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2015至2019年李斯特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炊慧霞 李薇薇 +3 位作者 崔箐坡 贾松树 张秀丽 韩志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7-773,共7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5至2019年李斯特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河南省2015至2019年李斯特菌病感染专项监测中分离的6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谱系、克隆群(CC型)、序列型、血清群。通过VFDB、BIGSdb-Lm和Re...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5至2019年李斯特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河南省2015至2019年李斯特菌病感染专项监测中分离的6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谱系、克隆群(CC型)、序列型、血清群。通过VFDB、BIGSdb-Lm和ResFinder数据库获得其毒力基因、生物杀灭剂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及耐药基因分布。采用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cg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与结论:60株中65.0%来自于围生期病例,75.0%来自于血液标本。60株分属2个谱系(Ⅰ和Ⅱ),以谱系Ⅰ为优势谱系(68.3%);分属3个血清型(Ⅱb、Ⅱa和Ⅳb),Ⅱb为优势型(63.3%);分属13个CC型以及2个未分CC型(ST619和ST382),CC87为优势型(35.0%);分属18个序列型,ST87为优势型(35.0%)。所有菌株均携带毒力岛LIPI-1,26.7%菌株携带LIPI-3,45.0%菌株携带LIPI-4。所有菌株均不携带生物杀灭剂抗性基因(bcrABC、emrE、emrC、qacA、qacC和Tn6188 qac)和重金属抗性基因cadC,10.0%菌株携带重金属抗性基因cadA;28.3%菌株携带应激生存岛SSI-1,3.3%菌株携带SSI-2。60株均携带耐药基因fosX,3.3%菌株同时携带耐药基因fosX、mef(A)、msr(D)和tet(M),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60株分属52种CL型,每种CL型包括1~5株菌,等位基因差异数0~1730个,CL0029、CL0014、CL0032和CL0033为优势型。60株共获得51种PFGE带型,每种带型包括1~4株菌,相似度为56.7%~100.0%,GX6A16.HA0030、GX6A16.HA0005、GX6A16.HA0023和GX6A16.HA0011为优势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病 全基因组测序 多位点序列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宝康 田博 +1 位作者 徐颖华 卢雪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43-6750,共8页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是指摄入被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后,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随着饮食习惯及畜牧业的发展,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对食品安全、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及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发起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近几年...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是指摄入被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后,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随着饮食习惯及畜牧业的发展,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对食品安全、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及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发起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正是由人类的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的缺乏、对公共卫生风险防控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因此,了解目前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检测手段,进一步开发拓展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安全有效、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近年以细菌、病毒、寄生虫为代表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常用检测手段,以期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食品安全 病原检测
下载PDF
食品监管微生物追踪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建立——助力中国食品监管微生物追踪溯源能力的发展
3
作者 徐颖华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12期10-10,16,共2页
随着环境卫生恶化和微生物突变等生态系统的改变,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越加严峻,新发和重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研究刻不容缓。肆虐欧洲的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暴发事件、美国蓝铃公司冰激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等事件说明,... 随着环境卫生恶化和微生物突变等生态系统的改变,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越加严峻,新发和重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研究刻不容缓。肆虐欧洲的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暴发事件、美国蓝铃公司冰激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等事件说明,即使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发展中国家的形势就更不容乐观。而我国每年由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约占各类食源性疾病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食品监管 网络平台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源性疾病 追踪 出血性大肠杆菌 技术
原文传递
2019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67
4
作者 李红秋 郭云昌 +9 位作者 宋壮志 马永忠 陆冬磊 袁秀娟 郭晚花 邹晶 刘继开 李薇薇 韩海红 付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0-656,共7页
目的分析2019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 目的分析2019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6 390起,累计发病38 797人,死亡134人。在病因明确的3 572起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2.01%(12 738/24 491);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4.96%(1 606/3 572)和57.60%(72/125);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餐饮服务场所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49.95%(3 192/6 390)和70.00%(27 156/38 797);家庭的死亡人数最多,占80.60%(108/134)。结论餐饮服务场所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微生物性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该结果提示应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健康教育力度,对重点食品、重点场所和主要致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并加以控制,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 监测 致病因子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