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休克患者血脂水平动态监测对预测短期预后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张士跃 张庆 +1 位作者 刘春来 齐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动态变化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天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n=76)和死亡组(n=31)。检测入院日(Day0),...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动态变化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天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n=76)和死亡组(n=31)。检测入院日(Day0),第4±1天和第7±1天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分析血脂动态变化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结果生存组入院日TC和LDL-C水平第4±1天和第7±1天的TC,HDL-C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41~5.744,均P<0.05)。入院第一周HDL-C和LDL-C变化量[D(7±1)-D0]预测生存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75(0.685~0.850),0.646(0.547~0.736),最佳截断值为0.16mmol/L,0.28mmol/L;敏感度分别为70.97%,64.52%;特异度分别为82.89%,69.74%。多变量回归分析确定HDL-C动态变化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OR=0.141,95%CI:0.044~0.454,P=0.001)。结论监测入院第1周血脂动态变化有助于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红栓 张庆 蔡阳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28 d的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 目的分析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28 d的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95%CI,确立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菌株来源以下呼吸道痰液为主(91.8%),感染患者机械通气率为72.8%,多种抗生素使用率为44.9%,耐药率为65.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同样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结论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存在高龄、机械通气率高、多种抗生素使用率高等情况,且耐药情况严重。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临床上应增强感染控制理念、阻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根据PK/PD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减少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等,以期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和改善感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机械通气 多种抗生素 耐药性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韩志华 郑珍珠 +2 位作者 李振营 李梦缘 李莹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6-37,共2页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包含36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和观察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包含36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和观察组(包含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持续用药5d内的体温变化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退热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阶段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体征,及时使之体温恢复正常,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高热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