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 被引量:1
1
作者 雷燕 陈可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5年第6期10-12,共3页
【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心肌需氧超过冠脉供氧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以胸闷、心前区阵发性的压榨样疼痛为其典型表现,每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及饱餐后而诱发。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胸痹”、... 【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心肌需氧超过冠脉供氧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以胸闷、心前区阵发性的压榨样疼痛为其典型表现,每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及饱餐后而诱发。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学 心肌缺血性损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诊治 情绪激动 厥心痛 阵发性 心前区 饱餐后
下载PDF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二)
2
作者 雷燕 陈可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1.精制冠心胶囊,由丹参、川芎、赤芍、降香、红花组成,每次1片,每日3次。本方经证实确有抗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酶活性的作用,对血瘀证象突出者尤好。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诊治 中医 抗血小板聚集 纤溶酶活性 冠心胶囊 抗心绞痛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卫星 武颖 +1 位作者 张正旭 虞跃跃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8期728-730,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以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潴留症状...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以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潴留症状变化。结果治疗1星期后,两组尿潴留情况都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2星期和1个月后两组尿潴留状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但对于首次排尿时间和每次排尿时间效果不佳,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尿潴留 温针疗法 水针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盛松 徐凤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591-592,共2页
综述近年有关活血化瘀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资料,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稳定斑块、调节炎症因子、影响血管重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多方面、... 综述近年有关活血化瘀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资料,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稳定斑块、调节炎症因子、影响血管重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张昱应用蝉苏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经验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丽敏 常美莹 张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并伴有IgA在系膜区沉积为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是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蛋白尿是导致IgA肾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独立危险...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并伴有IgA在系膜区沉积为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是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蛋白尿是导致IgA肾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临床效果有限。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张昱教授提出IgA肾病“虚-风-瘀-毒”复杂病机网络且始终贯穿于IgA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认为脾肾亏虚为IgA肾病蛋白尿的病机关键,并且强调风邪、瘀血、毒邪等致病因素在病程进展中的作用。在此病机指导下组方而成的蝉苏地黄汤具有滋补脾肾,祛风通络的作用。针对反复出现的蛋白尿,补虚同时重视祛风,如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防风等祛风通络药物以及僵蚕、蝉蜕、乌梢蛇等虫类祛风药的应用。文章从病因病机认识、方义分析、加减应用及典型病案方面入手,对张昱教授应用蝉苏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蛋白尿 蝉苏地黄汤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贾丽燕 来保勇 +4 位作者 赵楠琦 王晓 谭展飞 刘兆兰 刘建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常用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DR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中药治疗DR的...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常用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DR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中药治疗DR的汤剂复方,对纳入文献的提取资料信息进行编码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RapidMiner6.0数据挖掘软件对DR按分期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复方治疗DR的中文文献152篇,涉及中药方剂152首,含中药1657味,用药频次占50%以上的中药有:非增殖期DR病变为黄芪、丹参、生地黄(54首方剂,572味中药);增殖期DR病变为蒲黄、三七(4首方剂,41味中药)。整体用药频次前5位的是黄芪、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152首方剂,中药1657味)。药物归类:各期DR均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清热药,再次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止血药;各期用药药性均偏寒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所有组合以黄芪为中心,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4味药分别与黄芪有较强关联,另外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当归、赤芍、川芎3味药相互间也存在组方关联。结论中药治疗非增殖期DR病变以益气活血滋阴药为主,增殖期DR病变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在增殖期DR病变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寒凉药的比例稍增加;核心药物组合以黄芪为中心,并与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等组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关联分析 用药规则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方法学中文研究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明坤 许云 +8 位作者 胡瑞学 文玲子 李迅 赵宗耀 闫韶花 闫蕴孜 赵娜 刘建平 费宇彤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714,共7页
目的分析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方法学中文研究特征,为后续临床试验依从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临床试验中受试者依从性的方法学中文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 目的分析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方法学中文研究特征,为后续临床试验依从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临床试验中受试者依从性的方法学中文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对文献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84篇,包括西医类68篇,中医类16篇。分析结果显示:自2003年以来,受试者依从性的方法学研究逐年增加,但中医类相关研究数量并未增加。所有纳入研究均总结了受试者依从性的对策,但缺少重要的质量评价信息。结论目前中国已发表的有关临床试验中如何提高受试者依从性以保证试验结果可靠的对策研究仍然非常缺乏。现有研究对受试者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探讨不够系统全面,临床试验中的研究者对受试者依从性的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完善的依从性方法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受试者 依从性 控制偏倚 临床试验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艾曲波帕联合用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曹新甜 胡晓梅 +4 位作者 孙妍 宋英 吕妍 肖海燕 全日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95-50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艾曲波帕联合用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以艾曲波帕联合其他药物为干预措施治疗成人ITP的文献,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艾曲波帕联合用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以艾曲波帕联合其他药物为干预措施治疗成人ITP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286例患者。1篇文献报道了艾曲波帕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艾曲波帕(75.0%vs 41.7%,P<0.05)。2篇文献报道了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rhTPO(94.4%vs 75.0%,P<0.05;78.1%vs 56.3%,P<0.05)。1篇文献报道了艾曲波帕联合地塞米松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地塞米松(94.4%vs 81.5%,P<0.05)。上述4篇文献艾曲波帕联合用药与单药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篇文献报道了艾曲波帕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案,但无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8%、100%,其中1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1%。1篇文献报道了艾曲波帕联合地塞米松及利妥昔单抗的三联方案,但无对照组,有效率为1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8%。1篇文献报道了艾曲波帕联合硫唑嘌呤的有效率与环孢素联合达那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6%vs 73.9%,P>0.05),但前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34.8%vs 69.6%,P<0.05)。进一步比较分析显示,艾曲波帕联合地塞米松有效率(97.3%)显著高于艾曲波帕联合硫唑嘌呤(69.9%)(P<0.001)、艾曲波帕联合利妥昔单抗(75.0%)(P=0.008)、艾曲波帕联合rhTPO(84.0%)(P=0.006),但艾曲波帕联合rhTPO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6.0%)显著低于艾曲波帕联合地塞米松(52.4%)(P<0.001)。结论:与单药相比较,艾曲波帕联合用药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安全性没有差异。艾曲波帕联合地塞米松有效率显著高于联合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以及rhTPO,但安全性不及艾曲波帕联合rhT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波帕 联合用药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