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所操语言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兵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4-200,共16页
油迈瑶族所操语言具有苗语川黔滇方言和布努语的语音特征,自1957年把它作为苗语进行了调查以来,还没有人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它是属苗语还是布努语以及它在苗语或布努语中的地位一直没有确定。文章经过语音、词汇的比较,认为油... 油迈瑶族所操语言具有苗语川黔滇方言和布努语的语音特征,自1957年把它作为苗语进行了调查以来,还没有人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它是属苗语还是布努语以及它在苗语或布努语中的地位一直没有确定。文章经过语音、词汇的比较,认为油迈瑶族所操语言属苗语川黔滇方言甲桐次方言的一个土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苗语 贵州省 望谟县 布依语 壮侗语族语言 连读变调 古音构拟 固有词 土语
下载PDF
谈谈我国民族语言的数量词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美珍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6-35,共10页
本文综合比较研究我国民族语言数量词的结构,从中窥探人类早期文化的风貌,以及种族文化对语言的制约。共论述了4个小题:1.原始文化现象的遗留;2.文化影响与数词借用;3.数词与发生学关系;4.量词的起源。
关键词 民族语言 位数词 汉语 阿尔泰语系语言 基数词 本族词 汉借词 固有词 十位数 量词
原文传递
《突厥语词典》语言被动态及其被动结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明鸣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9,共14页
本文讨论了 11世纪《突厥语词典》语言动词被动态标记的类型及其来源、被 动结构的主要类型、被动结构中的施事标记及其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始见于 11世 纪的古代突厥语被动结构中的施事标记-D(-GA)和-A(-DIN)是一... 本文讨论了 11世纪《突厥语词典》语言动词被动态标记的类型及其来源、被 动结构的主要类型、被动结构中的施事标记及其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始见于 11世 纪的古代突厥语被动结构中的施事标记-D(-GA)和-A(-DIN)是一种后起的重要语法 现象,14世纪后,逐渐为专门的施事标记 tarafidan 和 bilan所取代,其中,前者为被动 结构中有生命意义的施事标记,后者为无生命意义的施事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语词典》 语言动词 被动态 被动结构 施事标记 语法现象
原文传递
苗瑶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行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64,共9页
不同方言词项的语音音类(声韵调)根据已经确定的语音对应规律而具有同源或非同源的属性,如果用代码回用标记同源或非同源音类,就得到用以进行相关分析的变量数据。本文根据苗瑶语方言之间音类相关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到从每一个方言... 不同方言词项的语音音类(声韵调)根据已经确定的语音对应规律而具有同源或非同源的属性,如果用代码回用标记同源或非同源音类,就得到用以进行相关分析的变量数据。本文根据苗瑶语方言之间音类相关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到从每一个方言自成一类到所有方言只分两大簇群之间任何一个层次上的分类,目的是探讨利用方言的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亲疏程度和系属分类的计量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方言 苗瑶语 苗语 亲疏关系 计量分析 语音对应规律 声韵调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汉藏语言的派生构词方式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世璇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31,共9页
通过附加词缀的派生手段构成新词,是大多数汉藏语言重要的构词方式之一。综观汉藏语言中的派生构词法则和由此产生的派生词,可以看到,虽然各种语言的具体现象复杂多样,但在类型特征上表现出重要的相通和相似之处,显示了汉藏语言派... 通过附加词缀的派生手段构成新词,是大多数汉藏语言重要的构词方式之一。综观汉藏语言中的派生构词法则和由此产生的派生词,可以看到,虽然各种语言的具体现象复杂多样,但在类型特征上表现出重要的相通和相似之处,显示了汉藏语言派生构词独具的特点:作为一种形态手段,派生构词的语法功能有限,在典型饲根语的汉藏语言中,词的语法身份主要通过词在句子结构中的关系体现,而不依赖于词形的显示,因此纯粹的形态构词手段不可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言 派生构词方式 类词缀 语法功能 派生词 形容词 形态手段 词汇意义 构词能力 语法意义
原文传递
独龙语动词的使动范畴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将领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7,共10页
本文分析了独龙语使动范畴的共时特征,并将粘着形态和分析形式两种不同 的语法手段所表达的使动语法意义概括为致使、致动和役使三个小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了使动范畴语法形式从粘着形态向分析形式阶段转化,粘着形态与分析 ... 本文分析了独龙语使动范畴的共时特征,并将粘着形态和分析形式两种不同 的语法手段所表达的使动语法意义概括为致使、致动和役使三个小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了使动范畴语法形式从粘着形态向分析形式阶段转化,粘着形态与分析 形式互补、分工、相互制约和并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语 动词 使动范畴 共时特征 粘着形态 分析形式 语法手段
原文传递
突厥语族语言的领属范畴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宏伟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66,共9页
本文“领属”这个概念包括传统语法中的领格附加成分和领属人称附加成分。过去有关突厥语的语法书都把领有附加成分归入到格的范畴中去,这是不妥当的。实际运用中领有和从属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前后呼应,互为补充,组成一个整体,构... 本文“领属”这个概念包括传统语法中的领格附加成分和领属人称附加成分。过去有关突厥语的语法书都把领有附加成分归入到格的范畴中去,这是不妥当的。实际运用中领有和从属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前后呼应,互为补充,组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范畴。文章着重讨论了突厥语族语言领属范畴语法形式的特点及其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成分 突厥语族语言 领属范畴 民族出版 第二人称 元音和谐 哈萨克语 柯尔克孜语 维吾尔语 西部裕固语
原文传递
有关建立汉藏语系的几个认识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罗美珍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36,共8页
本文联系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的不同之处;提出识别汉藏同源词的一些原则。认为汉藏语永不像印欧语系那样由一个种族语言分化而来,而是经过多种族语言的融合然后分化而来的,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不能完全套用印欧语系的... 本文联系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的不同之处;提出识别汉藏同源词的一些原则。认为汉藏语永不像印欧语系那样由一个种族语言分化而来,而是经过多种族语言的融合然后分化而来的,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不能完全套用印欧语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系 语言分化 同源词 印欧语系 语言融合 语言转换 汉语 基本词 发生学 语音对应规律
原文传递
缅彝语调类:历史比较法的运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6,共16页
缅彝语声调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受声母(如清浊、送气不送气等)和韵母(如元音的长短、松紧、辅音韵尾等)的制约。声调比较不宜简单地对待声调对应关系,还必须历史地联系声母和韵母的状况,才能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缅彝语调类的科学... 缅彝语声调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受声母(如清浊、送气不送气等)和韵母(如元音的长短、松紧、辅音韵尾等)的制约。声调比较不宜简单地对待声调对应关系,还必须历史地联系声母和韵母的状况,才能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缅彝语调类的科学概念才得以建立起来。本文结合比较法对缅语4个祖调及其子调和次子调进行了解释,并描述其在20多种语言或方言中的反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关系 历史比较法 语言 缅语支 辅音韵尾 对应关系 紧元音 复辅音声母 声调的发展 音的长短
原文传递
柬埔寨语佤语前置音演变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国庆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前置音 柬埔寨语 孟高棉语族 佤语 语音结构 词义 德昂语 两种语言 联绵词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契丹大字解读浅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鸿音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57,共7页
人们常常参照汉字和女真字的字形和字音来推导契丹大字的字义。作者认为推导字形应以当时通行的俗体汉字为基础,推导字音应区分契丹对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文中还对契丹的造字、用字原则以及前人对一些契丹大字的说解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契丹大字资料 契丹字 假借汉字 契丹文字 墓志 女真字 契丹语 《新五代史》 阿尔泰诸语言 汉语借词
原文传递
七百弄壮语表示性别的词 被引量:5
12
作者 蒙凤姣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4,共4页
壮语中表示性别的词比较丰富。有些量词兼有表示性别的功能;有些量词是 从表示性别的词中分化出来的。作者认为,表示性别的词?dak8“公”和 me6“母”是 壮语最初用来表示性别的词。
关键词 壮语 量词 作者 丰富 表示
原文传递
彝族古地名ma^(21)ne^(33)■i^(21)■■hi^(33)考释 被引量:3
13
作者 普忠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30,共5页
本文通过对彝族古地名ma21ne33zh21tshi33(玛纳液池)的释义及其来历的考释,认为彝文《指路经》中所提到的这个地名是云南昭通土城镇葡萄井对面至今仍被称为“木乃依曲”的岩洞水。ma21ne33zi21tsh... 本文通过对彝族古地名ma21ne33zh21tshi33(玛纳液池)的释义及其来历的考释,认为彝文《指路经》中所提到的这个地名是云南昭通土城镇葡萄井对面至今仍被称为“木乃依曲”的岩洞水。ma21ne33zi21tshi33(玛纳液池或玛洛液池),其义是“马樱花树之泉水”或“马樱树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名 彝族 昭通 考释 来历 泉水 樱花 彝文 释义
原文传递
突厥语中的-sa条件式形式及其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的句法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伊娜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7-72,共6页
突厥语语法学中所确定的“条件式”形式-sa是突厥语族语言所共有的。本文对维吾尔语中带-sa条件形式的多谓项结构句从语义关系、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总结。
关键词 现代维吾尔语 突厥语族语言 条件式 语义关系 谓项 形动词 文献语言 句法语义功能 语义类型 副动词
原文传递
粘着型语言结构的描写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道布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27,共2页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泰斗。吕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但体现了我国语言研究的水平,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水平,而且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吕先生是受到我国语言学界,包括研究汉语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共同爱戴...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泰斗。吕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但体现了我国语言研究的水平,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水平,而且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吕先生是受到我国语言学界,包括研究汉语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共同爱戴的导师。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从年轻时候求学算起,到后来从事语言研究工作,一直都在向吕先生学习,从吕先生的著作中得到理论上的指导。下面我想以"粘着型语言结构的描写问题"作为题目,讲一下我在蒙古语研究中学习和运用吕先生的理论观点,特别是学习和运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这部重要著作的理论观点的一些心得体会。现在描写我国粘着型语言的语法著作,差不多都是参照印欧语的语法理论框架立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结构 粘着语 理论观点 民族语言研究 心得体会 蒙古语 汉语语法研究 语缀 语法范畴 语言学界
原文传递
布干语人称代词的格范畴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云兵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5-74,共10页
布干语的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领格、所有格的语法范畴,第一人称单数还有施动格。格的语法形式主要是声调的屈折变化。所有格有的是词根的更替,有的是格助词加领格。布干语属南亚语系,但其人称代词的格范畴与藏缅语十分相似,经比... 布干语的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领格、所有格的语法范畴,第一人称单数还有施动格。格的语法形式主要是声调的屈折变化。所有格有的是词根的更替,有的是格助词加领格。布干语属南亚语系,但其人称代词的格范畴与藏缅语十分相似,经比较,认为是其自身机制发展起来、受藏缅语影响的一种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格范畴 语法形式 藏缅语 屈折变化 南亚语系 语法功能 所有格 第三人称代词 语法范畴
原文传递
都安壮语趋向动词?o:k^7的介词化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旭练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6,共6页
都安壮语趋向动词?o:k7的基本意义是“出”,合成趋向动词?o:k7tau3“出来”、?o:k7pai1“出去”中间插入宾语的时候,?o:k7开始虚化为介词,这时的介词结构只能修饰趋向动词tau3“来”、pai1“去... 都安壮语趋向动词?o:k7的基本意义是“出”,合成趋向动词?o:k7tau3“出来”、?o:k7pai1“出去”中间插入宾语的时候,?o:k7开始虚化为介词,这时的介词结构只能修饰趋向动词tau3“来”、pai1“去”,进一步虚化后?o:k7即可修饰其它动词,用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和范围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趋向动词 介词结构 壮语 动词虚化 语法功能 《中国文法要略》 宾语 介宾结构 基本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
原文传递
亲属称谓等级称与封建领主等级制──以傣族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庆生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96,共6页
亲属称谓等级称与封建领主等级制以傣族为例周庆生在我国语言与文化和社会语言学等研究领域中,能够运用中国本土“有说服力的材料来揭示阶级或阶层对语言变异的影响”的论著,尚不多见(陈松岑1985)。本文试图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 亲属称谓等级称与封建领主等级制以傣族为例周庆生在我国语言与文化和社会语言学等研究领域中,能够运用中国本土“有说服力的材料来揭示阶级或阶层对语言变异的影响”的论著,尚不多见(陈松岑1985)。本文试图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语亲属称谓等级称的初步分析,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称谓 封建领主 傣族文化 平民百姓 巴利语 西双版纳地区 外祖父母 贵族 从妻居 小乘佛教
原文传递
苗瑶语核心词的词源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安其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共11页
苗瑶语的核心词与汉藏语其他语族的有词源关系,较为突出的是与侗台语的核心词有词源关系。苗瑶语和侗台语的一些同源词声母*pl-与藏缅语、汉语的*(?)-有对应关系,黄河流域的汉藏语古方言中当发生过*pl->*(?)-的演变。苗瑶语中还... 苗瑶语的核心词与汉藏语其他语族的有词源关系,较为突出的是与侗台语的核心词有词源关系。苗瑶语和侗台语的一些同源词声母*pl-与藏缅语、汉语的*(?)-有对应关系,黄河流域的汉藏语古方言中当发生过*pl->*(?)-的演变。苗瑶语中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汉藏语而与南亚语相近的词,应为南亚语的底层词或借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词 汉藏语 词源 同源词 侗台语 藏缅语 借词 苗瑶 演变 方言
原文传递
《突厥语词典》中的一种宾格附加成分-Ⅰ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明鸣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32,共8页
本文认为,《突厥语词典》中的宾格附加成分有两种分布形式:缀接于单数人称代词之后的-Ⅰ和缀接于名词单数第一人称领属附加成分之后的-Ⅰ。前者始见于7—9世纪的碑铭文献语言,并为除雅库特语单数第一、二人称代词之外的所有现代突厥... 本文认为,《突厥语词典》中的宾格附加成分有两种分布形式:缀接于单数人称代词之后的-Ⅰ和缀接于名词单数第一人称领属附加成分之后的-Ⅰ。前者始见于7—9世纪的碑铭文献语言,并为除雅库特语单数第一、二人称代词之外的所有现代突厥语言所共有;说明其为原始突厥语最初的宾格形式;后者始见于11世纪,仅为现代乌古斯诸语所共有,因此是一种晚期形式。从来源看,后者源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附加成分 《突厥语词典》 突厥语族 宾格 文献语言 克普恰克 词干 通古斯语 现代维吾尔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