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153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凯 李晓凤 +2 位作者 贺嘉鹏 王军 张新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该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肺癌患者1 537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病理类型...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该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肺癌患者1 537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1 537例患者中男1 208例,女329例,年龄29~81岁,50~59岁为发病高峰(35.2%,541例),≤40岁青年人和】8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低;肺腺癌占46.8%,肺鳞癌37.9%,小细胞肺癌15.2%,女性患者约2/3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1)。结论 2001~2010年包头地区肺癌发病处于高增长态势,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首位,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与吸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包头地区
下载PDF
VSD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
2
作者 张海峰 刘艳梅 郭守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S5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本科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2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皮缺损9例,截肢术后残端感染伴软组织皮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外露4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本科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2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皮缺损9例,截肢术后残端感染伴软组织皮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外露4例,其它骨折感染性伤口7例,均在彻底清除创面后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7~11 d。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可见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VSD负压引流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改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VSD 开放性骨折 护理
下载PDF
数字骨科学在临床骨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薛飞 冯卫 郝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60-162,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骨科学的联系日益紧密. 近十几年,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在医学领域,形成一门以医学和数字化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涵盖医学、数学、信息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兴医工交...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骨科学的联系日益紧密. 近十几年,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在医学领域,形成一门以医学和数字化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涵盖医学、数学、信息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兴医工交叉学科. 裴国献等于2007年首先提出了数字骨科学( digital orthopaedics )的概念.数字骨科学将骨科学的基础与临床同数字化技术紧密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门新型交叉医学学科,可应用于临床多个科室、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临床骨科 骨科学 ORTHOPAEDICS 数字化技术 医学领域 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
下载PDF
三维模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利 孙宏武 +6 位作者 刘国亭 闫宇旺 郭守荣 杨文国 王志强 刘志军 赵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78-479,48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模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包头市第三医院采取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采用3D打印模型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模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包头市第三医院采取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采用3D打印模型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末次随访,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和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评分。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Rasmussen评分与术后VAS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模型的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提高低年资医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3D打印技术 术前规划
下载PDF
丹参与骨碎补注射液防治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宏泽 王文瑞 +1 位作者 卫小春 张剑宇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2期726-7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和骨碎补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机理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选用家兔50只,随机分成五组:模型组、丹参组、骨碎补组、丹参+骨碎补组、对照组。8周后观察五组家兔血液流变学、脂代谢、股骨头组织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与对... 目的 探讨丹参和骨碎补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机理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选用家兔50只,随机分成五组:模型组、丹参组、骨碎补组、丹参+骨碎补组、对照组。8周后观察五组家兔血液流变学、脂代谢、股骨头组织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股骨头疏松,易于凿切,血液粘度和血脂升高,骨小梁变细、稀疏,空骨陷窝率增高,髓腔脂肪细胞增多;而其余各组上述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以丹参+骨碎补组病理改变最轻。结论 丹参、骨碎补均能预防激素所致的高粘滞血症和高脂血症;骨碎补能提高血钙血磷,激活成骨细胞,提高股骨头的骨密度,能预防激素性骨质疏松;两药在预防SANFH方面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中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组织学 比较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琨 刘宏泽 +5 位作者 杨文国 王志强 胡瑞峰 王伟 张广申 解云晶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生物学固定技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32... 目的对比研究生物学固定技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8~57岁,平均46岁;左侧17例,右侧15例;交通伤18例,高处坠落伤6例,跌伤8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新鲜骨折31例,陈旧骨折1例。骨折按AO/OTA分类:A型关节外骨折24例,C型关节内骨折8例。随机分为2组,各16例,分别进行LISS治疗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术前X线片示均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胫骨近端骨折。将术中对骨缺损较大患者进行一期植骨,术后观察对伤口愈合情况、术后X线检查结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3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2个月行X线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4个月。按照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组,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6.5%;LISS治疗组,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 LISS具有微创、安全、简便、快速的特点,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切口愈合时间、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锁定加压接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近端 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赵玉波 刘宏泽 张庆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7期3170-3172,共3页
经皮椎体成型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证明,PVP和PKP后具有满意的镇痛和稳定椎体的作用,能够减轻腰背痛和活动受限,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 经皮椎体成型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证明,PVP和PKP后具有满意的镇痛和稳定椎体的作用,能够减轻腰背痛和活动受限,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在骨水泥填充材料、穿刺设备、量-效关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尝试和认识,推动了PVP和PKP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进展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持续化疗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海涛 董乐乐 +2 位作者 刘国亭 田文平 柳茂林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持续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30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持续局部化疗。结果:所有患者穿刺均顺利完成,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和重要脏器...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持续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30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持续局部化疗。结果:所有患者穿刺均顺利完成,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和重要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经过30~72d持续引流和抗结核药局部化疗,拔除引流管,无窦道形成。随访6~21个月,大部分患者病灶愈合,椎体骨硬化,椎体间骨桥形成,脓肿消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持续化疗治疗脊柱结核效果良好,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经皮穿刺 局部化疗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微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宏武 刘国亭 +3 位作者 霍伟立 王琨 杜勇翔 周瑞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2月,采用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15例处.男12例,女3例;年龄17~55岁,平均36.2岁.伤后到就诊时间为1~5d.其中开放骨折5例,闭合骨折10例(内生软骨瘤病理骨折3... 目的:探讨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2月,采用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15例处.男12例,女3例;年龄17~55岁,平均36.2岁.伤后到就诊时间为1~5d.其中开放骨折5例,闭合骨折10例(内生软骨瘤病理骨折3例),无其他合并损伤;骨折部位其中掌骨6例,近节指骨9例;右手8例,左手7例.与同期应用微型钢板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21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月,术后2例开放骨折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经换药愈合,两组中各有一例.其余病例均无感染及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1周,全部骨折愈合,无骨折复位丢失畸形愈合.按照TAM系统评定法,微型锁定接骨板组优11例,良3例,差1例;微型接骨板组优11例,良7例,差3例.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单指骨折 微型锁定接板
下载PDF
T2DM合并骨折的老年患者VitD骨钙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国亭 孙宏武 +2 位作者 王利 王琨 闫宇旺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的老年患者25(OH)Vit D、骨钙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3例年龄≥60岁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合并T2DM骨折患者34例,对照组为非T2DM骨折患者69例,收集临床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的老年患者25(OH)Vit D、骨钙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3例年龄≥60岁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合并T2DM骨折患者34例,对照组为非T2DM骨折患者69例,收集临床资料、骨密度、骨钙素、25(OH)Vit D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例组的腰椎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同骨量的Vit D水平,在骨量正常者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Vit D水平均较骨量正常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量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比较,T2DM及非T2DM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较骨量正常及骨量减少患者整体骨钙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骨折老年患者总体骨密度水平较低,T2DM骨质疏松患者25(OH)Vit D水平较低,骨钙素水平增高。检测25(OH)Vit D、骨钙素及骨密度有助于提前预测骨质疏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25(OH)Vit D 骨钙素 骨密度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宏泽 郭振华 +10 位作者 冯秉玮 李培元 孙宏武 刘会军 冯茂勇 李向东 闫贵明 贾晓东 孙丽琴 王琨 张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浅表感染2例,髋关节异位骨化2例,全部病例随访4~2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短缩及旋转畸形等。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浅表感染2例,髋关节异位骨化2例,全部病例随访4~2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短缩及旋转畸形等。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可以减少并发症,利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骨盆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红梅 张海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8期2836-2838,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方式,但其对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有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不良心理产生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其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提...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方式,但其对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有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不良心理产生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其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闫贵明 马世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与地区、性别、年龄和骨折部位有关,它的发病分布有明显的特点。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髋部骨折 股骨颈骨折 粗隆部骨折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术后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宏武 刘国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PFNA固定与DHS固定术后贫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至2013年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行闭合复位PFN固定的27例病例,与同期小切口DHS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PFNA固定与DHS固定术后贫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至2013年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行闭合复位PFN固定的27例病例,与同期小切口DHS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差别,观察手术固定治疗的术后贫血的情况。结果两个手术组患者58例,术中及术后3月无死亡病例,肺部感染4例,应激性溃疡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2例。两组术后第1日和第3日血常规指标均低于术前(P<0.05),PFNA组术后第3日明显低于术后第1日(P<0.05);手术两组间术后第1日比较DHS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手术组术后第1日与第3日的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手术组术前术后差值与保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比较PFNA与DHS两组,显示髓内钉治疗术后隐性失血较钢板固定明显。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重视术后贫血的纠正,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贫血 内固定
下载PDF
RF-Ⅱ系统复位加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10例
15
作者 贾勇 舒凡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RF—II系统复位 BAK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进展
16
作者 刘会军 王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72-374,共3页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骨折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治疗
下载PDF
AF系统术前术后椎管容积改变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刘国亭 孙宏武 +2 位作者 许文联 闫宇旺 张轶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52-953,共2页
目的:通过CT测量胸腰椎椎管容积量,探讨AF系统与胸腰椎骨折椎管减压相关性。方法:本组30例病人,术前术后均对伤椎椎管CT扫描三维成像,应用容积测量软件测量容积定量,分析数据。结果:术前术后CT测量伤椎椎管容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目的:通过CT测量胸腰椎椎管容积量,探讨AF系统与胸腰椎骨折椎管减压相关性。方法:本组30例病人,术前术后均对伤椎椎管CT扫描三维成像,应用容积测量软件测量容积定量,分析数据。结果:术前术后CT测量伤椎椎管容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管容积改善最多者0.07 cm^3,最少0.01 cm^3,平均0.04 cm^3。伤后5 d内手术者椎管容积平均改善0.047 cm^3,伤后6~10 d内手术者椎管容积平均改善0.041 cm^3,伤后11~14 d内手术者椎管容积平均改善0.023 cm^3。Wolter指数1,椎管容积改善最多者0.07cm^3,最少0.03 cm^3,平均0.044 cm^3。Wolte指数2,椎管容积改善最多者0.04 cm^3,最少0.01 cm^3,平均0.023 cm^3。结论:本组病例椎管容积均有改善,而其中在10 d内手术的病人,Wolter指数1的病例间接复位效果好;10 d以后手术者,爆裂骨折严重,椎管内碎骨块突入者,间接复位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AF 椎管 容积定量
下载PDF
腘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
18
作者 闫贵明 贾晓东 孙丽琴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1193-1194,共2页
目的:探讨月国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月国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痊愈6例,截肢1例,慢性骨髓炎、功能障碍1例。结论:对月国动脉损伤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收到良好的治疗... 目的:探讨月国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月国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痊愈6例,截肢1例,慢性骨髓炎、功能障碍1例。结论:对月国动脉损伤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 显微外科 血管移植
下载PDF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66例疗效分析
19
作者 刘国亭 王秀 杨岱青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分析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析66例,胸椎8例,腰椎58例。其中2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术。结果:被压缩的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均恢复到90%以上,椎管扩大... 目的:分析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析66例,胸椎8例,腰椎58例。其中2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术。结果:被压缩的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均恢复到90%以上,椎管扩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AF内固定系统配合椎板减压是治疗胸腰椎骨析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椎板减压
下载PDF
应用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20
作者 陈刚 高岩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加压空心螺纹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