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方法在骨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文升 戎英军 +3 位作者 李鸿鹏 黄猛 程鹏 薛文博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28-129,共2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是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开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科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三维的空间想象力、灵活的诊断思路、精细谨慎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是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开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科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三维的空间想象力、灵活的诊断思路、精细谨慎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要不断地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有不断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临床见习教学中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这些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临床教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证明PBL比LBL更适用于骨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临床见习带教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能力 骨科学 以问题为导向 应用 临床见习教学
下载PDF
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鸿鹏 马文升 +2 位作者 戎英军 黄猛 郝飞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患者,在静脉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1~24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 目的观察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患者,在静脉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1~24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迟发性尺神经炎、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僵硬等远期并发症,优良率94.7%。结论经皮克氏内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易,术后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闭合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胫骨骨道定位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文升 崔成立 +4 位作者 戎英军 李鸿鹏 李梁 黄猛 李翠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并探讨ACL胫骨止点测量值和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对ACL重建术时胫骨骨道定位的意义。方法对12例甲醛处理的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在屈伸膝关节时根据ACL纤维张力区分前内束和...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并探讨ACL胫骨止点测量值和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对ACL重建术时胫骨骨道定位的意义。方法对12例甲醛处理的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在屈伸膝关节时根据ACL纤维张力区分前内束和后外束,然后从胫骨附着处切断韧带,用游标卡尺和Photoshop软件测量ACL的相关数据;相当于髁间窝顶线的位置钻克氏针与胫骨平台交汇,测量交汇点到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结果 ACL的体部直径为(11.10±0.65)mm,ACL胫骨止点最大前后径(16.4±0.71)mm,最大横径(11.2±0.68)mm。前内束胫骨止点面积72.49~153.77mm2,平均(102.24±28.54)mm2,后外束胫骨止点面积54.45~98.32mm2,平均(72.18±15.88)mm2。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即B点)到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L1)为(12.02±0.85)mm,ACL胫骨止点的中心点(标记为O点)距离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L2)为(8.71±0.66)mm,ACL前缘到后交叉韧带前缘距离(L3)为(20.79±0.72)mm。结论 ACL胫骨止点测量值和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点对于ACL重建胫骨骨道定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 重建 定位 解剖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