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患肌剪切波速度观察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粤花 孙健 +3 位作者 王唪义 涂滨 黄慧仪 符仲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792-2799,共8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对比干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肌肌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干针组,每组各34例,2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并随访4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对比干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肌肌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干针组,每组各34例,2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并随访4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3次后及治疗结束后1周和4周时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简易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分,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即刻、首次治疗后30 min和治疗3次后30 min时观察2组患者的上斜方肌剪切波速度(SWV)弹性值,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针刺感觉量表(C-MMAS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浮针组脱落4例,干针组脱落3例,最终浮针组30例、干针组31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的VAS、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浮针组在首次治疗后和治疗3次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针组(P<0.05或P<0.01),SF-MPQ评分在治疗3次后的降低差值大于干针组(P<0.01)。(3)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浮针组的SWV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SWV降低比率上,浮针组均优于干针组(P<0.05或P<0.01);同时,2组患者的上斜方肌SWV降低值与VAS评分降低值存在正相关性(r=0.333,P=0.009)。(4)针刺感觉方面,浮针组患者的酸感、痛感、沉重感、胀满感、刺痛感、麻木感、抽动/跳动感等7种针刺感觉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针组(P<0.05或P<0.01),而2组患者的其他针刺感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浮针组和干针组各有2例患者局部发生轻微血肿,无需特殊干预,均自行吸收。【结论】浮针疗法和干针疗法均可有效缓解颈肩MPS患者的疼痛及患肌紧张,其疗效与SWV降低值存在一定相关性;相比干针疗法,浮针疗法的疗效更优,针刺痛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干针疗法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剪切波速度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患肌理论运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慢性胃炎41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路志术 李桂凤 +2 位作者 王文涛 吴锦萍 符仲华(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价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浮针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浮针在患肌周围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进行治疗的41例慢性胃炎患者,并评价其疗效。结果:41例患者,临床治愈5例,显效18例,有... 目的:评价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浮针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浮针在患肌周围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进行治疗的41例慢性胃炎患者,并评价其疗效。结果:41例患者,临床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4%(35/41)。其中非萎缩性胃炎31例,有效26例,有效率为83.9%(26/31);萎缩性胃炎10例,有效9例,有效率为90%(9/10)。35例有效病例中,首次治疗有效率为82.8%(21/3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慢性胃炎安全有效,首次治疗后的效果对判断预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且其疗效与患者血液环境与营养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肌理论 浮针疗法 再灌注活动 慢性胃炎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久坐族”,快来伸个懒腰吧
3
作者 符仲华 陆亚麟 《中医健康养生》 2020年第7期73-75,共3页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久坐族”越来越多,久坐容易令身体局部肌肉劳损,出现颈腰部或者全身酸痛的情况,长时间的疼痛会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日久成疾再去医院治疗往往也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久坐族”日常锻...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久坐族”越来越多,久坐容易令身体局部肌肉劳损,出现颈腰部或者全身酸痛的情况,长时间的疼痛会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日久成疾再去医院治疗往往也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久坐族”日常锻炼非常必要。病例在高校工作的李女士,今年40多岁,因工作特点经常长时间身体维持同一状态,日积月累,腰部出了问题,由最初的不适发展为剧烈疼痛,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酸痛 医院检查 肌肉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常锻炼 久坐 工作效率 剧烈疼痛
下载PDF
Blinding effect of sham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in a healthy population
4
作者 Hui-yi HUANG Yan-yan CAI +2 位作者 Qing-song ZHANG Yi-ping HUANG Zhong-hua FU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Objective: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FSN)has been shown potential positive effective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its specific effects are still not clear.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blinding effect of a n... Objective: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FSN)has been shown potential positive effective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its specific effects are still not clear.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blinding effect of a non-penetrating sham FSN needle,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authors'research team in healthy participants.Furthermore,to provide a reliable control tool to assess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FSN.Methods: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sham-controlled trial in 60 healthy participants divided into FSN group and sham FSN group in a 1:1 ratio.The participants were assessed according to blinding index(BI),pain intensity,sensation type and acceptability of needling.Results:The James'BI was(0.56,95%CI[0.45,0.67])for two groups.The Bang's BI was(0.50,95%CI[0.24,0.76])in the FSN group and(-0.36,95%CI[-0.67,-0.07])in the sham FSN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eedling pain intensity(P>0.05)and type of needling sensation.A total of 96.6%participants who received sham FSN and 86.6%participants who received FSN considered the needling acceptable or better.Conclusion: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effective blinding capability of the sham FSN needles in healthy participants,indicating that the novel non-penetrating sham FSN needle can be served as eligible control to evaluatethe specific effects of F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Sham-controlled BLINDING Clinical trial
原文传递
气血是中医的主要指标 被引量:14
5
作者 符仲华 吴凤芝 甘秀伦 《现代中医临床》 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
继"气血新论"在《现代中医临床》发表后,气血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阐释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指标是衡量观察目标时常用的方法,是现代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状况的观察角度。中医学此前没... 继"气血新论"在《现代中医临床》发表后,气血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阐释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指标是衡量观察目标时常用的方法,是现代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状况的观察角度。中医学此前没有明确的指标概念。本文认为气血是中医核心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的主要观察指标和主要抓手,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气血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中医核心理论的关系;阐释气血在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地位;梳理气血状态在辨证中的体现,并从临床角度剖析调和气血为中医临床的主要抓手。气血分散在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由多种小指标构成,医者借助不同感官收集出来,形成指标群。中医学现代化发展不能仅满足于对机体气血状态的描述,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气血进行精准量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 气血理论 基础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