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的性文化在哪里?
1
作者 李扁 《医疗保健器具》 2006年第9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文化 问答题 北京 广州 上海
下载PDF
癌症热病诊治问题——答《科技中国》杂志记者问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草原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7期113-114,共2页
《科技中国》:癌症热病到了后期治疗难度就大.为什么?董草原:所有病包括癌症热病,到了后期都难治疗。治病救人首先要救生脏腑机能。病到后期生命机能作用大幅度下降,救生的难度就大了。最终消除疾病主要靠生命机能作用,药物是辅... 《科技中国》:癌症热病到了后期治疗难度就大.为什么?董草原:所有病包括癌症热病,到了后期都难治疗。治病救人首先要救生脏腑机能。病到后期生命机能作用大幅度下降,救生的难度就大了。最终消除疾病主要靠生命机能作用,药物是辅助作用,病到后期生命机能衰弱,因此消除疾病的能力就不足用。如无生命机能作用,任何药物都无治病的效果,体质越弱,药物的疗效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病 癌症 中国 科技 生命机能 记者 杂志 诊治
下载PDF
乌梅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12期24-25,共2页
乌梅,远在两千多年前即被医家所使用,它是用蔷薇科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经过烟火熏制而成,因外皮呈黑褐色,故叫乌梅,古人还称之为梅实、熏梅。日本《和汉药考》名之"巢烟九助",这大概也与烟熏数次有关吧。
关键词 乌梅 未成熟果实 蔷薇科植物 和汉药 烟熏
下载PDF
丁香
4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1年第7期28-29,共2页
市花丁香花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丁子香"。丁香入药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称之为"鸡舌香"。据近代考古学家报道,汉代马王堆中发现的未腐烂的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古... 市花丁香花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丁子香"。丁香入药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称之为"鸡舌香"。据近代考古学家报道,汉代马王堆中发现的未腐烂的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握有丁香。丁香是以丁香树的花蕾入药,因为它的形状像"丁"字,而且又有浓郁的香味,故称"丁子香",简称"丁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花 《齐民要术》 《名医别录》 贾思勰 陶弘景 考古学 马王堆 入药
下载PDF
生姜
5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11期24-25,共2页
东坡与生姜 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谙熟中药者颇多,最著名者大概莫过于北宋文豪苏东坡。据传,苏轼有次与好友姜至之等人饮酒,高兴之时,姜至之指着苏轼道:“您就是药名:紫(子)苏子。”苏轼应道:“您的名字也是药名,不是‘半夏’... 东坡与生姜 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谙熟中药者颇多,最著名者大概莫过于北宋文豪苏东坡。据传,苏轼有次与好友姜至之等人饮酒,高兴之时,姜至之指着苏轼道:“您就是药名:紫(子)苏子。”苏轼应道:“您的名字也是药名,不是‘半夏’,就是‘厚朴’。”姜问其故,苏轼说:“如果不是‘半夏’、‘厚朴’,何以说姜制之?”中药名人于酒令,既雅又谑。半夏与厚朴宜用姜汁炮制,这是古代医家的传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传统经验 古代医家 苏轼 苏东坡 半夏 厚朴 中药
下载PDF
远志
6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谢安与远志 远志古称棘苑,《记事珠》中又称醒心杖,俗名十二月花、山胡麻等,因本品“功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据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云:“远志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故无毒,亦名阳草。”过去主产山西曲沃县(今... 谢安与远志 远志古称棘苑,《记事珠》中又称醒心杖,俗名十二月花、山胡麻等,因本品“功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据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云:“远志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故无毒,亦名阳草。”过去主产山西曲沃县(今山西省西南部)及河南禹州府(相当今河南禹县、密县),历史上曾以夷门(今河南开封)所产者为佳。最为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本草经疏 山西省 缪希雍 河南
下载PDF
大吃一经! 刘姥姥品美味茄羹
7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09年第12期61-61,共1页
《红楼梦》中写得最详细最生动,同时义最能体现膳特点的一道菜是第四十一回写的美味茄鲞。在贾母的宴席上,风姐问刘姥姥:“想吃什么说出名.我搛了喂你。“刘姥姥说:“我知什么名,样样都是好的。”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她。... 《红楼梦》中写得最详细最生动,同时义最能体现膳特点的一道菜是第四十一回写的美味茄鲞。在贾母的宴席上,风姐问刘姥姥:“想吃什么说出名.我搛了喂你。“刘姥姥说:“我知什么名,样样都是好的。”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她。”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有一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姥姥 美味 《红楼梦》 贾母 茄子
下载PDF
“驱邪避恶”吴茱萸
8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9期40-41,共2页
重阳话茱萸 我国民间风俗.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除了登高瞻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戴茱萸香囊。
关键词 吴茱萸 驱邪 重阳节 菊花酒
下载PDF
大观园的养生之要
9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饮食养生的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并非为达官贵人所独享。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共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种。其中食医,就是为帝王管理饮食的医生。可见我国早在周王朝时,就很讲究饮食和营养之道了。
关键词 饮食健康 养生方法 中医 保健知识
下载PDF
成熟的苦瓜
10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1年第5期28-29,共2页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音;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自信;一种停止向周围含冤诉苦的大气;一种冲淡了偏激的平和;一种无需张扬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犹如成熟的苦瓜这草本餐饮在舌尖上被品味的过...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音;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自信;一种停止向周围含冤诉苦的大气;一种冲淡了偏激的平和;一种无需张扬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犹如成熟的苦瓜这草本餐饮在舌尖上被品味的过程。我家以前种过苦瓜,但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开始吃苦瓜,是少年时受了文学的"蛊惑"。有文章曾提到老舍、梅兰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美食学 烹饪方法 饮食健康
下载PDF
菊在深秋
11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10期40-41,共2页
名人与菊 菊花被列入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复与青松、翠竹、红梅同伍。尊称“四君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便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此拟人表明不愿随波逐流而能见操笃行。晋代... 名人与菊 菊花被列入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复与青松、翠竹、红梅同伍。尊称“四君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便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此拟人表明不愿随波逐流而能见操笃行。晋代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尤为千秋后世所传诵。唐宋期间,文坛人士都写了不少咏菊佳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历史 《离骚》 四君子 陶渊明
下载PDF
桂在当秋
12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8期22-23,共2页
桂生南裔,拔萃岑岭。广莫熙葩,凌霜津颖。气王百草,森然云挺。——晋·郭璞 桂的神话桂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达两千五百年以上。有关桂的记载,最早见于屈原《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其后东汉班固《汉书... 桂生南裔,拔萃岑岭。广莫熙葩,凌霜津颖。气王百草,森然云挺。——晋·郭璞 桂的神话桂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达两千五百年以上。有关桂的记载,最早见于屈原《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其后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亦载有:"尊桂酒,槟八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历史 植物药 《汉书·礼乐志》
下载PDF
寻魅百草之车前
13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6期42-43,共2页
霍去病定名车前草 山东台儿庄张心夷以车前草为题,写了首咏药诗,叙形状于其外,藏药名于其内,蕴药理于其中,抒药文情怀于其间。诗云:
关键词 车前草 百草 台儿庄 咏药诗
下载PDF
当归
14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1年第3期20-21,共2页
雄关高阁状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四川剑阁姜维祠联 姜母与当归上述对联是一段有意义的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和邓艾进攻蜀国,蜀主刘禅荒淫昏庸,开门投降。坚守剑阁的姜维,... 雄关高阁状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四川剑阁姜维祠联 姜母与当归上述对联是一段有意义的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和邓艾进攻蜀国,蜀主刘禅荒淫昏庸,开门投降。坚守剑阁的姜维,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假降钟会,待后伺机利用钟、邓及司马昭三者之间的矛盾,策反钟会,重振蜀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三国时期 姜维
下载PDF
洋金花
15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1年第4期28-29,共2页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宋·陈与义《曼陀罗》立止哮喘烟曼陀罗属茄科草木花卉,其名与佛、道两家有关。据《法华经》云: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说道...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宋·陈与义《曼陀罗》立止哮喘烟曼陀罗属茄科草木花卉,其名与佛、道两家有关。据《法华经》云: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说道家北斗有陀罗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此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曼陀罗属 曼陀罗花
下载PDF
金银花的美丽传说
16
作者 袁玉兰 《养生大世界(B版)》 2010年第7期40-41,共2页
中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朵。 在我国民间,有关金银花的美丽传说很多,其中有则神话故事亦颇感人。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丁香河边上,住着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叫金花,妹妹叫银花。一天黄昏,姐妹俩忽然看见对岸有只狼正在追赶一... 中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朵。 在我国民间,有关金银花的美丽传说很多,其中有则神话故事亦颇感人。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丁香河边上,住着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叫金花,妹妹叫银花。一天黄昏,姐妹俩忽然看见对岸有只狼正在追赶一位遍体鳞伤的瘦弱女子,就赶往解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传说 孪生姐妹 忍冬科
下载PDF
从口述历史呈现乳房外科医师的专业涵养
17
作者 陈妤嘉 蔡笃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70-1476,共7页
在中国台湾地区乳房医学会发展的脉络下,以口述历史方式采访主要管理者,透过Jonsen等提出的四主题临床伦理决策分析,呈现乳房外科医师的专业特质。发现技术和观念的精进,带动多专科照护团队和乳房中心的制度形成,以及致力于学习的精神... 在中国台湾地区乳房医学会发展的脉络下,以口述历史方式采访主要管理者,透过Jonsen等提出的四主题临床伦理决策分析,呈现乳房外科医师的专业特质。发现技术和观念的精进,带动多专科照护团队和乳房中心的制度形成,以及致力于学习的精神开创了医疗适应性的变革。医患之间互相信赖、分享、支持,乃至于共同决策,落实了患者偏好的保障。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创了发展家属、医者和患者伙伴关系的志业。而以医学会的力量保障健保给付,协助公平的资源分配,甚而照护弱势群体,克服了情境特征的限制而带动追求公义社会的量能。通过口述历史访谈,呈现乳腺癌治疗专业与患者共苦,从而开展出全新的医学职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医学会 制度改革 共同决策 伙伴关系 医学职业精神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规划健康幸福 被引量:6
18
作者 仲凤行 《中国卫生》 2016年第3期68-69,共2页
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从大健康、大医学的高度,为百姓之路。对健康的新理解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分析疾病谱的变化发现,影响各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过去的传染病为主而逐步转变为以非传染病为主。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的方向也需... 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从大健康、大医学的高度,为百姓之路。对健康的新理解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分析疾病谱的变化发现,影响各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过去的传染病为主而逐步转变为以非传染病为主。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的方向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健康概念需要重新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健康 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 非传染病 疾病谱 健康管理 健康概念 社会适应
原文传递
让家庭有应对疾病的能力
19
作者 仲凤行 《中国卫生》 2016年第4期85-87,共3页
重大疾病应对,是构建健康中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强家庭疾病应对能力,也是深化提升"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重大疾病应对过程当中,患者本人以及家庭有很多观念需要总结、调整。新的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 重大疾病应对,是构建健康中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强家庭疾病应对能力,也是深化提升"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重大疾病应对过程当中,患者本人以及家庭有很多观念需要总结、调整。新的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下,调整思维模式、量体裁衣制订适合各类人群的健康保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方案 完好状态 全民健康 社会适应 应对过程 行为干预 就诊医院 急救知识 诊疗费用 生活习惯
原文传递
享受书法世界的快乐
20
作者 梁光启 《生活与健康》 2014年第12期44-45,共2页
退休后我又捡起了从小在父亲教诲下学会的“写大字”,就是当今叫“书法”的营生。从小练习的是颜鲁公(即颜真卿),叫颜体。因为老爸喜欢颜体,我在小学四年级时,曾遵父命给家里写了一副春联:“中华儿女、和睦万年”,是老百姓期盼... 退休后我又捡起了从小在父亲教诲下学会的“写大字”,就是当今叫“书法”的营生。从小练习的是颜鲁公(即颜真卿),叫颜体。因为老爸喜欢颜体,我在小学四年级时,曾遵父命给家里写了一副春联:“中华儿女、和睦万年”,是老百姓期盼和平心声的写照,每个字有碗口那么大,是第一次用大笔、第一次用大红对联纸、第一次写这么大的字,着实紧张,写好后贴在家门口,不仅全家满意还受到来拜年客人们的夸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世界 退休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