(68.96±1.05)%,乙酸龙脑酯保留率为(79.76±0.95)%,以基酒作为溶剂制备的砂仁渗漉汁能有效降低基酒对脾虚大鼠的胃肠道损伤,保护肠道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渗漉汁 脱色工艺 响应面法 肠道屏障
下载PDF
PMP柱前衍生化反应结合多元化学计量法和一测多评法的羊栖菜质量研究
11
作者 瞿彩丽 谈小飞 +4 位作者 黄茜茜 胡辉 龙林 成焕波 龚玲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9-1446,共8页
目的:建立区分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筛选关键差异标志化合物,为提升羊栖菜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糖类化合物的PMP柱前衍生化反应原理,利用HPLC测定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系统... 目的:建立区分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筛选关键差异标志化合物,为提升羊栖菜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糖类化合物的PMP柱前衍生化反应原理,利用HPLC测定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差异标志成分;以岩藻糖为参照物,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的主要单糖含量。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能有效区分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以岩藻糖、D-半乳糖、D-葡萄糖以及2个未知化合物(5、10号峰)为差异标志化合物。但配方颗粒中仅D-甘露糖和岩藻糖含量与饮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羊栖菜饮片、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和4个单糖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羊栖菜饮片和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PMP柱前衍生化反应 指纹图谱 多元化学计量法 一测多评法
下载PDF
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对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
12
作者 廖子蔚 陈阳 +4 位作者 陈秀云 黄茜茜 龙林 孙代华 胡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9-217,共9页
为了探究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PSPCC)的生理活性,提高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钙螯合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实验评价了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对成骨细胞的活性... 为了探究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PSPCC)的生理活性,提高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钙螯合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实验评价了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对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聚磷酸钠与大豆多肽的质量比1:2,磷酸化反应温度52℃,磷酸化反应pH7.0,磷酸化反应时间9.7 h,磷酸化大豆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2:1,螯合反应pH8.0,螯合反应温度50℃,螯合反应时间1.5 h,钙螯合量最大为107.25±0.10 mg/g;MTT法结果显示,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组(D组)成骨细胞相对增殖率是大豆多肽组(A组)的1.6倍(第3 d);ALP染色实验表明,D组染色阳性率是空白组的33.6倍。采用ALP试剂盒对各样品第7 d的ALP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组ALP活力是空白组的6.2倍。通过茜素红染色实验发现,D组钙结节数量是空白组的94倍。本研究使用响应面法对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优化合理,并初步证明了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对成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分化作用(P<0.05),且作用效果高于其它样品,为后续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肽 磷酸化 螯合钙 成骨细胞 功能活性
下载PDF
酸枣仁复合制剂的制备及其改善睡眠效果研究
13
作者 王晨 曹菁 +2 位作者 宋娟娟 郝江伟 黄盼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3期70-75,共6页
研究酸枣仁、天麻、灵芝、五味子及γ-氨基丁酸复合制剂的最佳制备处方并明确其改善睡眠的作用。本研究以片剂外观、脆碎度、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酸枣仁复合制剂的最佳制备处方。将酸枣仁复合制剂按照低、中、高(0.... 研究酸枣仁、天麻、灵芝、五味子及γ-氨基丁酸复合制剂的最佳制备处方并明确其改善睡眠的作用。本研究以片剂外观、脆碎度、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酸枣仁复合制剂的最佳制备处方。将酸枣仁复合制剂按照低、中、高(0.5 g·kg^(-1)bw、1.0 g·kg^(-1)bw、1.5 g·kg^(-1)bw)3个剂量每天给予小鼠灌胃,阴性对照组为蒸馏水,连续给药4周后,通过小鼠行为学评价其对睡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枣仁复合制剂最佳制备处方为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质量比为10∶6∶7∶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重和直接睡眠实验无影响,同时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的小鼠睡眠率影响不明显;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干预后低、中、高剂量小鼠睡眠潜伏期均能极显著缩短(P<0.001)。酸枣仁复合制剂片剂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且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为睡眠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复合制剂 Γ-氨基丁酸 制备处方 功效评价 改善睡眠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银杏叶萜类内酯的使用寿命及强化再生的研究
14
作者 陶娟娟 胡佑彪 +3 位作者 王玉 郑元涛 石炳光 陈志元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期17-19,共3页
研究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银杏叶萜类内酯的使用寿命和强化再生工艺。以银杏叶萜类内酯的比吸附量作为指标,考查D101型大孔树脂在连续处理洗脱次数和使用不同再生工艺处理后的情况变化趋势。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在生产54次后,树脂洗... 研究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银杏叶萜类内酯的使用寿命和强化再生工艺。以银杏叶萜类内酯的比吸附量作为指标,考查D101型大孔树脂在连续处理洗脱次数和使用不同再生工艺处理后的情况变化趋势。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在生产54次后,树脂洗脱比吸附量降低25%,将其进行强化再生工艺处理后,树脂吸附洗脱能力回到初始状态。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银杏叶萜类内酯达到生产54批次以上时,需要使用强化再生工艺处理使树脂性能恢复,再进行下批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01型大孔树脂 银杏叶 萜类内酯 强化再生
下载PDF
经典名方保元汤UPLC特征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常阿倩 程睿旸 +8 位作者 肖水明 刘鹏 成焕波 胡辉 王洪侠 初旸 朱广伟 徐江 张兰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43-2651,共9页
目的建立保元汤标准汤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特征图谱,并建立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b1和甘草酸2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为该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QUITY BEH Shied C18... 目的建立保元汤标准汤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特征图谱,并建立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b1和甘草酸2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为该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QUITY BEH Shied C18 column(2.1×100 mm,1.7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A)-0.05%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4 mL min^(-1),检测波长203 nm、237 nm。建立15批保元汤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进行相似度分析,归属共有峰。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等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评价。利用UPLC特征图谱方法测定2种成分含量。结果建立了15批保元汤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5,并确认了21个共有峰,指认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甘草酸6个峰。15批保元汤聚为4类,载荷散点图显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人参皂苷Rg1等7个成分含量对保元汤质量有较大影响。含量测定显示,在一定范围内人参皂苷Rb1、甘草酸线性关系良好(r≥0.997)。标准汤剂中含量测定结果分别在12.62-30.33μg·mL^(-1)、63.80-106.67μg·mL^(-1),转移率分别在51.04%-70.06%、54.89%-74.38%;对应实物中含量测定结果分别在0.98-2.27 mg·g^(-1)、4.42-8.74 mg·g^(-1),转移率分别在78.14%-101.19%、89.99%-99.88%。结论建立的保元汤UPLC特征图谱及双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为该方剂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元汤 经典名方 标准汤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保元汤古代文献分析与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成焕波 胡辉 +4 位作者 李清安 黄海华 孙代华 徐江 常阿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42-1850,共9页
保元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载的经典名方之一,已具有500多年应用历史,现代广泛用于治疗元气不足、虚损劳怯等。通过分析明、清两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结合现代研究,分析、总结了保元汤来源、组成、药效等,综述保元汤的... 保元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载的经典名方之一,已具有500多年应用历史,现代广泛用于治疗元气不足、虚损劳怯等。通过分析明、清两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结合现代研究,分析、总结了保元汤来源、组成、药效等,综述保元汤的古代和现代文献研究概况,为建立保元汤物质基准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通过研究发现,保元汤早期用以治疗小儿痘疹类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历代医家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赋予了保元汤新的内涵,使其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得到扩充。现代医家将保元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用于冠心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白细胞减少等多种疾病,充分说明保元汤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保元汤 古代文献分析 历史沿革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用于小分子生产的人工合成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娄行行 芦红云 +4 位作者 魏天予 陈志元 李昌瑜 马闯 陈启和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0年第6期724-731,共8页
随着合成微生物学迅猛发展,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已从单一微生物扩展到多个微生物构成的共生体系。在共生体系中,各个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保持着偏利共生、竞争、互利等的关系。目前,通过对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基础理论、应用案例等深入探讨... 随着合成微生物学迅猛发展,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已从单一微生物扩展到多个微生物构成的共生体系。在共生体系中,各个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保持着偏利共生、竞争、互利等的关系。目前,通过对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基础理论、应用案例等深入探讨后发现,与培养单一菌株相比,利用合成微生物菌群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具有产率高、成本低及原料要求低等优点。但合成微生物菌群的基础构成原理、群落中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与信息的交换原理及应用基础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阐明。本文中,笔者综述微生物菌群在产品可及性方面取得的进展、群落中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群体生产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微生物群体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群 劳动分工 生物合成 活性小分子 代谢依赖 合成微生物学
下载PDF
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名洁 孙代华 +3 位作者 王泽霞 胡辉 成焕波 陈志元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比较桑不同药用部位(桑叶、桑枝、桑白皮)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评... 目的:比较桑不同药用部位(桑叶、桑枝、桑白皮)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评价指标,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采用体外抑制模型评价桑不同部位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DNJ质量分数为桑白皮生物碱(30.1%)>桑枝生物碱(25.8%)>桑叶生物碱(21.4%)。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强度为桑枝生物碱>桑叶生物碱>桑白皮生物碱>阿卡波糖。结论:在桑枝、桑叶、桑白皮总生物碱中,以桑枝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为桑资源开发辅助降血糖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部位 生物碱 1-脱氧野尻霉素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季节桑叶中DNJ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名洁 王玉 +3 位作者 陈搏 孙代华 王泽霞 陈志元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地域及季节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了解不同地域桑叶DNJ含量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最佳的桑叶采摘区域和采摘期。采用固相萃取对桑叶药材提取液中的DNJ净化、富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色谱...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地域及季节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了解不同地域桑叶DNJ含量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最佳的桑叶采摘区域和采摘期。采用固相萃取对桑叶药材提取液中的DNJ净化、富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色谱柱为Shodex Asahipak NH50(4.6 m×250 mm,5μ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0℃,流动相为乙腈-6.5mmol/L乙酸铵水溶液(82∶18,V/V)等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DNJ在84.39-421.9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27%。桑叶中DNJ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桑叶中DNJ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超声波结合酶法提取艾叶总生物碱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阳 廖子蔚 +3 位作者 陶娟娟 江丹 孙代华 陈志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7-205,共9页
以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料液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和超声温度的最佳范围条件,使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对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量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再利用Box... 以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料液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和超声温度的最佳范围条件,使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对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量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最后,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测定艾叶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与最小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影响艾叶总生物碱提取量的显著因素为超声时间、复合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复合酶添加量1.60%,酶解时间1.5 h,料液比1:25 g/mL,酶解pH6.0,超声功率160 W,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60℃,总生物碱的提取量最高为0.720±0.05 mg/g。艾叶总生物碱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1.6 mg/mL。该提取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度较高,可用于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且得到的艾叶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Plackett-Burman法 响应面分析法 抑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