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吕挺 单国荣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75-2679,共5页
研究了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Lup610)在51.3与56.8℃以及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Lup701)和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HPV)在61.8℃单一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并采用模型计算结果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 研究了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Lup610)在51.3与56.8℃以及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Lup701)和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HPV)在61.8℃单一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并采用模型计算结果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取与实验数据符合最好的f值作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求得引发剂Lup610在51.3与56.8℃的引发效率分别为0.80与0.75,引发剂Lup701和HPV在61.8℃下的引发效率分别为0.55和0.50。研究了上述引发剂与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在各温度下复合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动力学,与模型值相比较,发现两者能很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采用Grubbs催化剂的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速率调控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春水 谢家明 +3 位作者 傅建松 周立武 姚臻 曹堃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6,共5页
以双环戊二烯的反应注塑成型工艺为目的,研究了采用Grubbs催化剂的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速率调控手段,详细考察了反应气氛、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及调聚剂三苯基膦含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在少量氧存在的条件下聚合... 以双环戊二烯的反应注塑成型工艺为目的,研究了采用Grubbs催化剂的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速率调控手段,详细考察了反应气氛、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及调聚剂三苯基膦含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在少量氧存在的条件下聚合。即使反应温度较低(35℃),凝胶时间仍可小于10 min,且单体转化率接近100%。催化剂浓度对聚合速度影响较大,当催化剂浓度降低至单体的4.17×10^(-6)时,聚合体系凝胶时间可增加到70 min。调聚剂三苯基膦的含量存在一临界点,高于临界点体系不凝胶,单体转化率低;低于临界点反应迅速,单体转化率高。基于上述结果,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一种两股物料的反应注塑成型工艺路线,各股物料储存时间均大于70min,两者混合后14min凝胶,单体转化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移位聚合 双环戊二烯 Grubbs催化剂 反应注塑
下载PDF
聚环氧乙烷对PAMPS/PAM双网络水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露一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42-2647,共6页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含聚环氧乙烷(PEO)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DN)水凝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AMPS单网络水凝胶的结构;测定了PEO改性前后双网络水凝胶的压缩及拉伸性能。PEO改...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含聚环氧乙烷(PEO)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DN)水凝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AMPS单网络水凝胶的结构;测定了PEO改性前后双网络水凝胶的压缩及拉伸性能。PEO改性DN凝胶的第一网络网孔上由于PEO片晶结构引起不同程度的褶皱,这种褶皱起支撑作用;PEO的分子量达到5万时,褶皱的支撑作用最佳,DN凝胶的力学性能最佳;DN凝胶的力学性能随PEO加入量先提高后下降,在PEO加入量为0.1%时,PEO片晶结构加固了DN凝胶的物理交联点,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压缩应力达到31.6MPa;加入更多的PEO阻碍了第一网络的凝胶化,造成网络结构的不连续,从而使DN凝胶的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络水凝胶 聚环氧乙烷 片晶结构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金泉 谢家明 +2 位作者 周立武 姚臻 曹堃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Grubbs催化剂进行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重点考察了本体聚合及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共聚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于双环戊二烯本体聚合及双环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体系... 采用Grubbs催化剂进行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重点考察了本体聚合及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共聚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于双环戊二烯本体聚合及双环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体系,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增加,凝胶时间变短,但最终单体转化率基本不变;随着催化剂浓度的降低,体系凝胶时间延长。双环戊二烯与苯乙烯的配比对凝胶时间及转化率影响不大,但过量苯乙烯的引入会导致产物玻璃化温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苯乙烯 共聚 开环移位聚合
下载PDF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施一鸣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6,共5页
通过检测最终产物的凝胶量、黏度等,结合不同体系聚合过程中粒径分布及动态表面张力变化,研究了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对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 通过检测最终产物的凝胶量、黏度等,结合不同体系聚合过程中粒径分布及动态表面张力变化,研究了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对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分子量会影响PEG在粒子上吸附的牢固程度以及与粒子的相互作用。PEG1000链长过短,易从粒子上脱落,无法有效起到位阻效应。PEG8000的链过长,易形成缠结或粒子间桥接,使脱析分离无法完成。分子量在2000~4000的PEG链长适中,既可以有效保护粒子而不易脱落,又不会过于缠结阻碍粒子运动,使体系的聚并-脱析过程能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皂乳液聚合 聚乙二醇 稳定性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间(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反应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翔宇 孙加明 +1 位作者 姚臻 曹堃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368,共6页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无定形尼龙聚间(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coT)加入卧式反应釜中于260℃下进行熔融反应共混,利用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13)C-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PBS和PA6lco...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无定形尼龙聚间(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coT)加入卧式反应釜中于260℃下进行熔融反应共混,利用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13)C-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PBS和PA6lcoT物理共混时,PA6lcoT会阻碍PBS结晶,导致结晶活化能上升,结晶速率下降;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时,PBS和PA6lcoT发生交换反应,会破坏产物链段的规整性,降低产物的结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间(对)苯二甲酰己二胺 反应共混 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四官能度过氧化物JWEB50引发的PS-b-PMMA合成与表征
7
作者 陈小祥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67-2671,共5页
引言 嵌段共聚物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链段的聚合物,不同链段间存在的化学键限制了聚合物的相分离程度,易形成微相分离结构,而嵌段共聚物能作为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剂,只需加入少量(1%~5%),就能大大提高两种均聚物之间的相... 引言 嵌段共聚物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链段的聚合物,不同链段间存在的化学键限制了聚合物的相分离程度,易形成微相分离结构,而嵌段共聚物能作为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剂,只需加入少量(1%~5%),就能大大提高两种均聚物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官能度引发剂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水相共聚过程的成滴机理
8
作者 蔡晓生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1-1985,共5页
引言近年来,采用双水相共聚合反应技术制备聚丙烯酰胺(PAM)备受关注[1-4]。相比于均聚法,使用共聚法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无后水解工艺,生产周期较短,尤其是由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酸(AA)的成本比丙烯酰胺(AM)低很多,因此使... 引言近年来,采用双水相共聚合反应技术制备聚丙烯酰胺(PAM)备受关注[1-4]。相比于均聚法,使用共聚法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无后水解工艺,生产周期较短,尤其是由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酸(AA)的成本比丙烯酰胺(AM)低很多,因此使用AM与AA共聚的方法生产APAM具有明显优势[5]。另外,前期实验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径 共聚物组成 成滴机理
下载PDF
乙烯和降冰片烯加成共聚合催化体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姚臻 戴斌斌 +3 位作者 刘少杰 曹堃 傅建松 谢家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4-2032,共9页
在C5系列的综合利用中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烯烃共聚物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产品之一。本文评述了用于乙烯和降冰片烯类共聚合体系新型加成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包括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三大类。开发新型半夹... 在C5系列的综合利用中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烯烃共聚物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产品之一。本文评述了用于乙烯和降冰片烯类共聚合体系新型加成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包括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三大类。开发新型半夹心型催化剂是茂金属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主要有两类: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CGC)以及Cp′MX3和Cp′M(R)X2(Cp′=茂基或取代茂基;M=Ti,Zr,Hf;X=卤素或烷基;R=OAr,NR2,NPR3)。非茂金属催化剂则具有亲电能力更强的活性中心及更开放的配位空间,通常具有更高的NB插入率,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活性聚合的特征。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对氧(或Lewis酸)更不敏感,导致对极性基团有更好的耐受性。此外,重点围绕配体结构对催化特性的影响,对如何提高分子量和环烯烃的有效插入率及其序列结构的调控等进行了对比和剖析,并展望其今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成共聚 降冰片烯 乙烯 茂金属催化剂 非茂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原文传递
配体骨架烷基取代基对α-二亚胺镍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春文 范宏 +1 位作者 王文俊 李伯耿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3-827,共5页
合成了4种α-二亚胺镍催化剂Ar—NC(R1)C(R2)N—ArNiBr2[Ar=2,6-dimethylphenyl,R1=CnH2n+1,R2=CmH2m+1;其中Cat1:m=1,n=1;Cat2:m=2,n=1;Cat3:m=3,n=1;Cat4:m=2,n=2],考察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催化剂配体骨架碳原子上烷基取代基对... 合成了4种α-二亚胺镍催化剂Ar—NC(R1)C(R2)N—ArNiBr2[Ar=2,6-dimethylphenyl,R1=CnH2n+1,R2=CmH2m+1;其中Cat1:m=1,n=1;Cat2:m=2,n=1;Cat3:m=3,n=1;Cat4:m=2,n=2],考察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催化剂配体骨架碳原子上烷基取代基对乙烯聚合反应活性、聚合物链结构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配体骨架上烷基取代基R1和R2不同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且聚合物分子量也较高;其中,Cat2和Cat3在20℃,乙烯常压和5.8mmol/L催化剂用量下,乙烯聚合活性达1.86×103kgPE/(molNi.h)和1.92×103kgPE/(molNi.h),聚合物分子量(Mw)达6.82×105和1.019×105.聚乙烯链结构分析表明,甲基支链在聚乙烯支链中占主导地位,支化度主要受反应温度的影响;同时还发现,配体骨架碳原子上烷基取代基不同的二亚胺镍催化合成聚乙烯的长支链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在较高反应温度40℃下,己基及以上长支链比例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亚胺镍 乙烯聚合 配位骨架取代基 支链分布
原文传递
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塑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堃 付强 +1 位作者 周立武 姚臻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8-1377,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近年来聚双环戊二烯(polydicyclopentadiene,PDCPD)的研究备受关注。PDCPD多采用反应注塑成型工艺,需要在反应前有足够的储存稳定期以保证物料的混合和注模。本文介绍了不同催化体系的优缺点,着重阐述了极具应用... 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近年来聚双环戊二烯(polydicyclopentadiene,PDCPD)的研究备受关注。PDCPD多采用反应注塑成型工艺,需要在反应前有足够的储存稳定期以保证物料的混合和注模。本文介绍了不同催化体系的优缺点,着重阐述了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兴Grubbs潜伏型催化剂最新进展,包括热触发型、化学触发型和光触发型等,并对其结构、性能及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围绕配体结构对催化特性的影响,对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潜伏性且保持其催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和剖析。其中,螯合结构和O、S、N等杂原子基团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潜伏性,但催化活性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还评述了聚双环戊二烯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对聚双环戊二烯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反应注塑 开环移位聚合 Grubbs催化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