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
作者 崔亚利 杨延敏 +1 位作者 陈永传 赵雪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生化检验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部静脉血10 mL作为检测标本,将每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生化检验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部静脉血10 mL作为检测标本,将每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样本经溶血处理后行临床生化检验,对照组血液样本未经溶血处理,直接行临床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心肌标志物、肾功能及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蛋白(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反应会影响肝肾功能、血脂、心肌标志物等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误差,临床诊疗工作中对此需充分重视,并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功能 生化检验 血脂 标本 溶血 应对措施 心肌标志物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2011年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仲崇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8-350,共3页
调查北京市丰台区冠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丰台3个社区的居民,调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发生率,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应调查6882例,实查... 调查北京市丰台区冠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丰台3个社区的居民,调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发生率,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应调查6882例,实查6842例,有效应答率为99.42%,发现277例冠心病患者,患病率为4.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与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饮酒和BMI相关(β=2.198~4.765,P〈0.05~〈0.001)。结论:老年人、糖尿病、高脂血症、饮酒和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矫正,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社区转诊参考标准的研究
3
作者 程东杰 于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57-0060,共4页
探讨建立适用于社区门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转诊参考标准。方法 (1)回顾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对于病情转归有预测价值的临床资料并建立参考转诊标准。(2)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转诊参考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应用SPS... 探讨建立适用于社区门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转诊参考标准。方法 (1)回顾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对于病情转归有预测价值的临床资料并建立参考转诊标准。(2)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转诊参考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转诊参考标准的临床应用,可提高早期转诊率,降低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减少非计划住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参考标准适用于社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慢病管理,能够帮助医师识别高风险患者,提高早期转诊率,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非计划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社区慢病管理 转诊标准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于凝 惠永明 +2 位作者 熊永红 李杰 李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心脏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4年至2006年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86例,其中A组:单腔心室起搏(VVI)心尖起搏组(right ventricle apex RVA)31例;B组:VVI高位... 目的:分析不同心脏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4年至2006年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86例,其中A组:单腔心室起搏(VVI)心尖起搏组(right ventricle apex RVA)31例;B组:VVI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ight high-interventricular septum RHIVS)8例;C组:双腔心脏起搏(DDD)RVA起搏组38例;D组:DDD RHIVS起搏组9例。分别于起搏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QRS波时限、心脏射血分数(EF)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并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问卷调查(MLHFQ)。结果:1.单腔起搏器组,无论RVA或RHIVS组术后心功能各项指标(EF、ESVI、ED-VI、MLHFQ)均有下降趋势,A组于术后6个月,B组于术后12个月时出现下降趋势。2.双腔起搏器RVA组于术后12个月时心功能出现下降趋势,而双腔RHIVS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3.组间比较显示:D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术后均高于A、B、C组。结论:DDD起搏优于VVI起搏,间隔部起搏明显优于心尖部起搏,特别是DDD间隔部起搏对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小,接近于生理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右心室高位室间隔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血流动力学 心脏疾病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41
5
作者 李雪玲 邱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指标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ET)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E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而观察组的NM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血脂水平,考虑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钙 氯吡格雷 血脂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浆皮质抑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柴三葆 惠永明 +1 位作者 庞永正 唐朝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浆皮质抑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0例冠心病(组)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者的血浆皮质抑素,观察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浆皮质抑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0例冠心病(组)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者的血浆皮质抑素,观察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术前)血浆皮质抑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3±0.48)ng/mlvs(1.18±0.27)ng/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支架置入术后第1天血浆皮质抑素水平接近术前[术后第1天(2.61±0.38)ng/mlvs术前(2.63±0.48)ng/ml,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分别为(2.42±0.45)ng/ml和(2.13±0.39)ng/ml,较术前分别降低8%和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浆皮质抑素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皮质抑素水平明显升高,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冠心病患者血浆皮质抑素水平的升高与反映炎症的指标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抑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 经腔 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
下载PDF
盐酸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活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熊永红 惠永明 +4 位作者 张骥 姜杉 朱辉 于凝 王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患者104例,植入支架后,随机分为盐酸曲美他嗪组(20mg,3次/d,口服)及常规治疗组(安慰剂1片,3次/d,口服),各52例。... 目的:评价盐酸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患者104例,植入支架后,随机分为盐酸曲美他嗪组(20mg,3次/d,口服)及常规治疗组(安慰剂1片,3次/d,口服),各52例。所有患者每2周门诊随访1次,共6个月,记录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分级(CCS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于开始服药治疗前以及服药6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2组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曲美他嗪组:7.8%,常规治疗组:9.7%P>0.05);在心绞痛发作例数、发作次数及心绞痛CCSⅢ级,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缓解例数方面盐酸曲美他嗪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后盐酸曲美他嗪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较自身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min步行距离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左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美他嗪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绞痛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凝 惠永明 马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尼可地尔片口服,治疗期间记录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持续治疗3个月。评价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记录并对比两组心绞痛日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每次发作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龄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尼可地尔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反复交感电风暴一例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凝 惠永明 +1 位作者 张骥 王艳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关键词 电风暴 交感 心肌梗 ACC/AHA 反复 死后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血清尿酸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永红 惠永明 +2 位作者 张骥 于凝 郑松龄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pEF)时住院基线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FpEF患者320例,采集患者入院时基线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基线血清UA水平与出院后180天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pEF)时住院基线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FpEF患者320例,采集患者入院时基线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基线血清UA水平与出院后180天预后的关系。结果 170例患者(53.1%)合并高尿酸血症,根据UA浓度的四分位切点将患者分成四组。随着UA浓度的升高,心衰再住院及死亡的发生率同时增加。四组患者的心衰再住院、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在总体上差异有显著性。单因素分析发现,左心房前后径、心功能分级、高尿酸血症、心房颤动和慢性肾脏病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后心功能分级(OR=1.64,95%CI:1.32~2.17;P=0.044)、高尿酸血症(OR=2.35,95%CI:1.54~4.79;P=0.025)及慢性肾脏病(OR=1.45,95%CI:1.09~2.38;P=0.032)是180天内发生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在180天内高尿酸血症组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结论 HFpEF常合并高尿酸血症,入院时基线高尿酸血症是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尿酸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夏欢 刘梅林 +16 位作者 秦名芳 孙艳梅 田涛 李金巧 张清潭 李军 毛拥军 贾治生 方之勇 吕志平 崔连奇 高春惠 王丽娜 惠永明 单培彦 陈小平 银鹏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100 mg/d组(B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C组),每组398例。观察治疗(14±3)天后AA-Ag的变化和不良反应,以及(28±3)天的不良反应。对所有符合研究方案,研究期间未服用禁止药物,且完成所有随访内容的病例纳入符合方案集,进行疗效分析;对所有经随机化分组、至少接受一次治疗且具有用药后安全性评价数据的病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就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1 127例受试者完成随访,1 017例受试者进入符合方案集,1 160例受试者进入安全性分析集。符合方案集中A组(n=347)、B组(n=338)和C组(n=332)治疗后AA-Ag中位数分别为6.65(4.03,10.84)%、5.89(3.22,10.03)%和6.00(3.68,10.09)%,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安全性分析集A组(n=388)、B组(n=387)和C组(n=385)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7%、3.36%和7.9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且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9%、2.33%和6.23%,均为轻微出血,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 mg/d及100 mg/d均可明显抑制AA-Ag,短期安全性良好,肠溶缓释剂型较肠溶剂型降低了短期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老年人 阿司匹林 剂型 血小板聚集率 出血
下载PDF
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雪玲 邱蓉 李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琥珀酸美托洛尔进...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联合组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LVEF、LVD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LVDD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F、LVDD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LVEF、LVDD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琥珀酸美托洛尔 贝那普利 心功能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蕊 傅向炜 《中国当代医药》 2008年第24期66-67,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应转向系统化身心护理。心血管疾病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的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就显...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应转向系统化身心护理。心血管疾病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的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护患沟通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惠永明 姚丹林 +4 位作者 仲崇星 朱辉 严萍 熊永红 李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5期629-631,共3页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首次AMI患者 ,7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6 2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和住院期及随访期超声心动图结果...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首次AMI患者 ,7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6 2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和住院期及随访期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溶栓组院内死亡率高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 73.2 % ,梗塞相关血管 (IRA)达到TIMIIII级血流者为 6 4 .3% ;直接PTCA组血管再通率为 10 0 % ,均达TIMIIII级血流。AMI后 2周左室射血分数 (LVEF)溶栓组为 5 0 .4± 13.3% ,直接PTCA组为 6 3.8± 9.4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成功者其AMI后 2周LVEF也明显低于直接PTCA组 (5 4 .3± 8.2vs 6 3.8± 9.4 ,P <0 .0 5 )。溶栓组中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其AMI后 3、6个月的LVEF始终低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因溶栓失败行补救PTCA者为 18.3% ,IRA开通率为 10 0 % ,其AMI后 2周及 3、6个月的LVEF略低于直接PTCA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组因IRA未能开通或存在梗死后心肌缺血症状行择期PT 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 (32 .4 %vs 0 % ,P <0 .0 5 )。结论 :与溶栓治疗比较 ,直接PTCA能使IRA安全有效充分开通 ,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心功能 ,降低院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冠状动脉成形术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熊永红 王静 +2 位作者 李雪玲 刘娜 金泽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并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合并HFpEF患者326例,按照急诊PCI术中血流情况,分为正常复流组(255例)和无复流组(7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HFpEF的STEMI患者,P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为21.8%(71/326),两组之间急诊收缩压(SBP)[(113.75±23.27)mm Hg比(127.84±34.58)mm Hg,P=0.046]、即刻血糖水平[(14.32±6.75)mmol/L比(9.17±7.50)mmol/L,P=0.038]、发病到再灌注时间[(118.07±41.35)min比(9.74±39.23)min,P=0.037]、球囊扩张次数(12.5%比10.1%,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SBP(OR=1.089,95%CI 0.746~18.247,P=0.031)、球囊扩张次数(OR=1.980,95%CI 0.883~1.087,P=0.039)、发病至再灌注时间(OR=2.985,95%CI 0.064~0.982,P=0.048)是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EFpHF合并STEMI患者行PPCI后无复流发生与入院收缩压、球囊扩张次数、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无复流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仲崇星 惠永明 +3 位作者 张骥 朱辉 姜彬 章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老年人高血压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老年人高血压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89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32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57例,另52名健康老年人设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LVPWT及LVM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1、TIMP-1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PWT、LVMI、TIMP-1和MMP-9水平逐渐升高(均为P<0.05),而血清MMP-1水平逐渐降低(均为P<0.05)。LVMI、LVPWT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MMP-1水平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MMP-9水平与左心室质量、左心室壁厚度呈正相关,而MMP-1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细胞外基质重构可能与老年高血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向酶类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侧支循环分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文超 张骥 惠永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0期3127-3129,3133,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梗(STEMI)患者入院时血浆25-(OH)维生素D[25(OH) D3]水平和侧支循环分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发病12 h内入院的STEMI患者。根据梗死相关动脉(IRA) Rentrop侧支循环分级分为:侧支循环差(PDC)组(Rentrop...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梗(STEMI)患者入院时血浆25-(OH)维生素D[25(OH) D3]水平和侧支循环分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发病12 h内入院的STEMI患者。根据梗死相关动脉(IRA) Rentrop侧支循环分级分为:侧支循环差(PDC)组(Rentrop分级≤1,90例)和侧支循环较好(WDC)组(Rentrop分级≥2,33例)。结果 IRA急性侧支循环发生(AOCC)分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T最高值呈负相关(P <0. 05);与入院时血浆25(OH) D3水平呈正相关(P <0. 05)。在多变量分析中,25(OH) D3水平(OR 1. 246,95%CI 1. 185~1. 310,P <0. 01)和hs-CRP、NT-proBNP、肌钙蛋白T是急性STEMI患者IRA AOCC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急性STEMI患者入院血浆25(OH) D3水平和心脏病风险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T、NT-proBNP、hsCRP)与IRA侧支循环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5-(OH)维生素D Rentrop侧支循环分级
下载PDF
探讨合作生产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市场合作生产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北京丰台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 目的探讨应用市场合作生产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北京丰台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借鉴市场合作生产的经验,实施患者参与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实验组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达标率是93.1%,高于对照组(67.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实验组在遵医行为方面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合理作息、体重和尿量的达标率分别为93.1%、89.7%、93.1%、96.6%,与对照组(69.0%、58.6%、62.1%、44.8%)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77.6%)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借鉴市场合作生产的模式,鼓励患者参与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符合患者的需求,能够有效保障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合作生产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文超 熊永红 惠永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20-21,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AMI早期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9月-2019年9月收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住院治疗的患者270例,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侧支循环差(PDC)组和侧支循环...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AMI早期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9月-2019年9月收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住院治疗的患者270例,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侧支循环差(PDC)组和侧支循环较好(WDC)组;再选取同期住院患者2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进行AMI相关动脉急性侧支循环发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WDC组多支病变率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P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部位在侧支循环形成上有差异,RCA病变相较LAD及LCX病变更易形成侧支循环,在形成的侧支循环中LAD-RCA的侧支较LCX-RCA的侧支常见,LAD-LCX的侧支形成相对较少。WDC组心率及血压水平均高于PDC组,血清磷水平低于P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MAP、血清磷离子水平、Gensini评分是梗死相关动脉急性侧支循环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肌梗死是形成侧支循环的启动因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侧支循环的独立影响因素,在AMI早期,较高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有助于侧支的形成,血清磷离子水平影响侧支循环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侧支循环 心率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刘娜 郭文超 熊永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老年HFpEF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观察组予以沙库巴...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老年HFpEF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观察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χ^(2)=4.221,P=0.040)。治疗后,2组LVEF高于治疗前,LVESV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小于对照组(P<0.05)。2组IL-6、TNF-α、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与对照组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 老年人 沙库巴曲缬沙坦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