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6
1
作者 杨慧敏 徐佳 +1 位作者 杨岚 张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5-181,共7页
目的通过探讨皮肤瘙痒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使临床用药更有针对性,以取得更好疗效。为进一步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的原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及临床资料,将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归纳,并根据现代药... 目的通过探讨皮肤瘙痒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使临床用药更有针对性,以取得更好疗效。为进一步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的原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及临床资料,将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归纳,并根据现代药理学作用机理,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探询治疗皮肤瘙痒的合理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到既往中医辨证用药中很多方剂和药物与现代机理研究相吻合,所以在临床中取得了疗效。也认识到随着发病机理的不断研究,中医中药在认识疾病、治疗方法上也要不断改进,使其更有针对性。结论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发生机理可各不相同,不同疾病又可有相同的发生机理,而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瘙痒以辨证施治为其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所以在疗效上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发生机理 中医辨证施治
下载PDF
14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分析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广中 王萍 +1 位作者 蔡念宁 徐景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的临床特征和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SCLE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所有病例予青凌草方治疗,若皮疹多,合用羟氯喹或少量皮质类固醇。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SCLE的光敏感... 目的观察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的临床特征和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SCLE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所有病例予青凌草方治疗,若皮疹多,合用羟氯喹或少量皮质类固醇。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SCLE的光敏感发生率高(57.14%),抗Ro抗体阳性率高(64.29%),而较少合并内脏损害。经3个月治疗,临床缓解率35.71%,显效率28.57%,有效率21.43%,无效率14.29%。结论SCLE有鲜明的临床特征;青凌草方对SCLE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中医 SCLE
下载PDF
化学剥脱术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金力 王萍 陈学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化学剥脱术是通过利用化学药物的细胞毒性以及蛋白质凝固作用造成表皮细胞破坏,蛋白质凝固融解,引起皮肤炎症,继而利用创伤修复的过程促进表皮细胞分裂,使胶原纤维排列规则化、均一化,化学剥脱术还能够使变性的弹力纤维发生质的改变,减... 化学剥脱术是通过利用化学药物的细胞毒性以及蛋白质凝固作用造成表皮细胞破坏,蛋白质凝固融解,引起皮肤炎症,继而利用创伤修复的过程促进表皮细胞分裂,使胶原纤维排列规则化、均一化,化学剥脱术还能够使变性的弹力纤维发生质的改变,减少皮肤皱纹。在国外,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化学剥脱术不仅是卓越的换肤美容方法之一,而且已经成为皮肤科治疗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化学剥脱术的原理,使用的主要药剂,操作过程以及在皮肤科治疗中的适应症、禁忌症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剥脱术 皮肤科 适应症 并发症 不良反应 禁忌症
下载PDF
皮肤瘙痒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燕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3-94,共2页
皮肤病症状一般分为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两种。其中瘙痒在主观感觉症状里最为多见,既可作为一个症状出现,如湿疹、牛皮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表现的皮肤瘙痒,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如瘙痒症。因此,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和中医... 皮肤病症状一般分为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两种。其中瘙痒在主观感觉症状里最为多见,既可作为一个症状出现,如湿疹、牛皮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表现的皮肤瘙痒,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如瘙痒症。因此,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和中医的辨证论治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皮肤瘙痒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浅谈皮肤病中医内治法的组方原则 被引量:2
5
作者 姜燕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8期95-96,共2页
诊断和治疗是消除疾病的两个关键环节,而处方是其重要体现。这在皮肤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表现的就更为突出,从望闻问切、辨证分析,到立法方药,开出处方,不仅要遵循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大的法则,还应考虑皮肤病... 诊断和治疗是消除疾病的两个关键环节,而处方是其重要体现。这在皮肤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表现的就更为突出,从望闻问切、辨证分析,到立法方药,开出处方,不仅要遵循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大的法则,还应考虑皮肤病特有的皮肤损害的辨证论治和病因的辨证论治,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辨证论治 组方原则 病因治疗
下载PDF
从大黄虫丸在皮肤科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岚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7期554-554,共1页
大黄蛰虫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本方具有活血破瘀、缓中... 大黄蛰虫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本方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的功效,本为因虚致瘀之上证而设,现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肝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皮肤病及妇科疾病等。笔者用其治疗皮肤科不同疾病,疗效颇佳。举医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大黄虫丸 活血破瘀法 异病同治
下载PDF
皮肤病中医外治的特色用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丙戌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8年第4期193-194,共2页
介绍皮肤病中医外治的特色用法。包括热熨法、点药法和烘药法的概述、功效与适应症、操作方法、技法要点与注意事项,并附有古代文献举例。
关键词 中医外治用法 热熨法 点药法 烘药法
下载PDF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60
8
作者 邓丙戌 姜春燕 +6 位作者 王萍 刘瓦利 瞿幸 赵一鸣 陈凯 蔡念宁 陶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调查银屑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期和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本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其中血热证最常见。3种主要证...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调查银屑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期和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本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其中血热证最常见。3种主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和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可作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基本证型。血热是病情转化的关键,应充分重视血热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中医药疗法 银屑病/诊断 辨证分型
下载PDF
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力 陈凯 +4 位作者 王萍 蔡念宁 姜燕生 娄卫海 陈学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表达情况及真皮浅层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 目的探讨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表达情况及真皮浅层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阳性表达分布于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真皮乳头部血管内皮细胞,以血热型皮损的CD34阳性表达最明显。MVD检测的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三型银屑病皮损的MVD值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真皮乳头部血管新生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D34的阳性表达强弱有可能成为血热型银屑病与非血热型银屑病的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辨证分型 CD34
下载PDF
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姜春燕 王莒生 +7 位作者 邓丙戌 陈凯 王萍 蔡念宁 陶毅 刘瓦利 瞿幸 赵一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结果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总病程无关。结论银屑病3个主要证型之间存在着时相性,每一次发病初期为血热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化为血燥证或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证候 时相性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药延缓皮肤衰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倩 蔡念宁 金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9-221,共3页
关键词 延缓皮肤衰老 中药 生物学现象 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 自然衰老 光老化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维文 王萍 +11 位作者 张广中 姜春燕 周冬梅 孙丽蕴 王莒生 邓丙戌 李萍 赵一鸣 刘瓦利 瞿幸 曾琳 李若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2 675例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病程等因素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中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最为常见,其中血热证1 489例(55.7%),血燥证593例(22.2%)和血瘀证323例(12.1%),以上3型之间发病年龄及患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燥证发病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热证,血瘀证患发病年龄最大,血热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燥证,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大;血热证的复发次数少于血燥证和血瘀证(P<0.01);3型之中血热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均最短,血燥证次之,血瘀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最长(P<0.01)。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从血论治"银屑病的基本证候,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3个证候间不仅存在着时相性,而且治疗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血燥证 血瘀证 发病年龄 病程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和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力 姜燕生 +1 位作者 蔡念宁 王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处及血清中VEGF的水平进行了检...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处及血清中VEGF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皮损处VEGF水平为血热型组>血燥型组及血瘀型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为血热型组>血燥型组>血瘀型组。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及血清中VEGF水平的检测有可能用于血热型银屑病与非血热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辨证分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肠-脑-皮轴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撷萃
14
作者 杨皓瑜 于鸿妲 +1 位作者 周涛 张丰川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川教授基于上述理论,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兹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获得性 色素异常 情绪行为 疏肝健脾法 黄褐斑 皮肤炎症 中医认识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育龄女性痤疮的内分泌水平测定及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慧敏 张景龙 张广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育龄女性痤疮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观察,以与青春期痤疮相区别,使其在临床治疗上更有针对性。方法观察61例患者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按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拟定治法、方药,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61例中内分泌检测呈紊乱状态,垂体... 目的对育龄女性痤疮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观察,以与青春期痤疮相区别,使其在临床治疗上更有针对性。方法观察61例患者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按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拟定治法、方药,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61例中内分泌检测呈紊乱状态,垂体激素明显降低,卵巢激素低龄组睾酮增高,高龄组雌二醇增高。中医辨证结果:低龄组多以肺胃实热为主,高龄组可分为脾胃湿热、脾虚肝郁证和脾虚食滞、肝肾阴虚证。结论育龄女性痤疮与青春期痤疮在内分泌改变方面确有不同,呈紊乱状态。经中医辨证用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青春期痤疮 中医辨证治疗 水平测定 患者 内分泌 方法观 针对性
下载PDF
“天人合一”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志勇 王莒生 王萍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98-100,共3页
"天人合一"观是中医独有的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内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整体观 中医临床 应用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致皮肤过敏反应概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敏 蔡念宁 +1 位作者 张广中 周守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9-81,共3页
查阅近10余年来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病例的报道,从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这一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并分析中药注射剂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中药注射剂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时间无一... 查阅近10余年来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病例的报道,从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这一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并分析中药注射剂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中药注射剂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时间无一定规律性,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加强其合理应用,从多方面避免和减少皮肤过敏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应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给予有效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皮肤过敏反应 综述
下载PDF
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与中医学肝的生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力 姜燕生 +1 位作者 马一兵 娄卫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与中医学脏腑辨证理论中肝的生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00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疾病复发或加重因素、皮损发作时自觉症状、皮肤损害的临床体征和临床诊断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上呼吸道... 目的探讨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与中医学脏腑辨证理论中肝的生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00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疾病复发或加重因素、皮损发作时自觉症状、皮肤损害的临床体征和临床诊断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精神性因素、春季是发病与疾病复发或加重的主要原因;皮损发作时患者的自觉症状首位是瘙痒难忍,其次是鳞屑层出不穷;银屑病皮损分布的主要部位是四肢伸侧、头皮和腰背部;在疾病动态进展过程中,西医各临床类型之间或中医各证型之间可能出现转化。结论通过以银屑病的临床发病特点作为探索门径,我们提出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中医学肝的生理功能的异常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提高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发病特点 病因病机
下载PDF
痤疮伴颜面皮肤敏感55例血清总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及中药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慧敏 冯灵娟 +1 位作者 张镜 张广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IgE(t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证实痤疮伴颜面皮肤敏感患者皮肤过敏状态的存在,以进一步探讨其机理,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的疗效。方法取痤疮伴颜面皮肤弥漫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散在毛囊性丘疹、丘疱疹或细薄...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IgE(t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证实痤疮伴颜面皮肤敏感患者皮肤过敏状态的存在,以进一步探讨其机理,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的疗效。方法取痤疮伴颜面皮肤弥漫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散在毛囊性丘疹、丘疱疹或细薄脱屑、遇风、冷、热、日晒等刺激加重患者治疗前血清,使用PharmaciaUniCAP系统进行检测。入选患者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中药内服,外用以安抚及抗炎为主。结果55例患者中血清tIgE增高者占69.1%,ECP增高者占83.6%,提示皮肤过敏状态的存在。经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中药4周后,痤疮显效率为52.8%,皮肤敏感显效率为85.5%。结论痤疮患者发生皮肤敏感现象,诱因诸多,通过检测血清tIgE、ECP,证实其过敏状态的存在,以利于进一步探讨病机。中药具有降低皮肤敏感性与抗感染双重作用,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颜面皮肤敏感 血清总IGE TIGE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中药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脂溢性脱发80例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慧敏 王长华 张广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归纳脂溢性脱发患者的证候,摸索辨证用药规律,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疗效。方法根据脱发程度、皮脂溢出及证型的不同,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分型用药,每两周至1个月复诊1次,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经服中药调整,80例中痊愈16例,占20%... 目的通过分析归纳脂溢性脱发患者的证候,摸索辨证用药规律,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疗效。方法根据脱发程度、皮脂溢出及证型的不同,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分型用药,每两周至1个月复诊1次,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经服中药调整,80例中痊愈16例,占20%;显效37例,占46.3%;有效23例,占28.7%;无效4例,占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用药,较有效地改善了全身状况,从而使毛发生长有明显改善。在不同辨证分型治疗中安神是一个贯彻始终的原则。说明精神紧张、情志因素在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中医辨证施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