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醋酸可的松对大白鼠脾脏作用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贲长恩 《解剖学报》 CAS 1966年第1期17-29,共13页
一、实验共用成年雄性大白鼠49只,体重为140-210克。其中9只不加任T可处理作为对照。其余40只分别经臀部肌肉注射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25毫克/每日一次。注射分一次、三次、六次以及注六次后恢复4,5和9日后杀死取材。二、随注射次数的增... 一、实验共用成年雄性大白鼠49只,体重为140-210克。其中9只不加任T可处理作为对照。其余40只分别经臀部肌肉注射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25毫克/每日一次。注射分一次、三次、六次以及注六次后恢复4,5和9日后杀死取材。二、随注射次数的增加和实验时间的延长大鼠脾脏逐渐萎缩。到注六次或注六次后恢复4和5日时可缩小到正常的1/3以上。其内部结构也相应地引起了十分明显地变化。红白髓中淋巴细胞迅速减少,到注六次恢复4和5日时脾小体几乎完全消失,红白髓难于辨认。此时整个脾脏几乎被红髓占据。注射六次后恢复9日时,虽有些恢复,但仍未达正常水平。三、实验动物脾脏淋巴细胞中RNA合量减少,尤其大中淋巴细胞较为明显。固缩和破碎的淋巴细胞核普遍存在,尤其脾小体处为多,有些已被亘噬细胞吞噬。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井多量的堆积于脾小体周围。旦噬细胞及其吞噬的含铁血黄素显著增多。蛋白质、蛋白质结合一SH和DNA含量未见变化。四、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以ALP和ACP较为显著。ALP在注射初期升高,以注射三次者为最明显,随后酶活性一值下降。而ACP活性在实验时期一直上升。前者以中性粒细胞为代表,后者以网状细胞为代表。三磷酸腺苷酸酶在注射初期上升,之后则逐渐恢复正常。5一核试酸酶、非特异性磷酸酶和醋酶的活性虽有变化,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周围 淋巴细胞核 脾小体 氢化可的松 实验动物 大白鼠 家鼠属 红髓 大剂量 醋酸可的松 白髓 阳性反应 网状细胞 性粒细胞 化学研究 组织学 显微解剖学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