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名师吕仁和应用中医药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苗 王世东 +1 位作者 肖永华 闫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65-1267,共3页
本文探索了吕仁和教授应用中医药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并通过验案1则,浅析吕教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吕教授认为肾脏本虚,湿阻水停、热毒瘀结于肾络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经活络为基础治法;... 本文探索了吕仁和教授应用中医药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并通过验案1则,浅析吕教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吕教授认为肾脏本虚,湿阻水停、热毒瘀结于肾络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经活络为基础治法;激素撤退提倡"隔日减"法;羌活、益智仁为防治激素不良反应的经验用药等,为读者提供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吕仁和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在消化微生态调整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晶晶 吴勇 +1 位作者 王菀 彭继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4期159-163,共5页
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结合中医理论及实践对肠道菌群失衡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理论方面,中医药有着其独特的角度与优势,主要从整体观念、正邪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认识肠道微生... 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结合中医理论及实践对肠道菌群失衡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理论方面,中医药有着其独特的角度与优势,主要从整体观念、正邪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认识肠道微生态。治疗应用方面,肠道菌群失调与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中医辨证多从湿热、脾虚、肾虚论治,大量研究表明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失衡,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具体机制和相关性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中医药 整体观念 正邪学说 阴阳学说 藏象学说
下载PDF
更年期综合征病机多变,辨证当分清层次;临床症状复杂,治疗当内外合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堃 史云 +6 位作者 王凤兰 赵进喜 李成卫 孙孟章 贾海忠 刘宁 阮智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79-1084,共6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又称“绝经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又称“绝经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其发病率高,症状表现各异,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现代医学治疗主要包括激素补充和非激素药物治疗等。中医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肾虚,补肾兼以调和阴阳为其基本治法。该病症状表现复杂,影响全身各个系统,所以治疗当从更年期核心病机、更年期具体临床表现、更年期继发或并发疾病三个层次进行辨证论治。此外,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发挥中医内外治各种优势疗法,以求改善患者症状,帮助广大妇女患者平稳渡过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肾虚 治疗层次 内外合治
下载PDF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mode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multiple features
4
作者 XU Anying WANG Tianshu +7 位作者 YANG Tao HAN Xiao ZHANG Xiaoyu WANG Ziyan ZHANG Qi LI Xiao SHANG Hongcai HU Kongfa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precise model for ident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s;thereby offering optimized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and ultimately enhancing medical...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precise model for ident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s;thereby offering optimized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and ultimately enhancing medical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outcomes.Methods First;TCM full-body inspection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was employed to col-lect full-body standing images of healthy people;from which the constitutions were labelled and def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and a dataset encompassing labelled constitutions was constructed.Second;heat-suppres-sion valve(HSV)color space and improved local binary patterns(LBP)algorithm were lever-ag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features such as facial complexion and body shape.In addition;a dual-branch deep network was employed to collect deep features from the full-body standing images.Last;the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 was utilized to learn the extracted multifea-tures;which were subsequently employed to establish a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mod-el.Accuracy;precision;and F1 score were the three measures sele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curacy;precision;and F1 score of the proposed model based on multifeatures for identifying TCM constitutions were 0.842;0.868;and 0.790;respectively.In comparison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s that encompass a single feature;either a single facial complexion feature;a body shape feature;or deep features;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hat incorporating all the aforementioned features was elevated by 0.105;0.105;and 0.079;the precision increased by 0.164;0.164;and 0.211;and the F1 score rose by 0.071;0.071;and 0.084;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ffirmed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which incor-porated multifeatures;including the facial complexion feature;the body shape feature;and the deep feature.In addition;by employing the proposed model;the objectif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identifying constitutions in TCM practices could be optim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Deep feature Facial complexion feature Body shape feature Multiple features
下载PDF
清开灵有效组份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丽荣 马世彬 +1 位作者 李澎涛 唐启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669,共4页
关键词 清开灵 有效组份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脑组织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表达
下载PDF
TL-Ⅰ号方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永烈 王玉来 +2 位作者 高颖 刘子旺 王爱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研究TL-Ⅰ号药方的镇静作用。方法72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用尾悬挂法和动物行为-自发活动分析系统测定偏头痛模型小鼠的活动行为。结果TL-Ⅰ号方能延长偏... 目的研究TL-Ⅰ号药方的镇静作用。方法72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用尾悬挂法和动物行为-自发活动分析系统测定偏头痛模型小鼠的活动行为。结果TL-Ⅰ号方能延长偏头痛模型小鼠尾悬挂的静止时间,能使模型小鼠在自主活动箱中的活动路程和活动时间缩短。结论TL-Ⅰ号方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尾悬挂法 动物行为-白发活动分析 TL-Ⅰ号方
下载PDF
《金匮》论消渴病,立足脾胃肝肾;仲景选方用药,重视明辨方证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进喜 朱立 +6 位作者 刘宁 贾海忠 闫军堂 庞博 王世东 南赫 张卓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52-55,共4页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金匮要略》所论述的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对糖尿病的中医核心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在...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金匮要略》所论述的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对糖尿病的中医核心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在明辨方证的基础上合理选方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消渴病 糖尿病 辨方证
下载PDF
调脏腑功能,咽喉诸疾可治;从咽喉论治,脏腑杂症可愈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宁 赵进喜 +7 位作者 贾海忠 刘建华 张玉平 王三虎 余秋平 赵勇 庞博 王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咽喉与人体各脏腑经络联系密切,咽喉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赖脏腑经络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咽喉的诸多疾病,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治脏腑经络来治疗咽喉疾患。此外,各科多种疑难杂症均与咽喉相关,察咽喉之色有利于多种杂症的临床辨... 咽喉与人体各脏腑经络联系密切,咽喉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赖脏腑经络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则可导致咽喉的诸多疾病,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调治脏腑经络来治疗咽喉疾患。此外,各科多种疑难杂症均与咽喉相关,察咽喉之色有利于多种杂症的临床辨证,从咽喉论治更有益于各种杂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疾病 脏腑 从咽喉论治 整体观念
下载PDF
白藜芦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银 魏军平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9期3545-3547,共3页
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学作用和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早期关于白藜芦醇的抗肿瘤及心血管保护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氧化、抗感染、调节血糖代谢等作用。目前已有相关... 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学作用和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早期关于白藜芦醇的抗肿瘤及心血管保护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氧化、抗感染、调节血糖代谢等作用。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亦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藜芦醇 治疗
下载PDF
寒邪致病,应辨虚实表里;审因论治,当重补散温通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淑然 王必勤 +4 位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赵勇 刘宁 刘江腾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16-1419,共4页
寒邪致病是中医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主凝滞且收引。寒邪致病广泛,尤其在疼痛性疾病、妇科疾病、心血管疾病中占有特殊地位。掌握寒邪的致病特点,辨清虚实表里,分清治寒之法,灵活运用温热药,有助于提高临床水平。
关键词 寒邪 从寒论治 病因学 虚实 表里 补散温通 铿锵中医行
下载PDF
中医临床教学“研究型医案”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文全 吴圣贤 《中医教育》 2018年第6期51-53,共3页
医案记录了医生诊断治疗患者的过程,体现了医生临证实践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1]。正如章太炎先生所云:“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 医案记录了医生诊断治疗患者的过程,体现了医生临证实践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1]。正如章太炎先生所云:“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可见医案研究,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医案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传统的医案记录方式缺乏规范,书写体例不一,编次方法各异,且多为个人经验性描述或评述,科学论证强度低,这导致了医案研究困难,也不利于中医临床教学[2]。笔者基于传统医案特点,结合现代科研方法与思路,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提出“研究型医案”设计,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教学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研究型医案 中医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疏风温阳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文英 李亚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4期J0140-J0142,共3页
目的本文介绍了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经验。方法蛋白尿是加重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精微物质外泄的表现,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作者认为阳气不足,感受风邪,是形成蛋白尿的原因,提出了疏风温阳法。首先阐释了疏风温阳法治... 目的本文介绍了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经验。方法蛋白尿是加重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精微物质外泄的表现,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作者认为阳气不足,感受风邪,是形成蛋白尿的原因,提出了疏风温阳法。首先阐释了疏风温阳法治疗蛋白尿和水肿的病因病机,以及疏风温阳法在具体应用中,如何应用疏风、温阳药物的用药经验,并举病案进一步说明临床应用此方法治疗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结果总结了治疗蛋白尿的临证经验。结论疏风温阳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疗效确切,为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治疗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温阳法 肾脏病 蛋白尿 风水
下载PDF
CellSearch和CTC-Biopsy系统检测肾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TCs价值探讨
13
作者 白俊杰 白孟麟 +2 位作者 邹本奎 李胜 王焕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290-1294,1304,共6页
目的探讨CellSearch和CTC-Biopsy系统检测肾细胞癌(又称肾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ellSearch和CTC-Biopsy系统同时检测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7例肾癌患者外周血CTCs,分析CTCs检测结果与患者临床病... 目的探讨CellSearch和CTC-Biopsy系统检测肾细胞癌(又称肾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ellSearch和CTC-Biopsy系统同时检测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7例肾癌患者外周血CTCs,分析CTCs检测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联性。2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及一致性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对生存数据进行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CellSearch系统在7例患者中检测到外周血CTCs,总检出率为18.92%(7/37),无循环肿瘤细胞团(CTM)检出;CTC-Biopsy系统在13例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CTCs/CTM,CTCs/CTM总检出率为35.14%(13/37)。CellSearch检测结果与肾癌患者的各项病理因素均无关联性(均P>0.05);CTC-Biopsy检测结果与患者的TNM分期(χ^(2)=8.877,P=0.005)、肿瘤大小(χ^(2)=7.758,P=0.019)和肾癌危险度(χ^(2)=5.106,P=0.042)评分有关联。2种检测方法CTCs检测结果与肾癌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在肾癌患者中,CTC-Biopsy系统CTCs检出率高于CellSearch系统;CTC-Biopsy系统CTCs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肾癌临床病理分期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CellSearch CTC-Biopsy 预后
原文传递
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价值与应用简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国威 吴大嵘 +3 位作者 张颖 张静怡 李子一 商洪才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620,共4页
在医学研究领域,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是为降低正式试验的不确定性、提高正式试验的总体质量及成功率而实施的先行性探索性试验;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是为了回答"未来的正式试验能否实行、是否应该实行(如果应该实行,如何实行)"... 在医学研究领域,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是为降低正式试验的不确定性、提高正式试验的总体质量及成功率而实施的先行性探索性试验;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是为了回答"未来的正式试验能否实行、是否应该实行(如果应该实行,如何实行)"这样的问题。Ⅲ期临床试验耗时耗力、需大量的资源投入,所以在实施正式试验前往往需要开展先行性探索性的小规模试验、以确保正式试验的可行性与顺利开展。目前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国内此类研究才刚引起重视。本文就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的相关概念、对正式试验的价值、实例分析与研究现状作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性与可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