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彩霞 王增帅 乌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27-128,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临床教学采用的是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达到由书本知识转...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临床教学采用的是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达到由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神经病学 培养医学生 临床医师 思维方法 临床教学 临床技能
下载PDF
浅谈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内的整合
2
作者 段莉凤 张晖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1期3631-3632,共2页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成熟的神经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尽管终生体内均有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但是它们在损伤后形成新的功能性神经细胞的能力有限,这就制约了在慢性/急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内源性机制进行自...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成熟的神经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尽管终生体内均有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但是它们在损伤后形成新的功能性神经细胞的能力有限,这就制约了在慢性/急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内源性机制进行自我修复和对抗细胞退化和死亡的能力。因此,通过移植外源性神经干细胞替代损伤/坏死的神经细胞.促进细胞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干细胞 外源性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冯彩霞 王增帅 +1 位作者 刘雪齐 温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影响因素及其与CSVD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CSVD患者163例,依据OAB评分量表评估分为OAB组37例和非OAB组126例。...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影响因素及其与CSVD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CSVD患者163例,依据OAB评分量表评估分为OAB组37例和非OAB组126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Fazekas量表评分、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结果 与非OAB组比较,OAB组年龄、尿频、夜尿、尿急、急迫性尿失禁比例、Fazekas量表评分、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WMH)评分、脑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评分、CSVD总负荷评分显著增高,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PWMH评分、DWMH评分是OA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CSVD患者OAB评分量表评分与Fazekas量表评分、PWMH评分、DWMH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01;r=0.462,P=0.004;r=0.398,P=0.015);CSVD患者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与Fazekas量表评分、PWMH评分呈正相关(r=0.352,P=0.033;r=0.346,P=0.036)。结论 PWMH、DWMH是CSVD患者OAB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膀胱 过度活动性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脑室旁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帕金森病管理模式效果研究
4
作者 冯彩霞 王增帅 +2 位作者 穆海林 杨涵轩 塔米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80-4285,共6页
背景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增加了医保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PD患者的社区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目的探讨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的效果,以期提高社区医生的PD综合管理能力,提高PD患... 背景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增加了医保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PD患者的社区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目的探讨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的效果,以期提高社区医生的PD综合管理能力,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10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主动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主动管理组患者接受以PD为亚专业的社区医生的主动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用药调整、运动康复、饮食营养、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功能障碍管理等。分别于患者回归社区的1周内(管理前)和6个月时(管理后)对患者开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单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四部分(UPDRS-Ⅳ)、Hoehn-Yahr(H-Y)分期、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39)。结果管理6个月时,主动管理组患者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高于管理前,UPDRS-Ⅲ评分、UPDRS-Ⅳ的其他并发症维度得分、PDQ-39得分低于管理前(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动管理组患者管理前后的PDQ-39得分差值与其精神健康、屈辱感、认知、社会支持、交流、身体不适维度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s值为0.651~0.893,P<0.05),与UPDRD-Ⅳ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s=0.338,P<0.05),而与UPDRS-Ⅲ得分差值不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主动管理组患者PDQ-39降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患者的11.769倍(95%CI=4.340~31.918,P<0.001)。结论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为PD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社区管理模式 生活质量 全-专结合 运动障碍专科医生 社区医生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抗阻运动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躯体化症状的影响
5
作者 王增帅 冯彩霞 +1 位作者 刘雅楠 李玉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究抗阻运动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脏功能、躯体化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确诊的不合并心衰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自愿原则入组,... 目的:探究抗阻运动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脏功能、躯体化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确诊的不合并心衰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自愿原则入组,最终对照组47例、抗阻运动组58例,均按照运动处方运动12周。采用峰值摄氧量(VO_(2)_(peak))、无氧阈评估患者运动耐量;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比值评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随访24周比较两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运动前比,抗阻运动组运动12周后VO_(2)_(peak)[(17.53±3.92)ml·min^(-1)·kg^(-1)比(20.35±3.70)ml·min^(-1)·kg^(-1)]、无氧阈[(11.60±3.40)ml·min^(-1)·kg^(-1)比(12.62±3.16)ml·min^(-1)·kg^(-1)]、E峰[(0.63±0.14)mm/s比(0.70±0.16)mm/s]、E/A[(0.80±0.14)比(0.91±0.24)]显著升高,静息心率[(76.21±12.70)次/min比(74.36±9.87)次/min]、SSS评分[10.00(5.00,22.25)分比9.50(3.00,21.00)分]显著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12周后抗阻运动组VO_(2)_(peak)[(18.59±3.93)ml·min^(-1)·kg^(-1)比(20.35±3.70)ml·min^(-1)·kg^(-1)]、E/A[(0.82±0.22)比(0.91±0.24)]显著升高(P均<0.05)。随访24周,两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1.000)。结论:抗阻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和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阻训练 运动耐量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彩霞 乌兰 +2 位作者 王增帅 高丽芝 王惠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76-2279,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筛查门诊健康对照206例(对照组),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45例(脑梗死组),分析两组在25(OH)D及外周血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筛查门诊健康对照206例(对照组),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45例(脑梗死组),分析两组在25(OH)D及外周血生化指标等方面是否有差异。以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6分为预后不良组,观察两组一般临床资料、25(OH)D、外周血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25(OH)D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排除混杂因素后25(OH)D与脑梗死的发生呈负向影响(P<0.05)。脑梗死预后不良组25(OH)D平均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排除混杂因素后25(OH)D与脑梗死预后呈负向影响(P<0.05)。结论 25(OH)D的升高是脑梗死不发生的保护因素,25(OH)D的升高是脑梗死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脑梗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抗阻运动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增帅 冯彩霞 +1 位作者 刘雅楠 李玉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43-5947,共5页
目的不同强度的抗阻运动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的不合并心衰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入组并完成随访,对照组47例、低(强度)抗阻(运动)组61例、中高(强... 目的不同强度的抗阻运动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的不合并心衰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入组并完成随访,对照组47例、低(强度)抗阻(运动)组61例、中高(强度)抗阻(运动)组59例。按照运动处方运动24 w,监测峰值摄氧量(VO 2peak)、无氧阈、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的各指标。监测24 w内运动相关及运动后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低抗阻组与第1天比较,第12周末VO 2peak、心率储备显著升高(P<0.05);第24周末VO 2peak、心率储备、运动时长升高,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抗阻组与第1天比较,第12周末峰值代谢当量、VO 2peak、无氧阈、运动时长、心率储备、运动后第1分钟心率下降值升高,静息心率、静息收缩压、脉压差、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末以上指标与入组时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2周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提高心率储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中高强度抗阻运动获益更多、更快,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运动 冠心病 峰值摄氧量 心率 外周血管阻力 收缩压
下载PDF
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抢救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建玲 张艳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3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分层级责任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抢救护理配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聚焦、降低颅内压、促进... 目的探讨分层级责任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抢救护理配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聚焦、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功能恢复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很大的差异(P>0.05),经过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责任护理提高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抢救护理的效率,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非常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抢救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分层级责任制护理
下载PDF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卧位血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彩霞 王增帅 +2 位作者 乌兰 高丽芝 孙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896-489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发病72 h内的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及心源性栓塞型(CE)脑梗死患者168例。...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发病72 h内的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及心源性栓塞型(CE)脑梗死患者168例。记录患者入院后14次的卧位血压数值,计算平均收缩压(SBP)、收缩压的变异系数(SCV)、平均舒张压(DBP)、舒张压的变异系数(DCV)、平均脉压(PP)等。同时收集患者入院后的血糖、血脂指标和患病1月时Rankin量表评分。结果LAA组SBP较SAA组及CE组升高,排除混杂因素后,SBP的升高仍是LAA预后差的危险因素;SAA组的DBP、DCV显著高于CE组,排除混杂因素后,DBP的升高、DCV的增大仍是SAA预后差的危险因素。LAA组PP明显高于SAA组、CE组。结论不同分型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脂分布不同,LAA的LDL-C升高、SBP升高、PP增大更明显、SAA的DBP升高、DCV增大更明显。重视血压、血脂变化,合理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压 血脂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海艳 贾纪荣 +4 位作者 刘政 王静凤 闫海鹏 薛小慧 徐媛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通过El LISA法检测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比较两组内脂素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测验,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通过El LISA法检测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比较两组内脂素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测验,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及认知障碍组,从而进行内脂素水平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认知障碍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无认知障碍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认知障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内脂素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梭形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文伟 乌兰 高秉勋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88-89,共2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一种国内较少报道的疾病,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其定义是椎基底动脉显著延长、或伴扭曲及管径增粗,诊断依据为基底动脉(BA)位于鞍背/斜坡的旁正中至边缘外,其上段超过鞍上池/床突平面6mm以上,其直径...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一种国内较少报道的疾病,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其定义是椎基底动脉显著延长、或伴扭曲及管径增粗,诊断依据为基底动脉(BA)位于鞍背/斜坡的旁正中至边缘外,其上段超过鞍上池/床突平面6mm以上,其直径不小于4.5mm[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梭形动脉瘤 无症状性 显著延长 鞍上池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图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文伟 王琛 +2 位作者 张玉花 高秉勋 刘小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电图变化 功能性胃肠疾病 人类生活方式 生活节奏 IBS 文献报告 高发人群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海艳 贾纪荣 +4 位作者 刘政 闫海鹏 薛小慧 徐媛琴 孙俊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评价胱抑素C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量61例脑梗死患者和5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部动脉...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评价胱抑素C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量61例脑梗死患者和5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部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0.83±0.45)mg/L,高于对照组(0.68±0.19)mg/L(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RP、颈动脉IMT、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r=0.653,P<0.001;r=0.556,P<0.001;r=0.266,P=0.038),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r=-0.253,P=0.049);与其他各指标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CRP、颈动脉IMT是影响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并且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建玲 刘海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4期263-264,共2页
目的 对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 目的 对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脑血栓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服务 脑血栓 护理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青 刘迎春 +1 位作者 刘文英 高文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5 9例GBS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改变以窦速最常见 ,其它尚有ST -T改变、窦缓、早搏 (PS)、房室传导阻滞 (AVB)等。结论 心电异常的发病机制...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5 9例GBS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改变以窦速最常见 ,其它尚有ST -T改变、窦缓、早搏 (PS)、房室传导阻滞 (AVB)等。结论 心电异常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有心电异常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心电图 发病机制 预后 心电图 心肌酶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跃利 贾国群 +4 位作者 石景森 李凤娟 闫斌 韩博 凌海锋 《中国医药》 2008年第10期590-59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2例和西医综合治疗组93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88.71%,明显优于西医综合治疗组有效率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2例和西医综合治疗组93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88.71%,明显优于西医综合治疗组有效率6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文英 郎银枝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法 精心护理 治疗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小慧 李大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4期281-281,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早期康复组,各47例。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早期康复组,各47例。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早期康复组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大大优化整体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惠珍 李文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 3个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常规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6个月后,B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劳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 3个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常规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6个月后,B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分别为(16.32±2.10)分、(15.88±3.12)分、(13.53±1.32)分,均优于A组、C组(P<0.05);C组运动能力(12.92±2.08)分,优于A组(9.31±2.11)分(P<0.05);A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分别为(11.13±2.19)分、(7.77±1.32)分,与C组(11.82±3.10)分、(7.91±1.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康复护理应及早开展,护理指导康复训练需确切、周密、有计划性才会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出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死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2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死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患者,根据实施动脉内溶栓时间不同分为溶栓时间≥6 h组和溶栓时间<6 h组,每组35例。其中溶栓时间≥6 h组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死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患者,根据实施动脉内溶栓时间不同分为溶栓时间≥6 h组和溶栓时间<6 h组,每组35例。其中溶栓时间≥6 h组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为6~24 h;溶栓时间<6 h组实施动脉内溶栓时间在6 h内。将患者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循环组(51例)和后循环组(19例)。患者均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不同溶栓时间、梗死部位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效果。结果溶栓时间≥6 h组与溶栓时间<6 h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6,P>0.05);溶栓时间≥6 h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63±2.54)分与溶栓时间<6 h组患者的(13.55±2.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76.47%高于后循环组的4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10, P<0.05)。前循环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76±2.03)分与后循环组的(12.82±2.0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后循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梗死部位会影响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但疾病发作时间不用一定作为动脉内溶栓的治疗依据,建议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梗死部位以及年龄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关治疗方案,进一步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 急性脑梗死 梗死部位 疗效 影响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