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作者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885-887,共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2002年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定位于围绕中医内科临床疑难、重病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从理论、临床到新药开发的系统研究,从中医病证、中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2002年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定位于围绕中医内科临床疑难、重病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从理论、临床到新药开发的系统研究,从中医病证、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三个要素对内科疑难、重大疾病进行规范标准、发现机理、创新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973、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学技术12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1篇,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实现成果转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医病证 中西医结合 基础和临床
下载PDF
从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谈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代倩倩 王燕平 +1 位作者 商洪才 王永炎 《生物医学转化》 2022年第3期2-6,共5页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优势在于临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药的生命力,近年来,研究者聚焦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和优势疗法,掌握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符合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优势在于临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药的生命力,近年来,研究者聚焦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和优势疗法,掌握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新方法、新技术,与国际临床研究模式接轨,获得共识认可。运用转化医学思路和方法,从需求和疗效出发,构建临床与基础的转化平台,提高临床服务水平,促进新药物、新技术开发。总之,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应坚持国学原理,弘扬原创思维,兼容并蓄,文明互鉴,和合互动,多学科交叉协作,迎接大科学、大卫生背景下高概念、大数据、信息智能两化融合新纪元,把握中医药从中西医汇通到中西医并重来之不易的发展形势,实现我主人随,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研究 临床疗效 循证医学 转化医学 叙事医学
下载PDF
转化医学与中医药研究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宏远 商洪才 《生物医学转化》 2022年第3期7-11,共5页
自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中医药领域以来,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多数学者认为,转化医学理念与中医药研究的交叉融合,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回顾转化医学的内涵与发展历程,阐释了其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共通之处,... 自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中医药领域以来,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多数学者认为,转化医学理念与中医药研究的交叉融合,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回顾转化医学的内涵与发展历程,阐释了其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共通之处,并进一步描述了现今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内容与实践,指出了中医药在现阶段研究基础薄弱、证据零散以及功效整体评价尚需加强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资源整合、聚焦优势领域、完善整体评价等加强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观点与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中医药转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转化研究 医学实践 中医药
下载PDF
商洪才: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4
作者 《中国科技奖励》 2022年第1期26-27,共2页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临床疗效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生命力,用世界公认的方法和科学研究证据彰显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北...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临床疗效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生命力,用世界公认的方法和科学研究证据彰显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商洪才研究员多年深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和技术,与团队历时十年苦心研究,创建了群体与个体证据融合的“产证-辨证-用证-验证”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科研、临床及产业转化,促进中医药研究与实践向规范、精准、高效发展,为中医人争取中医药循证研究标准和体系建立的主导权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中医药走向 中医药科研 中医药学 循证研究 临床疗效 产业转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胸痹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推荐及辨证规律研究
5
作者 张磊 张华敏 +3 位作者 孙敏 佟琳 陆惠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1-244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的古方进行收集、筛选,应用《中医古籍防治证据评价分级量表》(胸痹)进行评价与分级,用拟定的推荐标准进行证据推荐。结果:最终纳入155条治疗胸痹的中医古籍证据,其中31条证据被评价为高等级证据,65条证据被评为中等级证据,59条证据被评为低等级证据。遵循“以方测证”思维方法,可得胸痹的证型为寒凝心脉(34.19%)、气滞心脉(23.87%)、瘀血痹阻(16.13%)、痰浊凝滞(9.68%)、心阳不足(5.81%)、心气不足(4.52%)、心阴亏虚(3.87%)及心阳痹阻(1.94%)。源自《金匮要略》的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苏合香丸、失笑散,《正体类要》的归脾汤8条古籍证据进行强推荐,乌头赤石脂丸、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橘枳姜汤4条古籍证据进行弱推荐,其他古籍证据暂不推荐。结论:《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的经典古籍,具有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化痰法和活血法是治疗胸痹的基本治法,瓜蒌薤白三方、血府逐瘀汤等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古籍 证据 循证评价 证据推荐 评价量表 辨证规律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医药学科学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尤良震 方子寒 +3 位作者 李耿 何享鸿 商洪才 张霄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41-2852,共12页
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是学科发展的制高点。为引领与促进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学术进步,中华中医药学会梳理、总结发布了《2020—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19—2023年度中... 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是学科发展的制高点。为引领与促进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学术进步,中华中医药学会梳理、总结发布了《2020—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19—2023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以及《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该文基于以上研究报告以及近20年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奖励情况等科技成果,针对中医药学科建设现状与布局特点,回顾近20年中医药学科重大科技成果,系统梳理了中医药学科科学研究最新进展(2020—2023年),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当前中医药学科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展望中医药学科学术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学科发展 学术进展 重大问题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关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永安 李志红 +3 位作者 田德禄 张良 王玉芬 李晓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5,共2页
就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这一命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中医学在一些重大和疑难疾病中存在明显优势,但具体优势显示点的选择和相关研究方法上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不能凸现出中医药疗效,就此作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疗效 评价
下载PDF
从临床到基础:硝酸甘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信度和效度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章正祥 曹克刚 高永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2-314,共3页
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动物模型是从实验室到临床转译研究成功的保证,为进一步应用硝酸甘油(glycerol trinitrate,GTN)偏头痛大鼠模型,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建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衡量表面效度的标准是症状同... 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动物模型是从实验室到临床转译研究成功的保证,为进一步应用硝酸甘油(glycerol trinitrate,GTN)偏头痛大鼠模型,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建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衡量表面效度的标准是症状同源性。GTN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与人类偏头痛有一定的相似性。建构效度主要指动物模型对理论假说的解释度,GTN模型复制了偏头痛的神经源性炎症及痛觉增敏,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即预测效度主要表现为药理学反应及其在临床的干预实验。GTN模型对典型抗偏头痛药物麦角胺的反应较敏感,但是该模型的预测力效度仍未有效建立。GTN偏头痛大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实验室均已成功复制,表明其有较好的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偏头痛 动物模型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北京市医院、药店中药煎药机使用情况调研 被引量:4
9
作者 龚慕辛 王欣苗 +6 位作者 郁崴岳 王满元 马莉 李朝霞 薛然 聂波 王硕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0-982,共3页
关键词 中药煎药机 市医院 药店 北京 调研 传统剂型 辨证论治 临床医师
下载PDF
承气生血方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炳华 崔巍 +2 位作者 王继峰 严美花 高宝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观察承气生血方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组,口服给药后计算平均抑瘤率。以DNA探针进行肿瘤细胞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肿... 目的:观察承气生血方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组,口服给药后计算平均抑瘤率。以DNA探针进行肿瘤细胞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百分率。结果:西药对照环磷酰胺组肿瘤抑制率达89.2%(P<0.01);承气生血方1.2g·kg-1d-1组肿瘤抑制率36.1%(P<0.01)。荧光显微镜观察,环磷酰胺组偶见凋亡细胞;承气生血方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环磷酰胺组肿瘤细胞比例为25.89%,肿瘤细胞凋亡率4.48%,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承气生血方1.2g·kg-1d-1组肿瘤细胞的比例虽然占49.07%,与模型组比较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平均达到29.94%,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药环磷酰胺可直接杀伤小鼠Lewis肺癌细胞,具有强大的细胞毒作用。承气生血方作用较缓和,同样具有抗小鼠Lewis肺癌作用,并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气生血方 环磷酰胺 小鼠LEWIS肺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彦文 方微 +6 位作者 王绿娅 何继强 李晋生 杜兰平 潘晓冬 张云凤 王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模型...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8只,给药第8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血清脂质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指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及丙二醛(MDA);病理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其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主动脉壁VCAM-1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apoE-/-小鼠比较显示:(1)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2)明显增加血浆NO及TAC(P<0.01),减少MDA的生成(P<0.01);(3)阿托伐他汀可减少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0.01);(4)阿托伐他汀可下调VCAM-1的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血脂代谢、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及下调主动脉壁VCAM-1表达,抑制apoE-/-小鼠AS病变形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载脂蛋白E类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抗胆固醇血症药 小鼠
下载PDF
N-琥珀酰壳聚糖肿瘤细胞亲和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炳华 吴清 +2 位作者 崔巍 任天池 张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56-1056,1057-105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N-琥珀酰壳聚糖与肿瘤细胞的亲和性,筛选出最佳靶向制剂载体。方法用化学降解法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以其为原料制备6种N-琥珀酰壳聚糖,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成纤维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N-琥珀酰壳聚糖与肿瘤细胞的亲和性,筛选出最佳靶向制剂载体。方法用化学降解法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以其为原料制备6种N-琥珀酰壳聚糖,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成纤维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肿瘤细胞共孵育,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分析确定其与肿瘤细胞亲和性的强弱。结果N-琥珀酰壳聚糖样本6与肿瘤细胞亲和性最强,48h荧光强度为74.22;其他1~5样本荧光强度分别为62.61,21.87,47.11,62.63,23.89。在与正常细胞和其他肿瘤细胞的对照实验中发现,样本6与A549肺癌细胞的亲和性最强,相对荧光强度高达167.06。结论N-琥珀酰壳聚糖样本6与肺癌细胞亲和性强,可作为靶向抗肺癌药物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N-琥珀酰壳聚糖 肿瘤细胞 亲和性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研究思路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珉 张为 +5 位作者 赵勇 王亚红 谢颖桢 王硕仁 郭维琴 王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1年第6期13-14,共2页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新的挑战是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多重危险因素控制达标,从而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心脑血管疾病已...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新的挑战是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多重危险因素控制达标,从而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心脑血管疾病已占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北京地区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早期干预 研究思路 中医药
原文传递
面向精准医学的中医辨证论治数智化研究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尤良震 张晓雨 +3 位作者 蒋寅 魏旭煦 赵晨 商洪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1-555,共5页
生命健康与医疗服务的数智化已成为全球大健康发展主流科技方向。数智融合促进中医药精准医学发展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向精准医学的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过程难以科学量化表达与数字化表征是限制中医精准诊疗与中医药数智... 生命健康与医疗服务的数智化已成为全球大健康发展主流科技方向。数智融合促进中医药精准医学发展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向精准医学的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过程难以科学量化表达与数字化表征是限制中医精准诊疗与中医药数智化的瓶颈。新一代生物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医精准诊疗数智化研究带来机遇。针对中医精准诊疗数智化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技术瓶颈,文章立足中西医结合诊疗环境,提出病证结合精准诊疗研究模式与中医辨证论治数智化研究技术路径示范,构建数字驱动的中医精准诊疗一体化研究方法体系,为慢性疾病中医精准防治提供关键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精准医学 辨证论治 数智健康 研究策略
原文传递
益气养阴清热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保护作用及机制探索
15
作者 张轶斐 张术姣 +9 位作者 张泽钰 罗倩 曹梓静 白雪慧 丁少唯 吴玲 张超 刘玉宁 王耀献 刘伟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20,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保护作用,进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清热方治疗组,10只db/m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2周后,采集小鼠血尿及组织标本,检测血肌酐(Scr)...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保护作用,进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清热方治疗组,10只db/m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2周后,采集小鼠血尿及组织标本,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Glu)、尿白蛋白/肌酐(ACR);HE染色、PAS染色并通过光镜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电镜观察小鼠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IL-1β、IL-6、IL-18、NF-κB、Beclin-1、Atg-7、LC3、p6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肾小球体积增大、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扩张,系膜基质增多、足突融合变形等宏观及微观病理改变,血清Scr、BUN、Glu和ACR增加(P<0.01),肾脏IL-1β、IL-6、IL-18、NF-κB、p6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1),Beclin-1、Atg-7、LC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经中药干预后,肾脏病理损伤均有改善,Scr、BUN、Glu和ACR显著降低(P<0.01),同时组织中IL-1β、IL-6、IL-18、NF-κB、p62蛋白表达减少(P<0.01),Beclin-1、Atg-7、LC3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益气养阴清热方具有调节血糖、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清热方 糖尿病肾病 肾络 癥瘕 自噬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中医临床辅助诊疗平台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16
作者 林宏远 蒋寅 +4 位作者 张心怡 崔鹤蓉 王文惠 赵晨 商洪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1-2714,共4页
构建中医临床辅助诊疗平台,能够更好地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赋能”。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医诊疗智能化的研究背景以及发展历程,从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医临床辅助诊疗平台的研究现状,从辅助基层诊疗、助力临床研究、实... 构建中医临床辅助诊疗平台,能够更好地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赋能”。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医诊疗智能化的研究背景以及发展历程,从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医临床辅助诊疗平台的研究现状,从辅助基层诊疗、助力临床研究、实现健康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及挑战,同时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总结,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辅助诊疗 人工智能 数字化 大数据 健康
原文传递
循证视角下数智中医广义望诊研究及相关装备研制思路
17
作者 张晓维 张晓雨 +5 位作者 赵晨 彭梦琪 徐雪 林宏远 王文惠 商洪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4-101,共8页
作为中医四诊之首,望诊及相关装备研制的现代化研究因证据质量参差、标准化缺失、算法透明度不足及决策可靠性和稳定性差,面临落地转化困难的挑战。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数智中医... 作为中医四诊之首,望诊及相关装备研制的现代化研究因证据质量参差、标准化缺失、算法透明度不足及决策可靠性和稳定性差,面临落地转化困难的挑战。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数智中医广义望诊研究应运而生。该研究旨在通过数智技术,突破肉眼望诊局限,全面感知、分析人体头面及全身的神色形态望诊信息,智能关联中医脏腑功能与健康疾病转归,形成数智中医广义望诊装备及多维多模态望诊感知、融合分析及评价决策的技术体系,提高望诊对疾病风险预警、诊断性评价的准确性,弥合望诊装备难以有效辅助临床诊疗决策的鸿沟。该文在循证视角下系统审视数智中医广义望诊研究及相关装备研制思路,深入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基于循证医学原则,提出临床导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全面获取并协同应用多元多维数据、以数智驱动建立精准中医望诊模型、优化标准以提升装备的交互性与可靠性、构建后效评价机制以评价促提升,并积极应对智能化技术应用中可解释性差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该文不仅展示了数智技术在提升望诊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中医望诊技术面向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数字化 智能化 望诊研究 装备
原文传递
数智时代中医器械的现代化变革与发展
18
作者 张晓维 彭梦琪 +4 位作者 林宏远 王文惠 张晓雨 赵晨 商洪才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3-858,共6页
中医器械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需求出发,在中医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中医临床的“简、便、廉、验”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医器械产业具有需求缺口大、政策支持力度强、新兴科技赋能的发展优势;同时也存... 中医器械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需求出发,在中医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中医临床的“简、便、廉、验”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医器械产业具有需求缺口大、政策支持力度强、新兴科技赋能的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标准化建设滞后、产业基础薄弱、中医特色不足和循证评价研究尚未成熟等瓶颈。数智时代来临,为中医器械产业发展变革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从标准化建设、数智产业升级、完善循证评价体系和深入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为中医器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器械 标准化 数智 国际化
原文传递
从“病络理论”探讨肿瘤心脏病病机演变规律
19
作者 王文惠 林宏远 +4 位作者 卫晓红 张晓维 孔一帆 彭梦琪 商洪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17-1120,共4页
本文以病络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梳理病络理论渊源及其内涵,探析肿瘤心脏病病机演变规律。本文基于肿瘤心脏病“毒损心络”的核心病机,指出肿瘤心脏病病机演变易形成“正虚毒侵、毒复伤正”的恶性循环,阐释“毒、虚、滞”是肿瘤心脏病的... 本文以病络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梳理病络理论渊源及其内涵,探析肿瘤心脏病病机演变规律。本文基于肿瘤心脏病“毒损心络”的核心病机,指出肿瘤心脏病病机演变易形成“正虚毒侵、毒复伤正”的恶性循环,阐释“毒、虚、滞”是肿瘤心脏病的病机关键,“心络不通”是肿瘤心脏病的重要表现形式,“解毒通络”是肿瘤心脏病的首要治则。同时本文依据病络理论总结肿瘤心脏病中医证型,并将其分为实证:络脉不和,络脉瘀阻,亦可见气滞血瘀之象;虚证:络脉空虚,具体可见气阴两虚、心阳不振、气血亏虚,旨在为构建肿瘤心脏病中医辨证体系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脏病 毒损心络 病络理论 病机 证型
下载PDF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mode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multiple features
20
作者 XU Anying WANG Tianshu +7 位作者 YANG Tao HAN Xiao ZHANG Xiaoyu WANG Ziyan ZHANG Qi LI Xiao SHANG Hongcai HU Kongfa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precise model for ident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s;thereby offering optimized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and ultimately enhancing medical...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precise model for ident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nstitutions;thereby offering optimized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and ultimately enhancing medical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outcomes.Methods First;TCM full-body inspection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was employed to col-lect full-body standing images of healthy people;from which the constitutions were labelled and def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and a dataset encompassing labelled constitutions was constructed.Second;heat-suppres-sion valve(HSV)color space and improved local binary patterns(LBP)algorithm were lever-ag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features such as facial complexion and body shape.In addition;a dual-branch deep network was employed to collect deep features from the full-body standing images.Last;the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 was utilized to learn the extracted multifea-tures;which were subsequently employed to establish a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mod-el.Accuracy;precision;and F1 score were the three measures sele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curacy;precision;and F1 score of the proposed model based on multifeatures for identifying TCM constitutions were 0.842;0.868;and 0.790;respectively.In comparison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s that encompass a single feature;either a single facial complexion feature;a body shape feature;or deep features;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hat incorporating all the aforementioned features was elevated by 0.105;0.105;and 0.079;the precision increased by 0.164;0.164;and 0.211;and the F1 score rose by 0.071;0.071;and 0.084;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ffirmed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which incor-porated multifeatures;including the facial complexion feature;the body shape feature;and the deep feature.In addition;by employing the proposed model;the objectif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identifying constitutions in TCM practices could be optim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Deep feature Facial complexion feature Body shape feature Multiple featur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