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姬静墓志考释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萌 魏长虹 《文物春秋》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姬静及姬静先祖不见于《魏书》《北史》等史籍,故姬静墓志可补史籍中有关北魏时期姬静家族记载之阙。姬静经历北镇之乱、河北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将其墓志与正史对校,可发现其对于进一步认识北魏后期统治者优待武人政策、中央与地方政... 姬静及姬静先祖不见于《魏书》《北史》等史籍,故姬静墓志可补史籍中有关北魏时期姬静家族记载之阙。姬静经历北镇之乱、河北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将其墓志与正史对校,可发现其对于进一步认识北魏后期统治者优待武人政策、中央与地方政局演变、尔朱荣势力发展、高欢安抚尔朱氏残余势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墓志的刊刻时间亦包含了复杂的政治背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姬静 墓志
下载PDF
内蒙古清水河县明长城大边补充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林 《草原文物》 2019年第1期88-94,共7页
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分布着南北两道明长城。北边的一道修筑较早,起于洪武年间,至弘治年间修筑完备,在明代被称为大边。南边的一道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界线,成化时初建,嘉靖时形成,万历时完善,在明代称为二边。二边形成之后,逐渐... 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分布着南北两道明长城。北边的一道修筑较早,起于洪武年间,至弘治年间修筑完备,在明代被称为大边。南边的一道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界线,成化时初建,嘉靖时形成,万历时完善,在明代称为二边。二边形成之后,逐渐成为明朝对蒙古的主要防线,大边则被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 明长城 大边 墩台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兴废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建林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十一年明朝向北扩张防线之后,是玉林、云川、镇虏卫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弘治十四年,明朝对大边进行了修复,形成了今天所见之规模。嘉靖年间,明朝在今天蒙晋交界处的边防建设加强之后,大边... 内蒙古中南部明长城大边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十一年明朝向北扩张防线之后,是玉林、云川、镇虏卫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弘治十四年,明朝对大边进行了修复,形成了今天所见之规模。嘉靖年间,明朝在今天蒙晋交界处的边防建设加强之后,大边逐渐不被重视。“隆庆和议”后,明朝对今天蒙晋交界处的明长城进行了大维修,使其成为明蒙双方稳固的边界线,大边在这条边界之北,蒙古地界,被明朝完全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山西 明长城 大边
下载PDF
内蒙古乌海明长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建林 武俊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乌海明长城是明代"沿河边墙"及"陶乐长堤"的北端,是宁夏镇北路平虏营所辖长城的一部分,随着宁夏镇北部防线向南撤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结合,推断出乌海明长城的北端点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 乌海明长城是明代"沿河边墙"及"陶乐长堤"的北端,是宁夏镇北路平虏营所辖长城的一部分,随着宁夏镇北部防线向南撤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经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结合,推断出乌海明长城的北端点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即明代宁夏河东长城在这里向西过黄河与"旧北长城"相接。在渡口村以北,现存的石砌长城为秦长城遗迹,其与明长城差别较大,前者石砌,后者土筑。秦长城沿线的二道坎烽火台,为明代烽火台,是"沿河边墙"的前沿哨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海 明长城 秦长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