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薇 张燕生 +2 位作者 代红雨 刘仍海 高晓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67-168,共2页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临床上常见的以便意淡漠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排便时间可延长数日乃至十数日,结肠传输试验可见结肠排空时间显著延长.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确切的疗效,但是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现...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临床上常见的以便意淡漠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排便时间可延长数日乃至十数日,结肠传输试验可见结肠排空时间显著延长.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确切的疗效,但是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综述于如下.……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便秘治疗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仍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0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便秘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3
作者 程一乘 李昕 +2 位作者 李雪 刘仍海 郑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83-789,795,共8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FDD)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FD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FD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假埋线组,每组6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饲养,其余...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FDD)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FD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FD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假埋线组,每组6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饲养,其余3组采用低纤维饮食饲料联合0.1%亚甲蓝肛周注射法制备FDD模型。造模成功后穴位埋线组予穴位埋线治疗,假埋线组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粪便情况、排便模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直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5-HT、IL-6、TNF-α、P物质、Ach浓度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直肠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直肠组织中CGRP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FDD大鼠粪便变软、增粗,粪便Bristol评价Ⅱ~Ⅲ型,粪便重量增加,球囊排出时间较FDD模型组增长,直肠压力较FDD模型组升高,直肠内杯状细胞减少,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在固有层、黏膜下层,少量红细胞外逸和血管扩张,5-HT、P物质、Ach水平较FDD模型组升高,IL-6、TNF-α水平较FDD模型组降低。穴位埋线组大鼠直肠中CGRP蛋白、mRNA的表达均较FDD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有效改善FDD模型大鼠粪便性状及排便模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脑肠肽水平、降低炎症相关递质及直肠内CGR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功能性排便障碍 脑肠肽 炎症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慢溃宁保留灌肠逆转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伴异型增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郑丽华 张燕生 高晓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溃宁 保留灌肠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多中心随机单盲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袁亮 寇玉明 +3 位作者 李国栋 王菲 刘仍海 张书信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7期593-596,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量化操作的挂线方法配合对口引流的改良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位肛瘘(单纯和复杂)患者以密闭信封随机分层法分为两组各60例。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两组实际入选患者、脱落及剔除的患者,... 目的客观评价量化操作的挂线方法配合对口引流的改良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位肛瘘(单纯和复杂)患者以密闭信封随机分层法分为两组各60例。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两组实际入选患者、脱落及剔除的患者,进行人口统计学、病例分布及基线资料比较,判定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采用改良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挂线脱落时间、术后疼痛、肛门压力测定,客观评价优化改良手术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20例患者,最终有效118例,剔除脱落2例。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9.87±3.93)d短于对照组(35.32±8.61)d,p〈0.05);试验组挂线脱落时间为(13.73±3.15)d,短于对照组(14.98±6.84)d,(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分数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肛门压力测定均在正常范围内,肛门功能均未受影响。结论量化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的改良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肛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挂线法 高位肛瘘
原文传递
挂线疗法治疗肛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仍海 张燕生 +1 位作者 李薇 代红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挂线疗法 治疗 肛裂 中医 消痔灵注射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