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珠明 崔玉琴 +1 位作者 焦建峰 丁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用CM S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采用CT模拟的方法验证射野等中心位置,比较各照射野实际胶片调强图与治疗计划系统得到的相应照射野的调强图的一致性,采用多通道剂量...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用CM S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采用CT模拟的方法验证射野等中心位置,比较各照射野实际胶片调强图与治疗计划系统得到的相应照射野的调强图的一致性,采用多通道剂量仪验证多点绝对剂量。结果:射野等中心位置误差在3m m以内。各射束垂直方向测得的调强图与计划系统计算的调强图一致。等中心点实测剂量与计划剂量的误差在3%以内,其余偏离点的实测剂量与计划剂量误差在5%以内。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58.8%(10/17),部分缓解(PR)17.6%(3/17),无变化(N R)23.5%(4/17),总有效率(CR+PR)为76.5%(13/17),所有17例患者均能耐受放射治疗,按计划完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结论:上述质量保证措施切实可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质量保证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宫颈癌DNA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徐晗 高扬 +2 位作者 白静 蔡志平 邵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2,20,共6页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IN)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3A和3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放射治疗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2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组织,应用qPCR检测宫颈...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IN)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3A和3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放射治疗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2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组织,应用q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在放射治疗前期、中期和后期的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宫颈癌放射治疗前、中、后三个时期DNMT1对β-act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229±0.0217)、(0.5696±0.0217)和(0.1620±0.0352);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前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之前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对β-act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0012±0.0001)、(0.0021±0.0001)和(0.0014±0.0001),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前宫颈癌组织中DNMT3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之前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A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B对β-act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6627±0.0348)、(0.8104±0.0845)和(0.2391±0.0470),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前宫颈癌组织中DNMT3B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期间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B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之前和放射治疗之后宫颈癌组织中DNMT3B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使宫颈癌组织中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发生变化,其可能在放射耐受中起到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DNA甲基转移酶 DNA甲基化
下载PDF
放射治疗后宫颈癌组织内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白静 刘娜 +4 位作者 丁力 雷丽 倪瑞 闫少春 邵国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宫颈癌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对放射治疗敏感及在抗拒中的作用。方法患者接受相同的放疗模式:全盆腔外照射总剂量45戈瑞(Gy),共25次(45 Gy/25 f),腔内近距离内照射每次剂量5~6 Gy,共治疗5~6次。分别在...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宫颈癌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对放射治疗敏感及在抗拒中的作用。方法患者接受相同的放疗模式:全盆腔外照射总剂量45戈瑞(Gy),共25次(45 Gy/25 f),腔内近距离内照射每次剂量5~6 Gy,共治疗5~6次。分别在近距离放射治疗前、近距离放射治疗中、近距离放射治疗结束时留取标本。高通量分析近距离照射前,照射中和照射后基因表达的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验证与放射敏感和耐受相关的基因。结果生物信息学显示DNA损伤基因表达增加(P<0.05),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析DNA损伤相关基因GADD45表达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放射治疗可引起众多宫颈癌组织基因表达变化,其中GADD45表达增加可能在放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对比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可行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力 郭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86-86,共1页
目的:对比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34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外照射盆腔野三维... 目的:对比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34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外照射盆腔野三维适形放疗+腔内后装治疗,而康复组主要采用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的方式。并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29/3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8%(1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比普通的盆腔放疗常规的外照射+腔内后装治疗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易行,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 盆腔野三维适形放疗 腔内后装治疗 临床可行性
下载PDF
脉络宁注射液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临床观察
5
作者 丁力 许江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脉络宁静脉用药配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研究组18例同时连续28日每日一次静脉应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对两组患者的放射... 目的探讨脉络宁静脉用药配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研究组18例同时连续28日每日一次静脉应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对两组患者的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放疗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1年、3年总生存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Ⅲ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放射性皮肤反应、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络宁静脉用药配合调强适形放疗鼻咽癌可以有效减轻放疗中、放疗后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宁 放射治疗 鼻咽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结合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金霞 白静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0期2058-2061,2121,共5页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预后较差,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可以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增强体内免疫细胞...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预后较差,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可以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增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从而特异性、持续地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放疗主要是对照射野内的肿瘤组织采用高能射线的方式精确杀死局部肿瘤组织,死亡后的肿瘤组织最终作为一种新抗原激活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基于局部放疗与免疫系统的内在协同作用使放疗结合免疫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就国内外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结合免疫治疗的广阔前景及面临的相关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晚期 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珠明 崔玉琴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6-17,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方法:7名患者分别躺在真空负压袋固定器上,进行CT模拟定位,打印正侧位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图,放射治疗前拍摄正侧位定位验证片,测量解剖参考点和射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患者左右方... 目的:探讨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方法:7名患者分别躺在真空负压袋固定器上,进行CT模拟定位,打印正侧位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图,放射治疗前拍摄正侧位定位验证片,测量解剖参考点和射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患者左右方向及背腹方向误差在2mm以内,人体上下方向误差在4mm以内;放疗后,患者受照射的皮肤部位均出现色素沉着。结论:仰卧位全脑全脊髓照射CT模拟定位技术可用于俯卧位不合作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仰卧位 CT模拟定传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4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金霞 白静 +2 位作者 白雪峰 张志宇 陈盛清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0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于放疗前1周、放疗中(首次后装内照射时)及放疗结束后4周...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于放疗前1周、放疗中(首次后装内照射时)及放疗结束后4周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gG4水平。根据临床疗效的不同,完全缓解(CR)患者为放射高敏感组,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患者为放射低敏感组。比较放疗前后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比较放射高敏感组和放射低敏感组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及临床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放疗前1周血清IgG4水平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CR 14例,PR 13例,SD 3例,PD 0例。放疗中和放疗结束后4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均低于放疗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低敏感组患者放疗前1周的血清IgG4水平明显高于放射高敏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高敏感组和放射低敏感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1周血清IgG4水平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疗效的AUC为0.836(95%CI:0.685~0.986),截断值为692.265μg/ml,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3.3%。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前血清IgG4水平可能与放疗敏感性相关,放射低敏感患者血清IgG4水平较高,疗效较差,提示血清IgG4可能成为评估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球蛋白G4 放疗敏感性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P3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志宇 白静 +3 位作者 白雪峰 孙金霞 陈盛清 孔祥虎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5期1655-1660,共6页
目的 探讨叉头框蛋白P3(FOXP3)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和30例乳腺纤维腺病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FOXP3表达情况,比较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病组织中FOXP3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及... 目的 探讨叉头框蛋白P3(FOXP3)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和30例乳腺纤维腺病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FOXP3表达情况,比较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病组织中FOXP3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及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OXP3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中FOXP3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FOXP3表达情况乳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及无病生存期(D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乳腺癌放疗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表达率为38.9%,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病组织的76.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Ki-67表达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是乳腺癌患者中FOXP3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表达率高于Luminal B型、三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失败率为2.9%,明显低于FOXP3阴性表达患者的25.5%(P﹤0.01)。FOXP3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DFS明显优于FOXP3阴性表达患者(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OXP3阳性表达、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均是乳腺癌放疗患者DF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表达率较低,FOXP3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放疗局部失败率低于FOXP3阴性表达患者,且预后优于FOXP3阴性表达患者,FOXP3有望为乳腺癌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叉头框蛋白P3 临床特征 放疗敏感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宫颈癌规范治疗临床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静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治疗日趋规范,宫颈癌治疗疗效总体逐步提高,但对于局部晚期和复发、转移宫颈癌的治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早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疗效相当,中晚期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是标准治疗,复发和转移宫颈癌使用抗血管生成治疗联... 近年来随着治疗日趋规范,宫颈癌治疗疗效总体逐步提高,但对于局部晚期和复发、转移宫颈癌的治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早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疗效相当,中晚期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是标准治疗,复发和转移宫颈癌使用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能改善生存提高疗效,是否需要新辅助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妇科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术后联合锁骨上放疗单双中心技术对比研究
11
作者 陈盛清 白静 +3 位作者 李小明 乌忠来 张志宇 孙金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43-48,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胸壁野加锁骨上野联合放疗时分别采用同一等中心计划和双中心计划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保乳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照射胸壁和锁骨上野同一等中心...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胸壁野加锁骨上野联合放疗时分别采用同一等中心计划和双中心计划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保乳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照射胸壁和锁骨上野同一等中心患者及双等中心患者各10例,患者均应用CBCT记录各中心点X(左右)、Y(头脚)、Z(前后)三线性方向摆位误差数据(每周一次),保持原始计划条件一致,使用摆位误差修正中心点坐标并带入计划系统,生成误差计划,在原计划90%的靶区体积达到90%处方剂量的前提下,评估由误差引起的单中心和双中心两种不同放疗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及器官实际剂量学参数变化及两种计划治疗学参数差异。结果:单中心与双中心误差计划相比,靶区PTV方面最大剂量Dmax(t=-4.744,P<0.001)、平均剂量Dmean(t=-2.288,P=0.025)、90%处方剂量包绕的体积百分比V90%(t=-3.216,P=0.002)、110%处方剂量包绕的体积百分比V110%(Z=-3.838,P<0.001)、热点剂量D1cc(t=-6.051,P<0.001),单中心组低于双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方面对侧肺500 cGy剂量所包绕体积百分比V5(Z=-2.373,P=0.018)、Dmean(Z=-2.534,P=0.011)、脊髓Dmax(t=-4.417,P<0.001)、甲状腺Dmean(t=-4.535,P<0.001)为双中心组高于单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参数方面治疗时间(t=-2.621,P=0.010)为双中心组高于单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跳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胸壁野联合锁骨上野进行放射治疗同一等中心计划在减小误差导致靶区内高量,剂量热点及危及器官保护等方面优于双等中心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等中心 锥体束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