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对胎儿胃粘膜组织粘附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代丽萍 陈晶晶 +3 位作者 张建中 周元方 王凯娟 蒋秀高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牯附能力与粘附特征,探讨Hp的粘附机理及其致病。方法用10株临床分离Hp对四个6~8月龄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粘附试验。结果不同Hp的粘附能力有很大差别。存在强粘附株和弱粘附株;不同Hp对... 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牯附能力与粘附特征,探讨Hp的粘附机理及其致病。方法用10株临床分离Hp对四个6~8月龄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粘附试验。结果不同Hp的粘附能力有很大差别。存在强粘附株和弱粘附株;不同Hp对不同胎儿胃粘膜组织各个部位的粘附特征亦有差别。结论 Hp可分泌多种粘附素,机体分泌的粘附素受体亦多样,它们表达的种类以及数量影响粘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组织 胎儿 幽门螺杆菌 粘附能力 粘附素 分泌 粘附作用 临床分离 致病 受体
下载PDF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刻不容缓 被引量:15
2
作者 曾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现场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人间狂犬病流行近况分析 被引量:90
3
作者 唐青 赵秀芹 陶晓霞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 5年来中国人间狂犬病流行情况 ,探讨造成流行回升的因素 ,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近 5年来中国人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近 5年中国人间狂犬病持续上升 ,1997、1998和 1999年分别较前...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 5年来中国人间狂犬病流行情况 ,探讨造成流行回升的因素 ,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近 5年来中国人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近 5年中国人间狂犬病持续上升 ,1997、1998和 1999年分别较前一年上升了 44 .6 5 %、1.74%和 45 .93 % ;发病率也从 1996年的 0 .0 13 4/10万上升至 1999年的 0 .0 2 70 8/10万。连续上升的省区主要见于南方 ,其中江苏省 1999年报告 40例 ,比 1998年同期增加了 2 0 7.6 9% ,这些高发病省区的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的 75 %以上 ;报告发病县区数也有增加趋势。结论 养犬数增加、没有及时全程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病学 预防 控制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现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荣珍 曹雷 +4 位作者 王晓军 张兰香 张兴录 周军 于竞进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为了对当前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利用EPIinfo软件对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最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全国 1999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76 / 10万 ,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全... 为了对当前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利用EPIinfo软件对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最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全国 1999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76 / 10万 ,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全国 2 0 84个县 (区、市、旗 ,下同 ) ,占全国县数的 72 8% ;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 ;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86 %。目前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乳糖发酵奈氏菌和脑膜炎奈氏菌诱生的流脑杀菌抗体抗原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计银铎 胡绪敬 +2 位作者 于纪桂 胡真 刘秉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3-237,共5页
利用杀菌力试验测定不同来源血清对脑膜炎奈氏菌(Nm)的杀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群流脑病人恢复期血清、带菌者及乳糖发酵奈氏菌(Nl)带菌者血清、兔抗Nm及Nl血清中均具有对Nm的杀菌抗体。通过Westernblotti... 利用杀菌力试验测定不同来源血清对脑膜炎奈氏菌(Nm)的杀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群流脑病人恢复期血清、带菌者及乳糖发酵奈氏菌(Nl)带菌者血清、兔抗Nm及Nl血清中均具有对Nm的杀菌抗体。通过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上述人血清IgG、IgM和IgA均与这两种奈氏菌的52kD,1、2或3类外膜蛋白发生特异反应。用纯化的1和3类外膜蛋白及脂寡糖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测定抗体水平表明,Nl、Nm的1和3类外膜蛋白及脂寡糖抗原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其中1类外膜蛋白主要诱生IgG,3类外膜蛋白诱生IgG和IgM,脂寡糖则主要诱生IgM。通过杀菌抑制试验证实1类、3类外膜蛋白及脂寡糖均可抑制IgG的杀菌作用;抑制效价LOS>1类OMP>3类OMP。由此可见,Nl和Nm的脂寡糖及1类OMP是幼儿咽部携带Nl或Nm诱生的流脑杀菌抗体主要特异性抗原。这一研究结果为提高流脑A群多糖菌苗对婴幼儿的预防效果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奈氏菌 杀菌抗体 外膜蛋白
原文传递
狂犬病防制工作不容忽视 被引量:27
6
作者 唐青 俞永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狂犬病 预防 控制
原文传递
用多基因PCR检测和区分不同群型霍乱病原菌 被引量:4
7
作者 芮勇宇 蔡初的 +6 位作者 萧斌权 俞守义 李建基 廖育煌 王红 钟豪杰 罗不凡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用于检测和区分霍乱弧菌O1群古典型 (CVC)、埃尔托型 (EVC)、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方法 分别针对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单位 (ctxA)基因、O139群特异基因、霍乱弧菌溶血素A亚单位 (hlyA)基因和毒力...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用于检测和区分霍乱弧菌O1群古典型 (CVC)、埃尔托型 (EVC)、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方法 分别针对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单位 (ctxA)基因、O139群特异基因、霍乱弧菌溶血素A亚单位 (hlyA)基因和毒力协同调节菌毛A亚单位 (tcpA)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多基因PCR方法。PCR产物经电泳 ,根据扩增条带的大小和数目 ,可检测和区分CVC、EVC、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针对ctxA和O139群特异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内引物 ,建立套式PCR。结果 对分离于患者的 6 0株EVC ,2株CVC ,15株O139群和 30株非O1非O139群进行检测 ,扩增结果与设计均一致。多基因PCR敏感性可达到 10 0cfu ,套式PCR可达到 10cfu。对分离于环境标本的 10株EVC和 15株O139群检测表明 ,前者均为产毒株 ,后者均为非产毒株。结论 该方法快速、特异、敏感 ,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